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进出平衡”探析
1
作者 何文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甘肃省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转出、转入情况,分析了耕地“进出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台配套支持政策、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加强后... 实施耕地“进出平衡”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守住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总结了甘肃省静宁县2021—2023年耕地转出、转入情况,分析了耕地“进出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台配套支持政策、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加强后期管护、探索指标有偿使用机制、制定详尽规划和指标储备方案等建议,以确保耕地“进出平衡”制度的有效实施,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进出平衡 稳定性评价 耕地质量 后期管护 指标有偿使用机制 静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
2
作者 何文艳 石转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31-33,共3页
该文以静宁县为例,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技术要求,采用因素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系统研究了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的方法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开展农用地定级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静宁县农用地... 该文以静宁县为例,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技术要求,采用因素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农用地定级指标体系,系统研究了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的方法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开展农用地定级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静宁县农用地可划分为4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地面积占比分别为8.93%、17.69%、40.19%、33.19%。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农用地级别呈现以行政中心为核心向周边区域递减的圈层分布格局,同时受地形、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因素法 专家调查法 静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珍 石转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1期70-75,共6页
结合静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及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宁... 结合静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方法及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宁县满足要求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1290.50 hm^2,以其他草地为主,分布零散,图斑破碎,规模较小,开发难度大。针对静宁县耕地后备资源以上特点,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GIS 调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静宁县耕地撂荒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6期82-8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宁县耕地撂荒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撂荒 现状 空间特征 对策建议 静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