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音乐教育应重视引进“原生态音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晓青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169,73,共3页
原生态音乐凝聚着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文化财富,高校开展带有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引进原生态音乐的原则、方法,应注意问题的探讨,寻求一条将传统音乐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人类学
保护
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州音乐中存在的同均三宫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天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10,111-112,共12页
在潮州音乐中,偏音存在着诸如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以及活三五等音阶形式下的升降游弋变化,表现为此宫系统之偏音可变化为彼宫系统之正音或相反之情况,故各音阶之间的转换变化可产生三个宫系统之间的移宫犯调,实为同音列不同主音的...
在潮州音乐中,偏音存在着诸如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以及活三五等音阶形式下的升降游弋变化,表现为此宫系统之偏音可变化为彼宫系统之正音或相反之情况,故各音阶之间的转换变化可产生三个宫系统之间的移宫犯调,实为同音列不同主音的调性关系,在以单一固定唱名为基础的二四谱、工尺谱以及简谱唱名表象遮蔽下,几种音阶之间实为同均三宫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音乐
固定唱名
记谱法
同均三宫
移宫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失与重构:对高校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元平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28-34,共7页
音乐教育应该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规律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发掘音乐的人才形塑功能,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音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目标
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乐研究亟待提高音乐学理论——以“Kunstlied”(“艺术歌曲”)为例
4
作者
刘进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3-165,共3页
从本质上说,声乐研究是一种集演唱实践与声乐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属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它来自实践,但却不囿于实践,而是对实践的理论升华。如果说普通歌唱尚可不涉及更多的音乐学理论的话,那么,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有深度的声乐...
从本质上说,声乐研究是一种集演唱实践与声乐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属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它来自实践,但却不囿于实践,而是对实践的理论升华。如果说普通歌唱尚可不涉及更多的音乐学理论的话,那么,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有深度的声乐研究与声乐教学则没有任何理由只研究或只教授歌唱技巧而回避音乐学学科更为广宽的理论领域。本文以我国声乐界对德奥“Kunstlied”(中译“艺术歌曲”)的研究与教学为例,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学术观点就教于广大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研究
“Kunstlied”
艺术歌曲
音乐形态
声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术作品的生成——从郑板桥“画竹三段论”谈起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元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22-25,共4页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艺术呈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及其规律,提出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艺术创作之精核在于"意在笔先","...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艺术呈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及其规律,提出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艺术创作之精核在于"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步步变相"的过程中,"定则"(法)与"化机"(趣)相融,才是艺术创造之最高境界。一切艺术美的创造莫不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意
象
定则
化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层次性及其实施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伟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181,共2页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众多教学对象,他们各方面的条件和素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层次教学。为此,在声音训练的基本步骤上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体现分层次的原则;应积极倡导多元...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众多教学对象,他们各方面的条件和素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层次教学。为此,在声音训练的基本步骤上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体现分层次的原则;应积极倡导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教学
多层次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
被引量:
5
7
作者
钟晖
《音乐创作》
2008年第3期94-95,共2页
王志信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题材个性突出,内容丰富,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现实题材
民间故事题材
借物抒情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国六十年歌剧发展道路论争
8
作者
杨晓青
刘寿臣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0,共3页
中国歌剧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步入发展的主要阶段的,时至今日,已经有整整六十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延承了传统戏剧的各项精华,更借鉴了西方戏剧独特的一面。经历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第一个飞速的发展时...
中国歌剧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步入发展的主要阶段的,时至今日,已经有整整六十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延承了传统戏剧的各项精华,更借鉴了西方戏剧独特的一面。经历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第一个飞速的发展时期,歌剧也被“文革”拖下了水,幸好在新时代的变革下重新步入了第二个繁荣期。在这整个发展时期内,中国歌剧在各种艺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尝试,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歌剧发展却步入了瓶颈,不得不让人为之担忧,为了重现歌剧空前繁荣的局面,创作者们不断进行内容、形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动中国歌剧在此后的发展道路上总结、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
六十年
歌剧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赫《圣诞节清唱剧》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9
作者
陈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圣诞节清唱剧》是西方宗教音乐的经典艺术作品,具有文化的和艺术的代表性,本文从结构、各声部含义、音符数量和视觉形状、节奏型这几个方面,对隐藏在《圣诞节清唱剧》中的部分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圣诞节清唱剧》
宗教艺术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方歌剧性别角色的意义思考
10
作者
杨晓青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38,共3页
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也存在着“质”的差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性别文化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两性文化主体特征的对比上,还表现在角色与性别的不同上。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国...
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也存在着“质”的差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性别文化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两性文化主体特征的对比上,还表现在角色与性别的不同上。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在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审美差异等方面有关。研究中西方歌剧性别文化的价值,对中国歌剧的继承和创新,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西方歌剧
性别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声乐演唱的形象思维论
11
作者
蔡炫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线性思维。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形象思维充满整个演唱过程。无论是演唱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中,还是在感情所表现的二度创作中;她都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朝着更具有民族性、科...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线性思维。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形象思维充满整个演唱过程。无论是演唱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中,还是在感情所表现的二度创作中;她都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朝着更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形象思维
科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建中《随想曲》民族化创作思维解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郑尧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2,共7页
作为王建中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钢琴作品《随想曲》,从感性听觉上几乎听不到任何“原生态”和“传统”的浓郁的中国民间旋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过作曲家的浓缩、提炼、延伸、想象和创造,隐藏于现代音响之中。作曲...
作为王建中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钢琴作品《随想曲》,从感性听觉上几乎听不到任何“原生态”和“传统”的浓郁的中国民间旋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过作曲家的浓缩、提炼、延伸、想象和创造,隐藏于现代音响之中。作曲家不但从调式调性、结构布局、和声语言方面进行了民族化探索,还第一次在其钢琴创作中大量运用双均多宫十二音级技法,实现了“以西解中”的中西融合创作理念。《随想曲》是中国钢琴音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如何实现技术性、艺术性和审美性高度统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想曲》
王建中
民族化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音乐教育应重视引进“原生态音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晓青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169,73,共3页
文摘
原生态音乐凝聚着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文化财富,高校开展带有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引进原生态音乐的原则、方法,应注意问题的探讨,寻求一条将传统音乐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人类学
保护
引进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州音乐中存在的同均三宫现象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周天星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1-110,111-112,共12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依托潮州音乐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中>阶段性成果(粤教高函[2012]123号)
文摘
在潮州音乐中,偏音存在着诸如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以及活三五等音阶形式下的升降游弋变化,表现为此宫系统之偏音可变化为彼宫系统之正音或相反之情况,故各音阶之间的转换变化可产生三个宫系统之间的移宫犯调,实为同音列不同主音的调性关系,在以单一固定唱名为基础的二四谱、工尺谱以及简谱唱名表象遮蔽下,几种音阶之间实为同均三宫之关系。
关键词
潮州音乐
固定唱名
记谱法
同均三宫
移宫犯调
分类号
J612 [艺术—音乐]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失与重构:对高校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元平
机构
广东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28-34,共7页
基金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教改课题"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2006110
文摘
音乐教育应该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规律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发掘音乐的人才形塑功能,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音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才目标
音乐教育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goal i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music education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乐研究亟待提高音乐学理论——以“Kunstlied”(“艺术歌曲”)为例
4
作者
刘进军
机构
广东省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3-165,共3页
文摘
从本质上说,声乐研究是一种集演唱实践与声乐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属于音乐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它来自实践,但却不囿于实践,而是对实践的理论升华。如果说普通歌唱尚可不涉及更多的音乐学理论的话,那么,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有深度的声乐研究与声乐教学则没有任何理由只研究或只教授歌唱技巧而回避音乐学学科更为广宽的理论领域。本文以我国声乐界对德奥“Kunstlied”(中译“艺术歌曲”)的研究与教学为例,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学术观点就教于广大同行。
关键词
声乐研究
“Kunstlied”
艺术歌曲
音乐形态
声乐美学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作品的生成——从郑板桥“画竹三段论”谈起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元平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22-25,共4页
文摘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艺术呈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及其规律,提出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艺术创作之精核在于"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步步变相"的过程中,"定则"(法)与"化机"(趣)相融,才是艺术创造之最高境界。一切艺术美的创造莫不如此。
关键词
郑板桥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意
象
定则
化机
分类号
J20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层次性及其实施
被引量:
3
6
作者
陈伟贤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181,共2页
文摘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众多教学对象,他们各方面的条件和素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层次教学。为此,在声音训练的基本步骤上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体现分层次的原则;应积极倡导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模式。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教学
多层次
多元化
分类号
J616-4 [艺术—音乐]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
被引量:
5
7
作者
钟晖
机构
广东省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创作》
2008年第3期94-95,共2页
文摘
王志信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创作民族声乐作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题材个性突出,内容丰富,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现实题材
民间故事题材
借物抒情题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国六十年歌剧发展道路论争
8
作者
杨晓青
刘寿臣
机构
广东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
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0,共3页
文摘
中国歌剧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步入发展的主要阶段的,时至今日,已经有整整六十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延承了传统戏剧的各项精华,更借鉴了西方戏剧独特的一面。经历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的第一个飞速的发展时期,歌剧也被“文革”拖下了水,幸好在新时代的变革下重新步入了第二个繁荣期。在这整个发展时期内,中国歌剧在各种艺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尝试,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歌剧发展却步入了瓶颈,不得不让人为之担忧,为了重现歌剧空前繁荣的局面,创作者们不断进行内容、形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不断推动中国歌剧在此后的发展道路上总结、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建国
六十年
歌剧
创新
发展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赫《圣诞节清唱剧》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9
作者
陈洁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文摘
《圣诞节清唱剧》是西方宗教音乐的经典艺术作品,具有文化的和艺术的代表性,本文从结构、各声部含义、音符数量和视觉形状、节奏型这几个方面,对隐藏在《圣诞节清唱剧》中的部分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圣诞节清唱剧》
宗教艺术
文化内涵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方歌剧性别角色的意义思考
10
作者
杨晓青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38,共3页
文摘
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也存在着“质”的差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性别文化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两性文化主体特征的对比上,还表现在角色与性别的不同上。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在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审美差异等方面有关。研究中西方歌剧性别文化的价值,对中国歌剧的继承和创新,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歌剧
西方歌剧
性别
文化意义
分类号
J83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声乐演唱的形象思维论
11
作者
蔡炫琴
机构
广东省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文摘
形象思维是心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线性思维。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形象思维充满整个演唱过程。无论是演唱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中,还是在感情所表现的二度创作中;她都潜移默化的贯穿于整个过程,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朝着更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民族声乐
形象思维
科学应用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建中《随想曲》民族化创作思维解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郑尧
机构
韩山
师范学院
音乐
学院
系
韩山
师范学院
钢琴教研室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2,共7页
文摘
作为王建中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钢琴作品《随想曲》,从感性听觉上几乎听不到任何“原生态”和“传统”的浓郁的中国民间旋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经过作曲家的浓缩、提炼、延伸、想象和创造,隐藏于现代音响之中。作曲家不但从调式调性、结构布局、和声语言方面进行了民族化探索,还第一次在其钢琴创作中大量运用双均多宫十二音级技法,实现了“以西解中”的中西融合创作理念。《随想曲》是中国钢琴音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对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如何实现技术性、艺术性和审美性高度统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随想曲》
王建中
民族化
创作手法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音乐教育应重视引进“原生态音乐”
杨晓青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潮州音乐中存在的同均三宫现象研究
周天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偏失与重构:对高校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刘元平
《教育与现代化》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声乐研究亟待提高音乐学理论——以“Kunstlied”(“艺术歌曲”)为例
刘进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艺术作品的生成——从郑板桥“画竹三段论”谈起
刘元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层次性及其实施
陈伟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题材
钟晖
《音乐创作》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建国六十年歌剧发展道路论争
杨晓青
刘寿臣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巴赫《圣诞节清唱剧》中的宗教文化内涵
陈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西方歌剧性别角色的意义思考
杨晓青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民族声乐演唱的形象思维论
蔡炫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王建中《随想曲》民族化创作思维解析
郑尧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