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蠕滑率下ER8车轮钢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1
作者 赵海 贺晨宇 +3 位作者 霍文文 高伟 刘鹏涛 刘学华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GPM-40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研究ER8车轮钢在不同蠕滑率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试样磨损量、摩擦系数、显微硬度、磨损形貌及微观组织变化,探讨蠕滑率对车轮钢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蠕滑率的增大,ER8车轮钢的磨损量显... 利用GPM-40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研究ER8车轮钢在不同蠕滑率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试样磨损量、摩擦系数、显微硬度、磨损形貌及微观组织变化,探讨蠕滑率对车轮钢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蠕滑率的增大,ER8车轮钢的磨损量显著增加,摩擦系数也呈现增大的趋势;滚动摩擦磨损试验后,车轮钢试样表面硬度显著升高;随蠕滑率增大,总硬化层深度有所增加,但表层硬度降低;随着运行转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磨损由犁沟磨损、黏着磨损演变为疲劳磨损,并伴有氧化磨损;蠕滑率增大导致磨损量增加,试样剧烈塑性变形层的厚度减小;随蠕滑率增大,表面疲劳裂纹的数量增多,但裂纹长度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8车轮钢 蠕滑率 摩擦磨损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集团朝阳公司烧结配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杰 周明顺 +4 位作者 赵东明 孙宏武 翟立委 张辉 徐礼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4,79,共5页
根据朝阳鞍凌公司烧结生产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配加鞍凌"四合一"杂料,改变粉矿种类和提高粉矿比例对烧结技术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杂料可以提高各项烧结技术指标,但配加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工业生产带来困难;在... 根据朝阳鞍凌公司烧结生产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配加鞍凌"四合一"杂料,改变粉矿种类和提高粉矿比例对烧结技术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加杂料可以提高各项烧结技术指标,但配加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工业生产带来困难;在配加比例相同的条件下,配加杨迪矿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配加纽曼矿可以提高烧结机产量,配加巴西矿可以提高烧结矿成品率;提高粉矿比例后,当杨迪矿和南非矿混合配加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技术指标。根据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较差的实际,分析了烧结矿的显微结构,并进行了烧结矿喷洒氯化钙溶液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钢 杂料 烧结 配矿 低温还原粉化 矿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炼钢尘泥烧结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贺民 《节能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主要介绍马钢烧结利用转炉炼钢湿尘泥工艺技术以及该工艺在烧结生产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量大,不影响烧结生产,效益显著,切实可行。
关键词 转炉尘泥 打碎 混合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H型钢用于挂车大梁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结才 《专用汽车》 2005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前我国挂车大梁多为焊接工字型梁,板材切割会消耗能源,造成金属损耗,还产生废气和废渣,污染环境。采用热轧H型钢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文章介绍了热轧H型钢的性能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挂车大梁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热轧H型钢 挂车大梁 技术分析 技术性能 抗弯性能 焊接材料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钢板表面新型晶态磷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创优 汤晓东 +2 位作者 张振海 王立涛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38,6-7,共4页
为了在镀锌钢板表面获得耐蚀性强、与漆膜附着性好的晶态磷化膜,以硫酸羟胺、间硝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等促进剂和添加剂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一种低温少渣新型磷化液。结果表明:镀锌钢板在该优选磷化液中于28-33℃磷化处理2.5min... 为了在镀锌钢板表面获得耐蚀性强、与漆膜附着性好的晶态磷化膜,以硫酸羟胺、间硝基苯磺酸钠、聚乙烯醇等促进剂和添加剂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一种低温少渣新型磷化液。结果表明:镀锌钢板在该优选磷化液中于28-33℃磷化处理2.5min,可在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耐蚀性强的磷化膜,而且膜层各项性能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该新型磷化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亚硝酸盐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板 磷化 耐蚀性 低温 少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对连轧角钢轧制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睿 隋凤利 +2 位作者 奚铁 吴结才 陈其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对角钢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轧辊转速变化对机架间张力分布、堆拉率的影响,讨论张力变化对轧制力、孔型充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拉钢率控制孔型充满程度,孔型充满程度随堆拉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轧制力随堆拉率... 对角钢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轧辊转速变化对机架间张力分布、堆拉率的影响,讨论张力变化对轧制力、孔型充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拉钢率控制孔型充满程度,孔型充满程度随堆拉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轧制力随堆拉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这些结果为合理制定连轧大规格角钢的张力工艺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轧 角钢 张力 孔型充满度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镀锌板传统磷化技术的不足及新型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创优 汤晓东 +2 位作者 张振海 赵云龙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37,8,共3页
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以镀锌板作为车身及相关零部件的材料以增加耐用性。为了提高其与后续漆膜的附着力,涂装前需要进行磷化处理。为此,介绍了汽车镀锌板的传统磷化技术及其存在的不足,列举了新技术,并对未来磷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汽车镀锌板 磷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火车车轮静强度及疲劳强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童乐 刘学华 +1 位作者 张艳 钟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4期12-14,共3页
火车车轮在行驶过程中承受着不同工况下的载荷作用,车轮的设计强度不足则极易产生疲劳损伤等问题,故在最初的轮型设计阶段有必要开展车轮结构适用性分析,对所设计的车轮强度进行校核。文章采用ANSYS软件对某型号车轮开展不同工况下的有... 火车车轮在行驶过程中承受着不同工况下的载荷作用,车轮的设计强度不足则极易产生疲劳损伤等问题,故在最初的轮型设计阶段有必要开展车轮结构适用性分析,对所设计的车轮强度进行校核。文章采用ANSYS软件对某型号车轮开展不同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所得该车轮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对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分析,为轮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车轮 静强度 疲劳强度 ANSYS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奥氏体再结晶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杰 章静 +2 位作者 孙中建 于同仁 张步海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63-266,281,共5页
针对中碳钢的Gleeble-2000热模拟压缩过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应变场,同时,建立了静态、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编写了再结晶的子程序,并且与有限元软件MSC-Superform连接,模拟了压缩过程中晶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在压缩... 针对中碳钢的Gleeble-2000热模拟压缩过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应变场,同时,建立了静态、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编写了再结晶的子程序,并且与有限元软件MSC-Superform连接,模拟了压缩过程中晶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在压缩变形的情况下,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再结晶 晶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窗口技术在WebOLTP中的应用
10
作者 胡增涛 王卫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着重从数据一致性、瘦客户应用以及快速开发、部署几方面探讨了从OLTP向WebOLTP系统演化过程中使用数据窗口技术的可行性和某些优势,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说明如何使用DataWindow技术,实现一个支持并发执行的... 着重从数据一致性、瘦客户应用以及快速开发、部署几方面探讨了从OLTP向WebOLTP系统演化过程中使用数据窗口技术的可行性和某些优势,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说明如何使用DataWindow技术,实现一个支持并发执行的多层结构下的瘦客户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OLTP 数据窗口 CORBA JAVA 多层应用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 瘦客户端应用模式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钢在卡车车门轻量化应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斌 刘珂 闫江江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18期148-152,共5页
以卡车车门小总成为研究对象,通过Autoform和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研究了应用双相钢和激光拼焊工艺的轻量化方案后车门小总成的成形性能、模态和抗凹性问题。结果显示,DP450双相钢外板和激光拼焊工艺内板零件本体成形良好,车... 以卡车车门小总成为研究对象,通过Autoform和HyperWork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研究了应用双相钢和激光拼焊工艺的轻量化方案后车门小总成的成形性能、模态和抗凹性问题。结果显示,DP450双相钢外板和激光拼焊工艺内板零件本体成形良好,车门一阶扭转频率为27.95 Hz、一阶弯曲频率为41.44 Hz,各阶模态较好避免主激励频率,抗凹性能最大变形量为3.83 mm,满足卡车车门设计小于7 mm要求。因此,采用DP450*0.7 mm双相钢作为车门外板和0.8 mm、1.0 mm激光拼焊内板材料具备可行性,该方案可实现车门减重约5 kg,减重比约20.5%,可作为未来车型选材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车车门 双相钢 激光拼焊 有限元分析 轻量化应用 Autoform和Hyper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方式与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英豪 王东戈 夏雪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72-379,456,共9页
以连续式和可逆式冷轧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退火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分析不同冷轧方式无取向硅钢在不同退火温度(920~1070℃)下的组织和织构,探讨轧制方式与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连续式和可逆式冷轧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退火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分析不同冷轧方式无取向硅钢在不同退火温度(920~1070℃)下的组织和织构,探讨轧制方式与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20~1070℃退火后,连续式冷轧样品平均晶粒尺寸分布在20.7~134.4μm范围,可逆式冷轧样品平均晶粒尺寸分布在17.3~155.5μm范围,随退火温度的提升,2种冷轧方式退火板晶粒总体上均在不断长大;冷轧板织构主要由强的旋转立方织构组成,可逆式和连续式冷轧样品退火板织构以γ纤维和α纤维织构为主,γ纤维织构主要聚集在{111}<112>处,α纤维织构主要聚集在{111}<110>处,γ纤维织构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α纤维、Goss和旋转立方织构强度变化很小;可逆式与连续式冷轧板{111}<110>织构强度相近,可逆式冷轧退火板{111}<112>织构强度始终高于连续式冷轧退火板。1040℃退火时,可逆式和连续式冷轧退火板的P_(1.5/50)(50 Hz下,磁感应强度为1.5 T时的损耗)均达最低,分别为2.512,2.445 W/kg;1070℃退火时,可逆式与连续式冷轧退火板的P_(1.5/50)有所增长,最终分别为2.625,2.494 W/kg。随退火温度升高,2种冷轧方式退火板的P_(1.5/50)均先降后升,且连续式冷轧退火板的P_(1.5/50)始终更低、B_(50)更高(磁场强度为5000 A/m时的磁感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轧制方式 退火温度 磁性能 能效等级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原因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田志俊 崔磊 +3 位作者 陈德顺 刘阳 谷海容 李轶伦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针对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的问题,对横梁零件进行了冲压仿真,从翻边类型、主次应变、应变路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次应变是影响零件翻边开裂的主要参数,降低次应变有利于改善翻边开裂问题,材料优化的方向是提高材料的... 针对H420LAD钢横梁零件翻边开裂的问题,对横梁零件进行了冲压仿真,从翻边类型、主次应变、应变路径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次应变是影响零件翻边开裂的主要参数,降低次应变有利于改善翻边开裂问题,材料优化的方向是提高材料的塑性应变比。提出了2种冲压工艺方案并仿真,优化模具间隙、翻边刀块到底距离等,零件成形安全裕度由0%增至4.49%,边部质量略有改善;优化板料形状、预翻边工序改为拉延、增加修边工序,零件成形安全裕度由0%增至16.44%,零件冲压合格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翻边成形 翻边开裂 应变 零件成形安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石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及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兵辉 刘耀伟 +2 位作者 刘自民 刘金玉 王成刚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期59-61,76,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钢渣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文章采用钢渣石等质量取代天然石子作为混凝土的粗集料,制备钢渣石混凝土,通过碳化试验研究钢渣石不同取代率对钢渣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化时间下,钢渣石混凝土随着钢渣... 为进一步研究钢渣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文章采用钢渣石等质量取代天然石子作为混凝土的粗集料,制备钢渣石混凝土,通过碳化试验研究钢渣石不同取代率对钢渣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化时间下,钢渣石混凝土随着钢渣石取代率增加,其抗碳化性能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综合考虑钢渣石取代率、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建立钢渣石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模型,对钢渣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中的寿命进行预测,当钢渣石取代率为25%时,其抗碳化性能最好,优于普通混凝土,碳化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石混凝土 抗碳化性能 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加热对无取向硅钢中AlN和MnS析出相的影响
15
作者 左锐 陆勤阳 +4 位作者 刘志鹏 李娜 王永强 夏雪兰 裴英豪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12-422,共11页
AlN和MnS等析出相对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有重要影响,受热轧加热工艺影响,无取向硅钢中的析出相与免常化工艺实现的效果紧密相关。以1.5%Si-0.3%Al无取向硅钢锻造坯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力学软件计算钢中可能的析出相,使用箱式电阻炉在不同... AlN和MnS等析出相对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有重要影响,受热轧加热工艺影响,无取向硅钢中的析出相与免常化工艺实现的效果紧密相关。以1.5%Si-0.3%Al无取向硅钢锻造坯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力学软件计算钢中可能的析出相,使用箱式电阻炉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对实验钢进行热轧加热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析析出相的形貌、尺寸及样品晶粒尺寸,研究热轧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实验钢中AlN和MnS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中夹杂物主要为AlN和MnS,当加热温度为1050℃时,保温时间由1h延长至3 h,细小的AlN和MnS析出相(直径小于1μm)占比由33%降至19%,平均晶粒尺寸从100.0μm增加到149.7μm;保温时间为1h时,加热温度由1050℃提高至1150℃,细小的AlN和MnS析出相占比由33%降至7%,平均晶粒尺寸从100.0μm增加到124.3μm。不改变其他实验条件,热轧加热温度的提高与保温时间的延长都会使实验钢中AlN和MnS析出相与晶粒尺寸变大,有利于绿色低碳的无取向硅钢免常化生产工艺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加热工艺 夹杂物 晶粒尺寸 析出相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能源汽车右门板冲压高度不足问题探究
16
作者 吴海波 顾斌 李京鑫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126-129,共4页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高耐蚀钢S450AW冲压右门板零件,出现四个拐角凸台高度明显偏低的问题,无法满足产品要求。为快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产品数模制作拉延及整形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拟完成右车门板冲压全工序模拟分析...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高耐蚀钢S450AW冲压右门板零件,出现四个拐角凸台高度明显偏低的问题,无法满足产品要求。为快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产品数模制作拉延及整形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拟完成右车门板冲压全工序模拟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与ATOS I 350&TRITOP三维光学测绘仪逆向扫面实际冲压模具上下模的模面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了冲压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制定模具优化方案。实施优化方案并冲压验证,解决零件凸台高度不足问题,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全工序 逆向扫描 有限元分析 右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预处理工艺对其矿物组成与资源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辽沙 曾晶 +4 位作者 苏世怀 陈广言 叶平 周云 董元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4,共4页
结合转炉钢渣的稳定化预处理工艺,分别研究了经风碎法、滚筒水淬法、热泼法预处理后转炉钢渣的矿物形貌、组成与结构特点,探讨了不同稳定化预处理方式对钢渣资源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的稳定化预处理,转炉钢渣的矿物组成和形貌... 结合转炉钢渣的稳定化预处理工艺,分别研究了经风碎法、滚筒水淬法、热泼法预处理后转炉钢渣的矿物形貌、组成与结构特点,探讨了不同稳定化预处理方式对钢渣资源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的稳定化预处理,转炉钢渣的矿物组成和形貌及稳定性等理化特性差别很大。热泼法预处理钢渣中含大量不稳定的较大颗粒硅酸三钙相,易析出游离氧化钙,不宜直接资源化利用;滚筒水淬法预处理后的钢渣消化完全,结构稳定,以硅酸二钙和铁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相,利于直接资源化利用;风碎法预处理后的钢渣结构稳定性较好,以硅酸二钙和铁酸钙为主要矿物,矿物粒度细小而均匀,对直接资源化利用也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稳定化处理 矿物相 资源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齿轮钢18CrNiMo7-6奥氏体晶粒度长大规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少朋 尉文超 +4 位作者 胡芳忠 王毛球 汪开忠 王自敏 时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183,共5页
利用金相实验法研究了低碳齿轮钢18CrNiMo7-6在不同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建立了Arrhenius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并利用时间指数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173~1373 K范围内,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 利用金相实验法研究了低碳齿轮钢18CrNiMo7-6在不同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建立了Arrhenius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并利用时间指数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1173~1373 K范围内,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对时间的敏感性,显著粗化温度为1273 K;建立了Arrhenius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D=2.223×10^(6)exp[-132086/(RT)]tn,其中激活能Q=132.086 kJ/mol;时间指数n随温度的变化近似服从S型函数,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方程式n=0.0775+0.2317/(1+10(1326.73-T)×0.0235),用该方程式对考虑合金元素的Arrhenius方程中的时间指数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后由该模型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其吻合性较未优化前的模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奥氏体晶粒 长大模型 奥氏体化温度 时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的性能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丽萍 胡丰 +2 位作者 杨兴亮 裴立宅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1,3,共4页
为了扩大硅烷与无机盐复合钝化的应用范围,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以硅烷偶联剂为主成膜物,磷酸盐、氟钛酸盐作钝化剂,Na2MoO4和NH4VO3作缓蚀剂,一步钝化制备了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硫酸铜点滴腐蚀、盐水浸泡、中... 为了扩大硅烷与无机盐复合钝化的应用范围,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以硅烷偶联剂为主成膜物,磷酸盐、氟钛酸盐作钝化剂,Na2MoO4和NH4VO3作缓蚀剂,一步钝化制备了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硫酸铜点滴腐蚀、盐水浸泡、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技术对钝化膜层的微观形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在锌层表面起到了化学和物理的屏障作用,可以阻止腐蚀过程中的极化反应和锌的溶解,增强镀锌钢板的耐蚀性;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的腐蚀面积小于5%,极化阻抗达到9 kΩ,耐蚀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钝化膜 无机.有机硅烷 镀锌钢板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耐火钢高温下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蒋首超 陆立新 +3 位作者 李国强 沈俊昶 吴保桥 吴结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5,共4页
为了得到高温下耐火钢的材料特性,对马钢集团开发的耐火钢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高温下的恒温加载拉伸试验,得到不同温度下耐火钢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面缩率和应力-应变关系,并测定高温下耐火钢的热膨胀系... 为了得到高温下耐火钢的材料特性,对马钢集团开发的耐火钢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高温下的恒温加载拉伸试验,得到不同温度下耐火钢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面缩率和应力-应变关系,并测定高温下耐火钢的热膨胀系数,采用悬丝耦合共振法测定高温下耐火钢的初始弹性模量。试验表明,马钢耐火钢在600℃时的屈服强度大于常温下的2/3,弹性模量大于常温下的3/4。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拟合得到耐火钢的各力学指标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用于耐火钢结构抗火性能的分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试验 力学性能 耐火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