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条形码技术在蛇类鉴别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晓冰 方来杉 +4 位作者 陈洪博 吴琼 尹会方 林秀娇 李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从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下载蛇类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7329条,以MT765098.1序列为标准进行对比和修剪,获得蛇类Cytb序列4665条。对蛇类Cytb序列进行核苷酸饱和度、遗传多样性、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计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基于K... 从NCBI中GenBank数据库下载蛇类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7329条,以MT765098.1序列为标准进行对比和修剪,获得蛇类Cytb序列4665条。对蛇类Cytb序列进行核苷酸饱和度、遗传多样性、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计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蛇类平均种内遗传距离为3.3%,普遍小于6.7%,而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19.96%,普遍高于9.3%,说明蛇类物种间遗传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蛇类物种间遗传距离,识别出蛇类23个物种的亚种,Pareas和Hydrophis属物种含有复合体,Atractus dunni、A.iridescen和A.occidentali互为姐妹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基因 DNA条形码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遗传变异及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
作者 陈志安 章蓓雯 +9 位作者 何敏嘉 陈美椿 翁成桢 黄欣欣 李鸿喜 曾仲文 陈宝良 邱龙新 陈洪博 李晓冰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64-3275,共12页
【目的】了解国内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现状、流行毒株的遗传情况以及PRV gE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针对2019—2023年中国分离到的106条PRV gE基因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构... 【目的】了解国内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现状、流行毒株的遗传情况以及PRV gE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针对2019—2023年中国分离到的106条PRV gE基因序列,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Launch DnaSP 6.0软件进行基因选择压力和基因流分析,采用CodonW 1.4.2和SPSS 27.0.1软件进行密码子分析。【结果】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流行的PRV毒株为基因Ⅱ型,可进一步分为基因型2.1和基因型2.2。基因流分析显示,基因Ⅱ型中基因型2.1和2.2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6和0.002;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81,同义替换率(Ks)和基因流量化指标(Z)分别为1.353和6.637。基因选择压力分析显示,基因Ⅱ型中基因型2.1和2.2的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dN/dS)分别为1.808和1.362。密码子碱基分析结果表明,基因Ⅱ型的2个亚型中,GC3含量均>50%,基因型2.1和2.2的不同基因编码区有效密码子数(ENC)值分别为30.04和30.06。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显示,基因型2.1和2.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5和0.173。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显示,基因型2.1和2.2中高表达的密码子第3位均为G/C碱基,低表达的密码子第3位主要为A/U碱基;共25个密码子的RSCU>1,为优先使用密码子,其中13个具有高GC含量,16个以碱基C结尾。【结论】国内PRV流行株以基因Ⅱ型为主,其具有独特的碱基组成,GC含量较高、AU含量相对较低,表现出较低的偏好性,密码子使用受突变压力与自然选择的双重作用,其中自然选择起主导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猪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研判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GE基因 遗传多样性 密码子 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学法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守深 范克伟 +4 位作者 戴爱玲 李晓华 尹会方 吴德峰 杨小燕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96,共5页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从概念,化学结构,反应过程和反应场所等方面举例分析了比较教学法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比较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从概念,化学结构,反应过程和反应场所等方面举例分析了比较教学法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比较教学法不仅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学法 教学改革 动物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2023年我国PRRSV ORF5基因遗传变异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4
作者 翁成桢 李鸿喜 +6 位作者 黄欣欣 章蓓雯 唐歆 曹翀 唐静晖 李晓冰 陈洪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为了解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遗传演化特征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等,本研究从GenBank中下载2019年~2023年我国1194条PRRSV ORF5基因,采用MEGA6.0中的NJ法对上述ORF5基因和国内外26条PRRSV参考株ORF5基因构建进化... 为了解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情况、遗传演化特征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等,本研究从GenBank中下载2019年~2023年我国1194条PRRSV ORF5基因,采用MEGA6.0中的NJ法对上述ORF5基因和国内外26条PRRSV参考株ORF5基因构建进化树鉴定PRRSV的基因型。通过MEGA6.0中K2P模型计算相同及不同基因型PRRSV ORF5(后仅称为ORF5基因)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距离。采用DnaSP v5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的平均差异位点数、核苷酸多态性、交换频率和基因间遗传变异等分析ORF5基因的迁移。采用RDP4和SimPlot分析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的重组事件。采用CodonW分析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编码区的碱基组成,评估该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影响因素。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2019年~2023年我国谱系L1 PRRSV占比最高为70.4%,谱系L5最少为3.3%,基因Ⅰ型中的1亚型为2.3%。遗传距离计算结果显示,我国流行的基因Ⅱ型谱系L1、L3内ORF5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他谱系与基因Ⅰ型,且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均大于相同基因型。迁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间ORF5基因的遗传分化程度大,但交换及传递频率较低,其中谱系L1、L3 ORF5基因比其他谱系的遗传多样性更广泛,更易发生变异。重组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7个发生重组的ORF5基因,且均为谱系L1、L3和L8之间的重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结果显示,同义密码子第3位碱基A3s含量在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间均最低,C3s含量在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间均最高。谱系L5和L8 ORF5基因的GC含量均高于50%,谱系L1、L3和1亚型ORF5基因的GC含量均低于50%,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高表达密码子第3位以G/C为主,低表达密码子第3位以A/U为主;密码子偏好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编码区的有效密码子数ENC在58~61(ENC>40),且均在ENC曲线上。上述结果表明,表明不同基因型ORF5基因间同义密码子第3位碱基偏好于C,很少偏好于A,且ORF5基因密码子偏好于GC,其密码子偏好性仅受突变压力影响,且使用偏好性较低。本研究为我国的PRRS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PRRS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5 基因重组 遗传多样性 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脂肪代谢、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艳发 李焰 +7 位作者 张敏 张茂 李虹仪 许卫华 黄其春 卢永恒 庄翔玲 范伯全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1-5,9,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脂肪代谢、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50羽1日龄健康AA肉公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75%和1....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脂肪代谢、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50羽1日龄健康AA肉公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75%和1.00%的茶籽饼粕,同时设置300 mg/kg金霉素阳性对照组,试验期35 d。测定21和35 d肉鸡血脂含量、体脂含量、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的茶籽饼粕可极显著提高21 d肉鸡胸肌肌肉脂肪(IMF)含量(P<0.01)和降低肉鸡腿肌(IMF)含量(P<0.01);添加0.50%茶籽饼粕可显著降低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含量(P<0.05)。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体脂代谢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茶籽饼粕 脂肪代谢 免疫功能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黄欣欣 陈志安 +6 位作者 翁成桢 章蓓雯 李鸿喜 何敏嘉 李晓冰 邱龙新 陈洪博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18-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相结合共同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茶树精油药理成分和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分析炎症相关靶点基因,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Cytoscape... [目的]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相结合共同探究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检索茶树精油药理成分和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分析炎症相关靶点基因,Venny数据库获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Cytoscape3.10.2软件绘制“茶树精油成分-靶点-炎症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进行网络拓扑,鉴定核心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平台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茶树精油主要活性成分为: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异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α-松油醇,对应44个靶点基因,去除重复后与炎症基因交集17个,以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糖皮质激素受体、核受体亚家族1H组成员、血红素加氧酶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为关键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茶树精油主要作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富集到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茶树精油主要作用靶点富集主要涉及癌症途径、化学致癌-受体活化通路等。[结论]茶树精油通过松油烯-4-醇、1,8-桉叶素、异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和α-松油醇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作用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糖皮质激素受体、核受体亚家族1H组成员、血红素加氧酶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关键分子,实现茶树精油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炎症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黄欣欣 何敏嘉 +6 位作者 翁成桢 章蓓雯 李鸿喜 陈志安 李晓冰 陈洪博 邱龙新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已检测出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查询鸡肝损伤的相关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和茶树精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茶树精油治疗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已检测出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查询鸡肝损伤的相关靶点信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和茶树精油-成分-靶点-鸡肝损伤图;绘制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韦恩图,构建交集靶点互作网络图,随后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并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TCMSP数据库筛选出4个有效活性成分,对应60个靶点基因。对不同疾病数据库进行搜索,共获得1 656个鸡肝损伤疾病靶点。韦恩图结果显示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共28个,通过界值筛选得到11个核心靶点,其中3个为关键核心靶点,主要为CYP19A1、ESR1、ESR2P53等。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KEGG结果显示靶点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鸡肝损伤 茶树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BcGAPDH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马景蕃 刘喜明 陈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917-2920,共4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克隆测序的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Bc 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所含模体及蛋白质结构进行了预测。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含有328个氨基酸...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克隆测序的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Bc 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所含模体及蛋白质结构进行了预测。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该酶含有32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5 161.2,p I值为9.03。TMpred跨膜分析表明,该酶没有跨膜螺旋区,这与Prot Scale预测的该酶为亲水性蛋白质相吻合。用Target P server程序预测该酶定位于线粒体上,结构域分析表明该酶含有多种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借助SWISS-MODEL软件对该酶进行了三维同源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BC GAPDH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我国PRRSV系统发育、基因重组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冰 李鸿喜 +5 位作者 方来杉 张连妹 林秀娇 唐歆 曹翀 陈洪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0,共11页
为了解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核苷酸多样性和病毒重组情况,本试验对2019—2023年我国分离获得的154条PRRS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核苷酸多样性和基因重组分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3年我国PRRSV流... 为了解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核苷酸多样性和病毒重组情况,本试验对2019—2023年我国分离获得的154条PRRS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核苷酸多样性和基因重组分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3年我国PRRSV流行毒株主要是基因Ⅱ型的4个谱系,分别是谱系1(Lineage 1)、谱系3(Lineage 3)、谱系5.1(Lineage 5.1)和谱系(Lineage 8.7),也有基因I型流行毒株出现。PRRSV全基因组核苷酸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其他基因,ORF1a基因存在较高遗传多样性。基因重组分析结果显示,PRRSV基因Ⅱ型的4个谱系均发生重组;我国PRRSV流行毒株重组热点基因为ORF1a和ORF1b基因,其中重组主要和次要亲本都以Lineage 1和Lineage 8.7为主。进一步分析基因Ⅱ型的不同谱系之间的重组情况,结果显示,谱系间重组频率高于谱系内重组频率,谱系内重组模式以Lineage 1为主。本试验结果提示,2019—2023年我国流行PRRSV毒株具有多样性,且基因Ⅱ型不同谱系间频发重组,表明临床上PRRSV流行情况越来越复杂,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PRSV)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虹仪 陈相平 +2 位作者 许卫华 李焰 张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次 产仔月份 背膘厚度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桑叶中药发酵制剂防治仔猪病毒性胃肠炎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林标声 吴江文 +1 位作者 戴爱玲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58,共3页
为了研究中药发酵制剂防治仔猪病毒性胃肠炎的应用效果,通过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发酵银杏叶、桑叶等中药材制备中药制剂并研究其体外抑菌、抗病毒和现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发酵制剂对仔猪腹泻病原菌具有中度敏感作... 为了研究中药发酵制剂防治仔猪病毒性胃肠炎的应用效果,通过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发酵银杏叶、桑叶等中药材制备中药制剂并研究其体外抑菌、抗病毒和现场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发酵制剂对仔猪腹泻病原菌具有中度敏感作用,抑菌圈平均直径达到12.6 mm,并具有一定的抗TGEV活性作用,其治疗指数与传统中药材板蓝根、败酱草基本相当,其中抗吸附作用和抑制病毒复制作用明显。添加5 g/kg中药发酵制剂具有良好的病毒性胃肠炎仔猪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相当。中药发酵制剂的生产与应用可为防治微生物病原菌引起的仔猪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桑叶 中药 发酵制剂 仔猪 胃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菇菌糠分析及其发酵饲料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罗茂春 柯志君 +1 位作者 邱丰艳 林标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88,94,共6页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白玉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及其发酵饲料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玉菇第3潮采摘后菌糠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是一种潜在的动物饲料原料来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白玉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及其发酵饲料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玉菇第3潮采摘后菌糠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是一种潜在的动物饲料原料来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中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白玉菇菌糠发酵效果影响显著因素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白玉菇菌糠发酵饲料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玉菇菌糠:玉米粉8:1、发酵温度30℃、乳酸菌:酵母菌1:2、菌液接种量2.5%。发酵后,白玉菇菌糠粗蛋白、无氮浸出物显著提高,粗纤维显著降低。此外,菌糠香味明显改善、pH下降、乳酸含量提高,菌糠感官品质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菇菌糠 营养成分 饲料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Jiangxi-FZ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重要毒力基因分子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克伟 戴爱玲 +3 位作者 吴德峰 林炜明 卢马英 杨小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3-1110,共8页
目的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 目的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PRV Jiangxi-FZ株。并对其重要毒力基因TK、gB、gC、gD及gE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Jiangxi-FZ株与其他PRV参考毒株的TK、gB、gC、gD及gE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尤其是与2012年分离的2株PRV变异株的同源性较高。但在高度保守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且部分差异具有特征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Jiangxi-FZ株与2012年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Becker等欧美洲毒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 Jiangxi-FZ株具有当前PRV流行毒株的代表性,属近年来流行的PRV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和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茂 孙艳发 +3 位作者 许卫华 黄其春 李焰 李虹仪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94-197,共4页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 通过对福建某规模化猪场母猪21 185窝繁殖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胎次、分娩季节、品种及杂交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 <0. 05),第4胎母猪最高,第3~6胎繁殖性能较好;母猪窝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质量在春季最优,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 05),秋季母猪繁殖性能最低;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最高,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最低,长白母猪的初生均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0. 05);三元杂交及大白纯繁的繁殖性能较好,杜洛克纯繁及大白×杜洛克的繁殖性能较差。猪场应优化母猪胎次,高温季节做好降温及避免采用繁殖性能不高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胎次 分娩季节 品种 杂交方式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敏 孙艳发 +8 位作者 李焰 张茂 李虹仪 许卫华 黄其春 颜冰 程小妹 钟梦菲 范伯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公鸡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茶籽饼粕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公鸡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0%、0.75%和1.00%的茶籽饼粕,同时设置300 mg/kg金霉素对照组,试验期为35 d。测定21和35日龄肉鸡的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十二指肠黏膜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50%茶籽饼粕对21和35日龄肉鸡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可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十二指肠黏膜中Ig G含量(P<0.01);日粮添加0.50%茶籽饼粕降低35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黏膜中IL-2、TNF-α和SIg A含量(P<0.05或P<0.01),但与金霉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肉鸡饲养早期可以添加茶籽饼粕,添加剂量应控制在0.5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茶籽饼粕 屠宰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十二指肠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K-15细胞中外泌体的鉴定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洪博 段滇宁 +5 位作者 胡瑶 杨润泽 洪麒翔 李煜 邱龙新 杨小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88-1698,共11页
旨在分离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探讨其在PCV2感染淋巴细胞中的作用。提取PCV2感染PK-15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定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CD81、TSG1... 旨在分离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探讨其在PCV2感染淋巴细胞中的作用。提取PCV2感染PK-15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定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CD81、TSG101);PKH67标记外泌体后检测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提取PCV2-外泌体基因组,检测PCV2 Rep和Cap基因;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CV2-外泌体感染PK-15细胞后PCV2病毒定位;通过绝对定量PCR检测PCV2-外泌体对淋巴细胞的感染率;利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利用Annexin V-FITC/PI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和外泌体粒径分析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双层膜的囊泡,直径30~200 n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存在特异性标记蛋白CD81和TSG101;外泌体摄取试验结果显示PCV2-外泌体能够被细胞摄取;PCR结果表明PCV2-外泌体基因组中含有PCV2 Rep和Cap基因;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PCV2直接感染相比,PCV2-外泌体感染的淋巴细胞中,PCV2病毒拷贝显著升高,差异明显(P<0.01),外泌体裂解后感染淋巴细胞能力与PCV2病毒无显著差异;PCV2-外泌体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或P<0.05);PCV2-外泌体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PCV2感染PK-15细胞的外泌体中携带病毒基因,感染淋巴细胞后使细胞增殖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PCV2 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家畜育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茂 李虹仪 +1 位作者 李焰 杨小燕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6,共3页
为适应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动物科学专业《家畜育种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寻求适合动物科学专业发展特色的教学方法及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本行业工作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 动物科学 家畜育种学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小鼠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彤 李丽洪 +2 位作者 陈小河 梁金平 杨立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2-1218,共7页
优化紫甘薯叶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物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3因素(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3水平正交试验,以紫甘薯叶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为考察指标,优化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并用CCl_4建... 优化紫甘薯叶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物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3因素(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3水平正交试验,以紫甘薯叶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为考察指标,优化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工艺参数,并用CCl_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不同剂量的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0.1 g/kg、0.3 g/kg)对肝损伤的影响,探讨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的肝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17 min。与模型组相比,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和GSH水平,明显减轻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损伤程度,表明紫甘薯叶超声波提取物对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叶 羟基自由基 超声波提取物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水提物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彤 苏月华 +1 位作者 黄余琳 邱龙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7,34,共6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水提物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夏枯草水提物,用不同剂量的夏枯草水提物(0.5,1,2g/kg)每日灌胃小鼠,共5周,设立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空白组注... 【目的】研究夏枯草水提物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夏枯草水提物,用不同剂量的夏枯草水提物(0.5,1,2g/kg)每日灌胃小鼠,共5周,设立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空白组注射植物油外,其余4组小鼠按5mL/kg剂量腹腔注射体积分数1%CCl4植物油溶液,每周2次共3周,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于末次灌胃16h后采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并取肝脏样品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制备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夏枯草水提物可明显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MDA浓度,提高肝组织匀浆中CAT、SOD活性以及T-AOC,降低LDH活性。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未见肝索和肝窦,肝细胞普遍变性;而夏枯草水提物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灶逐渐缩小,病灶区部分肝细胞变性现象逐渐好转,肝索、肝窦结构逐渐出现。【结论】夏枯草水提物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水提物 CCL4 慢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水煮醇提液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孝琼 李炳贵 +2 位作者 陈慧芳 邱灵姗 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5-297,共3页
为比较不同剂量艾叶水煮醇提液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24只断奶质量相当的哈尔滨白兔,研究不同剂量艾叶水煮醇提液对肉兔采食量、日增质量、料肉比等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测定了每只肉兔免疫球蛋白Ig G的含量,并比较各... 为比较不同剂量艾叶水煮醇提液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24只断奶质量相当的哈尔滨白兔,研究不同剂量艾叶水煮醇提液对肉兔采食量、日增质量、料肉比等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测定了每只肉兔免疫球蛋白Ig G的含量,并比较各组肉兔空肠绒毛形态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剂量为3.0 m L/只的末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料肉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用药10、20、30 d时免疫球蛋白差异显著(P<0.05),空肠绒毛高度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每只肉兔每天的艾叶水煮醇提液最佳饲喂剂量为3.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水煮醇提液 肉兔 生长性能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