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鞍山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邵安林 苏兴国 +1 位作者 韩跃新 李艳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3-708,共6页
为实现东鞍山铁矿石浮选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对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开展了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主要矿物组成为赤褐铁矿、磁铁矿、菱铁矿和石英,TFe品位为31.13%.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适宜的悬浮磁化焙烧工艺参... 为实现东鞍山铁矿石浮选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对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开展了悬浮磁化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主要矿物组成为赤褐铁矿、磁铁矿、菱铁矿和石英,TFe品位为31.13%.浮选尾矿预富集精矿适宜的悬浮磁化焙烧工艺参数为:气体流量600 mL/min,氢气体积分数20%,焙烧温度520℃,焙烧时间20 min.焙烧产品经弱磁选可得铁精矿的TFe品位为64.23%,回收率为79.53%.焙烧产品的铁物相,XRD,VSM分析表明,经过悬浮磁化焙烧后,原矿中赤褐铁矿和碳酸铁转变为磁铁矿,矿石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化率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铁尾矿 资源化利用 悬浮磁化焙烧 还原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矿生产用节Ni低成本耐热篦板的失效分析
2
作者 高志喆 李宗胜 +3 位作者 王兴锋 李跃 潘晓坤 张朝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2,共4页
通过断口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对球团矿生产用节Ni低成本耐热铸钢篦板在服役过程中的蠕变断裂、热疲劳开裂失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服役过程中发生了δ→γ+σ转变,铁素体比例由65%降低至10%,奥氏体比例由30%增长至85%,... 通过断口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对球团矿生产用节Ni低成本耐热铸钢篦板在服役过程中的蠕变断裂、热疲劳开裂失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服役过程中发生了δ→γ+σ转变,铁素体比例由65%降低至10%,奥氏体比例由30%增长至85%,大量析出σ有害相导致屈服强度大幅降低106.3 MPa,从而导致篦板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篦板 蠕变断裂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式铁矿重选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琦 唐学飞 +1 位作者 刘杰 秦永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随着辽宁某选厂重选精矿的铁品位变低,其已不能作为精矿产品汇入总精矿,为给该选厂工艺流程改善提供指导,从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连生关系等方面,对重选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重选精矿... 随着辽宁某选厂重选精矿的铁品位变低,其已不能作为精矿产品汇入总精矿,为给该选厂工艺流程改善提供指导,从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连生关系等方面,对重选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重选精矿铁品位为60.62%,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铁主要分布在-0.074 mm粒级,铁在该粒级分布率高达84.47%,TFe品位64.52%,只有通过细磨才能实现铁矿物与脉石的较好解离;在有用矿物与脉石的连生体中,以赤铁矿与脉石结合形成的连生体为主,其次为磁铁矿、赤铁矿与脉石矿物结合形成的连生体;随着粒度变细,试样中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快速提高,尤其在-0.045 mm粒级产品中,绝大多数赤铁矿和磁铁矿颗粒完成了单体解离;赤铁矿和磁铁矿的浸染粒度以中粒、细粒嵌布为主,中粒级试样中脉石含量仍较高,细粒赤铁矿和磁铁矿含量较高,铁主要赋存在-0.074 mm粒级中。建议采用细筛分级—载体浮选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即重选精矿筛上返回再磨,筛下产品进入浮选,背负细粒磁选精矿完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选精矿 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鞍山铁矿强化细粒铁矿物回收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光 周立波 +4 位作者 李文博 张东 袁立宾 韦智 杨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109,共8页
针对东鞍山烧结厂强磁选作业尾矿铁品位偏高,现有的强磁设备不能有效回收细粒铁矿物的问题,在强磁给矿样品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基于聚团分选理论,通过聚团强磁选试验详细考察了分散剂及淀粉用量、强磁分选参数等因素对微细粒铁矿强磁... 针对东鞍山烧结厂强磁选作业尾矿铁品位偏高,现有的强磁设备不能有效回收细粒铁矿物的问题,在强磁给矿样品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基于聚团分选理论,通过聚团强磁选试验详细考察了分散剂及淀粉用量、强磁分选参数等因素对微细粒铁矿强磁分选效果的影响,通过混磁精矿反浮选试验考察了选择性聚团预处理对反浮选分选指标的影响。聚团强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玻璃用量为500 g/t、DLA用量为250 g/t,搅拌转速为900 r/min、搅拌时间为5 min、矿浆pH值为10.0、冲次为170次/min、矿浆流速为120 mL/s、磁选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0 T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47.65%、铁回收率为71.54%的磁选指标,与不添加药剂调浆相比,磁选作业铁回收率提高了4.58个百分点,选矿效率提高了2.42个百分点。混磁精矿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相比,采用选择性聚团—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最终获得的精矿品位变化不大,而混磁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2.05个百分点,最终浮选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3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铁矿 聚团 高梯度强磁选 聚团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鞍山铁矿石高效分选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光 马自飞 +2 位作者 杨会利 袁立宾 孙永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94,共7页
针对东鞍山烧结厂赤贫铁矿选矿过程中存在的流程复杂和铁精矿回收率低等问题,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磨矿—弱磁—强磁—混磁精矿再磨—反浮选"短流程高效分选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 针对东鞍山烧结厂赤贫铁矿选矿过程中存在的流程复杂和铁精矿回收率低等问题,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磨矿—弱磁—强磁—混磁精矿再磨—反浮选"短流程高效分选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弱磁选磁场强度80 k A/m、强磁粗选磁场强度480 k A/m、强磁扫选磁场强度640 k A/m的条件下得到混磁精矿;混磁精矿再磨细度为-0.038 mm占90%,然后在粗选矿浆pH=11.5、淀粉用量1 100g/t、CaO用量750 g/t、ks Ⅲ用量1 300 g/t,精选ks Ⅲ用量为650 g/t条件下进行反浮选,全流程扩大连续试验获得了精矿铁品位66.28%、回收率76.67%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鞍山铁矿石 短流程 弱磁选 强磁选 反浮选 赤贫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钢铁前系统的技术进步 被引量:1
6
作者 窦力威 卫军民 冯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对陕钢铁前系统技术进步所遵循的理念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①焦炭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焦炭粒度的管理,诸多检验指标最后大多指向粒度变化和对粒度变化的影响程度,热态强度的本质是检验焦炭能否满足高炉软熔带对焦炭粒度的要求;... 对陕钢铁前系统技术进步所遵循的理念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①焦炭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焦炭粒度的管理,诸多检验指标最后大多指向粒度变化和对粒度变化的影响程度,热态强度的本质是检验焦炭能否满足高炉软熔带对焦炭粒度的要求;②提高含铁炉料质量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都应服务于冶金性能的提高,提高冶金性能是提高含铁炉料质量的最终目标,冶金性能指标的提升更为直接地促进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③高炉温度场合理分布既是高炉调剂的依据,又是对调剂结果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前系统 高炉 焦炭粒度 冶金性能 温度场 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固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绍春 程福超 +5 位作者 王兴锋 张建良 刘征建 王耀祖 马黎明 江回青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深入研究Fe_(2)O_(3)对于高硅碱性球团生球以及成品球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基于我国铁矿资源特征的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本文通过调整碱性球团用混合料中Fe_(2)O_(3)的含量,解析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性能的影... 深入研究Fe_(2)O_(3)对于高硅碱性球团生球以及成品球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基于我国铁矿资源特征的低碳炼铁技术发展。本文通过调整碱性球团用混合料中Fe_(2)O_(3)的含量,解析Fe_(2)O_(3)对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以及图像识别处理系统表征高硅碱性球团的微观矿相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混匀矿中赤铁矿配比的提高,高硅碱性球团生球、预热球和成品球的抗压强度均有所降低,随着Fe_(2)O_(3)配比的升高,成球性能劣化,生球的抗压强度降低至9.04 N/P。赤铁矿连晶固结性能变差,成品球的强度降低至3433 N/P。当两种矿粉的配比为50%时,球团孔隙率急剧增大为32.8%,A矿粉配比不宜超过40%。微观矿相结果表明,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球团内部小颗粒尺寸晶粒变多,大颗粒尺寸晶粒减少,平均颗粒面积减少,晶粒间连晶性能变差,固结性能削弱,内部孔隙率提高。在制备高硅碱性球团时,含Fe_(2)O_(3)的精矿粉配加不宜太高,会对球团矿的固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 高硅碱性球团 矿相结构 抗压强度 焙烧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LSTM尾矿坝浸润线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好 杨斌 +2 位作者 胡军 董文宇 金实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146,共9页
准确预测浸润线位置变化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为充分挖掘浸润线数据提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信息,提出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方法预测浸润线。以辽宁省齐大山风水沟尾矿库主坝为例,使用... 准确预测浸润线位置变化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为充分挖掘浸润线数据提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信息,提出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方法预测浸润线。以辽宁省齐大山风水沟尾矿库主坝为例,使用历史浸润线、库水位、坝体内外部位移、干滩长度5个主要因素作为模型输入数据,预测未来1 d和未来3 d的浸润线位置。将1DCNN-LSTM模型与经典的LST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DCNN-LSTM浸润线预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未来1 d的浸润线预测误差均值绝对值为0.004 m,最大误差绝对值为0.06 m,未来3 d的浸润线预测误差均值绝对值为0.003 m,最大误差绝对值为0.065 m,优于经典模型。这为短期浸润线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DCNN网络 LSTM网络 浸润线 尾矿坝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回火工艺对15CrNiMo渗碳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洪军 陈俊豪 +4 位作者 路明 苏盛睿 李佳康 迟晓明 王永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
主要研究了15CrNiMo渗碳钢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渗碳后直接回火工艺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直接回火工艺是将渗碳淬火后的试样直接进行低温回火处理,而二次淬火工艺是试样在渗碳淬火后经过高温回火后再... 主要研究了15CrNiMo渗碳钢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渗碳后直接回火工艺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直接回火工艺是将渗碳淬火后的试样直接进行低温回火处理,而二次淬火工艺是试样在渗碳淬火后经过高温回火后再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工艺的试样和冲击断口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种工艺的试样进行了表面硬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试样渗碳层与过渡层组织结构差异不大,直接回火工艺试样的心部为贝氏体组织,拥有较好的冲击韧性,而二次淬火工艺试样心部存在双相组织,其中包括另一种形态的贝氏体组织,对冲击韧性产生负面影响。二次淬火工艺试样表面硬度由于碳扩散作用导致硬度下降。直接回火工艺的试验钢表现出更良好的性能,表面硬度为59.5 HRC、冲击功192 J,较二次淬火工艺试验钢的分别提高了6.5 HRC和32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后热处理 直接回火工艺 二次淬火工艺 冲击韧性 表面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回-环”系统能质平衡核算及优化
10
作者 路明 刘旭 +3 位作者 刘征建 王耀祖 张建良 陈舒月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文章以某球团厂200万t“链—回—环”系统为例,根据现场采集到的生产数据,核算得到该系统的热利用率为22.36%,余热回收率为71.62%。优化后得到当喷煤量在5.00~5.40 t/h,煤粉固定碳含量在76%~82%,煤粉燃尽率在97.5%以上时,预热Ⅱ段氧含... 文章以某球团厂200万t“链—回—环”系统为例,根据现场采集到的生产数据,核算得到该系统的热利用率为22.36%,余热回收率为71.62%。优化后得到当喷煤量在5.00~5.40 t/h,煤粉固定碳含量在76%~82%,煤粉燃尽率在97.5%以上时,预热Ⅱ段氧含量可以稳定在14.0%~16.0%,有利于球团矿的氧化且能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系统 能质平衡核算 优化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膦酸对锡石可浮性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畅 刘杰 +2 位作者 李艳军 宫贵臣 唐学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苯乙烯膦酸、水杨羟肟酸3种不同捕收剂对微细粒锡石可浮性的影响,并采用动电位检测、原子力显微镜测定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膦酸与锡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苯乙...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苯乙烯膦酸、水杨羟肟酸3种不同捕收剂对微细粒锡石可浮性的影响,并采用动电位检测、原子力显微镜测定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膦酸与锡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苯乙烯膦酸、水杨羟肟酸均能在微细粒锡石的浮选中提高锡石的可浮性,3种捕收剂对锡石的捕收效果由强到弱为:苯乙烯膦酸>油酸钠>水杨羟肟酸。苯乙烯膦酸主要以化学吸附的形式与锡石表面发生作用,在锡石表面形成了有选择性的峰状吸附点,使锡石表面的动电位发生负移,其膦酸基上的2个O原子在矿浆中脱去H+后,能够与锡石表面的Sn原子发生结合,稳定地吸附于锡石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浮选 捕收剂 苯乙烯膦酸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农的有效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娜 耿云娇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有效的金融支农措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持,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资源,以缓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局面。基于此,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支农必须满足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出金融支农的具体措施,包括政府方面要加... 有效的金融支农措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持,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资源,以缓解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局面。基于此,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支农必须满足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出金融支农的具体措施,包括政府方面要加快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基层设施建设,提高数字金融技术应用,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农业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而金融机构则需要强化自身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不断强化金融服务营销和产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引晶技术制备大尺寸镍基单晶涡轮导向叶片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久寒 姜卫国 +6 位作者 李凯文 韩东宇 王栋 王迪 王华 陈立佳 楼琅洪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采用引晶技术制备了大尺寸双联镍基单晶涡轮导向叶片。利用高速凝固法(high rate solidification,HRS)进行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并对单晶叶片进行宏观腐蚀,揭示叶片单晶完整性。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及高温持久实验,评... 采用引晶技术制备了大尺寸双联镍基单晶涡轮导向叶片。利用高速凝固法(high rate solidification,HRS)进行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并对单晶叶片进行宏观腐蚀,揭示叶片单晶完整性。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及高温持久实验,评估单晶叶片实际性能。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ProCAST对单晶叶片的定向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引晶技术可有效避免杂晶缺陷的形成,并可成功制备单晶完整性良好的大尺寸双联涡轮导向叶片,但在Vane 1叶片主晶与引入晶体之间仍会形成角度分别为1.5°和2.7°小角度晶界(LABs)缺陷;LABs使得单晶叶片的高温持久性能虽稍有降低(寿命损失小于15%、断后伸长率损失小于7%),但仍可满足叶片的服役性能。根据ProCAST软件对大尺寸双联单晶导向叶片凝固过程的模拟结果得知,设置引晶结构后,叶片的原始凝固路径得到了优化,叶片前缘位置的过冷条件得到了改善,杂晶缺陷的形核概率得到了降低,有效避免了杂晶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涡轮导向叶片 单晶生长 引晶技术 晶体取向 杂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料层双层预烧结工艺研究与工业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明顺 王义栋 +4 位作者 韩淑峰 赵东明 朱建伟 钟强 姜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7,38,共6页
超厚料层烧结可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代表铁矿烧结的发展方向。但当烧结料层厚度超高700 mm时,烧结矿产率会下降。为此,本文对双层预烧结新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可... 超厚料层烧结可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代表铁矿烧结的发展方向。但当烧结料层厚度超高700 mm时,烧结矿产率会下降。为此,本文对双层预烧结新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可明显提高烧结矿产率,提产效果明显,但烧结矿转鼓强度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烧结过程料层下部缺氧;通过适当延长预烧结时间,可缓解料层下部缺氧问题,明显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在鞍钢炼铁总厂二烧车间360 m2烧结机和4、5号高炉开展近7个月双层预烧结工业试验,烧结矿增产16.11%,高炉顺行情况良好,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比及风量与基准期基本一致,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上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超厚料层 双层预烧结 预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选矿厂破碎磨矿工艺流程考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汉新 唐学飞 +2 位作者 刘杰 李艳军 杨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针对某选矿厂细碎机破碎能力有较大富余,球磨机给矿粒度偏粗的问题,通过降低筛板筛孔尺寸,分别在生产筛板(筛孔尺寸14 mm×20 mm)与试验筛板(筛孔尺寸10 mm×40 mm)条件下对细碎筛分作业、球磨分级作业进行流程考察研究。结果表... 针对某选矿厂细碎机破碎能力有较大富余,球磨机给矿粒度偏粗的问题,通过降低筛板筛孔尺寸,分别在生产筛板(筛孔尺寸14 mm×20 mm)与试验筛板(筛孔尺寸10 mm×40 mm)条件下对细碎筛分作业、球磨分级作业进行流程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试验筛板后,细筛分级产品中-12.0 mm含量由88.09%(F95=15.20 mm)提升至98.71%(F95=10.31 mm);当一段球磨处理量分别为295 t/h、310 t/h、和325 t/h时,二段分级溢流中-0.074 mm粒级含量分别由79.86%增加到86.86%、77.03%增加到87.68%,75.63%增加到84.45%。更换筛板后,细碎筛分产品和二段分级溢流产品的粒度均明显变细。破碎筛分流程的优化充分发挥了破碎机的破碎能力,降低了球磨机的给矿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碎机 破碎能力 筛板对比 磨矿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大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洪彬 王建雄 +2 位作者 刘志斌 刘杰 张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4,共6页
为给齐大山含碳酸盐铁矿石选矿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对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产出形式、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铁主要赋存于菱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和... 为给齐大山含碳酸盐铁矿石选矿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对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产出形式、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铁主要赋存于菱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石;磁铁矿与赤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大部分赤铁矿由磁铁矿氧化蚀变生成,且嵌布粒度较细;菱铁矿与白云石、石英紧密连生,主要以自形-半自形的粒状集合体产出,粒度粗大;菱铁矿和赤铁矿-磁铁矿在大于0.1 mm粒级的分布率分别为92.90%、15.00%。当矿石粒级为-0.053 mm时,铁矿物单体解离度达到60%以上。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表明,矿石属于难选铁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酸盐铁矿 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孤山磁铁精粉微观结构与氧化焙烧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兴锋 路明 +4 位作者 于洪军 张建良 刘征建 王耀祖 马黎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1,88,共8页
为探究大孤山磁铁矿精粉微观结构对其氧化焙烧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SEM-EDS分析大孤山球团厂两种高硅磁铁矿粉中SiO_(2)的赋存形式,利用TG/DTA分析高硅磁铁矿粉的氧化性能,并对高硅磁铁矿进行压块焙烧,分析高硅磁铁矿粉的连晶生长特征。X... 为探究大孤山磁铁矿精粉微观结构对其氧化焙烧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SEM-EDS分析大孤山球团厂两种高硅磁铁矿粉中SiO_(2)的赋存形式,利用TG/DTA分析高硅磁铁矿粉的氧化性能,并对高硅磁铁矿进行压块焙烧,分析高硅磁铁矿粉的连晶生长特征。XRD-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1^(#)磁铁矿中主要物相为Fe_(3)O_(4),含有部分Fe_(2)O_(3)和SiO_(2);2^(#)磁铁矿主要物相为Fe_(3)O_(4)和SiO_(2)。SEM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高硅磁铁矿中SiO_(2)主要以石英形式与Fe_(3)O_(4)磁铁矿紧密结合。TG/DTA差热分析发现:1^(#)磁铁矿开始氧化温度为270℃,综合氧化性指数为2.4422,1^(#)磁铁矿中原生赤铁矿较多,原生赤铁矿氧化连晶所需温度更高,氧化性相对较差;2^(#)磁铁矿开始氧化温度为237℃,综合氧化性指数为9.0462,2^(#)磁铁矿氧化焙烧性能更好。通过调整1^(#)、2^(#)磁铁矿配比可知,随着1^(#)磁铁矿配比的增加,氧化开始温度增加,综合氧化性指数由5.1609降低到3.6719。单种磁铁矿压块氧化焙烧后抗压强度测试表明:2^(#)磁铁矿压块抗压强度为2300 N/P,1^(#)磁铁矿压块抗压强度为2100 N/P,2^(#)磁铁矿压块抗压强度优于1^(#)磁铁矿。SEM分析发现:1^(#)磁铁矿中新生的赤铁矿多呈点状连晶,微细孔较多,固结效果较差;2^(#)磁铁矿中新生赤铁矿多呈片状连晶,固结效果更好。因此,配加1^(#)高硅磁铁矿制备球团时,需适当提高预热焙烧温度,使磁铁矿充分氧化,并保证新生赤铁矿连晶生长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矿相组成 氧化性能 连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爆炸处理后的ZGMn13Cr2钢的冲击磨损性能及硬化机理
18
作者 巴奇楠 宋仁伯 +1 位作者 冯一帆 李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12-1716,共5页
对ZGMn13Cr2钢表面进行一次爆炸处理,测量其冲击磨损性能,观察不同硬化层的显微组织,分析其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爆炸处理后的ZGMn13Cr2钢硬度随硬化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耐磨性提高了1.32~1.41倍,磨损形貌以犁沟、剥落坑为主,还有... 对ZGMn13Cr2钢表面进行一次爆炸处理,测量其冲击磨损性能,观察不同硬化层的显微组织,分析其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爆炸处理后的ZGMn13Cr2钢硬度随硬化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耐磨性提高了1.32~1.41倍,磨损形貌以犁沟、剥落坑为主,还有少量破碎坑;通过对不同硬化深度的实验用钢表面进行显微表征,发现硬化层内产生了大量的形变孪晶,爆炸表面具有高密度位错的畴界,距爆炸表面10 mm处有泰勒晶格以及距爆炸表面20 mm处出现大量平行的滑移带和滑移带交割,未观察到马氏体组织,仍以基体奥氏体为主,这说明一次爆炸处理的ZGMn13Cr2钢的硬化机理为孪晶硬化和位错硬化的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处理 ZGMn13Cr2钢 硬化机理 形变孪晶 位错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安全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窦力威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重点对高炉炉缸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①应建立对炉缸重点区域的点、线、面全方位的监测体系;②将冷却壁热流强度作为炉缸安全事故临界值指标;③应努力将炉缸安全事故临界状态转为护炉生产状态;④要努力防止送风、供水形成的... 重点对高炉炉缸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①应建立对炉缸重点区域的点、线、面全方位的监测体系;②将冷却壁热流强度作为炉缸安全事故临界值指标;③应努力将炉缸安全事故临界状态转为护炉生产状态;④要努力防止送风、供水形成的三岔口涡流与铁口区域涡流三重叠加;⑤应尽早根治高炉早期的窜煤气现象,尤其要注意过去曾经有过的窜煤气的高温区域,不仅关注炭砖温度,更应关注冷却壁的热流强度和炉壳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炭砖 热流强度 护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M701SDA CCPP空气过滤器的运行实践
20
作者 于洋 李艳 +3 位作者 孙畅 孙德俊 邓凯夫 何润全 《冶金能源》 2021年第6期58-61,共4页
文章论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空气过滤器的分类、材质、结构、优缺点等,介绍了鞍钢M701SD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空气过滤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对新投运的过滤器存在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CCPP 脉冲过滤器 脉冲反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