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陕西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茜 杜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积极推进农业减排和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排放系数法,对《国家统计数据》中的2003-2019年陕西省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5个指标数据分析测算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情况并分析减碳特征。结果显... 为积极推进农业减排和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排放系数法,对《国家统计数据》中的2003-2019年陕西省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5个指标数据分析测算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情况并分析减碳特征。结果显示,17年间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先增后减、农膜和柴油的投入量持续上升、有效灌溉面积则呈现先增后降再升的趋势。在碳排放量方面,化肥碳排放量占71.69%,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接下来是农用柴油(17.43%)、农膜(7.36%)、农药(2.44%)和农业灌溉(1.08%)。此外,2003-2019年陕西省农作物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先升后降,2013年达到最高值1.0157 t/hm2,碳排放强度2019年相比2013年降低了17.68%,以期为陕西省制定农业减排政策、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投入 减碳 技术推广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间作油菜栽培技术及价值分析
2
作者 王耀玲 赵辉 《果农之友》 2024年第10期31-33,共3页
近来年,随着韩城市现代农业技术和苹果产业的发展,苹果间作栽培技术也得到广泛推广。通过苹果间作油菜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苹果园间作油菜栽培技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果园... 近来年,随着韩城市现代农业技术和苹果产业的发展,苹果间作栽培技术也得到广泛推广。通过苹果间作油菜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苹果园间作油菜栽培技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果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希望能对韩城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间作 油菜 栽培技术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领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世梅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1期43-45,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同田种植,实现高秆、矮秆作物同田间作,种地养地、农艺农机、生产生态、良种良法相结合,玉米大豆同田共生、一季双收。文章围绕玉米大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施肥整地、播期播法、防病防虫除草、机播机收等环节提出了...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同田种植,实现高秆、矮秆作物同田间作,种地养地、农艺农机、生产生态、良种良法相结合,玉米大豆同田共生、一季双收。文章围绕玉米大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施肥整地、播期播法、防病防虫除草、机播机收等环节提出了关键技术要领,对指导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技术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娜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5期62-65,71,共5页
近年来,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小麦生产上应用的一项创新型综合技术措施,其采用了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保障绿色小麦生产基地可持续生产出优质、无公害、无残留小麦。文章从选地整地、培肥地力、优选良种、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阐... 近年来,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小麦生产上应用的一项创新型综合技术措施,其采用了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保障绿色小麦生产基地可持续生产出优质、无公害、无残留小麦。文章从选地整地、培肥地力、优选良种、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增密度播种技术要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宇玲 鲍凯强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6期36-37,80,共3页
玉米品种增密度播种技术是一项提高玉米产量、减少用工投入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等生产条件下,选择耐密植玉米品种,可增加有效植株500~1000株/667 m^(2),增产50~100 kg/667 m^(2),节本增效150元/667 m^(2)左右。分析了合理增加种植密... 玉米品种增密度播种技术是一项提高玉米产量、减少用工投入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同等生产条件下,选择耐密植玉米品种,可增加有效植株500~1000株/667 m^(2),增产50~100 kg/667 m^(2),节本增效150元/667 m^(2)左右。分析了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及耐密型玉米品种的主要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增密度 高产 技术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领 被引量:2
6
作者 楚梦楠 韩敏 +1 位作者 梁超 苏琳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0期40-42,72,共4页
文章分析了品种选择、精细整地、科学施肥、机械精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领,为青贮玉米良种配套良法、提高青贮玉米种植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敏 梁超 楚梦楠 《种子科技》 2023年第9期55-57,共3页
科学有效地利用优良生态环境资源,借助先进的农机、农艺科技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生产种性纯正、品质稳定的优质小麦。文章围绕选择优质良种、精细整地、培肥地力、规格播种、规范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机械化收获等方... 科学有效地利用优良生态环境资源,借助先进的农机、农艺科技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生产种性纯正、品质稳定的优质小麦。文章围绕选择优质良种、精细整地、培肥地力、规格播种、规范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机械化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要领,为优质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高产栽培 技术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要领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超 楚梦楠 韩敏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充足的养分贮备和持续供应是保证玉米稳健生长、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前题。文章研究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肥规律,分析了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原则,阐述了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领,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高产高效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耀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6期65-66,共2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玉米种植是许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绿色玉米优质质高产栽培技术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 绿色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设施甜瓜栽培技术
10
作者 任益锋 吴涛 +1 位作者 张黎 刘芳亮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第6期21-21,共1页
1茬口安排 设施甜瓜生产周期短,在设施温室里1年可以种植3茬,一茬周期在100天左右。定植时问根据设施保温情况性能而安排。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日光温室,可以在11月底就定植,来年2月份就能上市。春秋拱棚因没有保温被,最早定植(要有... 1茬口安排 设施甜瓜生产周期短,在设施温室里1年可以种植3茬,一茬周期在100天左右。定植时问根据设施保温情况性能而安排。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日光温室,可以在11月底就定植,来年2月份就能上市。春秋拱棚因没有保温被,最早定植(要有二膜、三膜)也在2月中旬,5月份上市。薄皮甜瓜因为成熟期不耐高温,在进入4月以后就很少种植,而厚皮甜瓜则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设施 技术 栽培 关中 生产周期 日光温室 保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不同时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1
作者 王耀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5期71-72,共2页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播种方式的改变,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被应用于玉米种植中,但是一些技术的应用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病虫害的防控难度,影响了夏季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应该...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播种方式的改变,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被应用于玉米种植中,但是一些技术的应用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病虫害的防控难度,影响了夏季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应该分析夏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去除对侵蚀环境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春良 鲍凯强 +3 位作者 王梦莹 郑柯 邱莉萍 魏孝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为探究侵蚀环境下植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在陕北黄土高原选择了3个小流域,在坡面和与之对应的沉积区布设2年的植被去除试验,分析了植被去除后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沉积作用显著影响土壤... 为探究侵蚀环境下植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在陕北黄土高原选择了3个小流域,在坡面和与之对应的沉积区布设2年的植被去除试验,分析了植被去除后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沉积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养分的分布,沉积区0-60 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侵蚀区高75.3%,25.1%,11.8%和27.0%。(2)植被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形差异。植被去除2年后,0-1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侵蚀区降低了1.75 g/kg,0.97 mg/kg,35.85 mg/kg,在沉积区降低了7.61 g/kg,1.47 mg/kg,90.74 mg/kg,硝态氮含量在侵蚀区增加了0.60 mg/kg,在沉积区降低了2.33 mg/kg。(3)植被去除后,沉积区土壤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侵蚀区这种相互关系较弱。这些结果表明:植被去除对沉积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的影响较大,对侵蚀区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加强了对侵蚀-沉积过程中土壤-植被相互作用的认识,为水土流失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地形条件 植被去除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岐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国平 李琴琴 王晓妮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225-226,共2页
通过分析岐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现状,指出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改善岐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测体系 现状 问题 对策 陕西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