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教学的文化特性与社会价值 |
刘小鼎
蔡宗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
明言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
3
|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话语系统与叙事结构 |
韩钟恩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
4
|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潮州筝派音乐风格形成缘由研究 |
马达
邹宏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5
|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及研究局限”之二 |
杨善武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6
|
“仪式音声民族志”文本建构——谈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民族志书写 |
周凯模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20
|
|
|
7
|
我国近代音乐声学研究概览 |
韩宝强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
8
|
找准定位:明确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属性 |
杨善武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9
|
全球视野下的“地方性音乐知识”研究——张应华《传承与传播: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研究》述评 |
管建华
欧阳平方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0
|
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初见 |
乔建中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11
|
皖江地区传统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成及其传承保护研究 |
王安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2
|
音乐理论研究的创新意义——童忠良先生学术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
崔宪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3
|
瑶族音乐研究七十年 |
李晓婷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4
|
漫说李荣有教授与音乐图像学研究——《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序 |
秦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8 |
4
|
|
|
15
|
论音乐考古学研究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 |
王子初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6
|
海昏侯刘贺墓编甬钟的音乐学研究 |
王清雷
魏旭爽
张玲玲
徐长青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7
|
《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结语 |
居其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1 |
0 |
|
|
18
|
《中国当代音乐学》对中国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及教学的贡献和影响 |
王安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9
|
海昏侯刘贺墓编钮钟的音乐学研究 |
王清雷
张玲玲
李文欢
徐长青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20
|
八十年代流行音乐调性语言的演变及其深层结构研究 |
郭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