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彭静 赵新萍 +1 位作者 廖玉联 黎月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例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8... 目的探讨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例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8例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中,6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放弃治疗,住院时间为(6.4±2.5)d。结论对非固醇类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静脉药瘾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瘾患者 非固醇类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指导硬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及早期疗效评价
2
作者 周围 何顺辉 +2 位作者 钱江 胡秋根 杜国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MRI指导胃镜下硬化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及评价其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73例接受胃镜下硬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治疗前应用MRI评估胃底曲张静脉团的范围及其供血、引流途径,并根据MRI估算硬化治疗所需硬化剂用量。治... 目的探讨MRI指导胃镜下硬化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及评价其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73例接受胃镜下硬化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治疗前应用MRI评估胃底曲张静脉团的范围及其供血、引流途径,并根据MRI估算硬化治疗所需硬化剂用量。治疗后再次行MR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胃底曲张静脉团体积、胃左静脉管径的变化,并比较胃镜与MRI评价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前MRI能全面评估曲张静脉团的范围、体积及其供血、引流途径;治疗后MRI示曲张静脉团缩小,胃左静脉管径缩小(P均<0.01)。MRI与胃镜对无效的判断一致,对有效及显效的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前,MRI评估有助于为出血风险较高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应用MRI可观察硬化治疗即时疗效,较胃镜更直观、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静脉曲张 胃镜 硬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地区近10年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
3
作者 陆宝钿 崔西玉 +3 位作者 李兆滔 刘韶辉 程灿昌 刘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58-3760,共3页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来大肠腺瘤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男性6 002例(60.93%),女性3 848例(39.07%),男女之为1...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来大肠腺瘤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男性6 002例(60.93%),女性3 848例(39.07%),男女之为1.56∶1。2010年与2001年比较,大肠腺瘤患者的检出数增加了68.26%;发病中位年龄从51岁上升至58岁。右半结肠腺瘤比例从16.07%上升到24.47%;多发腺瘤的比例从23.51%上升到37.88%;近10年来直径大于2.0 cm的腺瘤检出数增加了86.79%;锯齿状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76.19%,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11.49%。结论:近10年来佛山地区大肠腺瘤的发病率上升;发病中位年龄上升;男性多于女性。右半结肠腺瘤,多发、体积大、绒毛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逐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流行病学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