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条件对带钢还原冷轧后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井玉安 臧晓明 +3 位作者 商秋月 覃毅 贾品峰 李富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5,110,共6页
利用工业氢对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进行还原,随后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对该带钢进行了五道次冷轧,采用扫描电镜、粗糙度仪研究了冷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大部分裂纹、气孔及气泡被逐渐... 利用工业氢对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进行还原,随后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对该带钢进行了五道次冷轧,采用扫描电镜、粗糙度仪研究了冷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试样表面的大部分裂纹、气孔及气泡被逐渐压平,表面粗糙度降低;五道次冷轧后,干摩擦条件下试样表面缺陷的压平轧合程度最好,液压油润滑下的最差;在三种润滑条件下试样表面均有裂纹痕迹残留,液压油润滑下的裂纹痕迹最多,干摩擦条件下还存在较为明显的辊痕;干摩擦条件下试样表面粗糙度最小,为0.065μm,液压油和乳化液润滑下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089μm和0.07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冷轧 润滑条件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联合机组工作辊轴承密封改进措施
2
作者 杨新兵 李正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4,96,共2页
关键词 工作辊 轴承 密封 改进 冷轧机 轧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涂板出卷及包装时发生塌卷现象的探讨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承明 王永明 +4 位作者 张宇 陈义庆 肖宇 钟彬 侯选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彩涂钢板生产过程中,偶尔的塌卷问题会给生产带来很大麻烦。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彩涂板卷取时形成塌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卷钢层间摩擦力偏小。同时,实验测定了不同种类彩板层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并从微观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涂层发... 彩涂钢板生产过程中,偶尔的塌卷问题会给生产带来很大麻烦。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彩涂板卷取时形成塌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卷钢层间摩擦力偏小。同时,实验测定了不同种类彩板层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并从微观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涂层发生塌卷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彩涂板生产中塌卷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卷 塌卷 静摩擦力 层间滑移 卷曲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碳彩板表面光泽与色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宇 徐承明 +4 位作者 陈义庆 王永明 徐小连 钟彬 侯选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2,共4页
分析了烘烤温度和涂层厚度对氟碳彩板表面光泽与色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MT的影响较小,涂层厚度的影响较大。随着PMT降低和面漆涂层厚度的增加,氟碳彩板表面光泽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浅色系的氟碳彩板,其表面光泽随着面涂层厚... 分析了烘烤温度和涂层厚度对氟碳彩板表面光泽与色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MT的影响较小,涂层厚度的影响较大。随着PMT降低和面漆涂层厚度的增加,氟碳彩板表面光泽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浅色系的氟碳彩板,其表面光泽随着面涂层厚度增加而发生变化的程度要大于深色系发生变化的程度;PMT和面涂层厚度对氟碳彩板表面色差L值的影响较大,对色差a和b值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涂料 光泽 色差 烘烤温度 涂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电彩板耐腐蚀与涂层机械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承明 王永明 +4 位作者 肖宇 陈义庆 徐小连 钟彬 侯选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耐腐蚀性能与涂层机械性能是家电彩涂板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家电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选择前处理钝化工艺、涂层烘烤温度以及涂层厚度等3个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家电彩板涂层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 耐腐蚀性能与涂层机械性能是家电彩涂板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家电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选择前处理钝化工艺、涂层烘烤温度以及涂层厚度等3个影响因素,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家电彩板涂层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显著性,提出了合理选择前处理钝化工艺是提高家电彩板的耐腐蚀性能及涂层机械性能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电彩涂板 耐腐蚀 前处理 涂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涂板脱漆缺陷成因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明 徐承明 +4 位作者 肖宇 侯选东 张宇 艾芳芳 钟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电化学阻抗及耐中性盐雾试验,对脱漆彩涂板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彩涂板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脱漆缺陷的原因。结果表明,脱漆缺陷导致彩涂板耐腐蚀性能明显下降,避免脱漆缺陷应...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电化学阻抗及耐中性盐雾试验,对脱漆彩涂板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彩涂板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脱漆缺陷的原因。结果表明,脱漆缺陷导致彩涂板耐腐蚀性能明显下降,避免脱漆缺陷应严格控制前处理钝化工艺,保证钝化层的涂敷量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涂板 脱漆 耐腐蚀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固含量对彩涂板耐蚀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永明 徐承明 +3 位作者 肖宇 李嫱 张宇 钟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通过测量不同固含量涂层彩涂板在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涂层固含量对彩涂板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料中固含量为55%时,彩涂板耐蚀性能最好。
关键词 彩涂板 涂料固含量 电化学阻抗谱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S信息集成环境下轧钢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凤霞 张毅 +2 位作者 马喜顺 李静 赵庆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2000年第5期92-96,共5页
以鞍钢冷轧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开发为背景 ,介绍了基于Client/Server方式 ,以OR ACLE为后台数据库的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运用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理论 ,结合ORACLERDBMS的特点 ,并对实现方法做了比较全面地论述。最后 。
关键词 轧钢企业 财务管理系统 CIMS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机组高强钢表面色差形成机理及自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荣生 王植 +4 位作者 王静 蔡顺达 李岩 崔熙颖 白振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针对酸洗机组高强钢酸洗后表面存在色差缺陷的问题,首先对存在色差区域的来料进行表面轮廓测量,发现带钢试样边缘与中心区有明显高度差,然后利用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代表性高强钢热轧来料不同部位横截面氧化铁皮进行扫描分析,... 针对酸洗机组高强钢酸洗后表面存在色差缺陷的问题,首先对存在色差区域的来料进行表面轮廓测量,发现带钢试样边缘与中心区有明显高度差,然后利用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代表性高强钢热轧来料不同部位横截面氧化铁皮进行扫描分析,发现来料中存在较多的Fe_(2)SiO_(4),增加了酸洗过程的难度,最终呈现为酸洗后带钢表面的色差缺陷。针对上述色差产生机理,通过数据分析回归的方法将来料参数与酸洗参数进行关联,构造了氧化铁皮溶解理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强钢拉矫破鳞参数自动控制模型和带钢速度自动控制模型,使得酸洗机组在得到来料参数后,通过模型计算自动调节酸洗工艺参数,从而实现酸洗机组的自动控制,解决了因操作人员经验设定而引起的色差缺陷。将上述研究模型嵌入到现场自动控制系统,经过观察带钢表面无色差缺陷,产品表面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了99.7%,比模型应用前提高了9%,色差缺陷完全得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 高强钢 自动控制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铁厂地下管线的阴极保护
10
作者 姜成林 李德刚 +7 位作者 李锋 徐小连 陈义庆 毛威 姜平 刘汉涛 张勇 宁继龙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4期162-164,共3页
对鞍钢厂区地下管线进行牺牲阳极、外加电流及排流相联合的阴极保护 ,经过近 8年的实践证明 ,保护效果良好 ,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
关键词 铁厂 地下管线 阴极保护 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机组工作辊轴承密封故障分析
11
作者 杨新兵 雷志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机组 工作辊 轴承 密封 故障分析 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退炉辐射管加热燃烧工艺热态试验
12
作者 贾丽娣 何天庆 +6 位作者 赵爱华 郝博 朱维东 姜大鹏 昌亮 刘常鹏 孙守斌 《冶金能源》 2017年第A02期59-61,共3页
采用热态模拟方法,研究连退炉辐射管加热燃烧工艺对辐射管壁面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燃烧控制工艺及烟气回流技术,可提高辐射管内烟气充满度,冲淡火焰高温集中区域,减少NO_x生成量,增强对流传热,辐射管壁面温差在114~142... 采用热态模拟方法,研究连退炉辐射管加热燃烧工艺对辐射管壁面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燃烧控制工艺及烟气回流技术,可提高辐射管内烟气充满度,冲淡火焰高温集中区域,减少NO_x生成量,增强对流传热,辐射管壁面温差在114~1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管 过氧燃烧 工艺 烟气回流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