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接近4万人,耕地面积达到462 km2,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内;齐家时期人口和耕地有一定幅度下降,在青铜时代人口和耕地有显著回升和增长,人口总数达61 000余人,耕地面积达到1 076 km2,约占区域适宜耕地总数的1/10。伴随人口与耕地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也逐步显现,5~4 ka B.P.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河谷地带乔木的减少,伴人植物增加,尤其是禾本科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与当时的粟作农业关系密切;4 ka B.P.后大范围的乔木减少是气候变化结果,其后人类活动加强,加速了乔木覆被面积的萎缩。展开更多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独一味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根据独一味查尔酮合成酶(LrCHS)和苯丙氨酸解氨酶(LrPAL)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建立独一味基因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进一...为了建立一种检测独一味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根据独一味查尔酮合成酶(LrCHS)和苯丙氨酸解氨酶(LrPAL)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建立独一味基因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进一步研究独一味CHS和PA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扩增曲线在1×10^5~1×10^11 copies/μ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单峰,无引物二聚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独一味CH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顺序为花>叶>叶柄>根>茎,PAL基因表达量顺序为叶柄>叶>花>根>茎.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成功用于独一味CHS和PAL基因表达的检测,为研究独一味在mRNA水平的定量分析提供技术平台.展开更多
文摘集成青海东部考古数据和DEM,利用面积和墓葬相结合的估算法计算了区域史前人口数量,并利用GIS工具重建史前区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区域人口、耕地迅速增加,并在晚期马厂时期达到新石器的顶峰,人口总数接近4万人,耕地面积达到462 km2,人口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内;齐家时期人口和耕地有一定幅度下降,在青铜时代人口和耕地有显著回升和增长,人口总数达61 000余人,耕地面积达到1 076 km2,约占区域适宜耕地总数的1/10。伴随人口与耕地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也逐步显现,5~4 ka B.P.人类活动导致研究区河谷地带乔木的减少,伴人植物增加,尤其是禾本科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与当时的粟作农业关系密切;4 ka B.P.后大范围的乔木减少是气候变化结果,其后人类活动加强,加速了乔木覆被面积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