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华 喻敏博 +2 位作者 侯璐 张贵 刘玉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_(50)值较低,EC_(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蚕豆赤斑病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帅棋 郭青云 +1 位作者 李霖灏 袁华宁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5-827,共13页
【目的】鉴定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中存在的香气物质,并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莫莉、2018-13、塞莱斯特、2018-20、甜心、雷尼6个品种的果实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目的】鉴定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中存在的香气物质,并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以莫莉、2018-13、塞莱斯特、2018-20、甜心、雷尼6个品种的果实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硬核期(HS)、着色期(VE)、商熟期(CMP)、完熟期(RP)果实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使用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6个品种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差异香气物质并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6个甜樱桃品种的果实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共检测出108种香气物质,在HS、VE、CMP、RP期分别检出69、46、45、32种香气物质,共有香气成分14种。随着甜樱桃的生长发育,莫莉品种醛类物质含量大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018-13品种中醛类物质含量大致呈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塞莱斯特品种中醇类物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018-20品种中烯烃类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PR期达最低;甜心品种中醛类和醇类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而雷尼品种中烷烃类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至RP期含量达到高峰。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VIP值大于1的物质,发现反式-2-己烯醛、2-己烯醛、己醛、反式-2-己烯-1-醇为不同发育时期主要的差异香气物质。6个甜樱桃品种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各有差异。【结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各有差异,反式-2-己烯醛、2-己烯醛、己醛、反式-2-己烯-1-醇为最关键的香气成分。研究结果为甜樱桃优良品种的香味遗传育种和香气合成代谢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果实发育 GC-MS 香气物质 发育过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3
作者 黄美菁 吕春娜 +3 位作者 康嘉慧 周一帆 赵酏浛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6,共10页
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 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电点为5.75~9.47,亚细胞定位预测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tSTOP和Ca.STOP1亲缘关系最近。顺式启动子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含有大量与环境、激素和生长发育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不同物种中的StSTOP基因存在一定同源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STOP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TOP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块茎大小及花青素含量的马铃薯品质及抗氧化特性比较
4
作者 董宇 车雨晴 +2 位作者 支欢欢 王舰 纳添仓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7-1628,共12页
为提高彩色马铃薯利用率以及分析贮藏品质变化,以5种紫皮紫肉和红皮红肉(薯肉中花青素分布梯度为0~100%)马铃薯块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块茎大小的彩色马铃薯在采收和7℃贮藏60 d后花青素、淀粉、还原性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 为提高彩色马铃薯利用率以及分析贮藏品质变化,以5种紫皮紫肉和红皮红肉(薯肉中花青素分布梯度为0~100%)马铃薯块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块茎大小的彩色马铃薯在采收和7℃贮藏60 d后花青素、淀粉、还原性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花青素分布梯度增加,采收时>200 g块茎中含有较高的花青素含量;对于同一品种,>200 g块茎比0~50 g块茎含有更高的淀粉含量以及更低的还原糖含量。与花青素分布低的品种(如P0和R0)相比,花青素分布高的品种(如P4和R4)且0~15 g块茎中含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7℃贮藏60 d能降低所有彩色马铃薯品种和各块茎中淀粉含量,增加花青素、还原性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综上所述,选用>200 g块茎并具备P2~P5或R2~R5花青素分布的彩色马铃薯品种,能有效提高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延长贮藏品质,而0~15 g块茎具有高花青素分布的品种因其采收和贮藏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物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适合作为原料来提取天然抗氧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花青素 块茎大小 淀粉 抗氧化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遗传分析
5
作者 康嘉慧 黄美菁 +2 位作者 李雅萍 孙成 王芳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7,14,共8页
为探究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的遗传分离规律,本研究对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的5个农艺性状及5个块茎形态进行了后代变异分析、表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性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农艺... 为探究马铃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及块茎形态的遗传分离规律,本研究对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的5个农艺性状及5个块茎形态进行了后代变异分析、表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性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与块茎形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杂交后代群体分离情况表明,小叶密集程度、薯皮颜色、薯块形状、表皮光滑度表现为母系遗传倾向;薯肉颜色、芽眼深度表现为父系遗传倾向。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2.96%。在遗传距离为0.92处可将475份马铃薯杂交后代群体分为7个类群,每个类群的植株数量不同,其中类群Ⅶ包含植株数量最多,为151个,类群Ⅵ包含数量最少,为18个,各类群植株特点不同,可根据实际育种目标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农艺性状 块茎形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LrAN2基因对马铃薯中花青素和糖苷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红艳 李洁雅 +3 位作者 李响 叶广继 周云 王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8-995,共8页
目前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中MYB基因参与的花青素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安全的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SGAs)在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LrAN2是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中... 目前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中MYB基因参与的花青素研究较为深入,但对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安全的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SGAs)在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LrAN2是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中的MYB基因,与黑果枸杞果实中花青素的积累有关。本研究以野生型大西洋、2种转LrAN2大西洋株系(LrAN2oe#66和LrAN2oe#200)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组织中的花青素和SGAs含量,并对SGA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pH示差法检测花青素发现,仅在转基因植株(LrAN2oe#200)叶片中检测到一定量的花青素(12 mg 100 g-1FW)。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SGAs发现,3个材料不同组织SGAs含量变化为叶片>薯皮>薯肉。薯皮中的SG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薯肉中LrAN2oe#66的SGAs含量较对照降低、LrAN2oe#200对照显著增加1.3倍,但未超出安全标准(0.2mg g-1FW);叶片中LrAN2oe#66的SGAs含量较对照增加1倍、LrAN2oe#200较对照显著增加3.8倍。qRT-PCR分析基因表达量发现,StHMG1和StSGT2基因受到LrAN2基因的调控在转基因植株中显著上调。本研究结果对马铃薯植株中花青素含量的积累具有指导意义,为进一步解析马铃薯资源中花青素及SGAs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AN2基因 马铃薯 花青素 糖苷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樱桃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俏 宁楠楠 +1 位作者 马永强 郭青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3,176,共9页
为明确青海省樱桃叶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及筛选出对其防效最佳的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对9种杀菌剂进行室内... 为明确青海省樱桃叶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及筛选出对其防效最佳的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并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对9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源分别为肌醇和乳糖,最适pH分别为6~8和6~7,24 h持续黑暗处理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9种化学药剂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258 mg/L。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樱桃叶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叶斑病 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8
作者 侯璐 龙有 张调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2-1279,共8页
【目的】明确不同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条纹病性的青稞资源。【方法】于2016—2022年采用3年3点共5次的田间病圃抗病性鉴定和利用2个条纹菌株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130份青稞种质资源... 【目的】明确不同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条纹病性的青稞资源。【方法】于2016—2022年采用3年3点共5次的田间病圃抗病性鉴定和利用2个条纹菌株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130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抗条纹病性鉴定。【结果】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03份种质资源在3年5个试验点均表现抗性,27份资源有不同程度的感病现象,分别占总资源的79.23%、20.77%;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87份资源表现抗性,43份资源表现感病,分别占总资源的66.92%、33.08%。【结论】田间、室内抗性鉴定综合分析结果发现:62份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具有抗性,包括4份免疫资源、20份种高抗资源和38份中抗资源,分别占总资源的3.08%、15.38%和29.23%;68份资源表现感病,包括17份中感资源和51份高感资源,分别占总资源的13.08%和3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种质资源 条纹病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征 周维秀 +1 位作者 杨永智 郭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探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马铃薯在轮作条件下,施用化肥及不同量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最佳有机肥施肥量,为当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海东市乐都区连续开展定位试验,在2021年... 【目的】探究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马铃薯在轮作条件下,施用化肥及不同量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最佳有机肥施肥量,为当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海东市乐都区连续开展定位试验,在2021年设置不施肥(CK)、专家推荐化肥施肥(OPT)、有机肥施肥8995.50 kg/hm^(2)(T_(1))、7496.25 kg/hm^(2)(T_(2))、5997.00 kg/hm^(2)(T_(3))、4497.75 kg/hm^(2)(T_(4))、2998.50 kg/hm^(2)(T_(5)),共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株高)、干物质含量及分配、经济性状(产量、加工商品率)的影响。【结果】有机肥处理T_(2)、T_(4)株高增高显著,其次为化肥处理OPT;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根+茎+叶和块茎干质量平衡期延迟效果排序依次为:T_(4)>T_(3)>T_(1)>T_(5)>CK>T_(2)>OPT,干质量平衡期之后“剪刀差”最大的是OPT处理,其次是T_(2)处理;从现蕾期到收获期,马铃薯根茎叶所占干物质比例逐渐减小,而块茎所占干物质比例逐渐增加,但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减少,茎所占干物质比例呈增加趋势,而叶片所占干物质比例呈减少趋势;每公顷总产量最高的是T_(3)处理,其次是T_(2)处理,较CK、OPT增产均显著;加工商品薯率最高是CK处理,其次为T_(1)和T_(2)、T_(5),但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认为在海东乐都马铃薯农业区,确保高产的有机肥最佳施用量范围为4497.75~7496.2 kg/hm^(2),确保较高加工商品率的有机肥最佳施用量范围为7496.25~8995.50 kg/hm^(2)。【结论】连续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化肥减施 有机肥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蒙耀 吴慧芳 +2 位作者 魏琳 石晖琴 沈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1-651,共11页
为了得到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4株芽胞杆菌中筛选出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并通过马铃薯活体试验探究菌株JZ1-4-10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芽胞杆菌中菌株JZ1-4-10的抑菌... 为了得到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4株芽胞杆菌中筛选出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并通过马铃薯活体试验探究菌株JZ1-4-10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及其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芽胞杆菌中菌株JZ1-4-10的抑菌活性最高,对茄病镰刀菌的抑菌率达59.15%,发酵液的抑菌率达61.25%;此外,菌株JZ1-4-10处理有效提高了马铃薯SOD和POD活性,降低PPO酶活性和MDA含量,保持了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品质,且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钝化的防治效果,达85.17%;同时,该菌株菌悬液及挥发性有机物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因此,暹罗芽胞杆菌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有着巨大的防治潜力,可进一步开发成生防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病镰刀菌 暹罗芽胞杆菌 马铃薯干腐病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种质资源抗条纹病鉴定及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有 赵珂 侯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目的】为发掘更多的抗条纹病青稞种质资源,明确抗条纹病基因在青稞种质资源中分布状况。【方法】选用127份青稞种质资源,利用2个菌株室内人工接种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和评价,并利用3个已知抗条纹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引物进行检测。【... 【目的】为发掘更多的抗条纹病青稞种质资源,明确抗条纹病基因在青稞种质资源中分布状况。【方法】选用127份青稞种质资源,利用2个菌株室内人工接种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和评价,并利用3个已知抗条纹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引物进行检测。【结果】127份资源中综合抗病表现免疫、高抗、中抗、高感和中感的分别有13、26、19、52和17份,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10.24%、20.47%、14.96%、40.94%和13.39%。Rdg基因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Rdg1a、Rdg2a和Rdg3的青稞种质资源数分别有3、40和11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36%、31.50%和8.66%。【结论】‘青0027’可能同时含有Rdg2a和Rdg3这2个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条纹病 抗病性鉴定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抗条纹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胜华 侯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大麦条纹病是由麦类核腔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病害,是我国大麦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对长江流域和河西走廊为主的一些地区受害较为严重。研究表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纹病害最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措施。... 大麦条纹病是由麦类核腔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病害,是我国大麦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对长江流域和河西走廊为主的一些地区受害较为严重。研究表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纹病害最有效、经济和安全的措施。本文综述了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病状、抗性种质资源筛选及抗病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大麦抗条纹病基因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在抗病分子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条纹病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防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参数
13
作者 蒙耀 陈红雨 +2 位作者 吴慧芳 魏琳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1681,共11页
【目的】优化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和发酵条件,以提高其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相关生防制剂的工业开发及农业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JZ1-4-10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 【目的】优化暹罗芽孢杆菌JZ1-4-10的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和发酵条件,以提高其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相关生防制剂的工业开发及农业应用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JZ1-4-10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适宜浓度,通过响应面法获得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比,在此基础上优化菌株JZ1-4-10的发酵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和摇床转速等发酵条件。【结果】菌株JZ1-4-10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玉米粉、大豆蛋白胨和KCl。以玉米粉(A)、大豆蛋白胨(B)和KCl(C)为因变量,菌株JZ1-4-10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的抑菌活性为响应值,拟合得到菌株JZ1-4-10抑菌率(y)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64.02+0.4937A+2.31B-2.19C-1.17AB+138AC-1.81BC-4.73A2-4.58B2-3.86C2,其中,玉米粉、大豆蛋白胨和KCl间的交互作用对菌株JZ1-4-10抑菌活性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尤其玉米粉与KCl及大豆蛋白胨与KCl的交互作用对抑菌活性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分配方:玉米粉0.94%、大豆蛋白胨1.23%、KCl 0.72%,且该条件下菌株JZ1-4-10的抑菌活性的实际值为65.20%,与试验预测的64.63%非常接近。经单因素优化后菌株JZ1-4-1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90 mL/250 mL、接种量1.5%、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温度30℃、pH 7。【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提高了菌株JZ1-4-10的产孢量和抑菌活性,优化的发酵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培养菌株JZ1-4-10菌悬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芽孢杆菌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盐湖地区嗜盐菌的分离纯化及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初探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硕 王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1,88,共4页
以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菊芋菌核菌(Jerusalem artichoke Sclerotium)、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蚕豆根腐菌(Fusarium solani)及豌豆根腐菌(Aphanomyces euteic... 以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菊芋菌核菌(Jerusalem artichoke Sclerotium)、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蚕豆根腐菌(Fusarium solani)及豌豆根腐菌(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ehsler)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对植物病原菌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为了获得对这几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作用的嗜盐菌菌株,对供试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及发酵液的活性筛选。经滤纸片法测定,青海盐湖嗜盐菌菌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用最小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嗜盐菌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9~1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菌 次级代谢产物 滤纸片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形成期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凤军 叶景秀 +3 位作者 阮建平 苏旺 周云 王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9,共7页
以旱作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和耐旱型品种陇薯6号为亲本构建的F_(1)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其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株高、茎粗等4个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2 MG-AD,... 以旱作敏感型品种大西洋和耐旱型品种陇薯6号为亲本构建的F_(1)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其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株高、茎粗等4个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2 MG-AD,受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4个性状的主基因的遗传率在16.02%~96.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菌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信 程亮 郭青云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4期238-241,共4页
通过田间自然诱发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方法,调查评价青海省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情况。结果显示:所有18个参试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能力。室内鉴定为中抗(MR)以上的品种有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44.44%;感病(S)品种有10个,占总参试... 通过田间自然诱发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方法,调查评价青海省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情况。结果显示:所有18个参试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能力。室内鉴定为中抗(MR)以上的品种有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44.44%;感病(S)品种有10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5.56%。田间鉴定为中抗(MR)以上的品种有13个,占总参试品种的72.22%;感病(S)品种有5个,占总参试品种的27.78%。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结果相同品种有5个,占总参试品种的2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晚疫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水平马铃薯叶片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凤军 叶景秀 +2 位作者 师理 阮建平 王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23-28,共6页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以耐旱品种青薯9号和干旱敏感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析干旱胁迫下耐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在盛花期叶片蛋白质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盛花期叶片中共鉴定出81个差异蛋白,其中78个有明确生理功能。耐旱... 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以耐旱品种青薯9号和干旱敏感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分析干旱胁迫下耐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在盛花期叶片蛋白质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盛花期叶片中共鉴定出81个差异蛋白,其中78个有明确生理功能。耐旱性强的品种青薯9号共鉴定出45个差异蛋白,干旱敏感品种费乌瑞它共鉴定出33个差异蛋白,对其进行初步功能分类,这些差异蛋白涉及光合作用、物质能量代谢、抗逆、信号传导和生长发育等相关生理生化过程,这些蛋白可能与马铃薯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引进CIP马铃薯种质资源产量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海宏 叶广继 王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34-4935,共2页
对青海从CIP引进的6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测产后,运用常规的减压干燥法、酶水解法、萃取法分别对薯块品质最为重要的干物质、淀粉及还原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这60份资源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马铃薯种质资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嗜盐菌S61生防因子分析及其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19-2631,共13页
【目的】测定中度嗜盐菌S6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干腐病的防效,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1株中度嗜盐菌S61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的】测定中度嗜盐菌S6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干腐病的防效,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及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的1株中度嗜盐菌S61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S61进行鉴定。通过对峙培养法和马铃薯活体试验,进行菌株S61及其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物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对储藏期马铃薯安全性评价。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排油圈法,分别测定菌株S61发酵液分泌抑菌蛋白和产生脂肽类物质的能力。【结果】结合菌株S6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菌株S61鉴定为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其发酵液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并能产生脂肽类物质。菌株S61及其有机溶剂萃取物对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4-13、青9A-5-2和65B-2-6)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强,对峙培养7 d后的抑制率为55.67%。菌株S61发酵液不同浓度(1、5、10和2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青9A-4-13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1.50%、63.00%、64.00%和66.00%。菌株S61发酵液及其正丁醇萃取物对马铃薯储藏安全。【结论】中度嗜盐菌S61在体外和马铃薯活体上均对干腐病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发酵产物的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最高,并存在生防因子,能产生一些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嗜盐菌 生防因子 马铃薯干腐病 防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基质对马铃薯青薯9号脱毒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85,共2页
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具有周期短、集约性强等特点,为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探讨了密度和基质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脱毒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和密度下,青薯9号脱毒微型薯产量差异... 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具有周期短、集约性强等特点,为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探讨了密度和基质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脱毒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和密度下,青薯9号脱毒微型薯产量差异显著;通过互作分析选择最佳因子组合,建立了青薯9号快速、低成本脱毒原原种薯生产的可行性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基质 脱毒微型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