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 |
仲红卫
张进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策略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以“文革”文学为出发点和中心 |
仲红卫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3
|
“乡土”与“本土”的纠结——论台湾乡土文学观念的演变 |
张晓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文学交往空间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的生成 |
仲红卫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主体论文学史观批判——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例 |
仲红卫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审美倾向的变迁 |
肖佩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从《四库全书》看个我自强的人格特征 |
赵彩花
黄希庭
岳彩镇
蔡亮
赵天一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8
|
从《四库全书》看小我自强的人格特征 |
赵彩花
黄希庭
岳彩镇
蔡亮
赵天一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9
|
从《四库全书》看大我自强的人格特征 |
赵彩花
黄希庭
岳彩镇
蔡亮
赵天一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0
|
袁枚批判乾嘉考据诗风的反封建意义 |
宁夏江
魏中林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偶像崇拜的符号学解读 |
吴志文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2
|
论清诗以学胜 |
宁夏江
魏中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3
|
乡村与城市: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一对空间意象的考察 |
仲红卫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4
|
论晚清志士之诗 |
宁夏江
魏中林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5
|
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
陈文高
|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6
|
也说“胜”和“败” |
岳中奇
|
《语言科学》
|
2003 |
5
|
|
17
|
竟陵诗派与清代诗坛 |
宁夏江
魏中林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8
|
“普天忠愤”铸诗魂:论甲午战争爱国诗潮 |
魏中林
宁夏江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孺”字考释 |
徐宝贵
|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0
|
从文化角度看张九龄籍贯 |
熊飞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