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地方高校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实证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民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思辨缺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典型结症,演讲课程的设置可谓对症下药。以本校英语专业17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论证了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形式的采用和原则与方针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讨分析,提出开... 思辨缺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典型结症,演讲课程的设置可谓对症下药。以本校英语专业17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论证了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形式的采用和原则与方针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讨分析,提出开创出一条可行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演讲课程 思辨缺席 英语专业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系感知语言图的知识查询网络
2
作者 陶薇薇 王延红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0,共8页
问答(Question Answering,QA)是一项需要对自然语言上下文进行推理的任务,现有工作大多采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增强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LM)来编码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信息。大多数基于GNN的QA模块没有... 问答(Question Answering,QA)是一项需要对自然语言上下文进行推理的任务,现有工作大多采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增强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LM)来编码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信息。大多数基于GNN的QA模块没有利用KG丰富的关系信息,而是依赖于增强LM和KG之间有限的信息交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关系感知语言图的知识查询网络(Relation-Aware Language Graph,RALG),以统一方式对实体关系的语言和图谱进行联合推理。RALG构建了元路径标记,学习基于不同结构和语义关系的嵌入。关系感知自注意力(Relation Aware Self-Attention,RASA)模块通过跨模态相对位置偏差对不同模态进行整合,引导不同模态相关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在常识QA数据集(CommonsenseQA和OpenBookQA)和医学QA数据集(MedQA-USMLE)上验证了RALG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 关系感知 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内迁华南高校与中外学术交流——以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黄莉萍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抗战时期的内迁华南高校不仅成为华南地区的学术交流中心,也成为对外学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华南高校以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为轴心,荟萃当时国内一大批有名的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呈现出多样性、互动性、选择性... 抗战时期的内迁华南高校不仅成为华南地区的学术交流中心,也成为对外学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华南高校以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为轴心,荟萃当时国内一大批有名的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呈现出多样性、互动性、选择性和政治性等学术交流特征。在全面抗战中内迁华南高校与中外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维系了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而且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大有裨益,服务社会的价值亦得到充分彰显,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内迁华南高校 中外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类型、特征及影响
4
作者 黄莉萍 张成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抗战期间,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内迁粤北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一笔。在高校艰苦办学延文脉的过程中,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通过探寻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 抗战期间,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内迁粤北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一笔。在高校艰苦办学延文脉的过程中,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通过探寻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管窥战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作为彼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与活动成效等方面,可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示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内迁粤北华南高校 特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绍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49-153,共5页
论证了结构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认知主义等外语教学理论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历史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英语阅读教学 结构主义 认知主义 社会认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旦社论标题中的祈使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如青 欧阳护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48-152,共5页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子型标题相当突出,而其中祈使句标题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对社论标题中祈使句的使用特点及其内在原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标题有着省略主语、多种形式标记的祈使句并存以及行使...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子型标题相当突出,而其中祈使句标题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对社论标题中祈使句的使用特点及其内在原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标题有着省略主语、多种形式标记的祈使句并存以及行使多种言语行为的特征。而标题具有什么特征、采用何种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社论的交际意图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元旦社论正是通过巧妙地将其交际意图和意识形态融入祈使句标题,以实现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而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题 祈使句 言语行为 交际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刮痧》透视中美文化差异与冲突:语篇系统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如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2-84,共3页
本文以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Ron Scollon提出的语篇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构成语篇系统的四个部分——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入手,对电影《刮痧》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进行了描写和探讨,尤其是对这些差异的本质... 本文以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Ron Scollon提出的语篇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构成语篇系统的四个部分——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入手,对电影《刮痧》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进行了描写和探讨,尤其是对这些差异的本质及冲突的根源做出了恰当的解释。从语篇系统特征出发有助于提高交际双方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语篇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分析和探讨文化现象及交际事件提供了一套强大而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语篇系统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差异对中西视阈及语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广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中西空间范畴语序的差异,反映了中西初民对于空间感知过程的认知生理和心理差异。在中西空间范畴语序差异的表象之下,有多种多样的理据,但在这些理据当中,体质人类学因素是先验的、核心而刚性的理据,而文化因素则是后成的、柔性的、非... 中西空间范畴语序的差异,反映了中西初民对于空间感知过程的认知生理和心理差异。在中西空间范畴语序差异的表象之下,有多种多样的理据,但在这些理据当中,体质人类学因素是先验的、核心而刚性的理据,而文化因素则是后成的、柔性的、非本质的理据。体质人类学层面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不同的空间感知,最终形成不同的空间范畴词汇语序语言认知模式。忽视了体质人类学理据这个根源的重要性,就无法看透空间范畴词汇语序差异表象之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研究 空间范畴语序 体质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语在语言模因视角下的复制现象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敏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熟语,作为一个单位使用的,意义不能从其独立的组成部分得出的一种表达法,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 熟语,作为一个单位使用的,意义不能从其独立的组成部分得出的一种表达法,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及谚语。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着重分析模因的本质、类型及其特点,解剖了熟语在语言模因视角下的复制、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语 模因 基因型 表现型 复制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框架下喻式语言研究的新发展
10
作者 彭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3-139,共17页
通过探究关联理论框架下喻式语言研究的新趋势,本研究发现:非刻意用法的连续统解释机制受到批判,关联学者正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去解释隐喻与转喻现象;明喻被纳入特别概念解释机制中,但明喻语用标记语的功能仍待确定;隐喻与转喻互动... 通过探究关联理论框架下喻式语言研究的新趋势,本研究发现:非刻意用法的连续统解释机制受到批判,关联学者正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去解释隐喻与转喻现象;明喻被纳入特别概念解释机制中,但明喻语用标记语的功能仍待确定;隐喻与转喻互动可透过反义关系词和名名复合词等词汇用法进行研究。任何喻式语言的关联解释机制都可能存在缺陷,都需要学者不断地进行探究。本研究揭示了关联喻式语言研究的新动态,为拓宽关联理论研究的外延和应用范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隐喻 明喻 转喻 特别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华南教育抗战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1
作者 黄莉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抗战时期,随着广东经济、政治与军事中心的北迁,穗、港、澳许多中高等学校纷纷内迁韶关,粤北地区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粤北地区文化发展展现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特点,兼具更大的交融性与更强的互动... 抗战时期,随着广东经济、政治与军事中心的北迁,穗、港、澳许多中高等学校纷纷内迁韶关,粤北地区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使粤北地区文化发展展现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特点,兼具更大的交融性与更强的互动性。粤北华南教育抗战文化的发展,不但守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还丰富、发展、壮大了粤北华南教育文化教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抗战文化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粤北地区 抗战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the+比较级,the+比较级”句式
12
作者 陶冶情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78,共3页
“the+比较级,the+比较级”通常表示相比较的两种事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增加或减少的比例关系。在这种结构中,一般从句在前,主句在后。
关键词 比较级 主句 the 从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