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禾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阿啟兰 刘勇 +1 位作者 魏小星 张然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本研究以早熟禾属的60份早熟禾种质资源为材料,参照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100条I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出30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较好的且适合于早熟禾ISSR分析的引物。3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多... 本研究以早熟禾属的60份早熟禾种质资源为材料,参照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100条I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从中筛选出30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较好的且适合于早熟禾ISSR分析的引物。3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56条,多态率为41.5%。本试验筛选出的核心引物可为早熟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的研究奠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种质资源 ISSR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大粒裸燕麦品种核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耿帆 周青平 +5 位作者 梁国玲 贾志锋 刘文辉 丁成翔 刘勇 颜红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来源于我国不同省份的8个大粒裸燕麦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及进化趋势研究,旨在为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开发利用和良种培育提供细胞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份大粒裸燕麦材料的核型公式分别为:青莜3号:2n=6x=42=22m+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来源于我国不同省份的8个大粒裸燕麦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及进化趋势研究,旨在为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开发利用和良种培育提供细胞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份大粒裸燕麦材料的核型公式分别为:青莜3号:2n=6x=42=22m+20sm(4SAT);平安莜麦:2n=6x=42=18m+24sm(4SAT);白燕2号:2n=6x=42=18m+24sm(2SAT);花早2号:2n=6x=42=20m+22sm(2SAT);花晚6号:2n=6x=42=14m+28sm(6SAT);晋燕8号:2n=6x=42=22m+20sm(4SAT);宁莜1号:2n=6x=42=16m+26sm(2SAT);定莜6号:2n=6x=42=16m+26sm(4SAT),8个燕麦品种的核型均属于2B型。进行聚类及进化趋势分析发现,白燕2号为最进化的品种,青莜3号为最原始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分析 裸燕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碱茅属牧草苗期抗旱性鉴定
3
作者 魏小星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5期18-24,共7页
牧草苗期抗旱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对干旱地区的牧草选育意义重大。试验选取15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碱茅属(Puccinellia)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采用盆栽法,在苗期干旱胁迫下测定干旱第0、5、10天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 牧草苗期抗旱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对干旱地区的牧草选育意义重大。试验选取15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碱茅属(Puccinellia)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采用盆栽法,在苗期干旱胁迫下测定干旱第0、5、10天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比较15种材料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连续干旱胁迫下,15种碱茅属种质材料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经评定碱茅属15种牧草苗期抗旱性顺序为:I-5-2-16>I-5-2-5>I-5-1-1>I-5-5-1>I-5-4-8>I-5-7-5>I-5-7-1>I-5-2-8>I-5-2-19>I-5-4-3>I-5-1-15>I-5-1-14>I-5-2-12>I-5-1-20>I-5-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茅属 抗旱性 细胞膜透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丙二醛(MDA)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禾属8种牧草苗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秉龙 马兴贇 +2 位作者 刘勇 魏小星 周改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筛选出适应青海湖流域干旱环境的草本。试验选取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早熟禾属(Poa)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 为筛选出适应青海湖流域干旱环境的草本。试验选取8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早熟禾属(Poa)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对牧草苗期进行连续干旱,并测定干旱第0d、5d、10d的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判,比较50种材料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连续干旱胁迫下,8种早熟禾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而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种间也具显著差异(P<0.05);经评定披早熟禾属牧草苗期抗旱性顺序为:青海草地早熟禾>509-073>I-3-1-8>I-3-27-3>I-3-25-8>I-3-26-7>I-3-25-3>09-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属 抗旱性 细胞膜透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丙二醛(MDA)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文辉 张英俊 +2 位作者 师尙礼 孙建 魏小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4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4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海甜燕麦;4种施肥措施,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0)、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NP)、有机肥1500 kg/hm^2(OM)和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NP+OM);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分别为0、45、60、75 kg/hm^2,在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对各处理燕麦和箭筈豌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燕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以青燕1号(85.57%)、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处理(84.91%)和0 kg/hm^2混播水平(85.81%)时分配比例最高;地下生物量以林纳(18.04%)、不施肥(16.02%)和30 kg/hm^2混播水平(16.29%)时分配比例最高。茎、叶、穗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4%~48%、19%~24%、17%~22%和14%~18%。茎、叶、穗和地下生物量分配随季节分别呈增加、先降后增、增加和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各因素影响下,燕麦生长前期以叶生长为主,中、后期以茎生长为主,而箭筈豌豆在生长前期以根生长为主,中、后期以叶生长为主。燕麦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处于优势地位,地上生物量分配始终高于地下,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茎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受施肥措施和品种的影响;叶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受混播水平的影响;燕麦穗生物量分配主要受品种和混播水平的影响。【结论】品种、施肥措施和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均对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选用青燕1号品种,单播,配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时地上生物量分配最高;选用林纳,并混播30 kg/hm^2的箭筈豌豆,采用不施肥措施时地下生物量分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品种 施肥 混播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三种裸燕麦品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文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2-1040,共9页
为探讨高寒地区裸燕麦(Avena nuda)品种最佳播期,以‘青引3号’、‘白燕2号’和‘坝燕3号’3个裸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湟中县(海拔2670m)通过分期播种,对3个裸燕麦品种产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裸... 为探讨高寒地区裸燕麦(Avena nuda)品种最佳播期,以‘青引3号’、‘白燕2号’和‘坝燕3号’3个裸燕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湟中县(海拔2670m)通过分期播种,对3个裸燕麦品种产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裸燕麦品种全生育期缩短,总分蘖数、大蘖数、有效分蘖数减少;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期逐渐上升,生殖生长期则相对下降;各阶段光合势呈降低的趋势;各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速率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且三叶期—抽穗期高于抽穗期—成熟期;3个裸燕麦品种随着播期的延迟,穗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下降,不孕小穗数和瘪粒数增加。对3个裸燕麦品种综合评价表明,该地区饲草生产利用应首选‘白燕2号’莜麦,种子生产利用应首选‘青引3号’莜麦,播期以4月上旬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播期 产量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东沙化治理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小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8-1418,共11页
本研究以青海湖东沙化治理区建植5年所形成的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早熟禾(Poa annua)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探讨了在高寒干... 本研究以青海湖东沙化治理区建植5年所形成的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早熟禾(Poa annua)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探讨了在高寒干旱沙化生态系统中不同草本植物作用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人工治沙植被作用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2)早熟禾在青海湖区域治沙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改良效果显著(P<0.05);3)在3种栽培草地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在表层土壤中普遍显著高于流动沙丘对照(P<0.05),披碱草和早熟禾栽培草地的脲酶活性较高,0-20cm土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3个栽培草地中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早熟禾栽培草地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转化酶在各栽培草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4)各栽培草地中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普遍与土壤中的碳氮磷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可以作为沙化治理过程中评价土壤恢复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治理 脲酶 过氧化氢酶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播期对三种裸燕麦品种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刘文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以青引3号、白燕2号和坝燕3号莜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了播期对3种裸燕麦品种灌浆速率及灌浆特性的研究,旨在掌握和了解3 种裸燕麦籽粒灌浆特性,为青藏高原地区裸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裸燕麦不同播期籽粒灌... 以青引3号、白燕2号和坝燕3号莜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了播期对3种裸燕麦品种灌浆速率及灌浆特性的研究,旨在掌握和了解3 种裸燕麦籽粒灌浆特性,为青藏高原地区裸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裸燕麦不同播期籽粒灌浆规律均符合Richards曲线,灌浆进程可划分为前、中和后3个时期,各时期持续时间分别为16~20d、7~9d和4~7d,中期灌浆速率最大,平均1.54g/(d· 千粒),分别是前期和后期的2.53和3.23倍.灌浆过程中其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呈现“慢-快-慢”的递增变化,籽粒含水量呈现“慢-快-慢”的递减变化,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平均灌浆速率呈现“降-增-降”的变化.播期对3种裸燕麦灌浆进程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千粒重增加影响较大,4月3日播种条件下3种裸燕麦品种较晚7和14d播种的最大灌浆物质积累量平均分别高2.59和4.05g/千粒.不同播期下3种裸燕麦千粒重的增加与灌浆速率呈负相关,而与灌浆持续期呈正相关.千粒重较大的白燕2号莜麦具有较大的灌浆速率,达到1.22g/(d·千粒),千粒重较大的裸燕麦品种通过增加平均灌浆速率来实现物质积累,而与实际灌浆时间关系不大.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裸燕麦种子中,播期对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较大,选择4月初播种可显著增加裸燕麦干物质积累量,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裸燕麦 灌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燕麦品种在互助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阿啟兰 张然 +3 位作者 刘勇 马祥 贾志锋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筛选出在青海互助脑山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引进4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进行了不同生育期生产性能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品种"沙黄麦"和"欧歌"的生产性能相对较好,"莫妮卡"表... 为筛选出在青海互助脑山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燕麦品种,引进4个燕麦品种在该地区进行了不同生育期生产性能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品种"沙黄麦"和"欧歌"的生产性能相对较好,"莫妮卡"表现不佳,各供试燕麦品种在灌浆期干草产量最高,其中,"品种沙黄麦"的产量最高,达到27890kg/km^2,"欧歌"次之,"莫妮卡"的产量最低,为23352kg/km^2;品种"莫妮卡"的茎叶比达到最高,"沙黄麦"的茎叶比最低,推测"沙黄麦"适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添加对老龄中华羊茅人工草地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兴贇 刘勇 +1 位作者 刘文辉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中华羊茅3~5龄人工草地,设五个施肥水平处理,在高寒区开展氮素添加对老龄中华羊茅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龄、5龄中华羊茅草地中,N素添加对草产量的影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龄中华羊茅草地中,N2处理干... 采用中华羊茅3~5龄人工草地,设五个施肥水平处理,在高寒区开展氮素添加对老龄中华羊茅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龄、5龄中华羊茅草地中,N素添加对草产量的影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龄中华羊茅草地中,N2处理干草产量为最高,达到3319.5kg/hm^2,在5a中华羊茅草地中,N3处理干草产量为最高达到2769.5kg/hm^2;在5龄中华羊茅草地,N素添加能够显著降低茎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羊茅 氮素添加 生物量分配 茎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东不同沙障处理对披碱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阿啟兰 张燕 +2 位作者 刘勇 刘文辉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研究以青海湖东羊场治沙试验区设置的三种沙障内种植的披碱草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各沙障和裸沙地内的披碱草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障内披碱草和裸沙地的披碱草在高度、盖度、干草产量、根系生物量上差异显著,三种沙障内的... 本研究以青海湖东羊场治沙试验区设置的三种沙障内种植的披碱草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各沙障和裸沙地内的披碱草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障内披碱草和裸沙地的披碱草在高度、盖度、干草产量、根系生物量上差异显著,三种沙障内的披碱草明显优于裸沙地;不同沙障对披碱草高度、盖度、干草产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均不同,相比较石块沙障和草方格沙障,沙砖沙障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年限的增长,草方格沙障和石块沙障内的披碱草生长状况变化不稳定,沙砖沙障内的披碱草长势随着年限的增长基本呈现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东 沙障 披碱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