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1
作者 张峨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在各自所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形成了...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在各自所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把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建设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主体间性: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红英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与自主、对话、责任意识等主体间性和谐伦理理念;提倡与鼓励多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交往,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从而增强大学德育功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主体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关于党的政治纪律思想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兴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31,共5页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陈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并提出了共产党员必须言行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发扬党内民...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陈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并提出了共产党员必须言行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坚决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观点。陈云的政治纪律思想具有与时俱进性、遵守和执行的平等性、维护目的的一致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党的政治纪律 现实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品德”课教学风格形成探析
4
作者 张峨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2期39-40,共2页
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的体现。“思想品德”课作为普通高校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通过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实现的,存在着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问题。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风格如何形成,对于加强“两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两... 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的体现。“思想品德”课作为普通高校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通过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实现的,存在着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问题。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风格如何形成,对于加强“两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两课”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风格 思想品德 教师个性 “两课”教学 通识教育 必修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 存在 个体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与超越: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红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49,共3页
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真实蕴涵,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 价值澄清学派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价值澄清理论的真实蕴涵,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借鉴其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激励个体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开发与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引领学生的价值生成;改进德育方法,注重价值观甄选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 高校德育 借鉴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基于36名在校大学生的一种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红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90-93,97,共5页
文化保守主义作为当代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对36名在校大学生关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认知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 文化保守主义作为当代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对36名在校大学生关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认知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最大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提高及增加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同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传播在大学生思想上也产生了本土主义、复古主义和消解主流意识等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政治观产生变化,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据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应对: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等课程载体,对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进行讲授和评价;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将高校学生思想引导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高校学生 思想 影响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严兴文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33,共4页
建国后,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里仍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为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就如何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问题作了许多论述,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 建国后,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里仍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为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就如何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问题作了许多论述,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阶级性和战略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国家文化安全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思想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兴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5,共4页
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非常重视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关键;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威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基础;纪律和制度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手段;民主和集中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 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非常重视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权威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关键;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威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基础;纪律和制度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手段;民主和集中是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的前提。这些宝贵思想,对当今如何加强党中央权威,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党中央权威思想 陈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秀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7-272,共6页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精神的特殊表达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精华,党的思想路线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实践精神,其理论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精神的特殊表达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精华,党的思想路线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实践精神,其理论内容体现着、蕴含着实践精神,其贯彻需要实践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路线 实践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反官僚主义思想的价值
10
作者 罗韬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反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官僚主义现象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官僚主义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官僚主义现象的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官僚... 反官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时代课题。官僚主义现象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官僚主义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同官僚主义现象的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官僚主义问题十分关注。他对我党反官僚主义斗争进行科学总结,系统地论证和阐述了反官僚主义的思想。邓小平的反官僚主义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上对于我们深入地搞好党的建设,以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反官僚主义 廉政建设 政治文明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反“官本位”思想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11
作者 严兴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6,共4页
陈云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度论述反对"官本位"思想意识必要性,提出坚持唯实、从严执纪、制定和健全有关制度等消除"官本位"思想意识的举措。这对于新时期大兴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法制... 陈云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度论述反对"官本位"思想意识必要性,提出坚持唯实、从严执纪、制定和健全有关制度等消除"官本位"思想意识的举措。这对于新时期大兴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反“官本位”思想 党风建设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早晚期主体性思想比较
12
作者 张娣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早期和晚期表现不同。在早期他认为:人及其历史是真正的主体,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以主体为基础的主观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早期和晚期表现不同。在早期他认为:人及其历史是真正的主体,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以主体为基础的主观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同一"的结果;意识等同于实践,无产阶级意识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在晚期,他对自己早年理论进行了彻底清理,认为:人及其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自然先于社会而存在;客观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历史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劳动实践是存在总体的核心范畴,阶级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主体性思想 比较研究 历史性 阶级意识 哲学思想 主观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 劳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思潮评析
13
作者 姚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共7页
政党政治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初,西方政党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而且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也产生了... 政党政治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初,西方政党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而且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及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和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政党政治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年 政党政治 思潮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兼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峨建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68,共2页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佳境界,是教师独特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全面反映,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的兼容性,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条件下再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当前教学风格理论研究中的新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风格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深刻内涵
15
作者 张峨建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知识分子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他的知识分子思想。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党提出和实施科教兴... 知识分子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他的知识分子思想。邓小平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党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知识分子思想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解读 被引量:9
16
作者 严兴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社会思潮的涌现和传播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在于它具有先进性、创造性、适用性和包容性等优势;而它要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找准引领的着力点,不断拓宽引领途径和渠道,把握好引... 社会思潮的涌现和传播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在于它具有先进性、创造性、适用性和包容性等优势;而它要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找准引领的着力点,不断拓宽引领途径和渠道,把握好引领方针政策,并把自身建设好;与此同时,还应把握和处理好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 在清末兴学浪潮中,法政学堂十分引人注目,从1905年至1916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先后兴办了百余所法政学堂。清末民初的法政学堂对中国近代法政教育的兴起和普及,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条件,其局限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法政学堂 法政教育 中国 近代教育事业史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主体看高校德育课程课堂文化冲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红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师生不同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文化冲突成为可能。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文化冲突,对话沟...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师生不同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文化冲突成为可能。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文化冲突,对话沟通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促进理解与创新;构建理想的课堂文化,需构筑师生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树立文化的对话意识,在多元文化互动与冲突中理解与建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 高校德育课程 课堂文化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和谐与环境道德教育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国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和谐 和谐社会 环境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幸福:教育重要的伦理使命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78,共2页
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遗憾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学生的学校生活远离了幸福的体验,导致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幸福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学校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危及学生幸福的各种可... 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遗憾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学生的学校生活远离了幸福的体验,导致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幸福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学校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危及学生幸福的各种可能因素,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幸福,并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才是通向学生幸福的教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幸福 教育伦理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