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学科教研转型的可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俊 王天锋 许春良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23-26,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学科教研信息量扩容、数字化效率的匹配和深度创新等提出了新挑战。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研活动的人机接口,寻找...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学科教研信息量扩容、数字化效率的匹配和深度创新等提出了新挑战。可以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研活动的人机接口,寻找技术与教研的融合空间,借助人工智能弥补教师对学科本质理解不够的缺陷,从而实现AI技术为教研添翼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科教研 教研转型 数据分析 教研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狂人、狂气——和俄国小说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珠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5,共4页
作品中狂气和狂人这种文学装置成为重新思考世界的通路,同时也是使得既存的权威性话语有可能被推翻的一种文学保护装置。通过狂人和狂气,鲁迅想要推翻自己身处的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狂人日记》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因为它的... 作品中狂气和狂人这种文学装置成为重新思考世界的通路,同时也是使得既存的权威性话语有可能被推翻的一种文学保护装置。通过狂人和狂气,鲁迅想要推翻自己身处的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狂人日记》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因为它的狂人和狂气具有一种把自己变成他者的现实性的语境,即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 狂气 俄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发展:背景、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芙蓉 李子涵 史荣荣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芬兰研学实践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不仅是芬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芬兰提升人才质量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芬兰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的... 芬兰研学实践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不仅是芬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芬兰提升人才质量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芬兰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支撑;以高水平的师资专业化为质量保障;以环境教育为引领的渗透式推进及专注地方本位式研学等。结合我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实际状况,为了促进其稳步发展,未来应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全面的研学教育制度生态,规范地方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户外研学的组织成本,保障研学活动的高效运转;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制定户外研学最低标准,拉齐不同地区的基本实践水平,并且鼓励发展区域特色的户外研学体系,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增能教师专业发展,将跨学科教育及户外教育纳入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构筑国家研学实践教育的教学支持与服务系统、完善研学导师认证制度、打造全方位研学实践师资培训体系以提升教师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能力;以劳动教育为引领,赋予研学实践活动新的教育结合点和发展动能,以此辐射到其他学校课程,推进研学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中的常态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中小学生 研学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芙蓉 李子涵 徐田子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对于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其代表着人的本质与教育方针的价值统一,劳动与劳动教育间的逻辑自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聚合共振。但劳动教育在当前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认知的多重遮蔽与实践的低...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对于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其代表着人的本质与教育方针的价值统一,劳动与劳动教育间的逻辑自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聚合共振。但劳动教育在当前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认知的多重遮蔽与实践的低内聚等困境。为此,建构“两面兼容,内外联动”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战略目标一体化,“三观布局,一体推进”的课程内容一体化,“四类融合,经纬同建”的系统实施一体化,以及“对标内外,全域协同”的保障机制一体化,应是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大中小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混合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雄 王鸿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
电池组是混合动力电池汽车(HEV)的重要能量供给装置,而电池组的性能几乎全部取决于其内部温度的影响。因此,设计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对于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和保证相对活性反应的进行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商用数值仿真软件STAR-CCM建立了HEV电... 电池组是混合动力电池汽车(HEV)的重要能量供给装置,而电池组的性能几乎全部取决于其内部温度的影响。因此,设计电池组的冷却系统对于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和保证相对活性反应的进行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商用数值仿真软件STAR-CCM建立了HEV电池组温度分布的模型,并且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了冷却系统的进口和散热口的最佳分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池汽车 计算流体动力学 强制对流冷却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