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红豆杉扦插基质配方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辉 刘玉宝 陈福甫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2-295,共4页
应用单形重心试验设计对南方红豆杉的扦插生根效果进行了试验, 共选用了4 种主要基质成份即黄心土、砂子、壤土和珍珠岩按设计要求安排了15 种不同的基质配比. 试验分为穗长8cm 和穗长5cm 两大组分别进行. 观察了不同组在... 应用单形重心试验设计对南方红豆杉的扦插生根效果进行了试验, 共选用了4 种主要基质成份即黄心土、砂子、壤土和珍珠岩按设计要求安排了15 种不同的基质配比. 试验分为穗长8cm 和穗长5cm 两大组分别进行. 观察了不同组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各基质配比的扦插生根反应, 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应用现代的模型优化方法得出了最优的配方, 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导出了以穗长8cm 与采用基质成分为黄心土54% 、珍珠岩46% 搭配为最优的组合, 其扦插生根率可达50.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扦插 混料设计 配方优化 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江南油杉天然种群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翁闲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28,共4页
对福建省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20个县(市、区)39个乡镇有江南油杉天然种群分布,分布海拔范围为300--900m,其中86.5%的海拔高度位于600m以上。属于鹫峰山脉的有22个点,占56.4%,属于武夷山脉的有15个... 对福建省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20个县(市、区)39个乡镇有江南油杉天然种群分布,分布海拔范围为300--900m,其中86.5%的海拔高度位于600m以上。属于鹫峰山脉的有22个点,占56.4%,属于武夷山脉的有15个点,占38.5%,属于戴云山脉的仅2个点,占5.1%。种群以群落形式存在的有12个点,以零星散生或孤立木形式存在的有27个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江南油杉 天然种群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祖树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在调查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 在调查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粗根、大根及中根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小根及细根生物量则小于杉木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 杉木纯林 生物量 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翁闲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8-41,45,共5页
在分析闽粤栲+马尾松、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闽粤栲+马尾松、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分配率。研究结果表明,闽粤栲+马尾松及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在改良地... 在分析闽粤栲+马尾松、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闽粤栲+马尾松、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分配率。研究结果表明,闽粤栲+马尾松及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在改良地力、促进马尾松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等方面均优于马尾松纯林;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改良地力的能力略强于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高于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各树种干材生物量分配率最大,其次为树枝和树叶;叶的分配率大小为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枝的分配率大小为光皮桦+马尾松混交林>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闽粤栲 光皮桦 混交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5a生杉木、厚朴及马褂木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被引量:8
5
作者 罗祖树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9期142-145,共4页
对顺昌县5a生杉木、厚朴及马褂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该混交林的生长量来看,不同坡位各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体现为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从生物量来看,下坡位... 对顺昌县5a生杉木、厚朴及马褂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该混交林的生长量来看,不同坡位各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体现为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从生物量来看,下坡位各树种平均木单株总生物量最高,其次为中坡位,上坡位各混交树种林分总生物量最低;就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杉木和厚朴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干部>叶部>枝部,而马褂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表现为干部>枝部>叶部;不同混交树种骨骼根、大根、中根、小根及细根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位最高,中坡位次之,而上坡位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厚朴及马褂木混交林 生物量 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翁闲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7期138-139,162,共3页
以福建顺昌不同坡位16a生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研究,结果为高产脂马尾松科学合理的营建及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均体现为下坡... 以福建顺昌不同坡位16a生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研究,结果为高产脂马尾松科学合理的营建及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均体现为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就林分地上部分不同层次生物量差异而言,地上部分草本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最高,中坡次之,而上坡最低;从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上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表现为干部>枝部>叶部>皮部;就不同坡向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上坡有利于叶、枝及皮生物量积累,下坡最有利于干生物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脂马尾松人工林 坡位 地上部分生物量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翁闲 《安徽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调查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 在调查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各径级根的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乳源木莲 混交林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与秃杉混交效果评价及混交比例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毛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5期93-96,共4页
秃杉可以改善杉木连栽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杉木、秃杉混交能够延缓甚至防止地力衰退,探讨两者混交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立地类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组成林分之间,在杉木、秃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 秃杉可以改善杉木连栽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杉木、秃杉混交能够延缓甚至防止地力衰退,探讨两者混交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立地类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组成林分之间,在杉木、秃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方面,都有着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立地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秃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Ⅰ、Ⅱ、Ⅲ类地的混交比例,分别以8杉2秃、5杉5秃、5杉5秃为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秃杉 混交比例 立地类型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