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单斌 张卫国 +1 位作者 赵强 何顺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83,229,共3页
[目的]对苦瓜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制备苦瓜多糖,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苦瓜多糖对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苦瓜多糖具... [目的]对苦瓜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制备苦瓜多糖,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苦瓜多糖对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苦瓜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多糖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对大豆7S蛋白凝胶流变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建华 杨晓泉 +1 位作者 龚倩 王思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7,共7页
采用小变形振荡流变及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葡聚糖分子质量对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动态黏弹性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黏弹性质随添加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于大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可以扩大其在... 采用小变形振荡流变及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葡聚糖分子质量对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动态黏弹性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黏弹性质随添加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于大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可以扩大其在葡聚糖/大豆7S蛋白混合体系中的空间占有体积和降低大豆7S蛋白的临界凝胶浓度所致。同时提高变温速率和葡聚糖分子质量对大豆7S蛋白凝胶黏弹性质有协同增加效应。增加葡聚糖分子质量7S蛋白凝胶结构逐步由相分离结构转变为互穿型蛋白-多糖双连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7S蛋白 葡聚糖 凝胶 流变性质 微观结构 激光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多糖脱蛋白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育东 单斌 李敏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25-3227,共3页
[目的]寻找合适的苦瓜多糖脱蛋白方法。[方法]比较了Seveage法、酶法、酶-Seveage结合法、三氯乙酸法以及盐酸法对苦瓜粗多糖的脱蛋白效果。[结果]酶-Seveage结合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木瓜蛋白酶用量为1.25%(V/V),pH 6.5,温度60℃,时间为... [目的]寻找合适的苦瓜多糖脱蛋白方法。[方法]比较了Seveage法、酶法、酶-Seveage结合法、三氯乙酸法以及盐酸法对苦瓜粗多糖的脱蛋白效果。[结果]酶-Seveage结合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木瓜蛋白酶用量为1.25%(V/V),pH 6.5,温度60℃,时间为2 h,再用Se-veage试剂脱蛋白1次,蛋白质去除率达77.2%,多糖损失率仅为19.3%。[结论]酶与Seveage结合法是一种有效的脱蛋白方法,此法可以较好地脱除游离蛋白,并使多糖损失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多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育东 马崇坚 +1 位作者 单斌 梁瑞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01-6502,6624,共3页
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苦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对苦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2,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 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苦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对苦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2,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