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纤纱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评述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宝艳 BYUN Joon-hyung +3 位作者 KIM Byun-sun 吴学仁 陈祥宝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8-186,共9页
对各种热塑性纤维 /增强纤维混杂纤维束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指出了混纤纱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概述了混纤纱的制备方法、混纤纱的编织工艺、由混纤纱制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以及混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对... 对各种热塑性纤维 /增强纤维混杂纤维束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指出了混纤纱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概述了混纤纱的制备方法、混纤纱的编织工艺、由混纤纱制备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以及混纤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并对混纤复合材料的应用和此领域中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简单概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混纤纱 热塑性纤维 增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Si合金的凝固过程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锵 孙斐 +1 位作者 孙强金 姜石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研究了Al Mg Si合金的凝固过程 ,用不同方法测量了合金成分与冷却速度对该合金系铸态组织的影响。通过形态分析确定了Al Mg Si合金的凝固顺序 ,用EPMA测定了非平衡过程的溶质分布 ,并发现FeSiAl4~ 5相成分在高冷速时为FeSiAl5,而在低... 研究了Al Mg Si合金的凝固过程 ,用不同方法测量了合金成分与冷却速度对该合金系铸态组织的影响。通过形态分析确定了Al Mg Si合金的凝固顺序 ,用EPMA测定了非平衡过程的溶质分布 ,并发现FeSiAl4~ 5相成分在高冷速时为FeSiAl5,而在低冷速时为FeSiAl4。晶界附近发现了无溶质带 (NSZ) ,并从固态扩散和凝固溶质再分配两个方面分析了NSZ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铸态组织 溶质分布 汽车蒙皮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B_2O_3掺杂Ba_(1-x)Sr_xTiO_3梯度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华容 朱景川 +1 位作者 全在昊 来忠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5-1152,共8页
研究了烧结温度及升温速率对氧化硼(B2O3)掺杂钛酸锶钡梯度陶瓷(Ba1-xSrxTiO3,x=0-0.4,步长0.02)的致密化、晶粒尺寸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在氧化硼挥发的同时致密化程度提高,从而居里峰提高且变得尖锐;随着氧... 研究了烧结温度及升温速率对氧化硼(B2O3)掺杂钛酸锶钡梯度陶瓷(Ba1-xSrxTiO3,x=0-0.4,步长0.02)的致密化、晶粒尺寸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在氧化硼挥发的同时致密化程度提高,从而居里峰提高且变得尖锐;随着氧化硼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均匀长大、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增加;升温速率适中时,掺杂物的挥发、致密化进程及晶粒长大同步完成,梯度陶瓷介电性能才有效提高.此外,钛酸锶钡梯度陶瓷掺杂适量氧化硼明显降低烧结温度,比未掺杂相同成分的陶瓷烧结温度至少降低150℃,且介电损耗明显减小;梯度陶瓷的居里峰温度区间显著展宽,大大降低了该温区的介温系数,可望提高该系列陶瓷元器件精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钛酸锶钡 梯度陶瓷 烧结 介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硼掺杂钛酸锶钡梯度陶瓷致密化及介电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程华容 朱景川 +1 位作者 全在昊 尹钟大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8-1024,共7页
研究了氧化硼(B2O3)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钛酸锶钡(Ba1-xSrxTiO3,x=0-0.4)致密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成分钛酸锶钡中氧化硼掺杂量.随后,采用一系列Ba1-xSrxTiO3掺杂粉体,烧结制备了钛酸锶钡梯度陶瓷,并测试了其介电性能.结... 研究了氧化硼(B2O3)掺杂量及烧结温度对钛酸锶钡(Ba1-xSrxTiO3,x=0-0.4)致密化行为及其微观组织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成分钛酸锶钡中氧化硼掺杂量.随后,采用一系列Ba1-xSrxTiO3掺杂粉体,烧结制备了钛酸锶钡梯度陶瓷,并测试了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钛酸锶钡掺杂适量氧化硼明显降低烧结温度,在1300℃即可烧结致密化,比未掺杂相同成分的钛酸锶钡陶瓷烧结温度至少降低100℃;烧结后各成分单层陶瓷与梯度陶瓷介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表明,梯度组成陶瓷的居里峰温度区间显著展宽,大大降低了该温区的介温系数,可望提高该系列陶瓷元器件精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掺杂 梯度陶瓷 介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预混合气在定容燃烧室内的燃烧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红光 郑轶 +4 位作者 郑国勇 郑东守 曹圭伯 崔守镇 李晋秀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9-1313,共5页
为研究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当量燃烧比、射流引燃、压燃(自燃)等对甲烷燃烧的影响,以提高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在定容燃烧室(CVCC)内进行甲烷/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试验,通过火焰高速摄影和气体压力测量等手段,获取试验结果并进行分... 为研究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当量燃烧比、射流引燃、压燃(自燃)等对甲烷燃烧的影响,以提高点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在定容燃烧室(CVCC)内进行甲烷/空气预混合气的燃烧试验,通过火焰高速摄影和气体压力测量等手段,获取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试验发现,在燃烧室内安装带通孔的横隔板后,有利于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燃烧峰值压力和燃烧的稳定性,在某些试验条件下,下燃烧室会出现混合气压燃(自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定容燃烧室 甲烷 火焰高速摄影 气体压力测量 横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中剩余Al对其1370℃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来忠红 方海涛 +3 位作者 左昕 全在昊 孟松鹤 朱景川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Si粉预涂层中添加Al能够有效阻止液态Si过度渗入C/C复合材料内部。实验考察Al添加剂对C/C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Si预涂底层中Al添加量分别为6%和10%时,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1370℃的氧化行为。借助... Si粉预涂层中添加Al能够有效阻止液态Si过度渗入C/C复合材料内部。实验考察Al添加剂对C/C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Si预涂底层中Al添加量分别为6%和10%时,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1370℃的氧化行为。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比分析Al含量不同的两种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探讨了过量Al添加对涂层C/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l-Si预涂底层中Al含量达到10%时,Mo-Si熔浆涂层中出现了散布于MoSi2颗粒周围的剩余Al相;1370℃氧化过程中,含有剩余Al相的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迅速减弱。氧化过程中,涂层中剩余Al相向外扩散,在涂层内部留下相互连通的空洞,成为氧气扩散的通道,降低了涂层的氧阻挡能力;此外,剩余Al相在向外扩散过程中氧化生成含有Al2O3的疏松多孔的氧化层,不能有效阻止氧的扩散。这两个因素最终导致含有剩余Al相的涂层丧失防护能力,使得C/C复合材料基体氧化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复合材料 Mo-Si熔浆涂层 剩余Al相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氧化硼对钛酸锶钡晶胞参数及相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华容 朱景川 +1 位作者 全在昊 来忠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9-626,共8页
研究了氧化硼掺杂(B2O3)烧结钛酸锶钡(Ba1-xSrxTiO3,x=0、0.4、1)陶瓷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晶胞参数以及相变温度.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钛酸锶钡仍保持原来的钙钛矿结构,但晶胞参数有所变化.晶格常数c与a并非单调变化,但轴比c... 研究了氧化硼掺杂(B2O3)烧结钛酸锶钡(Ba1-xSrxTiO3,x=0、0.4、1)陶瓷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晶胞参数以及相变温度.结果表明,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钛酸锶钡仍保持原来的钙钛矿结构,但晶胞参数有所变化.晶格常数c与a并非单调变化,但轴比c/a单调递减而晶胞体积a2c却单调增大.和未掺杂钛酸锶钡相比,掺杂钛酸锶钡陶瓷的相变温度有所升高.同一掺杂含量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因钛酸锶与钛酸钡相互固溶引起晶胞体积明显收缩, 相变温度逐渐降低.但在同一烧结温度下,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相变温度几乎不变.说明硼离子半径虽然很小,氧化硼对钛酸锶钡晶胞参数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而且只能以填隙方式存在于晶胞,但其固溶能力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氧化硼 晶胞参数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Mo-Si-N系抗氧化涂层成分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来忠红 朱景川 +1 位作者 全在昊 尹钟大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2-465,共4页
以Mo粉和Si粉为原始粉末,采用熔浆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原位合成了Si3N4-MoSi2/Si-SiC(MSN)系多层抗氧化涂层,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并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i浆... 以Mo粉和Si粉为原始粉末,采用熔浆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原位合成了Si3N4-MoSi2/Si-SiC(MSN)系多层抗氧化涂层,借助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并对涂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i浆料中添加适量Al可有效地阻止液态Si渗入C/C基材内部,3%Al-Si涂层具有最好的阻止Si渗入作用;Al含量超过3%时,Si的渗入程度随Al含量的增加而加剧;涂层中MoSi2的理论含量超过50%时,MSN-C/C复合材料1 400℃的抗氧化性能随MoSi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MSN30-C/C和MSN40-C/C复合材料均在1 200~1 400℃表现出相近的抗氧化能力,但只有MSN30-C/C复合材料表现出抗1 450℃氧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涂层 抗氧化性能 熔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铅梯度功能陶瓷的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景川 程华容 +1 位作者 尹钟大 全在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92-998,共7页
采用(Sr1-xPbx)TiO3系列纳米粉末烧结制备了(Sr,Pb)TiO3系均质与梯度介电功能陶瓷材料,考察了其组成分布、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后陶瓷基本致密化,晶粒有所长大(平均粒径约为6.3μm),其中存在少量圆形封闭气孔;均质... 采用(Sr1-xPbx)TiO3系列纳米粉末烧结制备了(Sr,Pb)TiO3系均质与梯度介电功能陶瓷材料,考察了其组成分布、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后陶瓷基本致密化,晶粒有所长大(平均粒径约为6.3μm),其中存在少量圆形封闭气孔;均质陶瓷中Sr和Ph元素分布均匀,梯度陶瓷中则呈阶梯状梯度变化;烧结前后陶瓷相结构明显改变,由原来的立方顺电相为主转变为四方铁电相为主,并存在铁电畴亚结构;梯度化组成有效地优化了(Sr,Pb)TiO3陶瓷的介电性能,工作温度区间及介温稳定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陶瓷 钛酸锶铅 显微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化处理对3004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孙东立 姜石峰 高兴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56-561,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探针X 射线微区分析仪和定量图像分析仪研究了3004 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退火态的显微组织以及均匀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在铸态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富Mg... 采用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探针X 射线微区分析仪和定量图像分析仪研究了3004 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退火态的显微组织以及均匀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在铸态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富MgSiCu 的共晶体。在均匀化退火过程中发生β→α相变和α弥散相的脱溶析出。在试验条件下, 最佳均匀化退火工艺为615 ℃,20 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Mg合金 均匀化退火 显微组织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