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咨询校外实践教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韶关学院为例
1
作者 廖素群 朱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8-39,共2页
心理咨询职业技能是心理学专业核心技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提升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咨询职业技能。本文探讨了韶关学院心理咨询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帮助反思心理咨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学生... 心理咨询职业技能是心理学专业核心技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提升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咨询职业技能。本文探讨了韶关学院心理咨询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帮助反思心理咨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并为其它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职业技能 实训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到底是什么——论教育学学科的迷惘与纾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成林 扈中平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教育学是一门“实”“柔”与“虚”逻辑自洽的学科,学科之“实”“柔”与“虚”使教育学呈现出“捉摸不定”的样态。教育学学科的“实”源于教育事业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终落实到现实个体的教育形塑与心智培育。教育学学科的“柔... 教育学是一门“实”“柔”与“虚”逻辑自洽的学科,学科之“实”“柔”与“虚”使教育学呈现出“捉摸不定”的样态。教育学学科的“实”源于教育事业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终落实到现实个体的教育形塑与心智培育。教育学学科的“柔”主要凸显于教育学学科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观照,渗透于形塑“教育人”的完整图景。教育学学科的“虚”凸显于教育学学科潜在性的危机,学科内部存在多重弊病。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学科地位的遮蔽、学科性质饱受质疑、学科边界模糊不定等方面的迷惘。有鉴于此,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纾困之道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秉持学科内在张力,坚守教育学学术自主性;凸显知识性质和学科意蕴,展露教育学价值取向和教育实践智慧;发挥学科依附性优势,实现教育学学科视界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学科 学科性质 学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力作——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童顺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客观上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职业能力作为职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客观上吁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职业能力作为职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中高职教育衔接支持条件,如课程衔接、教学衔接、制度衔接、学历衔接等方面,而忽视职业能力培养衔接这一关键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 核心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培养 有效衔接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教育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探索——评《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4
作者 童顺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20世纪80年代,教师教育一体化被发达国家视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历经30余年探索业已走向成熟,急需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提炼。李建辉教授从90年代始即躬耕于教师教育研究,见证了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成长... 20世纪80年代,教师教育一体化被发达国家视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历经30余年探索业已走向成熟,急需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提炼。李建辉教授从90年代始即躬耕于教师教育研究,见证了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成长成熟的整个历程。其新著《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既是对自身深耕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也是对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面总结。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础性鲜明。对基本概念进行厘清和辨析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一体化 基础研究工作 教师教育研究 教师培养质量 系统梳理 李建辉 研究成果 成长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践历程、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4-81,102,共9页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进逻辑来看,制度环境制约着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设立,路径依赖驱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关键节点影响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变迁。展望未来,利益相关主体应遵循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保障制度实施,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技能型社会 制度逻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场域中的权力生成与管理衍化
6
作者 张成林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1,共4页
班级管理中的权力固化其实是以一元化的静态图式遮蔽了师生主体的差异化,实际上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运作中规避了班级权力的动态生成性。班级场域的刚性管理遮蔽了师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话语表达,凸显了强制权威和刚性统摄的管理思维模式。... 班级管理中的权力固化其实是以一元化的静态图式遮蔽了师生主体的差异化,实际上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运作中规避了班级权力的动态生成性。班级场域的刚性管理遮蔽了师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话语表达,凸显了强制权威和刚性统摄的管理思维模式。动态权变内蕴着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必要的张力,赋予权变理论的符号编码的动态表达,显示了班级管理的权力重塑力和关系实践掌控力。班级管理的“刚柔并济”模式是班级场域生成的必由之路,可以切实保障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通畅性和规范性,实现最大程度挖掘学生的潜隐的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权力固化 权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志厚 王剑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无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已被社会认同。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和无意识...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无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已被社会认同。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和无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及其优势看,无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新举措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文兵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20世纪 90年代美国中小学经历过几次大的教育改革。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 ,进而从政府、企业、公立学校等不同角度出发 ,阐释美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关键词 90年代 20世纪 美国 中小学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模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穆湘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8-169,共2页
课堂辩论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尝试;它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是优质的潜课程;它通过辩论准备—课堂实施—反思深化等阶段,将大学生认知、情感和体验有... 课堂辩论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尝试;它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是优质的潜课程;它通过辩论准备—课堂实施—反思深化等阶段,将大学生认知、情感和体验有机统一起来去动态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论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德群 毛发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7,64,共7页
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了解教育技术历史、把握发展现状和透视教育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十位中美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从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发展和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两条主线上分析... 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了解教育技术历史、把握发展现状和透视教育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十位中美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从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发展和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两条主线上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贡献、影响和启示,最后尝试从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角度阐述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中国 美国 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剑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6-137,共2页
韶关学院通过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实施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和"关工委"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等途径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实践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新观念 成人为先——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范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教育的核心是人 ,它要关怀的是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从终极意义上看 ,教育就应当按照人的尺度来进行。本文针对当代社会重“成才”轻“成人”这一突出问题 ,提出了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把握其精神实质的重要性 ,从“成人”这一新... 教育的核心是人 ,它要关怀的是人的完善、人的发展。从终极意义上看 ,教育就应当按照人的尺度来进行。本文针对当代社会重“成才”轻“成人”这一突出问题 ,提出了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把握其精神实质的重要性 ,从“成人”这一新的角度概括了其教育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自我教育 精神生活 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流层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陶能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对社会分层及教育分流的分析,可以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下层或中下层;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中层或中下层.这表明,个体在... 通过对社会分层及教育分流的分析,可以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主要流入社会下层或中下层;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教育程度者主要流入中层或中下层.这表明,个体在分流中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才能流入理想的社会阶层,要形成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必须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流 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结构 教育流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其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向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由于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水平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共七种:(1)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 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向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的演变。由于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水平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教育评价研究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可以分为两大类共七种:(1)单一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的,或人文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2)整合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整合,或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科学观 方法论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控制与人才资源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尚生 李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人才多层面性是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新理念 ;人才资源开发需要大众化高等教育 ;大众化扩大了高等教育功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质量控制 人才资源 开发 教育质量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教学学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其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要扭转高校“重研轻教”的现象,解决本科生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教学学术,强化教学学术管理,保障教学学术经费,促进教学学术交流,培养(培训)教学学术师资,设置教学学术职称。重视教学学术不是一时一事的... 要扭转高校“重研轻教”的现象,解决本科生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教学学术,强化教学学术管理,保障教学学术经费,促进教学学术交流,培养(培训)教学学术师资,设置教学学术职称。重视教学学术不是一时一事的战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重研轻教 教学质量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廷福 《成人教育》 2004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热情不高,根本原因在于实效性低、激励机制不健全和教师继续教育行为的受迫性。为教师继续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增大继续教育的实际效用,建立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强化教师继续教育行为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教师 继续教育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业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 要探讨教育如何得以返本开新,其前提是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偏枯教育何以偏离了本真的教育之根本追求。一旦当教育沦为国家机器;当学校成为生产标准件式专才的“工场”;当交往成为交易;当教师越教越“输”,教授越教越“瘦”;当分数等于时间加汗水搭上健康,考试成为挥之不去的恶梦,教育(偏枯)异化了。尽管(偏枯)异化了的教育只是教育中的部分反教育现象,但其害甚巨!须返本开新:让教育与政治形成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人文关怀与科学探索相得益彰的桥梁;让真知交往成为智慧的对话与提升;让教师充满自信弘扬人生;让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生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偏枯 返本开新 前提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与个性重塑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范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90-95,共6页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是必要的 ,但高等教育的过度社会化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个性丧失。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只有增强自我意识 ,重塑其个性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化 个性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育:问题、对策、取向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业才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1,共2页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依然严峻,急需解放农村教育生产力。其对策:物质保障、制度支持、心理建设。其价值取向:要从缺乏迁移力的简单知识技术培训提升到广泛创造性生产、过创造性生活和不断创造开拓新的生命活力之道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物质保障 制度支持 心理建设 技进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