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罗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84-88,共5页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必须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以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重视,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 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 动力机制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移”战略下珠江三角洲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少平 冯孟 吴晓鹏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以珠三角86所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的详细数据为依托,从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出发,探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即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拉动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 以珠三角86所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的详细数据为依托,从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出发,探讨"双转移"战略下珠三角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即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拉动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双峰并峙"的特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珠三角高职教育存在目标不高、布局过于集中等问题,同时也在"双转移"战略拉动下呈现出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扩大规模、调整布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统筹能力良好等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移 珠三角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适应”到“引领”——职业教育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加坡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罗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嬗变四个阶段,不断升级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传统模式与跨越发展并行,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互促,职教发展与文化改良同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结合,帮助新加坡迅速从职...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嬗变四个阶段,不断升级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传统模式与跨越发展并行,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互促,职教发展与文化改良同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结合,帮助新加坡迅速从职教落后国家发展出世界一流职教体系,成功满足并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转型升级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加坡模式研究——由“适应”到“引领” 被引量:4
4
作者 罗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嬗变四个阶段,不断升级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传统模式与跨越发展并行,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互促,职教发展与文化改良同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结合,帮助新加坡迅速从职...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跨越、嬗变四个阶段,不断升级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传统模式与跨越发展并行,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互促,职教发展与文化改良同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结合,帮助新加坡迅速从职教落后国家发展出世界一流职教体系,成功满足并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转型升级 新加坡 适应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逻辑起点与战略要点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小娃 孔巧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11,共6页
建设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安排的一项重要议题,它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是建设的逻辑起点。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 建设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安排的一项重要议题,它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是建设的逻辑起点。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重塑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战略要点:以文化建设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文化自信,以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多元质量生成机制,通过国际化发展打造中国高职教育的世界品牌,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优质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凸显高职院校的类型特征,引领高职院校实践教育性、职业性及终身学习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职院校 文化自信 产教融合 国际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双轨平行的教育体系与职业能力建设——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2
6
作者 莫玉婉 贺艳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中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亟须明确其定位、核心、发展路径等基本命题。基于此,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认为,首先应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与学术教育体系平行的路径设计之上;其次...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中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亟须明确其定位、核心、发展路径等基本命题。基于此,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认为,首先应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与学术教育体系平行的路径设计之上;其次,职业能力诊断是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立在"工作过程知识"之上的大规模能力测评工具——COMET,在德国、中国和南非等国家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劳耐尔教授认为需要加强国内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开发职业教育核心职业及其标准,制定企业培训条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 菲利克斯·劳耐尔 职业能力开发与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创新人才培养衔接比较研究——以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丹 李峻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0,共6页
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四所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发现,中美两国案例院校本、硕、博课程衔接分别呈现出"反复加深专门化"和"由博而专"的特点。美国案例院校通过本科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硕... 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四所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发现,中美两国案例院校本、硕、博课程衔接分别呈现出"反复加深专门化"和"由博而专"的特点。美国案例院校通过本科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程和学习构成"放射状",本科教育是原点;我国案例院校本科教育重在知识掌握,与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程和学习构成"尖塔状",本科教育是基层。要提高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加深对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地位与任务的认识,进一步落实"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使之成为一种创新能力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相应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增强本、硕、博人才培养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 本、硕、博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 被引量:22
8
作者 陆启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9,共6页
"工业4.0"时代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集成的社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制造业中表现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则表现为智能化生产、智能... "工业4.0"时代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集成的社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制造业中表现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则表现为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人类社会进行智能化时代。为了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如下变革:观念转型,将一次性职业教育转到终身性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型,从着眼于区域转到面向全球;培养目标转型,从培养单一型技能人才转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转型,从制定国内标准转到与国际标准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智能化 职业教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与改革趋势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小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8-13,共6页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 分类考试 自主招生 高职院校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理论命题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小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0-23,共4页
治理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焦点话题。高职院校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关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在此理论框架之内,高职院校治理存在政府干预过度、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及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治理... 治理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焦点话题。高职院校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关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在此理论框架之内,高职院校治理存在政府干预过度、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及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董事会下的治理机制,推进学术权力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大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的文化治理:文化觉醒到文化建设——论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小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7-63,共7页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 高职院校文化治理的当代主题是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一主题是由制度变迁与制度环境重构的诉求、技术进步内在要求及以"工匠精神"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所决定的。墨子思想因其发生与复兴的规律性特征、重"技"的思想内容、兼爱互利的道德观,契合了高职院校文化变迁的阶段性诉求。因此,将墨子思想引入高职院校文化治理,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关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安排、相关有形文化建设、校训建设及专题研究等途径,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组织特性的文化体系,有助于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丰富其发展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治理 文化觉醒 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 墨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1,共3页
基于职业教育的"跨界"特点,在强调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将教师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技术技能,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职教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这要求高职教师发展应以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统整教师的实... 基于职业教育的"跨界"特点,在强调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将教师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技术技能,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职教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这要求高职教师发展应以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统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丰富职业教育学科内涵,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厚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建立高职教育教师专业资格标准,革新高职师资培养方式,健全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修正职业回报政策,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的专业吸引力,营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氛围,是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资 专业化 教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特点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小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3,共6页
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省际间不均衡,各省高职院校数差距大;二是地区间不均衡,高职院校主要聚集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数较少,尤其... 高职院校区域布局不均衡是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区域布局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省际间不均衡,各省高职院校数差距大;二是地区间不均衡,高职院校主要聚集在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数较少,尤其是民办高职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三是城市间不均衡,中心城市依然是高职院校分布比较密集区域,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民办高职院校主要位于各省的中心城市。为推动高职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配套政策安排,省级及以下地方主管部门要发挥协调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要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布局结构 调整策略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化”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17,共3页
近年来,在教育分权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一方面加强教育放权,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力度,出现了高职教育"国家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在观念上体现为将高职教育纳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突出发展... 近年来,在教育分权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一方面加强教育放权,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干预力度,出现了高职教育"国家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在观念上体现为将高职教育纳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突出发展高职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强调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内容上体现为高职教育国家制度的建构;在形式上体现为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强化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高职教育的"国家化"趋势,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市场从区域分割走向统一,促进高职教育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而增强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家化 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特点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启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8,共7页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现代主体性、社会合力性和专业岗位性的特点,这是主观因素(动作智能、实践性智力、情商、技商等)和客观因素(家庭文化、政府、学校、企业、知识、技术)在主体自觉、时代召唤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特点 形成机理 唯物辩证法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发展趋势与成功关键 被引量:17
16
作者 牛国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82-91,共10页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是德国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分析其发展趋势、典型特色及成功关键,可为扩大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供给提供重要借鉴。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德...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是德国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分析其发展趋势、典型特色及成功关键,可为扩大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供给提供重要借鉴。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虽类型精简但规模增长较快。其典型特色包括:企业与高校积极参与且配合密切、专业布局集中且不断向新领域拓展、“双元”理念实现高效学习、“严进严出”保证学生就业质量。它实现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达成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高等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