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绝热板在鞍钢260t转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游杰刚 张玲 +3 位作者 朱国强 关岩 孟占营 高锡南 《冶金能源》 2016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章综合分析了纳米绝热板在鞍钢260t转炉上的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0mm厚纳米绝热板代替原40mm多晶纤维隔热板,优化了炉衬结构,增大了转炉炉容比,增加了产钢量,而且使转炉炉壳的温度比原使用产品下降了11℃以上,并且在整个转炉炉役... 文章综合分析了纳米绝热板在鞍钢260t转炉上的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20mm厚纳米绝热板代替原40mm多晶纤维隔热板,优化了炉衬结构,增大了转炉炉容比,增加了产钢量,而且使转炉炉壳的温度比原使用产品下降了11℃以上,并且在整个转炉炉役过程中纳米绝热板没有出现粉化现象,没有转炉衬砖的掉落,对转炉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保障,同时纳米绝热板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冶炼时间,减少铁水的消耗,对炼钢厂来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纳米绝热板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矿烧结生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邢汉威 姜鑫 +4 位作者 张付林 纪恒 靳亚涛 隋孝利 沈峰满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归纳了钒钛矿的烧结特点,分析了钒钛烧结矿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增加铁酸钙黏结相量、控制燃料配比、控制烧结温度、配加褐铁矿、强化制粒、复合造块及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_(2)/B_(2)O_(3)溶液等能够改善... 本文归纳了钒钛矿的烧结特点,分析了钒钛烧结矿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增加铁酸钙黏结相量、控制燃料配比、控制烧结温度、配加褐铁矿、强化制粒、复合造块及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_(2)/B_(2)O_(3)溶液等能够改善钒钛矿烧结指标的技术措施,展望了钢铁企业钒钛矿强化烧结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烧结矿 钙钛矿 褐铁矿 含硼矿物 转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振动筛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涛 于洋 +4 位作者 徐文彬 赵静 侯运 赵环帅 段晨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前振动筛运行状态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现有在线监测方法因测量精度低,难以满足大型振动筛的智能化发展需求。为此,开发了振动筛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构成与主要功能进行了概述;针对传统单轴或普通三轴单方向振动传感器... 目前振动筛运行状态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现有在线监测方法因测量精度低,难以满足大型振动筛的智能化发展需求。为此,开发了振动筛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对该系统的构成与主要功能进行了概述;针对传统单轴或普通三轴单方向振动传感器准确性差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振动筛虚拟空间三维坐标系,利用运动矢量合成算法重构了筛机监测位点的实际振动方向角与振动强度,克服了传感器安装精度和现场工况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实现了筛机振动数据的精准测量;根据温度传感器实时数据获取轴承温升曲线,实现了温度数据的精准感知;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分析,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振动筛运行异常与预警模型。现场应用表明,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振动筛运行状态数字化判识与早期故障预警,显著降低了筛分装备故障率,保障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大型振动筛 运行状态 在线监测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浇注压下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学亮 任廷志 秦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60-2966,共7页
为保证连铸板坯动态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以减轻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改善铸坯内部质量,针对实际生产时的非稳态浇注过程,根据铸坯表面温度的测量数据,修正了实时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拉速、过热度和二冷比水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不同钢... 为保证连铸板坯动态轻压下技术的有效实施以减轻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改善铸坯内部质量,针对实际生产时的非稳态浇注过程,根据铸坯表面温度的测量数据,修正了实时凝固传热模型,分析了拉速、过热度和二冷比水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不同钢种压下区间长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拉速每增加0.1m/min,船板钢AH36和碳素结构钢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增加0.15m、0.21m;过热度每增加10℃,AH36和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增加0.01m、0.015m;二冷比水量每增加0.1 L/kg,AH36和Q235B的压下区间长度分别减少0.04m、0.06m。将凝固传热模型应用于生产中,优化了动态轻压下模型,铸坯中心偏析减为1.0B^0.5C,中心疏松级别小于1.5级的铸坯比率由35.25%上升到85.16%,铸坯内部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浇注 压下区间 凝固传热 连铸板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SiC提高中间包镁质挡渣墙高温使用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于艳忠 刘艳 +4 位作者 葛诗文 何家梅 史建军 鲍士学 李秀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6-367,共2页
通过对引入SiC的镁质挡渣墙理化指标检测和用后残砖分析,认为引入SiC能够很好地改善镁质中间包挡渣墙高温体积稳定性和抗侵蚀性,减少挡渣墙使用中出现的断裂和侵蚀问题,提高镁质挡渣墙在高温钢水中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 镁质挡渣墙 SIC 高温体积稳定性 抗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氧分压下CaO-SiO_2-Al_2O_3-FeO_x体系的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
6
作者 王楠 刘敏 +1 位作者 陈帅超 陈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8-1161,共4页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 采用高温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10.13 Pa氧分压下,温度对CaO-Al2O3-FeOx及SiO2-Al2O3-FeOx两三元系液相线及平衡相关系的影响.平衡试样的EPMA(电子探针显微分析)、SEM(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对CaO-Al2O3-FeOx体系而言,随着温度由1 450℃升至1 550℃,液相区向高Al2O3区域扩展,且两个温度条件下其高Al2O3区域的平衡相关系均包括两相平衡共存以及三相平衡共存.另一方面,对于SiO2-Al2O3-FeOx体系,其液相区随温度升高向高铁区及莫来石初晶区扩展,同时该体系1 450℃下靠近SiO2-FeOx侧的平衡相关系与1 550℃下不同.此外,实验测定的液相线与基于FactSage的计算值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Al2O3-FeOx体系 SiO2-Al2O3-FeOx体系 液相线 平衡相关系 中等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的物理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敏 温翰 +3 位作者 张琪 唐宏伟 李源 陈敏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247,共6页
结合某钢厂八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生产现状,基于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性及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原中间包因各流水口距长水口冲击点距离不等,导致各流响应时间及停留时间差别增大,各流钢水温差扩大... 结合某钢厂八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生产现状,基于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对中间包内钢水流动特性及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原中间包因各流水口距长水口冲击点距离不等,导致各流响应时间及停留时间差别增大,各流钢水温差扩大,死区体积分率偏高,影响了铸坯质量和生产顺行.此外,原中间包稳流器因内腔体积小,注流过程中存在包壁冲刷严重等问题.采用优化控流方式后,死区体积比率由优化前的37.5%减小至19.0%,各流响应时间标准差由58降至15,各流停留时间标准差由185降至68,流动一致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中间包内最大温差降低至4 K,各水口间最大温差降至1 K,包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此外,扩大稳流器内腔容积减小了对包壁的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流大方坯中间包 结构优化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面方程建立及铣削时刀具刃型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丁伟 李春旭 刘柄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针对螺旋面加工易干涉及刀具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架与直角坐标系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螺旋面方程,并应用微分几何、啮合原理确定了螺旋面铣削时的刀具设计方法,建立了复杂螺旋面方程,并设计出该螺旋面外、内(旋风)铣时刀具的刃... 针对螺旋面加工易干涉及刀具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架与直角坐标系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螺旋面方程,并应用微分几何、啮合原理确定了螺旋面铣削时的刀具设计方法,建立了复杂螺旋面方程,并设计出该螺旋面外、内(旋风)铣时刀具的刃型.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确定复杂螺旋面方程方便易行,设计的刀具刃型在满足安装条件下不会发生干涉,从而有效验证了螺旋面方程数学模型及铣刀刃型设计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面 标架 共轭条件 共轭界限 映射法 铣削 二分法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伴热在煤气管网上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哈君 冯震 李聪 《冶金能源》 2016年第6期26-27,共2页
随着鞍钢燃料结构调整和新型电加热产品的出现,电伴热技术在煤气管网上成功应用,确保了煤气管道及附属设备等在寒冬季节能够正常运转。对电伴热和蒸汽伴热两种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了采用电伴热性能可靠,效益显著。
关键词 防寒保温 电伴热 蒸汽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工钢埋弧增材构件沉积层/基材界面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
10
作者 张志强 杨成 +5 位作者 于洋 黄贺楠 刘铁 王佳骥 胡奉雅 刘锦 《热加工工艺》 2025年第17期23-30,共8页
采用埋弧增材制造工艺在EH36海工钢基体上制备了低碳钢增材构件,并系统研究了基材/直壁墙界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壁墙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块状铁素体+珠光体构成,EH36基材受到增材热影响,形成过热区、重结晶区和不完全重结... 采用埋弧增材制造工艺在EH36海工钢基体上制备了低碳钢增材构件,并系统研究了基材/直壁墙界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直壁墙的微观组织主要由块状铁素体+珠光体构成,EH36基材受到增材热影响,形成过热区、重结晶区和不完全重结晶区。直壁墙的显微硬度为180~220 HV1,显微硬度分布较均匀;基材的碳含量较高,导致基材热影响区的硬度略高于直壁墙。基材-直壁墙界面的力学性能表现出一定的各向异性,横向和纵向界面试样的抗拉强度分别为474 MPa和486 MPa,伸长率分别为50%和39%,横、纵界面试样的抗拉强度可达到基材的91%和93%。基材-直壁墙界面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纵向界面拉伸断裂在直壁墙处。横、纵界面试样的冲击功分别为160、203 J,横界面试样的冲击功略低,这主要与热影响区不均匀的微观组织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弧增材制造 海工钢 界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