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元德 李锋 +2 位作者 郝丹东 李占保 何江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5期42-43,84,共3页
宁夏通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建成了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农田水利工程建后如何管好甩好并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 宁夏通过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建成了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农田水利工程建后如何管好甩好并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项目高效利用的关键,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投资的回报和广大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我们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区计划3年建设93个农民用水协会。目前在已建成的27个协会中,开展了工程建后管护现状、基本做法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旨在为今后增强工程建后管护的机制创新注入活力,并对以农民用水协会为管护主体的工程管护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中小型水利工程 管护机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水利工程 世界银行贷款 用水协会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心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
2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1年第10期32-33,共2页
2009年,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被确定为全区首批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县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项目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田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畅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 2009年,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被确定为全区首批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县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项目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田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畅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地肥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现代农业 宁夏自治区 示范工程 青铜峡市 基础设施 项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