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
罗丹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44
|
|
|
2
|
“双转移”战略下珠江三角洲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
黄少平
冯孟
吴晓鹏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3
|
由“适应”到“引领”——职业教育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加坡模式研究 |
罗丹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4
|
职业教育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加坡模式研究——由“适应”到“引领” |
罗丹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5
|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逻辑起点与战略要点 |
李小娃
孔巧丽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
6
|
论双轨平行的教育体系与职业能力建设——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访谈录 |
莫玉婉
贺艳芳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
7
|
中美创新人才培养衔接比较研究——以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
罗丹
李峻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8
|
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 |
陆启光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
9
|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与改革趋势 |
李小娃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
10
|
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理论命题与实践问题 |
李小娃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
11
|
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文化觉醒到文化建设——论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
李小娃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12
|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 |
罗丹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3
|
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 |
李小娃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
14
|
试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化”趋势 |
冯孟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5
|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特点形成机理分析 |
陆启光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6
|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发展趋势与成功关键 |
牛国兴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