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临床防治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少明 姜在波 +1 位作者 单鸿 沈新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防治措施。方法  5 6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术后均出现疼痛 ,按对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症组与预防组 ,分别为 31例和 2 5例。通过观察 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评价 2种...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防治措施。方法  5 6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术后均出现疼痛 ,按对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症组与预防组 ,分别为 31例和 2 5例。通过观察 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评价 2种处理方法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疼痛的比例无明显差异 ,但疼痛持续时间预防组显著较短。结论 积极地做好预防处理能有效地减轻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术后并发症 疼痛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新春 商健彪 +5 位作者 伍筱梅 曾庆思 孙翀鹏 何建勋 钟志伟 陈振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重点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盆腔侵犯,对50例手术患者比较MR分期、临床分期及...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诊断与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重点观察原发肿瘤的大小、位置、信号特点及盆腔侵犯,对50例手术患者比较MR分期、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检查方法平扫为SE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2WI/SPIR及增强扫描T1WI成像。结果除1例IA期宫颈癌外,71例宫颈癌全部被MRI显示,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与宫颈基质、子宫内膜及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GD-DTPA增强后T1WI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4%(χ2=6.453,P<0.05)。50例宫颈癌MRI测量的大小为1.94±1.15,手术病理标本测量为1.94±1.11,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能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发现宫旁侵犯方面明显优于临床,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常规的检查方法,但MRI对I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资料与宫颈刮片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附9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史洪平 杜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肺疾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肺曲菌病 影像学表现 PA 影像学诊断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CT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晓飞 张雪林 +3 位作者 苏欢欢 王宏琢 韩路军 熊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DSRCT患者的CT表现,8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例DSRCT单发,5例多发;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后方(n=5)及... 目的:探讨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DSRCT患者的CT表现,8例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与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例DSRCT单发,5例多发;病变主要位于膀胱后方(n=5)及肠系膜间隙(n=5);CT表现为腹、盆腔内分叶状或结节状低密度肿块;可见坏死区(n=3)及钙化灶(n=4);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肿块的平均CT值各为38.9 HU5、6.1 HU6、2.5 HU。8例肿瘤病理特点均表现为瘤组织呈片状或巢状弥漫浸润性生长,中间由宽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3例可见瘤内坏死。结论:DSRCT的CT表现与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有助于DSRCT的诊断、分期及定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腹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引导插管小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少明 王丽萍 +4 位作者 司徒鹏 方先来 黄汉华 何丽娟 陈斌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7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 :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 ( 3 6例 )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 ,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 ,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退出胃镜后 ,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 目的 :探讨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有效方法。方法 :72例受检者被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 ( 3 6例 )应用研制的小肠造影导管 ,在胃镜直视下钳夹导管头端并送达十二指肠水平部 ,头端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退出胃镜后 ,经导管灌注适量稀钡胶浆及空气行小肠双对比造影。对照组 ( 3 6例 )采用改进的F9心导管在透视下插管。结果 :实验组插管成功 3 5例 (成功率 97.1% ) ,对照组插管成功 2 7例 (成功率 75 % )。结论 :研制专用的小肠造影导管并经胃镜引导插管行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小肠造影导管 双对比造影 小肠器质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成像结合纤支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
6
作者 胡荫崧 司徒鹏 +2 位作者 郭文忠 陈斌 彭蓉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结合纤支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例疑肺部肿瘤等疾病患者,先行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检查,其中部分做了支气管体层摄影,然后施行纤支镜检、刷检,并在电视透...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结合纤支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3例疑肺部肿瘤等疾病患者,先行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检查,其中部分做了支气管体层摄影,然后施行纤支镜检、刷检,并在电视透视下经纤支镜进行肺穿刺活检。再应用数字减影(DSA),数字化快速摄影8帧/s,激光照像技术,用76%复方泛影葡胺经纤支镜进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由这种综合性技术检查确诊,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检出中央型肺癌13例,周围型肺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肺囊肿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肺不张2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该技术能准确诊断多种肺部疾病,特别是肺部肿瘤,且可减少患者检查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纤支镜 支气管造影 穿刺活检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