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1
作者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4,共8页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开发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没能充分体现出草地生态系统本质特征。因此,本研究以草地生态系统的"三生功能"为基础,综合考虑草地的地域和空间的异质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水源涵养、侵蚀控制、废物处理、滞留沙尘、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固定CO2、释放O2、消减SO2、畜牧生产、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12项贡献率较高的功能指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了适宜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以藏北高寒草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生态系统家畜牧食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路明 龙瑞军 +1 位作者 郭旭生 尚占环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家畜牧食行为包括采食、反刍,游走,饮水,卧息和排泄粪尿,其中采食和反刍是两大主要行为。本文介绍了放牧家畜与牧草间的相互关系,放牧通过采食牧草,降低牧草光合叶面积指数而影响牧草生长发育。放牧作为一种人为干预,影响植被组成和群... 家畜牧食行为包括采食、反刍,游走,饮水,卧息和排泄粪尿,其中采食和反刍是两大主要行为。本文介绍了放牧家畜与牧草间的相互关系,放牧通过采食牧草,降低牧草光合叶面积指数而影响牧草生长发育。放牧作为一种人为干预,影响植被组成和群落结构,高放牧压力下,导致草地退化。在放牧情况下,牧草具有避牧和耐牧两种生存策略。由于放牧草地物种多样,家畜选择采食适口性高的植物或植物组成部分。介绍了国内外计算采食量的各种方法,包括计算放牧前后草地牧草生物量,通过内外源标记物计算排粪量或通过采食时间,单口采食率、单口采食量来计算采食量。家畜采食成分的测定一直以来都是难点,有直接观测法、瘤胃内容物或粪便镜检法、瘤胃瘘管法和炼烷烃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食行为 草地生态系统 草食家畜 采食 反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和土壤对秃斑面积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8
3
作者 韩立辉 尚占环 +4 位作者 任国华 王彦龙 马玉寿 李希来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边有草皮层覆盖的草地,其中全氮、铵态氮、有机碳差异显著;同时秃斑内pH显著高于秃斑块外水平,秃斑块是草地养分流失的通道。当秃斑面积大于5m2时,秃斑块与周边景观异质性降低。秃斑内植物物种饱和度为20~25种,显著低于有草毡层覆盖的草地。秃斑内主要毒杂草铁棒锤和细裂叶莲蒿与秃斑块面积呈线性正相关,鼠洞个数与秃斑块面积亦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秃斑块 植物群落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黑土滩”常见毒草对甘肃马先蒿的化感作用
4
作者 后源 程晓月 +2 位作者 任国华 邓斌 尚占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1-1656,共6页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典型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南山蒿(Artemisia nanschanica)为供体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典型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和南山蒿(Artemisia nanschanica)为供体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它们的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的化感作用,以期寻找对甘肃马先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生态化感抑制作用的植物种类及部位。结果表明,随着5种毒草各器官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甘肃马先蒿化感作用增强;且同一植物在测试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表现为叶、根的水浸提液对甘肃马先蒿种子和幼苗的抑制作用强于茎的浸提液。从5种毒草化感作用的综合表现看,黄花棘豆的叶和根、南山蒿的叶在浸提液浓度为25 g/L时对甘肃马先蒿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其他毒草;当作用浓度升至100 g/L时,对甘肃马先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表现出致死作用。因此,对黄花棘豆叶、根和南山蒿叶等植物器官的化感作用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将有望开发出针对甘肃马先蒿的专用生物源控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次生毒草 甘肃马先蒿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5
作者 辛国省 龙瑞军 +2 位作者 尚占环 丁路明 郭旭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7,共10页
为科学评价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对土-草-畜矿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4个县(天祝、大通、玛曲、若尔盖)的土壤特征和矿物元素进行分析调查。共计采集256个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 为科学评价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对土-草-畜矿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4个县(天祝、大通、玛曲、若尔盖)的土壤特征和矿物元素进行分析调查。共计采集256个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1种矿物元素的有效含量(Ca、P、S、K、Mg、Na、Fe、Mn、Zn、Cu和Co)和2种矿物元素(Mo和Se)全部含量。分析发现,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随着地区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反与土壤pH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土壤中矿物元素磷和镁的有效含量均低于动物可能出现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全量硒的含量严重低于动物硒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磷、镁、硒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该地区放牧家畜该矿物元素缺乏。另外,土壤中元素铁的有效含量远高于推荐值,土壤铁的含量过高可以引起牧草中铁的含量上升,进而影响家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然而,要确认家畜是否存在该类矿物元素缺乏和不平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牧草和家畜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家畜的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矿物元素缺乏 土壤类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鲜奶和酸奶营养价值及微生物组成
6
作者 杨超 丁学智 龙瑞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2-1270,共9页
牦牛奶以营养价值高著称,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是青藏高原地区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奶源,同时也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牦牛酸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以及... 牦牛奶以营养价值高著称,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是青藏高原地区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奶源,同时也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牦牛酸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以及多种益生功能,因此被广大牧民青睐。本文主要综述了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鲜奶和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营养成分、微生物组成以及其抗氧化特性、降胆固醇特性等益生功能方面的研究,充分揭示传统发酵牦牛酸奶的营养价值及其对维系牧民健康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牦牛奶及奶制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鲜奶 牦牛酸奶 营养价值 微生物组成 益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放牧绵羊血清矿物元素动态研究
7
作者 辛国省 龙瑞军 郭旭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6,共5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4个县级区域内的放牧藏羊组织样品进行矿物元素分析,分别在7月份(暖季)和12月份(冷季)对草地牧草和所选择的20头藏羊血清进行样品采集,并对藏羊组织内的主要常量元素(钙、钾、镁、钠和磷)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4个县级区域内的放牧藏羊组织样品进行矿物元素分析,分别在7月份(暖季)和12月份(冷季)对草地牧草和所选择的20头藏羊血清进行样品采集,并对藏羊组织内的主要常量元素(钙、钾、镁、钠和磷)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牧草矿物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季节差异性,冷季牧草中元素磷、钾和镁的含量在一些地区低于藏羊的营养水平,所有试验地区牧草元素钠在冷暖季节均低于藏羊营养水平.冷季藏羊血液中元素钾和磷的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血清钠含量在冷暖季节均低于正常水平.表明冷季牧草矿物元素缺乏可能是引起该地区放牧绵羊矿物元素缺乏的主要因素,有必要为该地区放牧藏羊补充存在缺乏的矿物元素以提高矿物营养水平和家畜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牧草 血清 矿物元素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植被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被引量:38
8
作者 尚占环 徐鹏彬 +1 位作者 任国华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3,共9页
土壤种子库的功能对植被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种子库拥有重要记忆功能,通过研究其记忆能力可以反映植被发展历史,特别是在追源植被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损植被系统的恢复... 土壤种子库的功能对植被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种子库拥有重要记忆功能,通过研究其记忆能力可以反映植被发展历史,特别是在追源植被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损植被系统的恢复上,其强大的植被恢复功能一直受生态工作者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正常的植被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壤种子库的潜在植被能力,在干扰作用下土壤种子库决定着植被的演替趋势。在退化植被系统恢复中,重视土壤种子库"捐赠"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是发挥和重新构建土壤种子库功能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记忆功能 植被更新 种子库捐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孙飞达 郭正刚 +1 位作者 尚占环 龙瑞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8-383,共6页
关键词 高原鼠兔 洞穴密度 高寒草甸 土壤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被引量:29
10
作者 孙涛 赵景学 +2 位作者 田莉华 刘志云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0-227,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以及可能引发蝗虫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经济有效和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管理草地蝗虫的指导方针。最后,将强化蝗虫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积极探索草地管理措施在调节蝗虫数量中发挥作用,尝试草地蝗虫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扩大生物防治范围和力度并确立新型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实现草地蝗虫可持续管理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蝗虫 发生原因 管理对策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案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兴元 尚占环 龙瑞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然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导致草地日趋退化,严重削弱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草地退化趋势,维护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然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导致草地日趋退化,严重削弱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草地退化趋势,维护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草地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本研究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现状、生态屏障重要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因子对草地进行功能分区,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生产功能区和适度利用功能区,建立以政府部门、评估机构、监督机构和牧民四位一体的草地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和技术流程,设计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生态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功能分区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活动对高寒草甸群落植物生物量季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干友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7,211,共5页
通过对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条件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分析表明: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和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洞穴数量达到中等密度时(512个/hm2),其生物量降到最低。生长季内(5-10... 通过对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条件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分析表明:高原鼠兔不同洞穴密度和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洞穴数量达到中等密度时(512个/hm2),其生物量降到最低。生长季内(5-10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呈"单峰"曲线,由于不同程度的鼠类活动致使其最大生物量较无鼠害样地提前一月来临,即8月底达到生长季最大值;年均生物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中等密度样地最小,7月底生物量可以作为年度产草量平均水平的重要依据。生长季内地下生物量于8月底均降到最低值,中等密度样地最小,近似零密度样地最大。总生物量主要由地下根系所支配,生长季内各样地基本与地下生物量保持相似的趋势,中等密度样地总生物量最小。总之,地上生物量对鼠洞密度和月份的敏感程度要强于地下生物量,鼠类活动对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形成和数量在短期内没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管理对藏北高寒沼泽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景学 陈晓鹏 +1 位作者 曲广鹏 尚占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95-2799,共5页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3种放牧管理模式对西藏高寒沼泽草甸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放牧管理模式下的高寒沼泽草甸植被群落物种数差异不显著(p>0.05),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3种放牧管理模式对西藏高寒沼泽草甸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放牧管理模式下的高寒沼泽草甸植被群落物种数差异不显著(p>0.05),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冬季放牧、冬春季放牧和全年放牧沼泽草甸地上生物量依次降低。放牧管理对沼泽草甸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不同放牧管理模式下的沼泽草甸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p<0.05),冬春放牧沼泽草甸Shannon-Wiener指数较冬季放牧和全年放牧沼泽草甸低。冬季放牧和全年放牧沼泽草甸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差异不显著,显著(p<0.05)高于冬春季放牧沼泽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管理 藏北 高寒沼泽草甸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措施对牧鸡生长性能及草地蝗虫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涛 刘志云 龙瑞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68-6572,共5页
蝗灾作为威胁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灾害之一,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经济、有效和安全抑制蝗虫数量显得尤为紧迫。通过野外调查就草地牧鸡放牧强度、补饲量以及放牧方式对牧鸡生长性能和蝗虫发生数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 蝗灾作为威胁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灾害之一,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经济、有效和安全抑制蝗虫数量显得尤为紧迫。通过野外调查就草地牧鸡放牧强度、补饲量以及放牧方式对牧鸡生长性能和蝗虫发生数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高山草地利用牧鸡放牧可有效控制蝗虫发生数量,长期连续牧鸡捕食能有效将蝗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不同放牧强度(15只/hm2和13只/hm2)和补饲程序对蝗虫种群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牧鸡生长性能有明显影响;自由放牧和限时放牧均能控制蝗虫数量,但限时放牧牧鸡日增重和最终活重均高于自由放牧。综合防治蝗虫和养育牧鸡来看,每公顷草场初次放牧15只牧鸡,限时放牧和适当增加补饲量可达到控制蝗虫和获得较高禽肉生产之双赢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补饲量 放牧方式 牧鸡 草地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4
15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3 位作者 郭正刚 刘伟 干友民 陈文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原生物基因库"之称。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等因素致使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原生物基因库"之称。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等因素致使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其中频繁的鼠类活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的速度和进程。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整个草甸生态系统既有消极的作用,又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的量化研究。本文在对三江源区典型区域青海省果洛州主要鼠类种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持适宜的鼠类种群密度对于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鼠兔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鼠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6
作者 关皓 郭旭生 +2 位作者 干友民 白慧娟 宋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9-675,共7页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5%和65%水分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甲酸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有氧稳定性而言,75%水分条件下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186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75%和65%2种水分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改善程度依次为:植物乳杆菌>甲酸>布氏乳杆菌;开袋后,75%和65%2种水分条件下,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牧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机制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兴元 梁天刚 +1 位作者 龙瑞军 郭正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1-5859,共9页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资源。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成北方牧区草地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生产力下降、自我恢复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和涵养功能减弱,对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着草地畜牧...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资源。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成北方牧区草地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生产力下降、自我恢复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和涵养功能减弱,对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着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为例,依据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重要性和季节放牧利用特征,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草地生产力指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数和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功能分区模型,建立以主导功能和时空格局为主的草地资源分类经营调控机制,将阿勒泰牧区的草地从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1)经济功能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面积约648.69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5.8%,主要分布在平原荒漠;(2)生态功能区,以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面积约136.4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9%,主要分布在平原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3)混合功能区,在适度利用条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面积约200.1万hm2,占总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0.3%,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草原、平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寒草原。通过对草地资源的分类经营,将畜牧业生产重心转向经济功能区,转移生态功能区的放牧家畜,减轻混合功能区的放牧压力,形成草地资源在功能、系统、时序和空间的耦合结构,实现牧区草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牧区 草地功能 分类经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牧区草地生产力与载畜量时空动态平衡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刘兴元 冯琦胜 +1 位作者 梁天刚 龙瑞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6,共8页
利用20052007年每日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和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与实际载畜量资料,建立甘南州草地生物量与可食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和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天然草地的生产力与载畜量的... 利用20052007年每日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和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与实际载畜量资料,建立甘南州草地生物量与可食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和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天然草地的生产力与载畜量的时空动态平衡状况与调控对策。结果表明,甘南州全年总可食牧草的鲜草产量为61.9亿kg,其中暖季草场、冷季草场和全年草场的可食牧草产量分别占总可食牧草产量的35%、24%和42%。全州的理论载畜量为689.5万羊单位,冷季牧场和全年草场的超载率分别为82%和84%,而暖季草场欠载率为37%,全州草地的超载率为26%。如果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不减,则全年需要补给牧草约26亿kg,补饲量占全州天然草地提供牧草量的42%。如果将农牧区和纯牧区的超载量分别降低50%和80%,则需要补给牧草13亿kg和5.2亿kg,补饲量占全州天然草地提供牧草量的21%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天然草地 载畜量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启兰 王溪 +2 位作者 王长庭 曹广民 龙瑞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全钾升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均明显下降;所测的7种...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全钾升高,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均明显下降;所测的7种土壤酶中,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随土壤层次加深而升高外,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钾除与多酚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余6种酶呈显著正相关;全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除与转化酶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它6种酶呈显著相关;有效氮、全钾只与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H值、全磷与所测的7种酶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与部分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余土壤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各种土壤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大小,还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间接调控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草草甸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植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廉美娜 朱玉环 +2 位作者 徐长林 尚占环 龙瑞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92-2497,共6页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铝盐显色法对祁连山东段12种高寒植物(灌木嫩枝和草本植物叶片)进行总酚、黄酮含量的测定,并用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金露梅、山生柳、高山绣线菊、西藏沙棘、珠芽蓼的总酚和总黄酮含...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铝盐显色法对祁连山东段12种高寒植物(灌木嫩枝和草本植物叶片)进行总酚、黄酮含量的测定,并用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1)金露梅、山生柳、高山绣线菊、西藏沙棘、珠芽蓼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且总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山生柳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9.58%,高山绣线菊的黄酮含量最高为13.23%。(2)采用FRAP法测得西藏沙棘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为49.58mmol/L,而用ABTS法测得金露梅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为32.46mmol/L。(3)总酚、总黄酮与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 1和0.915 7)。分析认为,12种高寒植物的植株体内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亚高山植物 总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