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千公司提高选矿金属回收率的生产实践
1
作者 王长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81,178,共3页
通过对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高选矿金属回收率的生产实践,分析了影响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选矿金属回收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鞍山式贫赤铁矿 阶段磨矿 粗细分选 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气泡在鞍山式铁矿反浮选中效果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冬林 陶东平 +1 位作者 吴中贤 侯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90,共8页
纳米气泡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提高微细颗粒尤其是难浮微细颗粒矿物的浮选效果。但是,以往的纳米气泡浮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浮选(泡沫产品为有价矿物)作业上,为考察纳米气泡对反浮选的影响,探索了纳米气泡对鞍山式铁矿反浮选(泡沫产品... 纳米气泡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提高微细颗粒尤其是难浮微细颗粒矿物的浮选效果。但是,以往的纳米气泡浮选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浮选(泡沫产品为有价矿物)作业上,为考察纳米气泡对反浮选的影响,探索了纳米气泡对鞍山式铁矿反浮选(泡沫产品为脉石矿物石英)的影响。针对鞍钢集团鞍千选矿厂的浮选给矿,进行了实验室纳米气泡浮选与常规浮选的比较试验研究,详细考察了不同浮选条件下,尤其是多种不同药剂用量时纳米气泡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气泡浮选可显著提高精矿Fe品位和回收率,同时降低药剂消耗量,改进的效果取决于药剂用量条件。典型指标是纳米气泡浮选与常规浮选相比在精矿铁品位为67%时一段浮选可将铁回收率从68%提高至84%。讨论了纳米气泡强化浮选的机理,提出空化产生的纳米气泡在疏水性石英颗粒表面优先生成并引发的疏水性团聚是改善微细粒矿物分选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泡 鞍山式铁矿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衰减函数的钢丝绳漏磁信号自适应降噪
3
作者 吴东 黄升平 +3 位作者 周立峰 隋显俊 宋洪志 杨建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9-1554,共6页
讨论了双曲线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3种不同衰减函数对钢丝绳漏磁信号降噪效果的影响,对损伤含噪信号进行自适应移位平均降噪,并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对降噪效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所用的2种漏磁信号,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 讨论了双曲线函数、指数函数、线性函数3种不同衰减函数对钢丝绳漏磁信号降噪效果的影响,对损伤含噪信号进行自适应移位平均降噪,并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对降噪效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所用的2种漏磁信号,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噪信号信噪比最大可达14.104 1 dB与10.834 9 dB,大于指数函数与线性函数所得的对应信噪比值,且得到的输出曲线平滑,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同时,随着噪声增大,使用双曲线函数的降噪信号互相关系数更快地接近1,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检测 钢丝绳 强噪声 自适应降噪 双曲线函数 移位平均法 衰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孔装药下起爆方式对岩体损伤规律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郭润泽 徐振洋 +2 位作者 张海 刘万通 张启隆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0-1106,共17页
针对露天矿山水孔装药爆破中,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孔底水间隔装药结构,研究起爆方式对岩体损伤的影响。通过建立爆破数值模型,分析岩体细观损伤、应力变化和能量传递特征;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岩体损伤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分析岩体... 针对露天矿山水孔装药爆破中,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孔底水间隔装药结构,研究起爆方式对岩体损伤的影响。通过建立爆破数值模型,分析岩体细观损伤、应力变化和能量传递特征;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岩体损伤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分析岩体爆后块度分布规律;引入块度评价指标,结合现场试验对爆破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反向起爆时损伤集中于孔口,有利于后续铲装;孔底水间隔会延长能量和应力作用至孔底的时间;反向起爆时岩体损伤面积较正向起爆增大19.76%,较中心起爆增大5.78%;设置起爆高度(起爆点与水间隔上端的距离)为2倍水间隔长度时,损伤提高了2.3%,炸药单耗降低了5.3%,实现爆破效率的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中装药结构及爆破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方式 间隔装药 裂纹扩展 能量传递 数值模拟 岩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接触无网格法及其在边坡成灾范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春 李世海 +1 位作者 孙厚广 李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08-3617,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接触的无网格方法(PCMM),并编制了相应的C++程序,解决了有限元等网格类方法在模拟边坡失稳滑动过程中的网格畸变问题。该方法利用颗粒离散元中的接触拓扑创建连续介质单元,通过颗粒的运动演化实现连续介质单元的自动... 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接触的无网格方法(PCMM),并编制了相应的C++程序,解决了有限元等网格类方法在模拟边坡失稳滑动过程中的网格畸变问题。该方法利用颗粒离散元中的接触拓扑创建连续介质单元,通过颗粒的运动演化实现连续介质单元的自动删除及重建,通过在连续介质单元中引入考虑应变软化效应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实现边坡的弹塑性分析及失稳滑移过程的模拟。利用PCMM分析了均质边坡的弹塑性场、沙堆的形成过程及土质边坡的失稳过程。计算结果表明,PCMM在小变形下具有足够的精度,且在模拟材料大变形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模拟边坡成灾范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方法 颗粒接触无网格法 颗粒接触 边坡 成灾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钻孔注水试验测试爆区周边岩体损伤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鹏飞 孙厚广 +4 位作者 韩忠和 冯春 乔继延 郭汝坤 李世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23-328,共6页
穿孔爆破是露天矿开采的主要模式,爆破产生的冲击效应将导致周边岩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裂,影响台阶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利用钻孔注水试验评价爆破周边岩体等效损伤场的方法,通过向若干钻孔内注满水,记录不同时间的水位,绘制水位... 穿孔爆破是露天矿开采的主要模式,爆破产生的冲击效应将导致周边岩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破裂,影响台阶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利用钻孔注水试验评价爆破周边岩体等效损伤场的方法,通过向若干钻孔内注满水,记录不同时间的水位,绘制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最终获得不同位置的损伤程度及损伤深度。采用相对损伤因子定量化表征爆破对岩体的损伤程度,通过水位-时间曲线中速降段与平缓段的交界点反映岩体的损伤深度及损伤距离。通过试验发现,爆破引起的周边岩体损伤范围一般在20 m之内,引起的最大损伤深度在12 m以内;铁矿的抗爆能力高于灰岩,相同位置铁矿的相对损伤因子比灰岩的小7.5%左右,铁矿的最大损伤距离及最大损伤深度均比灰岩的小4~6 m;某些情况下注水后水位会快速降至某一特定高程,然后保持不变,表明该高程出现了贯通性导水带,可通过窥视仪等设备进行观察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爆破 相对损伤因子 钻孔注水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开挖岩质边坡安全评价与治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屈春来 张德政 衣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14,共3页
以某露天矿岩质边坡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开挖过程中岩质边坡体开挖方向上的应力演化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场上盘边坡的稳定性较差,每步开挖对岩体均有破坏性扰动,沿片理的台阶型破坏与整体失... 以某露天矿岩质边坡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开挖过程中岩质边坡体开挖方向上的应力演化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场上盘边坡的稳定性较差,每步开挖对岩体均有破坏性扰动,沿片理的台阶型破坏与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大。提出了削坡减载的边坡治理方案,并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分析治理后边坡稳定性,保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治理 安全评价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铁矿常温浮选的阴离子捕收剂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马艺闻 徐冬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5,共3页
以地沟油酸、H酸和促进剂KDT-1为原料制成了赤铁矿常温浮选阴离子捕收剂KA-1。应用捕收剂KA-1处理贫赤铁矿混磁精矿,在21~24℃,可以获得精矿品位68.63%、精矿回收率90.20%的良好结果。利用废弃资源合成的KA-1捕收剂适于常温浮选,有利于... 以地沟油酸、H酸和促进剂KDT-1为原料制成了赤铁矿常温浮选阴离子捕收剂KA-1。应用捕收剂KA-1处理贫赤铁矿混磁精矿,在21~24℃,可以获得精矿品位68.63%、精矿回收率90.20%的良好结果。利用废弃资源合成的KA-1捕收剂适于常温浮选,有利于提高贫赤铁矿资源利用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常温浮选 阴离子捕收剂 地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开采境界细部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范晓明 任凤玉 +2 位作者 肖冬 丁航行 毛亚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2,共4页
当前国内深凹露天矿转入地下开采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露天生产与地下生产往往相互干扰,经常导致安全生产条件差和产量衔接困难。本研究结合大孤山铁矿露天开采末期,即将转地下开采这一工程背景,从露天地下协... 当前国内深凹露天矿转入地下开采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露天生产与地下生产往往相互干扰,经常导致安全生产条件差和产量衔接困难。本研究结合大孤山铁矿露天开采末期,即将转地下开采这一工程背景,从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原则与过渡期产量平稳衔接要求出发,对大孤山铁矿露天境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小孤山采区露天独立延深开采和大孤山采区东帮境界西移两种技术改进措施,来改善过渡期协同开采条件。运用SURPAC三维采矿设计软件,对改进前后采剥矿岩量进行了分析计算,使露天开采境界得到细部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协同开采 境界优化 诱导冒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SEA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厚广 李世海 +3 位作者 冯春 潘鹏飞 郭汝坤 乔继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55,共5页
提出了工程科学研究者(S)、现场工程师(E)及矿山管理者(A)相互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共同进行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工程科学研究者主要负责矿区边坡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方案的制定、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及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的确定,... 提出了工程科学研究者(S)、现场工程师(E)及矿山管理者(A)相互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共同进行露天矿边坡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工程科学研究者主要负责矿区边坡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方案的制定、边坡稳定性的评价及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的确定,现场工程师负责矿区边坡的安全巡视、爆破震害的观测、边坡监测仪器的布设及各类现场数据的汇总,矿山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决策及应急抢险工作。基于SEA管理模式,形成了"监测为主、概率分级、状态跟踪、条件预测及成灾模拟"的露天边坡安全防治新理念,并详细阐述了上述理念的科学内涵。在鞍千矿进行了SEA模式的初步尝试,通过现场工程师、科研人员及矿山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无间合作,提升了鞍千矿在边坡安全管理、灾害预测预警及科学防护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安全管理 SEA模式 监测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磨剂对氧化铁矿石磨矿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冬冬 侯英 +6 位作者 盖壮 黄贵臣 齐双飞 徐冬林 韩呈 陈来保 朱巨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为了提高氧化铁矿石的磨矿效率,研究NM-3、油酸钠、六偏磷酸钠、氟硅酸钠、乙酸铵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氧化铁矿石的助磨效果;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添加乙酸铵和NM-3的最佳质量分数;在添加与不添加助磨剂情况下,针对氧化铁矿石分别... 为了提高氧化铁矿石的磨矿效率,研究NM-3、油酸钠、六偏磷酸钠、氟硅酸钠、乙酸铵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氧化铁矿石的助磨效果;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添加乙酸铵和NM-3的最佳质量分数;在添加与不添加助磨剂情况下,针对氧化铁矿石分别进行分批磨矿试验,分析助磨剂对氧化铁矿石磨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助磨剂中焦磷酸钠和乙酸铵的助磨效果较好,有机助磨剂中NM-3的助磨效果较好;NM-3和乙酸铵共同使用助磨效果最好,添加NM-3和乙酸铵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3%;添加NM-3和乙酸铵与不添加助磨剂相比,粗粒级和细粒级磨矿速度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矿石 助磨剂 均匀试验设计 磨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开采诱发周边岩体损伤破裂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鹏飞 孙厚广 +3 位作者 韩忠和 冯春 郭汝坤 李世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CDEM)中的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及拉剪复合应变软化模型,探讨了爆破开采与炮孔周边岩体损伤破裂程度的对应关系。通过量纲分析,确定了爆破诱发岩体损伤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变软化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CDEM)中的朗道点火爆炸模型及拉剪复合应变软化模型,探讨了爆破开采与炮孔周边岩体损伤破裂程度的对应关系。通过量纲分析,确定了爆破诱发岩体损伤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应变软化的Mohr-Coulomb模型及最大拉应力模型,详细探讨了不同黏聚力及抗拉强度下,炮孔周边岩体的损伤因子随爆破距离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炮孔附近以压剪破坏为主,岩体处于完全损伤状态,出现具有一定半径的密集破碎带;在远离炮孔的区域,以张拉破坏为主,出现若干条贯通性的张拉裂缝;损伤因子随爆破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型衰减,并拟合获得了损伤因子与无量纲爆破距离、无量纲黏聚力及无量纲抗拉强度间的函数关系;强损伤区(损伤因子大于0.9的区域)的临界半径一般在2.5~5.5 m,仅受黏聚力控制;弱损伤区(损伤因子小于0.1的区域)的临界半径一般大于8 m,受黏聚力及抗拉强度的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开采 岩体 数值模拟 渐进破坏 损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导航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小宇 赵庆丰 +2 位作者 孙效玉 孙健 肖开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190,共7页
针对露天矿道路网空间复杂、设备盲区较大、能见度较低存在的迷路、走错路的问题,设计了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接口层、应用层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数据访问层确定了由点、路段、区域、路径组成的道路网数据结构与类结构,在运行于... 针对露天矿道路网空间复杂、设备盲区较大、能见度较低存在的迷路、走错路的问题,设计了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接口层、应用层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数据访问层确定了由点、路段、区域、路径组成的道路网数据结构与类结构,在运行于服务端的业务逻辑层设计并开发了导航路径规划、路网匹配、运行距离与时间预测、路口转向提示等通用算法,应用层通过接口调用通用算法实现了终端应用功能。基于系统总体架构,定义了道路网结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了道路网类的数据结构,对于业务逻辑层的关键算法进行了研究,再对算法进行了接口封装,最后以华能集团伊敏露天矿的道路网数据为基础,分为独立导航、百度地图导航两部分开发了系统。研究表明: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系统实现了导航路径规划、定位点修正与路段匹配、到达目的地的运行距离与行程时间预测、路口转向提示等功能,解决了驾驶员迷路、走错路的问题;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与百度地图API等有效衔接,可适应多种终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导航系统 架构设计 FLOYD算法 路网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深凹特征的改进挂帮矿诱导冒落开采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晓明 任凤玉 +1 位作者 肖冬 毛亚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1326,共6页
大孤山铁矿为大型深凹露天铁矿山,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中,采用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的新型露天转地下过渡模式.对大孤山铁矿现存挂帮矿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依据过渡模式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安全要求,选择南帮挂帮矿作为过渡期第一阶段露... 大孤山铁矿为大型深凹露天铁矿山,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中,采用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的新型露天转地下过渡模式.对大孤山铁矿现存挂帮矿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依据过渡模式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安全要求,选择南帮挂帮矿作为过渡期第一阶段露天地下协同开采区域,通过采用合理的回采顺序控制边坡上塌陷坑范围和塌陷坑容积,使滑移体全部滑入塌陷坑.开采东帮挂帮矿为露天转地下第二阶段,利用露天原有运输系统迅速提高地下产能,并采用合理方式控制东帮边坡滑移岩体.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进行方案设计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帮矿 深凹特征 诱导冒落开采 大孤山矿 露天转地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铁矿无人机光谱探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祁玉馨 刘善军 +1 位作者 王东 孙铭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露天采场矿体区域精准圈定对矿山采矿、配矿、生产规划等工作至关重要。传统的矿岩识别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等缺陷,已成为实现经济、合理、高效开采的瓶颈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快... 露天采场矿体区域精准圈定对矿山采矿、配矿、生产规划等工作至关重要。传统的矿岩识别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周期长等缺陷,已成为实现经济、合理、高效开采的瓶颈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矿岩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现代智能矿山建设亟需突破的技术。以鞍钢集团下属哑巴岭露天采场为研究区,航拍采集区内的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露天采场中的矿岩识别与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技术的露天铁矿圈定技术可对铁矿体进行有效圈定,与现有的室内化验圈定的矿体面积相比,二者相差为8.10%,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且该方法具有智能化、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未来具有可代替传统矿岩调查方法的潜力,为露天矿采场矿岩自动识别与智能感知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分布圈定 矿岩智能感知 机载成像光谱技术 混合像元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F的露天矿生产作业图表可视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小宇 辛凤阳 +3 位作者 孙效玉 田凤亮 孙健 肖开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针对此前基于WinForm界面开发的露天矿生产作业图表存在的界面不够友好,通用性、实用性、灵活性和规范性差的问题,以Visual C#2013为集成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16为后台数据库,基于WPF开发了升级版的生产作业图表系统。该系统主要分... 针对此前基于WinForm界面开发的露天矿生产作业图表存在的界面不够友好,通用性、实用性、灵活性和规范性差的问题,以Visual C#2013为集成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16为后台数据库,基于WPF开发了升级版的生产作业图表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三大栏:从左至右依次为设备信息栏、设备产量栏和设备故障栏。设备信息栏为产量栏与故障栏提供横坐标定位,防止设备产量与故障之间产生定位错乱;故障栏具有故障输入、显示与统计功能;产量栏具有产量自动计入、显示、修改与统计等功能。产量栏与故障栏既能够实现设备故障、产量信息可视化的独立性和综合性,又能实现信息自动采集与人工编辑的统一。经过在伊敏露天矿进行测试与初步使用,生产作业图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设备管理 生产作业图表 智能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距离场景影像的露天矿边坡三维重建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庆深 衣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露天矿边坡受采矿工艺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几何形状复杂,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全面的进行描述。将基于影像的三维自动重建技术引入计算机视觉领域,建立一种适用于远距离场景的透视相机模型,利用仿射相机模型的鲁棒自标定算法,通过非量测数... 露天矿边坡受采矿工艺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几何形状复杂,传统测量方法难以全面的进行描述。将基于影像的三维自动重建技术引入计算机视觉领域,建立一种适用于远距离场景的透视相机模型,利用仿射相机模型的鲁棒自标定算法,通过非量测数码拍摄露天矿边坡相片即可全自动构建出边坡的三维模型。依据上述远距离场景影像获取和处理方法,对鞍千矿业公司某一边坡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得了不同数量照片条件下边坡三维模型,说明该种露天矿边坡三维建模技术是可行的,并且原始图片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高精度的模型,有效地降低露天矿边坡三维模型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减小三维建模成本、提高露天矿测绘效率,在露天矿三维地形、滑坡灾害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 摄影测量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贫磁铁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考察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纯阳 段风梅 +2 位作者 马艺闻 王长艳 郭小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89,共5页
针对某极细、贫磁铁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在常规流程考察内容的基础上,充实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重点选矿作业的试验对比研究。通过流程考察,查明了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段磨机入磨粒度较大、二段磨机磨矿效率低、磁选效果差... 针对某极细、贫磁铁矿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在常规流程考察内容的基础上,充实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重点选矿作业的试验对比研究。通过流程考察,查明了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段磨机入磨粒度较大、二段磨机磨矿效率低、磁选效果差和中间产品循环量大等方面。流程考察的结果为优化选矿生产过程的作业效率和保证合理高效生产提供了依据,并对选矿生产节能降耗、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生产流程考察 产品指标 试验对比 单体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石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帅 郭连军 +3 位作者 徐振洋 王雪松 宁玉滢 孙铭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99,共6页
针对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区数量多、分布面积广、各采区品位差异较大等问题,以系统方法为指导,采用车辆路径问题中启发式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入选品位、总成本、设备利用率等,建立多采区、多破碎站的采矿全过程协同配矿优化模型,并利用... 针对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区数量多、分布面积广、各采区品位差异较大等问题,以系统方法为指导,采用车辆路径问题中启发式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入选品位、总成本、设备利用率等,建立多采区、多破碎站的采矿全过程协同配矿优化模型,并利用C++语言开发集采区三维建模、配矿智能计算、配矿方案三维显示为一体的矿石质量智能控制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多采区协同优化配矿,解决了局部环节简单优化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优化入选矿石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矿优化 露天矿 入选品位 车辆路径问题(VRP) 智能配矿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