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马鞍山上湖村东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
作者 费小路 张后武 +2 位作者 李辉辉 赵宝先 邓雁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I0005,共5页
The Eastern Jin tombs in Shanghu village yielded a quite large corpus of data including spouted vessels,pingji(ceramic table),(ceramic vessels with compartments)and brick corner columns.The structure of these burials ... The Eastern Jin tombs in Shanghu village yielded a quite large corpus of data including spouted vessels,pingji(ceramic table),(ceramic vessels with compartments)and brick corner columns.The structure of these burials is valuable for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burials with corner column facility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 上湖村 东晋墓群 角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朱然墓漆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訾威 方晓阳 +3 位作者 苏润青 张尚欣 黄万霞 李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
漆砚是砚台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漆木砚、漆砂砚等都是漆砚的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工艺特征。早期漆砚的髹漆工艺较为简单,至明清时期的漆砂砚工艺为漆砚发展的巅峰。为探索古代漆砚工艺,利用显微CT、包埋剖面观察、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 漆砚是砚台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漆木砚、漆砂砚等都是漆砚的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工艺特征。早期漆砚的髹漆工艺较为简单,至明清时期的漆砂砚工艺为漆砚发展的巅峰。为探索古代漆砚工艺,利用显微CT、包埋剖面观察、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三国时期朱然墓出土的漆砚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件砚台为大漆直接髹涂在木胎上,砚堂和砚盒的外观颜色为大漆自然色,砚堂边的红色颜料为朱砂,在砚堂漆层中并未发现诸如金刚砂或石英粉之类的研磨颗粒物。该砚台在考古报告中记录为“漆砂砚”,漆砂砚工艺仅见于明清时期文献记载,典型特征是用大漆调和颗粒研磨物作为砚堂。因此,三国朱然墓的这件砚台不具备漆砂砚特征,或称之为漆砚更为适宜。同时,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为两汉时期的漆砚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然墓 漆砚 显微CT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合 段鸿莺 +5 位作者 丁银忠 窦一村 侯佳钰 苗建民 富品莹 赵长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清代不同地区建筑琉璃构件的原料、烧制工艺及其性能关系,本工作以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测定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利用热膨胀仪和理论计算方法测试计算胎、釉的热膨胀... 为了更好地揭示清代不同地区建筑琉璃构件的原料、烧制工艺及其性能关系,本工作以北京故宫和辽宁黄瓦窑清代建筑琉璃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WDXRF、EDXRF测定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利用热膨胀仪和理论计算方法测试计算胎、釉的热膨胀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地清代建筑琉璃构件胎釉的化学组成规律和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性关系。结果表明:两地琉璃构件釉料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而琉璃构件胎体原料不同,北京故宫清代琉璃构件胎体化学组成属于硅-铝体系,辽宁黄瓦窑的琉璃构件则属于硅-铝-镁体系,因此两地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关系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琉璃构件 化学组成 胎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