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现实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卢银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拓宽了受教育对象,还具有时间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教育方式优势。随着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为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拓宽了受教育对象,还具有时间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教育方式优势。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其教育质量也日益成为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提升教育质量是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从制定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全面教育质量标准与切实加强教育过程动态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质量 提升 现实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薛胜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微格教学训练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格教学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微格教学系统。具体论述了与多媒体系统、校园网接轨的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 微格教学系统 多媒体系统 系统配置 视频点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前缘砾石层成因及青衣江演化过程:基于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埋藏年龄
3
作者 周游 李斌 +3 位作者 吴中海 左嘉梦 邹任洲 郑丽萍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133,共13页
四川西部(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自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隆升,形成了陡峻的地形梯度带。在紧邻龙门山断裂带的四川盆地堆积一系列砾石层,其中包括名邛(名山—邛崃)砾石层、丹思(丹棱—思蒙)砾石层。名邛砾石层、丹思砾石层为古青衣江堆积砾... 四川西部(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自中新世以来发生强烈隆升,形成了陡峻的地形梯度带。在紧邻龙门山断裂带的四川盆地堆积一系列砾石层,其中包括名邛(名山—邛崃)砾石层、丹思(丹棱—思蒙)砾石层。名邛砾石层、丹思砾石层为古青衣江堆积砾石层,是古青衣江改道的产物,也是探究青衣江演化及该地区古环境变化的良好对象。基于龙门山前缘地区野外调查和名邛砾石层、丹思砾石层的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定年测试,发现名邛砾石层埋藏年龄为(0.6089±0.0187)Ma,丹思砾石层埋藏年龄为(0.2180±0.0941)Ma,由此推断名邛砾石层形成时间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Q_(1)^(3)—Q_(2)^(1)),丹思砾石层形成时间为中更新世中期(Q_(2)^(2))。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两套砾石层分别对应于深海冰心δ^(18)O曲线和中国黄土序列曲线,都形成于温暖的间冰期。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的砾石成分、砾径、砾向统计分析和古流向分布等研究,认为青衣江水系经历三次主要的改道事件,早期的青衣江由雅安往北北东方向流向建山,随着熊坡背斜的隆起和名邛台地的持续抬升,由南西-北东流向的青衣江被迫在草坝东南方向切断熊坡背斜从而改道南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名邛砾石层 丹思砾石层 青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室配置方案 被引量:8
4
作者 薛胜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3期319-321,325,共4页
建设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选型与合理的配置非常关键,它决定着建设成本、使用成本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此文探讨以DLP投影机和DLP背投作为显示终端的经济实用型配置方案。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配置方案 投影机 DLP背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