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简论
1
作者 李庆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但戏剧的内容则是以人物活动构成的故事,因此它本质上乃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转化形式。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让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在戏剧语言的运动机制上寻找中国戏曲固有的基本特征。所谓戏... 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但戏剧的内容则是以人物活动构成的故事,因此它本质上乃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转化形式。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让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在戏剧语言的运动机制上寻找中国戏曲固有的基本特征。所谓戏剧语言的运动机制,指的是戏剧语言系统在向观众输送艺术信息和思想信息时的工作机理和规律,它决定戏剧的表演体系。戏剧语言系统是由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系统转化来的。在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不能脱离作者的语言而独立存在,而且人物什么时候说和想,怎样说和想,都通过作者“讲述故事”这种机制来调度。这种机制不仅是主导性的,而且完全是作者“自为”性的。也就是说,作者以“自为”机制来支配语言的运动,让它反映客观“自在”的生活。当叙事性文学作品转化为舞台表演的戏剧以后,人物自身的语言保存下来,而作者的语言似乎不存在了,其实不然。一方面,它转化为由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构成的情节运动,也就是人物语言的行动性;一方面,它“物化”为其他的舞台传达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艺术特征 叙事性 戏剧语言 人物语言 戏曲舞台 舞台表演 行动性 观众 表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