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
28
1
作者
陈瑶
王鹤玮
+9 位作者
项育枝
王晓文
赵坤
窦晓语
孙晓旖
吴梅芬
董庆亮
王莹莹
王传凯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后12周随访时,采用上肢徒手肌力测试(MMT)、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定上肢部分(FMA-UE)、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1.511, P> 0.05);治疗后12周随访时,治疗组腕背伸肌力、FMA-UE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t> 2.312, 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手功能障碍
上肢
后遗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
28
1
作者
陈瑶
王鹤玮
项育枝
王晓文
赵坤
窦晓语
孙晓旖
吴梅芬
董庆亮
王莹莹
王传凯
贾杰
机构
上海市第三
康复
医院
康复
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
康复
医学科
静安区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
医学科
静安区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
静安区
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
医学科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1-1375,共5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面上项目(No.201540197)~~
文摘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后12周随访时,采用上肢徒手肌力测试(MMT)、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定上肢部分(FMA-UE)、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1.511, P> 0.05);治疗后12周随访时,治疗组腕背伸肌力、FMA-UE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t> 2.312, 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手功能障碍
上肢
后遗症期
Keywords
strok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acupoint stimulation
hand dysfunction
upper extremity
chronic stag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陈瑶
王鹤玮
项育枝
王晓文
赵坤
窦晓语
孙晓旖
吴梅芬
董庆亮
王莹莹
王传凯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