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3+1”顶岗实习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标声 华宝玉 +1 位作者 陈彤 邱龙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268-270,共3页
对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行“3+1”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质量保障体系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可“3+1”顶岗实习模式。“3+1”顶岗实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 对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行“3+1”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质量保障体系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可“3+1”顶岗实习模式。“3+1”顶岗实习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真实对接了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提升就业能力,有利于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3+1”顶岗实习 生物技术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gD、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3 位作者 李晓华 刘建奎 陈泽铭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本试验分离了2011-2013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1株PRV,并对其gD、gE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被检测的规模化猪场均存在野毒感染,病料接种PK-15细胞均能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分离的毒株接种家兔能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PRVgD、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自2011年福建地区PRV同源性较高且处于一个独立的分支,表明福建地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GD基因 GE基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玉琴 陈冬金 +3 位作者 姚浪群 许卫华 曹翀 林标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1-3246,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普通植物甾醇,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40 mg/kg的乳化植物甾醇,试验期为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样,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盲肠菌群组成与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比,试验组B、C、D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C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其他各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试验组B、C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与试验组B、C、D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与试验组B、C、D回肠的V/C值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A空肠、回肠的V/C值显著低于试验组B、C、D(P<0.05);试验组C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试验组C、D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组B、C、D盲肠菌群组成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差较大,试验组B、C、D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随着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在属水平上,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科NK4A214组(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梭菌纲UCG014(Clostridia_UCG-014)、梭菌纲vadinBB60组(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为各组优势菌属。4)添加植物甾醇的各试验组盲肠中糖和醇、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增加,部分脂类和类脂类的相对含量下降,类激素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与产粪甾醇真杆菌属(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和瘤胃球菌科V9D2013组(Ruminococcaceae_V9D2013_group)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化植物甾醇可降低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有利于改善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组成,增加盲肠中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为20 mg/kg时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完整性的改善效果最好,此剂量为福建白兔饲粮中的乳化植物甾醇的最佳添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植物甾醇 福建白兔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菌群组成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平紫芝β-葡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林标声 王金平 +3 位作者 王武昌 陈彤 林炜明 沈绍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5-195,共11页
以武平紫芝的活性单糖β-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关联研究探讨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将18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水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组)、模型组(水模型组、... 以武平紫芝的活性单糖β-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关联研究探讨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将18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水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组)、模型组(水模型组、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实验组(200 mg/kg紫芝β-葡聚糖)和阳性对照组(300 mg/kg联苯双酯)。连续灌胃处理一周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肝组织的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切片,并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及代谢产物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灌胃200 mg/kg紫芝β-葡聚糖可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紫芝β-葡聚糖实验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乙醇脱氢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显著增高(P<0.05)。小鼠肝脏病理学分析证实,紫芝β-葡聚糖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肝小叶病变,对肝脏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紫芝β-葡聚糖改善了小鼠的肠道菌群及物质代谢,具体表现为,与模型组相比,紫芝β-葡聚糖实验组Firmicutes/Bacteroidota比值升高,Firmicutes的GCA-900066575、Roseburia等有益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升高,Bacteroidota的Bacteroides使得胆固醇、DHA乙酯、油酸甲酯等脂类及类脂分子及Firmicutes的Lactobacillus使得丙酸等物质代谢的改变从而改善了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因此,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组成调节氨基酸代谢、脂类及类脂分子代谢和丙酸代谢,从而发挥保肝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平紫芝 Β-葡聚糖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肠道代谢物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奥卡宁抑制PRRSV诱导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洪博 李佳铠 +4 位作者 唐歆 广倩 张龙泽 曹翀 邱龙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为研究异奥卡宁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Marc-145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经CCK-8法测定异奥卡宁对Marc-145细胞无毒性的浓度后,将Marc-14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RRSV组和PRRSV+异奥卡宁组(12.5µmol/L、25µmo... 为研究异奥卡宁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Marc-145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经CCK-8法测定异奥卡宁对Marc-145细胞无毒性的浓度后,将Marc-14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RRSV组和PRRSV+异奥卡宁组(12.5µmol/L、25µmol/L和50µmol/L),各组处理后培养72 h,观察细胞病变(CPE),检测各组病毒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RRSV N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经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转录水平;进一步经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基于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技术,筛选空白对照组、PRRSV组和PRRSV+异奥卡宁组(25µmol/L)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显示,与PRRSV组相比,异奥卡宁减少PRRSV诱导的CPE数量,以25µmol/L和50µmol/L浓度效果最佳。与PRRSV组相比,异奥卡宁显著降低PRRSV滴度和PRRSV N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1),其中以25µmol/L和50µmol/L浓度效果最佳;异奥卡宁组PRRSV N蛋白含量也降低;异奥卡宁显著和极显著降低IL-6、IL-8和TNF-αmRNA转录水平(P<0.05、P<0.01),其中以25µmol/L和50µmol/L浓度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RRSV组p-p65/p6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PRRSV组相比,异奥卡宁组p-p65/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IκB-α/IκB-α蛋白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共筛选出血栓素b3、D-天冬氨酸、L-脯氨酸、鸟苷、L-天冬氨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等,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组氨酸代谢和β-丙氨酸代谢等经PRRSV诱导差异显著且能够被异奥卡宁回调的17种差异代谢物。上述结果首次证实异奥卡宁通过调控氨基酸、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径抑制PRRSV的复制及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PRRSV诱导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为研究异奥卡宁缓解PRRSV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异奥卡宁 炎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6
作者 林标声 罗建 +1 位作者 戴爱玲 杨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78-2380,共3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60头体重约8~1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栏,10头/栏。对照组饲喂无抗浓缩料和金霉素70 mg/kg,试验组为微生物发酵饲料添... [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60头体重约8~1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栏,10头/栏。对照组饲喂无抗浓缩料和金霉素70 mg/kg,试验组为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饲喂无抗浓缩料和微生物发酵料。[结果]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56%,而料重比降低了3.53%。此外,试验组粪便中有益菌群增多,pH值下降,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代替抗生素添加饲料,并可起到促进仔猪健康生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饲料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PRRSV分离株Nsp2基因新变异序列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建奎 魏春华 +4 位作者 杨小燕 戴爱玲 李晓华 潘秀珍 危美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为了解福建省2009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4株PRRSV分离株,并对其Ns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病毒株VR-2332相比共有4种类型氨基... 为了解福建省2009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现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遗传演化规律,本研究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4株PRRSV分离株,并对其Ns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病毒株VR-2332相比共有4种类型氨基酸的缺失和1种类型的氨基酸插入,3株分离株在472位~520位和533位~561位发生了不连续的78个氨基酸缺失;2株分离株472位~520位、533位~561位和593位~595位发生了不连续的81个氨基酸缺失;1株分离株在593位~595位发生了3个氨基酸的缺失;其余8个分离株的Nsp2蛋白存在第481位和533位~561位共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其中有1个分离株在599位~603位插入了5个氨基酸,同时又在481位和533位~561位发生了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有氨基酸插入的病毒株。这些新的缺失和插入与PRRSV致病性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2基因 遗传变异 缺失 插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福建野毒分离株FJ-1E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小燕 刘建奎 +2 位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李晓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0,共5页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 应用RT-PCR技术对福建省某一猪场采集的疑似猪瘟样品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扩增,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野毒与标准参考毒株及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1%~98.1%;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流行野毒与中国C株存在很大差异;预测的抗原表位表明该野毒株与中国C株相比发生了抗原漂移,该差异是否预示福建流行株正在向远离疫苗株的方向变异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ORF7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建奎 魏春华 +2 位作者 戴爱玲 李晓华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19,23,共4页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2株PRRSV,并对其ORF7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存在欧洲型PRRS和美洲型PRRS,10株为美洲型PRRSV,与VR-2332、... 为了解福建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变异规律,收集了福建省不同地区的12株PRRSV,并对其ORF7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存在欧洲型PRRS和美洲型PRRS,10株为美洲型PRRSV,与VR-2332、JXA1等美洲型参考毒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5%-100%,与欧洲代表毒株LV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59.5%-63.6%。而FJ-11、FJ-12 2株分离株为欧洲型PRRSV,与欧洲代表毒株LV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4%、92.2%,而与VR-2332、CH-1a等美洲参考毒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60.3%-64.5%。美洲型PRRSV ORF7编码N蛋白氨基酸虽然发生了变异,但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7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工艺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标声 黎进 +2 位作者 林巧雪 温云燕 杨小燕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72-5275,共4页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着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产量和质量,试验对一种微生物饲料发酵的淀粉原料组成与含量、物料含水量、发酵菌液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酿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和乳酸菌(唾...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着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产量和质量,试验对一种微生物饲料发酵的淀粉原料组成与含量、物料含水量、发酵菌液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酿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和乳酸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250 kg、豆粕4 000 kg、淀粉酶0.85 kg、糖化酶0.30 kg、物料含水量34%~36%、发酵菌液pH 5.0、发酵温度30℃和发酵时间9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饲料 工艺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肠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新添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慢性型及亚临床型为主。猪增生性肠炎易造成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猪增生性肠炎在全球猪场流行,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研究较薄...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慢性型及亚临床型为主。猪增生性肠炎易造成猪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猪增生性肠炎在全球猪场流行,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研究较薄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综述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肠炎 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鸡感染圆圈病毒3型的诊断
12
作者 陈伟晨 庄丽云 +3 位作者 朱瑞平 陈海玉 戴婷婷 郑新添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出现的一例肉鸡消瘦、生长不良的原因,对发病鸡进行解剖、大体病变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病原PCR检测。结果显示,剖检观察可见患鸡脾脏肿大、肾脏肿大且有出血点,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黏膜上皮不完整,腺...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出现的一例肉鸡消瘦、生长不良的原因,对发病鸡进行解剖、大体病变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病原PCR检测。结果显示,剖检观察可见患鸡脾脏肿大、肾脏肿大且有出血点,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黏膜上皮不完整,腺胃复管腺部分肿胀,病变肾脏与腺胃均有炎性细胞浸润;经PCR检测,扩增出圆圈病毒3型特异性基因条带。结果表明,该鸡感染圆圈病毒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圆圈病毒3型 组织病理学 PCR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福建株gB、g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新平 刘建奎 +3 位作者 魏春华 戴爱玲 李晓华 杨小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5,共4页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gB和gD表位基因的PCR扩增引物合成2对引物,以福建分离株(LY株)提取的DNA为模板,得到目的片段gB、gD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78和653hp,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与国内外其他分离...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gB和gD表位基因的PCR扩增引物合成2对引物,以福建分离株(LY株)提取的DNA为模板,得到目的片段gB、gD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78和653hp,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LY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标准参考分离株相比,gB、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4.9%~98.8%、97.2%~9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2.9%~96.4%、94.5%~96.8%。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Y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个进化分支内,和Ea株(湖北)、LA株(山东)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外分离株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GB基因 GD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罗建 林标声 +1 位作者 何玉琴 杨小燕 《饲料博览》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通过比较分析羟基联苯比色法、EDTA定钙法、乳酸脱氢酶法3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简便性、经济性,找到适合于测定微生物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的准确性最好、迅速,但成本高;EDTA定钙法检测虽然简便、迅... 通过比较分析羟基联苯比色法、EDTA定钙法、乳酸脱氢酶法3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简便性、经济性,找到适合于测定微生物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的准确性最好、迅速,但成本高;EDTA定钙法检测虽然简便、迅速,但准确性最差;羟基联苯比色法检测效果居中,较为准确和方便。因此,乳酸脱氢酶法适合于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EDTA定钙法适合于迅速简便、精度要求不高的检测;羟基联苯比色法可作为企业或科研单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乳酸 羟基联苯比色法 EDTA定钙法 乳酸脱氢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福建株ORF5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15
作者 苏晓清 郑新添 +2 位作者 李亮娥 郑小林 林志鸿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5期2-3,共2页
关键词 PRRS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ORF5 正链RNA病毒 福建 母猪繁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圆圈病毒3型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丽云 雷天宇 +8 位作者 戴婷婷 吴玲玲 朱金玲 廖悦辰 牛群 包银莉 黄翠琴 戴爱玲 郑新添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肉鸡消瘦、呼吸困难、病死率升高原因,对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鉴定、荚膜分型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等分析;以及进行病毒核酸PCR检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病鸡中分离的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 为查明福建省龙岩市某鸡场肉鸡消瘦、呼吸困难、病死率升高原因,对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鉴定、荚膜分型检测、药物敏感试验等分析;以及进行病毒核酸PCR检测、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病鸡中分离的细菌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的菌落;分离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达到99.9%以上,菌株荚膜为A型;该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庆大霉素等药物均表现为高度敏感;从病鸡中检测出圆圈病毒3型(GyV3)VP2基因,与GenBank(登录号MK089248)GyV3同源性最高(99.9%)。结果表明,该鸡场发生圆圈病毒3型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圈病毒3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病原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提取物对PRRSV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铠 广倩 +4 位作者 张龙泽 江雨蔓 曹翀 陈洪博 邱龙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鬼针草提取物(BPE)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以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Marc-145)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个不同浓度(100、200、400和800μg/mL)BPE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 为研究鬼针草提取物(BPE)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以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Marc-145)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个不同浓度(100、200、400和800μg/mL)BPE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和CCK-8法测定PRRSV感染后的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PE对PRRSV诱导Marc-145细胞IL-6、IL-8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将21日龄断奶仔猪分为空白组、病毒对照组、鬼针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空白组和病毒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给药组待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分别饲喂添加量为0.4%、0.8%和1.2%BPE的基础日粮,分别于第7、14、28天分离血清,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6、IL-8和TNF-α含量,qPCR检测PRRSV载量,第28天剖检并采集肺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BPE可改善PRRSV诱导Marc-145细胞产生的病变,提高Marc-145细胞活力,有效降低PRRSV诱导的IL-6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BPE能够降低攻毒仔猪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含量和PRRSV载量;肺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病毒对照组仔猪的肺脏呈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肺泡壁增厚,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中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灶,而各给药组仔猪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所改善。结果表明,BPE可通过抑制PRRSV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降低PRRSV对仔猪肺脏的损伤。本试验结果可为鬼针草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鬼针草提取物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PRRSV调控机体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鸿喜 章蓓雯 +3 位作者 唐歆 田颖 邱龙新 陈洪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类养殖业的病毒,引起了广泛关注,炎症作为机体对PRRSV感染的主要反应之一,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炎症调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类养殖业的病毒,引起了广泛关注,炎症作为机体对PRRSV感染的主要反应之一,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炎症调节机制,在PRRSV感染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本文重点综述NLRP3炎症小体对PRRSV感染机体炎症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在PRRSV防控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PRRSV感染的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海玉 庄丽云 +4 位作者 戴婷婷 龙靖迪 马小芸 朱瑞平 郑新添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7,11,共4页
从一例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病鸡只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征、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并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出灰白色、圆形、光滑、凸起的菌落,在S... 从一例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病鸡只中分离到一株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征、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并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出灰白色、圆形、光滑、凸起的菌落,在SS琼脂培养基表现为中心黑色边缘半透明、圆形光滑菌落。革兰氏染色后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特征。PCR扩增出717 bp条带,经测序对比,与沙门氏菌基因同源性最高。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仅对头孢他啶表现敏感,对氨曲南表现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4种药物均表现为耐药。本研究为该地区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黄其春 何玉琴 +1 位作者 李焰 杨小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0,共3页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该文从免疫器官重量、单核巨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粘膜免疫等方面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