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地形起伏特征与人口和经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航 林鹏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为了探讨地形条件对广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最佳计算单元的计算分析,提取广东省地形起伏度;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进行人口和经济空间化建模,生成人口和经济密度图;在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 为了探讨地形条件对广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均值变点分析法进行最佳计算单元的计算分析,提取广东省地形起伏度;利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进行人口和经济空间化建模,生成人口和经济密度图;在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定量揭示广东省地形起伏度与人口、经济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地形起伏度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其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2个地形因子呈较强正相关,地形起伏度区域面积占比呈现较强的地形梯度效应。(2)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划分人口稀疏区与密集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人口空间化建模,其模拟精度更高。(3)与其他地形因子相比,地形起伏度对人口、经济的影响更强,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对经济密度的影响更大。(4)人口和经济均呈现向地形起伏度低值区集聚的现象,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和经济 空间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人行天桥叶面滞尘粒度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琰明 李坚诚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49-657,共9页
对2009年广州城区36座人行天桥上采集的植被叶面滞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粒度结果显示:叶面滞尘多为沙质粉沙,粉沙、沙和黏土体积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3.99%、41.34%和4.67%;粒度频率分布呈三峰型,主峰态在10~200μm之间。4个市辖区叶面... 对2009年广州城区36座人行天桥上采集的植被叶面滞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粒度结果显示:叶面滞尘多为沙质粉沙,粉沙、沙和黏土体积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3.99%、41.34%和4.67%;粒度频率分布呈三峰型,主峰态在10~200μm之间。4个市辖区叶面滞尘的粒度特征都较为相似,说明整个广州城区的叶面滞尘在成因和来源上都较为一致。叶面滞尘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100μm)体积分数极高,PM_(2.5)和PM_(10)体积分数略低;PM_(2.5)/PM_(10)的平均值为0.36,推测其更多来自道路扬尘与建筑扬尘等局地污染源。风沙动力研究指示:其物源主要是由城区30 km范围内短距离悬浮搬运而来,属内源性颗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天桥 叶面滞尘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粤东地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楷俊 陈艺仪 陈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2-366,372,共6页
根据粤东地区各县(区)的1989—2017年台风资料,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方法对粤东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减灾防灾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获得粤东地区各县(区)... 根据粤东地区各县(区)的1989—2017年台风资料,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方法对粤东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减灾防灾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获得粤东地区各县(区)台风灾害风险分布。结果表明:(1)粤东西南地区是台风灾害发生的高频区,也是危险性高值区,这一地区应提高台风警预性;(2)承灾体脆弱性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榕城、潮阳、金平、龙湖、澄海、南澳,这些地区应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人口素质和台风灾害的防御能力,从而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3)陆河的防灾减灾能力最低,该县应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和提高事业保障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台风灾害风险高值区主要在陆河、陆丰、惠来、南澳,这些地区应成为防御台风灾害的重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灾害 风险评估 粤东地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