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建红 徐元康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92,共4页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 ,获得了比较利益 ,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 ,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 ,获得了比较利益 ,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 ,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 ,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 ,其结论 :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 ,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 自由贸易 国际分工 劳动生产率 国际竞争力 要素禀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重芬 徐元康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我国的汽车产业始于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的汽车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工业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行业,并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汽车产业始于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的汽车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工业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行业,并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生产和消费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汽车生产 汽车消费 中国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文珊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派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梁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进行... 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派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晏、梁的乡村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晏阳初是基于平民教育的原则进行四大教育、四大建设,进行乡村系统改造;梁漱溟则是从"文化复兴中国"的角度着重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梁漱溟 乡村建设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教育改革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卫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68-173,共6页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提出过各种方案与构想并进行了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这些方案与活动实际上是对世俗殖民主义的一种回应 ,传教士们力图影响乃至控制中国教育改革运动 ,希望通过中国政府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传播基督教文明 ...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提出过各种方案与构想并进行了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这些方案与活动实际上是对世俗殖民主义的一种回应 ,传教士们力图影响乃至控制中国教育改革运动 ,希望通过中国政府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传播基督教文明 ,并建立以基督化为统一底色的公立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中国 教育改革 基督教传播 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论域中的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凤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9,共4页
自由时间首先是指相对于自然时间而言的一种社会时间,其次是指社会时间中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立、以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最后在历史发展中将与社会时间完全融合;自由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 自由时间首先是指相对于自然时间而言的一种社会时间,其次是指社会时间中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立、以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最后在历史发展中将与社会时间完全融合;自由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精神丰富、个性的张扬都离不开自由时间的占用;发展生产力、创新科学技术、合理安排社会时间以及实现时间节约是当今创造自由时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时间 自由时间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埃及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瑞芝 黎海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0-703,共4页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古埃及文化绝非孤立封闭的,它不仅横向传播和扩展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吸收、融合并创新了外来文化,而且还纵向保存与延续了人类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重大。
关键词 埃及 文化 传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教会学校的宗教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卫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9-125,共7页
本文通过考察在华传教士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和主张以揭示教会学校宗教教育的本质。文章认为 ,宗教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 ,但在近代教会学校的实践中 ,它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这一中介进行的 ,这是一种包裹着神学外衣的人文主义教育 。
关键词 近代 中国 教会学校 宗教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杨廷和到张璁——嘉靖初年改革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尹湘兵 孟广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6,共5页
杨廷和、张璁在嘉靖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先后担任过内阁首辅。他们在执政期间,针对武宗弊政进行改革,使正德以来积弊日深的政治出现了一线生机,并开明代中后期改革之先河。
关键词 杨廷和 张璁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关威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12期56-61,共6页
关于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思想和活动,过去研究中有一些不够准确或不够公正之处,其中包括:李鸿章拒绝赴粤问题,李福谈判及撤军期限问题,李鸿章拒绝援闽问题,李鸿章阻止“定远”、“镇远”来华问题,李鸿章与乘胜即收问题。本文依据有关史... 关于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思想和活动,过去研究中有一些不够准确或不够公正之处,其中包括:李鸿章拒绝赴粤问题,李福谈判及撤军期限问题,李鸿章拒绝援闽问题,李鸿章阻止“定远”、“镇远”来华问题,李鸿章与乘胜即收问题。本文依据有关史料,对这几件事情的经过和内情进行了如实的描述,并试图对李鸿章思想和活动的真实一面做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中法战争 问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静卿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5,共5页
每一个时代妇女的精神风貌都是所处时代风尚的折射 ,汉晋之际妇女的精神风貌的转变 ,即与时代风尚的转变特别是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较之两汉 ,魏晋妇女的精神风貌具有显著的特征 ,这些特征与魏晋名士风流极相吻合。两汉和魏晋妇女风貌... 每一个时代妇女的精神风貌都是所处时代风尚的折射 ,汉晋之际妇女的精神风貌的转变 ,即与时代风尚的转变特别是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较之两汉 ,魏晋妇女的精神风貌具有显著的特征 ,这些特征与魏晋名士风流极相吻合。两汉和魏晋妇女风貌的不同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之际 妇女 风貌 士风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评述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建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8期6-7,共2页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本文对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概况作一简要回顾与评述,...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的高度。本文对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概况作一简要回顾与评述,并分析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我国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剩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知识经济 经济增长 中国 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 人口素质 教育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与婚姻家庭观念变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关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191 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大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抨击了旧婚姻家庭制度的非理性及其对妇女的摧残 ,论述了妇女解放的意义 ,并针对性地提出婚姻家庭改良的具体主张 ... 191 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大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抨击了旧婚姻家庭制度的非理性及其对妇女的摧残 ,论述了妇女解放的意义 ,并针对性地提出婚姻家庭改良的具体主张 ,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对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产生了积极、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婚姻 家庭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战争乘胜即收问题论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关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在中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等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决定乘胜即收与法国结束战争。这种作法直观看来有些令人难以理解,因此史学界对此一般持否定态度。其实,当时中国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主要是:战争的整体军事形势不...  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在中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等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决定乘胜即收与法国结束战争。这种作法直观看来有些令人难以理解,因此史学界对此一般持否定态度。其实,当时中国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主要是:战争的整体军事形势不容乐观,法国方面并没有改变对华战争政策,中国的周边形势非常严峻。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认为,乘胜即收是清政府迫于当时各方面的不利形势而采取的保守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战争 形势 乘胜即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与中法战争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威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2,共10页
李鸿章是清末重臣 ,参与了中法战争期间的主要活动 ,其思想和行动与这场战争的关系十分密切。李鸿章并非始终主和 ,而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同时 ,李鸿章的态度及变化与朝廷的态度及变化有密切关系 。
关键词 中法战争 李鸿章 思想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花农业”——宋代潮汕农业耕作方式的形成及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映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阐述了宋代潮汕地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获得更多的农产品,求得生存与发展,形成一套独特的农业耕作方式———“绣花农业”,并粗浅地分析其成因及特点。
关键词 绣花农业 宋代 特点 农业耕作方式 潮汕地区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
16
作者 陆静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每一个时代妇女的精神风貌都是所处时代风尚的折射,汉晋之际妇女的精神风貌的转变,即与时代风尚的转变特别是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较之两汉,魏晋妇女的精神风貌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魏晋名士风度极相吻合。两汉和魏晋妇女风貌的不... 每一个时代妇女的精神风貌都是所处时代风尚的折射,汉晋之际妇女的精神风貌的转变,即与时代风尚的转变特别是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较之两汉,魏晋妇女的精神风貌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魏晋名士风度极相吻合。两汉和魏晋妇女风貌的不同特征,显示出中国妇女精神史上的一段艰难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之际 妇女 风貌 士风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与儒家哲学生命超越论之比较
17
作者 罗秋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3,50,共5页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理方式沟通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层面来实现道德的真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尼采和儒家哲学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和专制等级主义情结,使其生命超越论陷入空洞并不失反动之嫌。马克思所阐明的在“自由联合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人”真正地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善、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形成了对“超人”价值论和“圣人”境界论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儒家哲学 自我超越 自由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同光政局论析
18
作者 关威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晚清同治、光绪年间 ,主持朝政的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讠斤既是合作者 ,又各有心思 ,互相猜忌 ,不能同心同德。最后 ,慈禧终于施展手腕罢黜了奕讠斤 ,实现了她独霸朝政的欲望。这一切 ,对晚清政局。
关键词 晚清 慈禧太后 薛亲王奕 政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转变
19
作者 林建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9期6-7,共2页
我国外贸进行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持 以科斯(Coase,R.)、诺思(North,D.)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结成着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不能够做什么,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 我国外贸进行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持 以科斯(Coase,R.)、诺思(North,D.)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结成着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不能够做什么,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规则性和秩序性,增大信息流量,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以便有效地利用一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 创新 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理论特色
20
作者 李文珊 《学术论坛》 2001年第4期113-115,共3页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理论特色 ,一是以社会系统方法论为指导 ;二是科学的实践观 ;三是“科学简单化”思想。实干精神结合科学理论 ,使他领导的定县乡村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在旧的社会制度下 ,其改良性质的乡村改造不能成功 ,...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理论特色 ,一是以社会系统方法论为指导 ;二是科学的实践观 ;三是“科学简单化”思想。实干精神结合科学理论 ,使他领导的定县乡村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在旧的社会制度下 ,其改良性质的乡村改造不能成功 ,但其实践精神和科学理论对现实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乡村改造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