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果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之我见Ⅳ:服务乡村振兴,果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必须坚持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学森 毛志泉 +6 位作者 王楠 张宗营 王志刚 姜召涛 徐月华 东明学 李建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我国是苹果和梨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业高校的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研究建立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品...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我国是苹果和梨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业高校的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研究建立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品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与良法配套。为此,以课题组苹果和梨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案例,就如何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和梨 资源与育种 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 良种良法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被引量:8
2
作者 孔燕平 陈鹏 吴天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4期64-66,共3页
为进一步发展静宁苹果产业,达到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目标,文章全面阐述了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有据地分析当前全县苹果生产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及改进措施,为静宁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发展静宁苹果产业,达到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目标,文章全面阐述了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有据地分析当前全县苹果生产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及改进措施,为静宁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产业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县苹果重茬建园及其夏季管理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鹏鹏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第6期14-15,共2页
甘肃省静宁县是享誉全国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苹果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对静宁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静宁县20世纪80—90年代建立的苹果园,大部分为乔砧密植园,现在存在树势衰弱、树冠大而厚,通风透... 甘肃省静宁县是享誉全国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苹果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对静宁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静宁县20世纪80—90年代建立的苹果园,大部分为乔砧密植园,现在存在树势衰弱、树冠大而厚,通风透光不良、腐烂病严重、产量下降、果实商品率降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 静宁县 矮化砧 苹果园 短枝型品种 夏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及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张瑞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20期8-9,共2页
本文通过对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加强静宁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及示范园区建设,需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推广方式;要积极推进技术推广方式创新,不断拓展技术推广服务覆盖面;引进推广果业高新技术,推进各类... 本文通过对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加强静宁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及示范园区建设,需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推广方式;要积极推进技术推广方式创新,不断拓展技术推广服务覆盖面;引进推广果业高新技术,推进各类示范园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推广 建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之我见Ⅲ:三位一体的中国式苹果宽行高干省力高效栽培法推动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学森 毛志泉 +6 位作者 王楠 张宗营 王志刚 姜召涛 徐月华 东明学 李建明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共3页
果树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就是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针对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性、果园基础地力差、机械化水平低及劳动力成本高、果园规模小及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等4个关键共性问题,采用良种、良砧与良法... 果树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就是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针对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性、果园基础地力差、机械化水平低及劳动力成本高、果园规模小及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等4个关键共性问题,采用良种、良砧与良法集成配套的思路,创建了既适用于土壤瘠薄的“春旱秋涝”东部渤海湾产区和“干旱少雨”的西部黄土高原产区,也适用于适度规模的农场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果农,同时也有助于果园生草化和机械化的苹果现代宽行高干栽培模式,并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的显著效果,这将推动我国苹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业 新旧动能转换 三位一体 宽行高干 省力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1号苹果老果园间伐改形试验
6
作者 李国梁 李鹏鹏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1期3-4,共2页
静宁1号是甘肃省自主培育的优良苹果品种,部分苹果园管理粗放,导致郁闭,效益低。2018—2024年对静宁1号老果园开展隔行间伐、树体改形试验,并配套增施有机肥、拉枝、短果枝结果等技术。结果显示,改造后树高降至3.0米,主枝数减至5个,层... 静宁1号是甘肃省自主培育的优良苹果品种,部分苹果园管理粗放,导致郁闭,效益低。2018—2024年对静宁1号老果园开展隔行间伐、树体改形试验,并配套增施有机肥、拉枝、短果枝结果等技术。结果显示,改造后树高降至3.0米,主枝数减至5个,层间距增大至40厘米,主枝腰角、梢角分别增大至80°、70°;改造第1年结果枝组数减少,第3年与对照树基本持平。改造初期产量下降,后期因果实品质提高,单价上涨,收益显著增加,为老果园改造提供了示范。调研发现,静宁1号苹果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其小中型结果枝不拉枝或轻微拉枝也易成花,主枝延长头向上生长且结果主枝常自然下垂;每个中大型结果枝条可结果实10~15个,大型果以直径90毫米为主,果个均匀,株产150~175千克;花期抗低温冻害能力强,后期果实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静宁1号 老果园 改造 间伐 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苹果园重茬建园两种模式对比试验
7
作者 李国梁 李鹏鹏 《西北园艺》 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
对比分析了3年生带分枝M9T337/烟富3号+深沟改良土壤、2年生带分枝抗重茬矮化自根砧/烟富3号的苹果老果园重茬建园模式,结果表明:在树体生长方面,2年生抗重茬模式部分指标表现更优,且无需深沟改土,省工省力省投资,抗重茬砧木增强根系活... 对比分析了3年生带分枝M9T337/烟富3号+深沟改良土壤、2年生带分枝抗重茬矮化自根砧/烟富3号的苹果老果园重茬建园模式,结果表明:在树体生长方面,2年生抗重茬模式部分指标表现更优,且无需深沟改土,省工省力省投资,抗重茬砧木增强根系活力与抗性作用明显;在产量效益方面,两种模式均可早果丰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硬度相近,果实品质优良,且2年生抗重茬模式在栽植第3~5年产量比3年生非抗重茬+深沟改良土壤模式提升明显,第6年产量趋于一致。说明抗重茬砧木能够很好地克服连作障碍,在生长前期能快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及早进入丰产期,前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综合各项指标,从早结果、早见效角度考虑,宜优先采用2年生抗重茬模式建园;3年生非抗重茬+深沟改良土壤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从长远来看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老果园 重茬 深沟改良 抗重茬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葡萄延迟栽培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霞 《西北园艺(综合)》 2020年第2期31-34,共4页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葡萄 日光温室栽培 塑料大棚 葡萄栽培 葡萄生长发育 延迟栽培 葡萄设施栽培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霞 《西北园艺(综合)》 2020年第1期56-58,共3页
日本圆叶海棠为秋海棠科,是日本培育品种苗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砧,其显著特点是生长势好,抗逆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扦插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且与苹果具有良好的嫁接亲和性,作为优良砧木,以挂果早的独特优点取代了传统海棠品种,在生产上... 日本圆叶海棠为秋海棠科,是日本培育品种苗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砧,其显著特点是生长势好,抗逆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扦插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且与苹果具有良好的嫁接亲和性,作为优良砧木,以挂果早的独特优点取代了传统海棠品种,在生产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引进的日本圆叶海棠的数量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质苹果的生产。用圆叶海棠扦插繁殖砧木取代实生播种繁殖砧木是苹果育苗中的一次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苹果 扦插繁殖 优良砧木 培育品种 扦插成活率 嫁接亲和性 基砧 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苹果——甘肃独特的种植模式
10
作者 杨百亨 《果农之友》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位于我国内陆的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降雨稀少,十年九旱,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地上水资源匮乏,水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位于中东部的会宁、静宁、通渭、秦安、庄浪是全国著名干旱区,年降雨量在280~460毫米。为了抵御干旱对农业... 位于我国内陆的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降雨稀少,十年九旱,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地上水资源匮乏,水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位于中东部的会宁、静宁、通渭、秦安、庄浪是全国著名干旱区,年降雨量在280~460毫米。为了抵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长期探索形成了较独特的旱作种植模式——沙田种植模式,即在土壤上铺一层细绵沙,然后种植作物,土壤铺沙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沙田 水资源匮乏 种植作物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覆沙果园土壤温湿度和矿质养分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小勇 任静 +5 位作者 韩富军 彭海 孙文泰 孔芬 李建明 李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基于连续3年对覆沙20年苹果园土壤温湿度的定点监测,研究分析了长期覆沙条件下土壤温湿度和矿质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苹果年生育周期,覆沙提高了苹果园土壤温度、降低了冻土深度、缩短了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覆沙园0~80 cm... 基于连续3年对覆沙20年苹果园土壤温湿度的定点监测,研究分析了长期覆沙条件下土壤温湿度和矿质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苹果年生育周期,覆沙提高了苹果园土壤温度、降低了冻土深度、缩短了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覆沙园0~80 cm土壤年平均温度比清耕园增高0.8℃,20和40 cm土壤0℃以下温度持续日数分别比清耕园缩短14.5和9.5 d。覆沙园苹果花期日平均土壤温度比清耕园高1.6℃,有利于苹果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早春抗寒能力。覆沙园不同土层全年土壤温度峰值均出现在7月,其40 cm土壤增温效果最明显,比清耕园高1.2℃。果园覆沙降低了土壤温度振幅和日变幅,其变异系数也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变化总体呈缓慢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覆沙明显提高了果园土壤含水量,特别是休眠期含水量,全年比清耕园高3.0%,其中休眠期高5.0%。覆沙果园土壤含水量峰值比清耕园提前,至6月份达到最高,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果园初夏旱情。覆沙明显保持和改善了深层土壤水分的稳定供给,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变幅,全年6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稳定保持在20.4%~22.4%、80 cm在19.5%~22.1%之间,分别比清耕园高5.0%和6.1%,但覆沙园4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最低,为16.8%,比清耕园低0.5%。(3)长期覆沙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覆沙园60~80 cm土壤全氮、0~20 cm土壤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园,而0~20 cm土壤速效钾低于清耕园。覆沙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呈显著的深层积累特性,而铵态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其0~80 cm硝态氮平均含量低于清耕园。长期覆沙增加了表层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旱塬区苹果园覆沙明显改善了果树根域土壤环境,有利于提高果园水肥利用效率、改善果实品质、增加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矿质养分 果园覆盖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苹果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学森 王楠 +9 位作者 张宗营 毛志泉 王志刚 徐月华 姜生辉 房鸿程 王意程 东明学 李建明 隋秀奇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22,I0002,共6页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品种单一、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主栽品种’红富士'果实着色、风味品质及结果习性等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苹果育种特别是红肉苹果育种周期长、缺乏优异种质等问...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品种单一、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主栽品种’红富士'果实着色、风味品质及结果习性等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苹果育种特别是红肉苹果育种周期长、缺乏优异种质等问题,系统介绍了以“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在品质形成与芽变机理、红肉苹果优异种质创制、高效育种技术创建、特色多样化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成果,旨在为其他野生果树资源的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高类黄酮(红肉与红皮) 育种技术 新品种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调控对甘肃静宁长期覆沙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小勇 任静 +6 位作者 孔芬 韩富军 彭海 李建明 李强 贾军平 温有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为探明旱地苹果不同耕作方式下适宜的施氮量,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长期覆沙苹果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主区为覆沙(SM)与清耕(CT)2个处理,副区为5个氮素水平,每株施氮量分别为0(N1)、109 g(N2)、218 g(... 为探明旱地苹果不同耕作方式下适宜的施氮量,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长期覆沙苹果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主区为覆沙(SM)与清耕(CT)2个处理,副区为5个氮素水平,每株施氮量分别为0(N1)、109 g(N2)、218 g(N3)、327 g(N4)和436 g(N5),配施等量的磷(P_(2)O_(5),145 g)、钾(K_(2)O,87 g)和商用有机肥6.5 kg。结果表明:(1)果园覆沙能显著提高苹果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清耕分别平均提高15.3%、4.1%、5.6%、3.5%和1.8%;改善果实着色程度,果实背阴面a*、C*和FCI值分别提高了55.1%、18.5%和15.1%,覆沙苹果果实更鲜红。(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苹果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增大,果实向阳面硬度降低,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均呈升-降的变化特征。适量施氮有利于苹果果形指数、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以及向阳面可溶性固形物的提高。综合分析得出,施氮量为N3(179.85 kg·hm^(-2))时,果实品质最优。(3)覆沙处理贮藏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持了果实阴面红色度,FCI较清耕提高23.6%;果实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和程度随耕作方式和施氮量而变化,冷藏90d后,不同处理果实总糖含量提升2.47~3.29倍,Vc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则分别降低55.7%~82.7%、18.2%~50.3%;低温贮藏减弱或降低了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果实有机酸、Vc含量以及阴面硬度的影响。果园覆沙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适量施氮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黄土高原旱塬区覆沙果园最佳施氮量为218 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苹果 品质 果实色度 长期覆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苹果产业节本增效关键技术Ⅱ:现代宽行高干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创建技术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学森 毛志泉 +12 位作者 姜远茂 王楠 张宗营 王志刚 于国合 邹养军 姜召涛 王恩琪 东明学 徐月华 马均 李建明 隋秀奇 《中国果树》 2017年第2期1-4,J0002,共5页
针对我国苹果主产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降水的时空不均衡性和不匹配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长久性及果农转型升级的迫切性、芽变选种与苹果短枝型芽变品种品质、栽培模式变革与其整形修剪方式以及良种与良法配套等苹果现代栽培模式创建... 针对我国苹果主产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降水的时空不均衡性和不匹配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长久性及果农转型升级的迫切性、芽变选种与苹果短枝型芽变品种品质、栽培模式变革与其整形修剪方式以及良种与良法配套等苹果现代栽培模式创建中的问题,提出按照因时因地制宜及多样化原则,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宽行高干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包括灌溉区的矮化自根砧、干旱区的抗性砧优质短及冷凉区的抗性砧穗组合等3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宽行高干 省力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土高原旱作区果园4种水肥管理模式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小勇 任静 +4 位作者 彭海 韩富军 李建明 贾军平 温有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8-255,共8页
研究旱作区果园土壤水肥管理模式效应,为优化苹果园水肥管理、实现水肥最佳匹配提供依据。在甘肃陇东旱作区苹果园,选择水肥膜一体(T1)、垄膜集雨+沟内覆草(T2)、施肥枪“肥水一体”(T3)等3种主要模式,以传统清耕果园土壤施肥(T4)为对照... 研究旱作区果园土壤水肥管理模式效应,为优化苹果园水肥管理、实现水肥最佳匹配提供依据。在甘肃陇东旱作区苹果园,选择水肥膜一体(T1)、垄膜集雨+沟内覆草(T2)、施肥枪“肥水一体”(T3)等3种主要模式,以传统清耕果园土壤施肥(T4)为对照,测定分析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叶绿素和叶片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旱作区苹果园0~60 cm土壤中,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且递减幅度逐渐减弱;浅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显著高于中、下层(20~60 cm)土壤;不同水肥模式、土壤深度全钾含量均较高,表现出明显的土壤养分浅层富集和土壤富钾特征。苹果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降幅均显著低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速效养分。不同水肥模式土壤矿质养分的消耗程度不同,浅层土壤表现更加明显。在0~20 cm土壤中,T4(CK)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模式,而果实成熟期又显著降低,表明清耕管理土壤保肥及养分持续供应能力较低。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苹果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叶绿素含量变化较大,T3幼果期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1和T4,但与T2差异不显著。不同模式不同时期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随苹果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而叶片钾含量呈“升-降”态势;至果实成熟期叶片氮、磷、钾含量达到最低。T2的可溶性糖、总糖和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C含量显著高于T4,但与T1和T3差异不显著。旱作区苹果园推广应用“垄膜集雨+沟内覆草”技术措施,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长发育 水肥管理模式 旱作区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解地膜在苹果园应用的水热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富军 彭海 +3 位作者 任静 李建明 李强 刘小勇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以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为对照,选用白色降解膜、黑色降解膜、银灰色降解膜等3种降解地膜,观察了不同降解地膜苹果树行间覆盖的增温保墒效果。结果表明,6—8月份覆膜后,0~100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 以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为对照,选用白色降解膜、黑色降解膜、银灰色降解膜等3种降解地膜,观察了不同降解地膜苹果树行间覆盖的增温保墒效果。结果表明,6—8月份覆膜后,0~100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降解风化速度以白色降解膜最快,银灰色降解膜次之,黑色降解膜较慢。随着降解膜逐步裂解风化,3种降解膜的增温效果也逐渐减弱,保墒效果也随之降低。到12月份后,各处理覆膜保温效果与土壤温度变化观测值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白色降解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地膜 增温保墒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号苹果幼树叶片内源激素及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生瑞 毛娟 +5 位作者 马宗桓 侯应军 李鹏鹏 李建明 冯童 陈佰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3-121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号苹果幼树叶片内源激素及糖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静宁地区发展的烟富3号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烟富3号为接穗,以西府海棠为基砧,以M26、GM256、P16、P2、M27、T337、SH40、SH6和M9为中间砧,定... 【目的】研究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号苹果幼树叶片内源激素及糖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静宁地区发展的烟富3号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烟富3号为接穗,以西府海棠为基砧,以M26、GM256、P16、P2、M27、T337、SH40、SH6和M9为中间砧,定植3 a(年)后调查树体生长指标,然后测定其叶片中ZT、GA3、IAA、ABA、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的含量。【结果】P16作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时,株高最小,ZT含量最高;P2作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时,节间长最短,ABA含量最高,IAA/ABA和(ZT+IAA+GA3)/ABA的比值最小;以P16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时,叶片中果糖与葡萄糖含量最高;以T337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时,叶片中山梨糖醇与蔗糖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茎粗和节间长与ABA含量均呈负相关,节间长与IAA/ABA和(ZT+IAA+GA3)/ABA的比值呈正相关。【结论】P2和P16作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时,树体生长量最小,叶片中的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砧穗组合,IAA/ABA和(ZT+IAA+GA3)/ABA的比值最小,说明P2和P16矮化性在9种矮化中间砧中最好。SH40和SH6的矮化性仅次于P2和P16,树体与P2和P16相比更为中庸,仅从树势与矮化性方面来看,更适合作为烟富3号的矮化中间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烟富3号 矮化中间砧 叶片 内源激素 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静宁苹果无袋与套袋栽培理化性状及农药残留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鹏鹏 赵政阳 李建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成纪1号’短枝型富士品种和‘静宁1号’粉红秦冠品种为试材,研究苹果套袋与无袋栽培对果实内在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以‘成纪1号’短枝型富士品种和‘静宁1号’粉红秦冠品种为试材,研究苹果套袋与无袋栽培对果实内在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无袋栽培果实综合品质均优于套袋果实;无袋栽培果实与套袋栽培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果实内在品质、农残及当地生产成本等因素,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大力推广发展当地自主选育的优良苹果新品种‘成纪1号’和‘静宁1号’,同时引进推广易着色、特色优势品种,并进一步研究苹果无袋栽培综合技术,在静宁及周边地区逐渐推广苹果无袋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静宁 '成纪1号’ '静宁1号’ 套袋 不套袋 理化性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旱作‘成纪1号’短枝富士苹果宽行高干无支架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炳伟 韩明玉 《中国果树》 2017年第5期37-40,J0002,共5页
在甘肃省陇东旱作苹果产区静宁县,以新疆野苹果为砧木,开展了‘成纪1号’短枝富士不架设支架的旱作宽行高干栽培试验,生长过程中培养高纺锤形树体结构,使树体保持动态的金字塔状。结果表明:栽植次年见果,第3年667 m2产量810 kg,第4年1 6... 在甘肃省陇东旱作苹果产区静宁县,以新疆野苹果为砧木,开展了‘成纪1号’短枝富士不架设支架的旱作宽行高干栽培试验,生长过程中培养高纺锤形树体结构,使树体保持动态的金字塔状。结果表明:栽植次年见果,第3年667 m2产量810 kg,第4年1 604 kg,第5年2 248 kg,第6年2 805 kg;表现为树冠矮小、成花早、园貌整齐、早果丰产、抗逆性强、效益高。该栽培模式具有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便于机械作业,经济利用土地等特点。‘成纪1号’宽行高干集约高效栽培模式适宜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及其他干旱缺水的山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成纪1号’ 陇东 旱作 乔砧 无支架 矮化密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凉苹果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菊红 岳德成 +5 位作者 柳建伟 李强 史广亮 李青梅 姜延军 李鹏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1-227,共7页
采用大面积普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市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分布特点、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发现全市苹果病虫害至少54种,其中害虫37种,病害17种,优势病虫害9种。苹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花叶病毒病和金纹细蛾... 采用大面积普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平凉市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分布特点、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发现全市苹果病虫害至少54种,其中害虫37种,病害17种,优势病虫害9种。苹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花叶病毒病和金纹细蛾是普遍发生的优势病虫害,以苹果树腐烂病和斑点落叶病发生最重,前者病株率为19.72%~30.54%,后者病园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到95.83%~100.00%、11.11%~95.56%和2.22~34.56;苹果黑星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病和绣线菊蚜是局部发生的优势病虫害,其中苹果黑星病仅分布于静宁、庄浪和灵台县,且呈严重发生和迅速扩散态势,病园率、病叶率、病情指数分别达到66.67%~100.00%、7.26%~35.71%和1.74~10.78,苹果褐斑病在崆峒、崇信、泾川县(区)重或较重发生,苹果锈病在泾川、庄浪县较重发生,苹果白粉病在崇信县中度发生,苹果绣线菊蚜除在个别果园发生较重外,整体呈轻度以下发生。由病害引起的苹果叶片提早脱落现象在六盘山以东普遍和严重发生,落叶率达到11.89%~58.67%,是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市 苹果 病虫害 种类 发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