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EWM与多源数据的尾矿库安全风险动态监测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威 张小龙 +2 位作者 唐立鹤 孙铭骏 骆明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1,共10页
尾矿库作为矿业生产中存储和处理废弃物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尾矿库数量众多,一旦发生溃坝等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精准评价尾矿库的安全风险是实现尾矿库安全管理和... 尾矿库作为矿业生产中存储和处理废弃物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尾矿库数量众多,一旦发生溃坝等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精准评价尾矿库的安全风险是实现尾矿库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技术。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缺乏对实时动态数据考虑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相结合的尾矿库安全风险动态监测评价模型。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尾矿库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危险源和安全风险,确定了涵盖库区周边环境、排洪系统、尾矿坝等7个方面的38个影响因子,构建了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多源数据划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采用AHP-EWM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各影响因子的综合权重,构建了静态因子与动态因子相结合的安全风险动态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尾矿库安全风险的实时动态评价。最后,以青山尾矿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处于安全状态,与人工定期核查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所提模型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尾矿库的安全风险等级,为尾矿库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安全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小刚 倪智伟 +2 位作者 朱君星 秦柯 唐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 寒区岩体由于反复冻融导致的变形破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前沿课题。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特征,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宏观破坏特征,并采用电镜分析破坏面的微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后裂隙灰岩的破坏特征呈明显的脆性破坏,其峰值应力、弹性模量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应变随裂隙倾角、冻融循环次数呈正相关。宏观破坏模式主要以裂纹模式为主,片落模式为辅,破坏面与预制裂隙有关,多为张拉裂纹,与冻融循环无明显相关性。微观试验揭露了冻融循环对裂隙灰岩的损伤,微裂纹的平均长度、累计长度和平均宽度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预制裂隙对破坏面的微观特征无明显影响。对于不同裂隙倾角的裂隙灰岩,预制裂隙影响了宏观破坏裂纹发育,而冻融加剧了内部微裂纹的扩展;裂隙倾角的增大抑制了冻融循环带来的损伤,提高了岩体耐久性。研究成果可为寒区矿山工程开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灰岩 裂隙倾角 冻融循环 单轴压缩 峰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结构面交互式识别技术与系统研发
3
作者 代永新 徐全 +3 位作者 卢敬标 李子健 张思远 杨月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岩质边坡中的岩体结构面调查与分析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然而,传统手段获取边坡岩体结构面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主观性高、数字化程度低以及流程繁琐等不足。基于三维重建SFM算法,深入研究了高精度大场景露天矿边坡... 岩质边坡中的岩体结构面调查与分析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之一。然而,传统手段获取边坡岩体结构面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主观性高、数字化程度低以及流程繁琐等不足。基于三维重建SFM算法,深入研究了高精度大场景露天矿边坡岩体三维实景模型重建方法,并融合高精度边坡岩体三维实景模型中的空间和纹理特征信息,构建了以Opengl图形库为基底的可视化交互系统,实现了岩质边坡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的高效采集和可视化操作。同时,将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理论应用到结构面识别中,实现岩体结构的交互式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岩质边坡结构面识别系统,并以某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岩体力学基本理论深度挖掘岩体结构信息解译结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使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控更具有及时性、高效性、准确性,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无人机 边坡稳定性 倾斜摄影 结构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