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钢脱硫扒渣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韩跃新 王丽英 +3 位作者 李丽匣 任飞 赵常影 柳晓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实现脱硫扒渣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RD、SEM等分析和检测手段研究了鞍钢一炼钢厂铁水预处理脱硫扒渣的组成特性,并根据其组成特性制定了相应的提铁降硫选别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磨矿分级-重选-磁选联合流程... 为实现脱硫扒渣资源的有效利用,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RD、SEM等分析和检测手段研究了鞍钢一炼钢厂铁水预处理脱硫扒渣的组成特性,并根据其组成特性制定了相应的提铁降硫选别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磨矿分级-重选-磁选联合流程可以得到较好的选别指标,将原渣样磨至-0.074 mm粒级占54.20%,+0.3 mm粒级直接作为铁精矿进行回收,对-0.3 mm粒级先重选、重选精矿再磨后采用磁选分离,得到的铁精矿TFe品位为86.32%、回收率为78.48%、S品位为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扒渣 综合利用 提铁降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新一号高炉混凝土焦槽施工
2
作者 张彤 白玉华 +1 位作者 吴平 周云麟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6-47,7,共3页
根据鞍钢 32 0 0m3 大型高炉焦槽的承重、容器、焦碳物料动态输送的多功能特点 ,阐述其施工原理、施工工艺要点、质量控制及其最终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 高炉 混凝土 漏斗 抗震裂度 模板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3200m^3现代化高炉出铁场平台施工
3
作者 孟达 刘继红 周云麟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3-54,共2页
 概述鞍钢3200m3现代化大型高炉出铁场平台施工原理、技术要点和技术经济效果评述,公路上出铁场、风口平台独特的铁口区上方活动平台结构,以及平坦化、炉前机械化、自动化是该出铁场平台的特色。
关键词 出铁场 平台 施工 组合梁 后浇带 补偿收缩混凝土 3200m^3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矿山铁矿石高效节能减排选矿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光栋 薛敏 李维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7,共6页
从多碎少磨工艺、阶段磨矿工艺、单一磁选工艺、粗细分选工艺的应用方面介绍了鞍钢矿山高效节能减排工艺的应用情况;从大型化球磨机、新型节能耐磨材料、SLon强磁选机、MVS高频振网筛的应用方面介绍了鞍钢矿山高效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情... 从多碎少磨工艺、阶段磨矿工艺、单一磁选工艺、粗细分选工艺的应用方面介绍了鞍钢矿山高效节能减排工艺的应用情况;从大型化球磨机、新型节能耐磨材料、SLon强磁选机、MVS高频振网筛的应用方面介绍了鞍钢矿山高效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情况。论述了鞍钢矿山应用的RA-315、RA-515、MZ-21、RA-715、LKY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工业试验情况及LKD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小型试验情况。同时,介绍了鞍钢矿山节水、大气污染控制、矿山生态系统恢复、尾矿综合利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碎少磨 粗细分选 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脱硫扒渣组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英 韩跃新 +2 位作者 任飞 李丽匣 赵常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以鞍钢集团一炼钢厂的脱硫扒渣为代表,采用粒度组成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铁物相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鞍钢脱硫扒渣的组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鞍钢脱硫扒渣中的主要有用元素为铁,品位达54.18%... 以鞍钢集团一炼钢厂的脱硫扒渣为代表,采用粒度组成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铁物相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鞍钢脱硫扒渣的组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鞍钢脱硫扒渣中的主要有用元素为铁,品位达54.18%;主要有害元素为硫,品位达1.01%。脱硫扒渣中所含的主要物相有金属铁、磁铁矿、铁酸盐类、硅酸盐类以及铝酸盐类等,其中金属铁和磁铁矿中的铁占总铁的61.88%。硫主要赋存在硫化钙和硫酸盐矿物中。铁主要分布在粗粒级中,硫主要分布在粗粒级和细粒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扒渣 组成特性 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价原料的综合利用及在鞍钢的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歧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低价原料的综合利用对钢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贯彻环保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价原料 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烧结法 钢铁企业 含铁尘泥 转炉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三烧车间600mm厚料层烧结生产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铁玉 李政伟 颜庆双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近年来 ,鞍钢三烧车间通过实施强化制粒、小球烧结、燃料分加、辊式布料、加高栏板、均质烧结、蒸汽预热等措施 ,在风机能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使烧结机料层厚度由 3 5 0mm提高到 60 0mm ,初步实现了厚料层烧结 ,取得了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近年来 ,鞍钢三烧车间通过实施强化制粒、小球烧结、燃料分加、辊式布料、加高栏板、均质烧结、蒸汽预热等措施 ,在风机能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使烧结机料层厚度由 3 5 0mm提高到 60 0mm ,初步实现了厚料层烧结 ,取得了烧结固体燃料消耗从 70kg/t降至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料层烧结 生产实践 均质烧结 强化制粒 燃料分加 小球烧结 蒸汽预热 鞍钢 车间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高级工程师现患疾病与行为习惯调查
8
作者 郑洪翠 张洁 遇婷 《中国健康教育》 2002年第10期675-675,共1页
关键词 高级工程师 行为习惯 鞍钢设计研究院 疾病调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引流留置时间对脑脊液漏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思维 谭跃龙 +2 位作者 李金霖 王博 陈林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选取2014年6月至2022年6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56例。收集患者术前资料,记录减压融合节段、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脊髓神经功能和患者满意度。根据引流... 选取2014年6月至2022年6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56例。收集患者术前资料,记录减压融合节段、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脊髓神经功能和患者满意度。根据引流留置时间分组,结果显示,A组(2~4 d)切口拆线时间长于B组(5~7 d)和C组(8~10 d),C组住院时间延长,满意度下降,引流消失时间显著长于A组和B组,各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脑脊液漏引流留置5~7 d较为合适,引流留置8~10 d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满意度,增加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引流时间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填充与髓芯减压植骨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思维 陈林林 +2 位作者 张皎玥 孙莉娜 谭跃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ONFH组(坏死股骨头)、CPI组(坏死股骨头注射骨水泥)和CDBG组(坏死股骨头模拟行髓芯减压植骨),每组8例。CPI组和CDBG组的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在X射线引导下进行。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所有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和三维重建。计算并分析股骨头的微观结构参数。采用力学加载实验评价股骨头刚度及最大载荷的变化。结果TFF组股骨头内部各区域骨小梁排列规则有序;ONFH组股骨头内侧及外侧区域明显疏松化,坏死区骨小梁出现断裂,排列杂乱无序,硬化区骨小梁排列无序、增粗。股骨头坏死区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减弱,坏死区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明显下降。CPI组和CDBG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有所改善,而CPI组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力学性能显著下降。骨水泥填充和植骨均可改善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负荷能力。骨水泥填充可能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水泥填充 力学分析 骨微观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矿石反浮选技术发展综合评述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宋仁峰 李维兵 +1 位作者 刘华艳 薛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8,37,共7页
论述了浮选技术的作用与发展,分析了反浮选技术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机理,介绍了我国反浮选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及特点,提出今后加强反浮选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铁矿石 反浮选技术 阳离子反浮选 阴离子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含量对高强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俊山 史培阳 +1 位作者 刘承军 姜茂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针对铁路高强耐候钢的特点,本文通过调整钢中的镍含量,研究了耐候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钢中的镍含量,耐候钢的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向铁素体+贝氏体+珠光体转变,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延伸率有所提高,并... 针对铁路高强耐候钢的特点,本文通过调整钢中的镍含量,研究了耐候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钢中的镍含量,耐候钢的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向铁素体+贝氏体+珠光体转变,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延伸率有所提高,并且实验钢的年腐蚀速率降低,高Ni含量的耐候钢极化阻力为394(Ω·cm-2),而低Ni含量的耐候钢极化阻力为602(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高强钢 组织 拉伸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明仁 千鹤茂 +5 位作者 王静 郝素兰 申健 赵刚 周云麟 张彤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3-55,52,共4页
基于超大体积混凝土 (如鞍钢新 1#高炉基础近 6 80 0m3)的内部温升 ,可视为强化水泥水化硬化 ,充分利用其活性的能源。因而减少水泥用量 ,控制温差应力 ,稳定自身体积 ,辅之以水冷却及其他措施 ,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 极限温差 均匀配筋 安全系数 变异系数 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裂缝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KD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仁峰 郭客 +2 位作者 张长奎 孟光栋 李维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介绍了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情况,研究了用臭氧(O3)氧化方式对脂肪酸进行改性合成捕收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性单一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的浮选试验、复配改性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的浮选试验和LKD新型阴离子反浮选捕... 介绍了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情况,研究了用臭氧(O3)氧化方式对脂肪酸进行改性合成捕收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性单一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的浮选试验、复配改性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的浮选试验和LKD新型阴离子反浮选捕收剂浮选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反浮选 改性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雷 孙本伟 +3 位作者 孙本良 王琳 李杨 林辉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Ni-ZrO2纳米微粒复合电镀中影响镀层硬度和耐蚀性等性能的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极间距、ZrO2纳米微粒质量浓度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测定了镀层的形貌、结构、硬度、耐蚀性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Ni基纳米微粒ZrO2复合电... 采用正交试验对Ni-ZrO2纳米微粒复合电镀中影响镀层硬度和耐蚀性等性能的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极间距、ZrO2纳米微粒质量浓度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测定了镀层的形貌、结构、硬度、耐蚀性和结合强度。结果表明Ni基纳米微粒ZrO2复合电镀可以改变镀层的硬度及耐蚀性,且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实验研究条件下最优工艺条件为:θ为40℃J、κ为3 A/dm2、极间距12 cm、ρ(ZrO2)为12 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镀 ZrO2纳米微粒 显微硬度 耐蚀性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强混凝土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 张彤 +1 位作者 何晓慧 周云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迄今为止,国际国内多数都是通过引入复合早强剂配制早强混凝土,早强效果不尽满意.采取优选水泥品种、复合早强剂、掺和细粉,物理化学方法等综合措施,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组合,常温1d达111.7%fcu,k,3d达121%fcu,k,效果稳定,且... 迄今为止,国际国内多数都是通过引入复合早强剂配制早强混凝土,早强效果不尽满意.采取优选水泥品种、复合早强剂、掺和细粉,物理化学方法等综合措施,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组合,常温1d达111.7%fcu,k,3d达121%fcu,k,效果稳定,且在工程应用中取得颇佳的效果。可供研制、选用早强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强混凝土 最佳组合 钙矾石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凯 刘力 +1 位作者 胡亚娜 单晓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 ,按照改良的栓线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 研究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 ,按照改良的栓线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DNF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BDNF免疫阳性表达在缺血再灌注组的梗死中心区梗死灶边缘带有显著增强的阳性表达。再灌注 15min开始增多 ,再灌注 1h明显增多 ,2h达到高峰 ,4h开始下降 ,2 4h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极早表达 ,并迅速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配矿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明顺 刘万山 +3 位作者 窦力威 杨熙鹏 黄晓煜 刘志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 ,建立了烧结合理配矿的统计模型 ,解析了各矿种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 ,给出了获得最佳烧结指标值时各种矿的定量搭配关系 ,模型较正确地反映了各种矿按不同比例搭配后烧结的规律性 ;在鞍钢原料条件下 ,进行了球团... 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 ,建立了烧结合理配矿的统计模型 ,解析了各矿种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 ,给出了获得最佳烧结指标值时各种矿的定量搭配关系 ,模型较正确地反映了各种矿按不同比例搭配后烧结的规律性 ;在鞍钢原料条件下 ,进行了球团配加A精矿的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 ,球团车间铁料的最佳配比为 :精矿A∶精矿D =60∶40。实施优化配矿方案后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基本实现了鞍钢铁矿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配矿 优化 试验研究 生产实践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混凝土工艺原理及其在工程事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晓慧 李金辉 +1 位作者 王明仁 周云麟 《混凝土》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55,47,共3页
 针对某3200m3大型现代化高炉水冲渣(INBA)泵房,冷却塔C30、S8防水混凝土集水槽意外原因导致渗漏,演绎引起防水混凝土渗漏的细、微观结构。进而阐述防水混凝土膨胀、致密、防渗机理,和巧妙处理结构缺陷的技术诀窍和方法。
关键词 湿胀干缩 渗水通道 微裂纹 有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地区贫赤铁矿选矿工艺新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于克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1-33,共3页
通过对鞍山地区三大贫赤铁矿选矿厂的工艺流程和指标的介绍,分析了各选厂在工艺流程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强磁机和扫中磁机的引入,稳定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分选效率;粗粒重选有利于铁矿物的充分回收;阴离子反浮选保证了精... 通过对鞍山地区三大贫赤铁矿选矿厂的工艺流程和指标的介绍,分析了各选厂在工艺流程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强磁机和扫中磁机的引入,稳定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分选效率;粗粒重选有利于铁矿物的充分回收;阴离子反浮选保证了精矿品位合格。鞍山地区贫赤铁矿工艺流程的成功应用,为我国贫赤铁矿选矿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赤铁矿 鞍山地区 选矿工艺 工艺流程 阴离子反浮选 铁矿选矿厂 分选效率 精矿品位 中磁机 强磁机 铁矿物 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