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裂蟛蜞菊茎总黄酮含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1 位作者 吴双桃 庞淇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本实验对从三裂蟛蜞菊茎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的总黄酮含量为4.1%;最佳的工艺提取条件是70%的乙醇溶液按固液比1:25(m/V)配比,在温度50℃、功率210W超声波条件下处理20min... 本实验对从三裂蟛蜞菊茎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的总黄酮含量为4.1%;最佳的工艺提取条件是70%的乙醇溶液按固液比1:25(m/V)配比,在温度50℃、功率210W超声波条件下处理20min;在本实验设置的三个质量浓度梯度条件下,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最大平均清除率分别达到20.16%、41.59%,对H2O2的最大抑制率达到55.22%,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高质量浓度的提取液能显著延缓猪油自氧化的速度,虽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与相应质量浓度的常用抗氧化剂BHT的抗氧化能力相比,仍存在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蟛蜞菊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铝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邱罡 谢凝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0-495,共6页
介绍了食品中铝的来源,并综述了近十年中食品中铝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引用文献75篇)。
关键词 食品 来源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显色剂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邱罡 谢凝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4-1108,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各类高灵敏度的显色剂,包括卟啉类、变色酸双偶氮试剂、甲基百里香酚蓝等显色剂的显色原理及其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离子中的应用(综述文献46篇)。
关键词 高灵敏度显色剂 分光光度法 铅离子 卟啉类 变色酸双偶氮试剂 甲基百里香酚蓝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还原土壤中对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双桃 邱罡 +1 位作者 谢凝子 陈少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采用零价铁(ZVI,Fe0)还原技术,修复被对硝基甲苯(PNT)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及随时间推移产物的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Fe0可有效地将土壤中对硝基甲苯还原为苯胺化合物,反应过... 采用零价铁(ZVI,Fe0)还原技术,修复被对硝基甲苯(PNT)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及随时间推移产物的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Fe0可有效地将土壤中对硝基甲苯还原为苯胺化合物,反应过程中先生成对甲基亚硝基苯,最终生成对甲基苯胺。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能显著提高PNT的还原率,土壤初始酸碱度控制在中性偏酸性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上升到25~35℃还原效果较好,当Fe0加入量小于25mg.g-1时增加Fe0用量能有效增大还原率。当2g土壤中PNT的初始浓度约为2.5×10-6mol.g-1,Fe0加入量是25mg.g-1,土壤水含量75%,土壤初始pH值6.8时,于25℃下反应5h后PNT的还原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 零价铁 还原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751树脂柱脱除板蓝根水煎液中铅、镉和铜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梁贺升 陈少瑾 +1 位作者 刘贵深 侯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大孔树脂柱脱除板蓝根水煎液中的铜、铅、镉。[方法]分别探讨了过柱速度、水煎液中铜、铅、镉的初始浓度、板蓝根煎药浓度以及树脂再生对重金属脱除率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过柱前后水煎液主要成分的变化... [目的]研究利用大孔树脂柱脱除板蓝根水煎液中的铜、铅、镉。[方法]分别探讨了过柱速度、水煎液中铜、铅、镉的初始浓度、板蓝根煎药浓度以及树脂再生对重金属脱除率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过柱前后水煎液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过柱速度、重金属初始浓度、板蓝根煎药浓度以及树脂再生对脱除铅和镉的影响不大,两者的脱除率都很高;而对铜的脱除率有一定的影响。过柱前后样本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表明,经过D751大孔树脂柱处理后,板蓝根水煎液主要成分变化不大。[结论]该研究为板蓝根水煎液中铅、镉和铜的脱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D751 板蓝根水煎液 重金属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慧 吴双桃 《河北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55-57,共3页
综述了空心莲子草对富营养化及其他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净化效果,以及对重金属的耐性和富集能力,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富营养化 污染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工艺对脱硫石膏晶体形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少敏 黄利榆 陈少瑾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12期16-17,共2页
脱硫石膏的晶体颗粒形态是影响石膏制品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脱硫石膏的颗粒级配较差,采取粉磨的措施或者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混合使用的方法可以改善;采取蒸压处理的方法,有利于解决脱硫石膏晶体尺寸较大、颗粒级配较差的问题,同时... 脱硫石膏的晶体颗粒形态是影响石膏制品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脱硫石膏的颗粒级配较差,采取粉磨的措施或者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混合使用的方法可以改善;采取蒸压处理的方法,有利于解决脱硫石膏晶体尺寸较大、颗粒级配较差的问题,同时可以生成高强度的α-半水石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颗粒形态 粉磨 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邱罡 谢凝子 +1 位作者 吴双桃 朱慧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66-69,共4页
表面活性剂因其对疏水有机污染物有增溶和洗脱作用,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缓解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并对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做了综述。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污染土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邱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根据文献报道,评述了2000-2010年以来国内光度分析法测定锗的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各类显色剂的使用,及流动注射光度法、固相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在锗的测定中的应用(引用文献55篇)。
关键词 光度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宜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5期187-188,共2页
针对我国各类水体正面临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的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环境 污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劲召 吴双桃 +1 位作者 陈宜菲 谢凝子 《河北化工》 CAS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综述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概况,讨论了其净化机理,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瓜苗对土壤中镉的富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双桃 邱罡 +1 位作者 谢凝子 朱慧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64-65,78,共3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地瓜苗在镉污染土壤中的生长特征及对镉的吸收规律和修复能力。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和土壤镉浓度增大镉对地瓜苗生长的抑制程度增强。地瓜苗对镉的富集规律表现为根>茎>叶。
关键词 植物修复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含氯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宜菲 陈少瑾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光催化降解含氯有机物的机理,影响含氯有机物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因素,提高光催化降解含氯有机物效率的途径以及光催化降解含氯有机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光催化 含氯有机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金属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双桃 朱慧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6期20-22,27,共4页
对零价金属及双金属体系在还原氯代有机物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展望了零价金属还原脱氯降解氯代有机物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零价金属 还原 脱氯 氯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废铁屑还原土壤中4-硝基苯胺的因素研究
15
作者 陈宜菲 邱罡 陈少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335-15337,15390,共4页
[目的]推动铁屑在治理有机物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利用机械厂废弃铁屑在常温常压下对土壤中的4硝-基苯胺(p-NA)进行还原,并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废铁屑可将土壤中的p-NA还原成苯二胺,提高了其生物降解性。... [目的]推动铁屑在治理有机物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利用机械厂废弃铁屑在常温常压下对土壤中的4硝-基苯胺(p-NA)进行还原,并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废铁屑可将土壤中的p-NA还原成苯二胺,提高了其生物降解性。在土壤中p-NA的初始浓度为1.3×10-5mol/g、铁屑加入量67 mg/g、加水量0.33 m l/g、土壤初始pH值为6.45条件下,经过4 h反应后,p-NA的还原率可达100%。铁屑的前处理方式对p-NA还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酸洗>水洗>碱洗;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铁屑用量和土壤含水量能有效提高p-NA的还原率;土壤酸度、有机质含量和反应温度对p-NA还原效率的影响较小。[结论]废铁屑可将土壤中的p-NA还原成苯二胺,提高了其生物可降解性,为铁屑治理有机物污染土壤提供了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 4-硝基苯胺 还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6
作者 林少敏 黄利榆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5期26-28,共3页
我国的陶瓷行业存在着能源资源消耗大、污染大的问题。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降耗的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新原料,建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档次,是从根本上实现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节能降耗 能源 矿产原料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锥形量热仪研究磷酸酯和酚醛环氧树脂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勇 林少敏 贾德民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6期36-38,52,共4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酚醛环氧树脂(NR)和磷酸三苯酯(TPP)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阻燃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R主要通过成炭作用在凝聚相中发挥作用,而TPP则主要通过自身挥发在气相来抑制燃烧,两者并用具有明显的阻燃和抑烟协同效应...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酚醛环氧树脂(NR)和磷酸三苯酯(TPP)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阻燃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R主要通过成炭作用在凝聚相中发挥作用,而TPP则主要通过自身挥发在气相来抑制燃烧,两者并用具有明显的阻燃和抑烟协同效应,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有效燃烧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环氧树脂 磷酸三苯酯 阻燃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交联改性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郑艳明 李慧勇 黄利榆 《河北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5-17,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烯烃交联改性在国内外的发展,论述了聚烯烃交联改性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主要针对交联在电线电缆方面和阻燃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聚烯烃 交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对镉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聂发辉 吴彩斌 吴双桃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0-405,共6页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对位于湖南省株洲冶炼厂厂区的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以着力寻找镉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对镉具有明显的富积...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对位于湖南省株洲冶炼厂厂区的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以着力寻找镉的超积累植物。结果表明,商陆科Phytolaccaceae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对镉具有明显的富积特性,商陆在镉质量分数最高达106.0 mg.kg-1厂区土壤中依然生长良好,茎叶中镉质量分数高达63.8 mg.kg-1。盆栽条件下,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镉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当生长介质中镉质量分数为5.0 mg.kg-1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随着生长介质中镉质量分数的升高,虽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植株仍生长良好。其地上和地下部分镉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生物富集系数则逐渐降低。当土壤中镉的质量分数达到200.0 mg.kg-1时,商陆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此外,还利用吸收量系数对商陆对镉的去除能力和富集特征进行了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商陆的镉超积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商陆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铁双金属体系还原脱氯水中二氯苯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凝子 邱罡 陈少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761,共4页
采用Pd/Fe双金属体系在常温常压下对二氯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进行了快速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通过原始污染物和产物的变化,重点考察取代基位置以及pH值等因素对脱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一致时,氯取代基位置对脱氯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Pd/Fe双金属体系在常温常压下对二氯苯的3种同分异构体进行了快速催化还原脱氯的研究。通过原始污染物和产物的变化,重点考察取代基位置以及pH值等因素对脱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一致时,氯取代基位置对脱氯有一定的影响。还原脱氯的速率1,2-DCB>1,3-DCB>1,4-DCB。酸性环境有利于二氯苯脱氯。二氯苯在催化脱氯的过程中依次脱氯成为氯苯和苯。当二氯苯类化合物浓度约为0.45mmol·L-1,0.03%Pd/Fe加入量为1g·40mL-1氯苯,25℃条件下,经过90min反应,3种二氯苯的还原率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双金属 零价铁 还原脱氯 二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