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人文环境及其人文精神要素——基于中华传统人文思想文化的“共同体意识”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毛生武 徐文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3,共19页
梳理前人相关研究并做大量基层人文社会田野观察,基于青藏高原独具生存环境特性,以“天文”与“人文”二意对举、交叉观察理路,从中华传统人文思想文化切入解构青藏高原区域性人文环境及其特色人文精神要素。认为青藏高原文化圈赋存传... 梳理前人相关研究并做大量基层人文社会田野观察,基于青藏高原独具生存环境特性,以“天文”与“人文”二意对举、交叉观察理路,从中华传统人文思想文化切入解构青藏高原区域性人文环境及其特色人文精神要素。认为青藏高原文化圈赋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人文精神,与中原内地文化具有共同的人文思想文化“底本”,又具鲜明地域性特点、民族文化特质和多彩表达样态。汉藏两地文化在根本人文精神上的原生关联与共通一体,从更深层面证成青藏高原传统文化和中原内地文化同属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阐释青藏高原人文环境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本人文精神要素和特色表达,及与内地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和同质性、一体性,构成中国民族学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文理论建构一个界面。解析区域性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人文思想文化的原生关系和特定人文环境之中华传统人文精神要素在场,以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安全,阐释社会公共意识文化领域最大人文“公约数”之所在,助力青藏高原基层社会一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实践。共同基因生成共有传统,中华文化之根本人文精神要素,是辨识包括藏族在内各民族一脉传承中华传统人文思想文化的“胎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人文环境 人文精神要素传承 同质性与一体性 原生关联 人文理论 最大人文“公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学融入人文素养的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课程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王梅梅 刘兴德 +2 位作者 蒋子臻 董蕴萱 张子龙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4,共6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兰州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课程中地理人文素养培养现状,针对本校地理学专业培养计划实施情况和学生实习需求,分别规划出“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两个实习专题,设计了3条可行的、具有甘肃省特色...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兰州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课程中地理人文素养培养现状,针对本校地理学专业培养计划实施情况和学生实习需求,分别规划出“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两个实习专题,设计了3条可行的、具有甘肃省特色的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路线,提出野外实习过程对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促进实践教学中地理人文素养的培养,期望为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实践教学改革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义军时期敦煌汉藏佛教人文交流历史“镜像”
3
作者 乔玉蕊 毛生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人文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进占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藏族文化,中原文化亦再次交流浸入青藏高原腹地。晚唐五代之归义军时期吐蕃势力虽退出沙州敦煌,汉藏文化交互融汇仍在继续,形成多元包容的区域性人... 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人文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进占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藏族文化,中原文化亦再次交流浸入青藏高原腹地。晚唐五代之归义军时期吐蕃势力虽退出沙州敦煌,汉藏文化交互融汇仍在继续,形成多元包容的区域性人文环境。文章结合敦煌文献(P.3432号等)、莫高窟巡礼题记、敦煌密教壁画、扎塘寺壁画等多元史料,归类梳理寺院汉藏经籍互译、梵俗寺学教育、佛教象征艺术、僧官职事制度等几组人文交流“镜像”,探讨敦煌汉藏文化“共通地带”之津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人文交流 归义军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驱动人文社会科学范式升维:从工具依赖到知识共生
4
作者 祝忠明 寇蕾蕾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随着数据密集型“第四范式”科学发现与AI驱动“第五范式”科学研究的融合发展,以数据与智能深度协同为核心的数智科学范式正逐步成为当代科研范式演进的重要趋势与关键特征。AI已不再仅仅是提升科研效率的辅助手段,而是日益转变为知识... 随着数据密集型“第四范式”科学发现与AI驱动“第五范式”科学研究的融合发展,以数据与智能深度协同为核心的数智科学范式正逐步成为当代科研范式演进的重要趋势与关键特征。AI已不再仅仅是提升科研效率的辅助手段,而是日益转变为知识生产中深度参与者和协作者。文章首先剖析了当前AI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工具性应用的阶段性特征、典型场景及其固有的局限性。继而重点阐释了AI知识共生的理念及其构成要素,强调人机协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是克服工具依赖瓶颈、激发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活力的关键。最后进一步论述了构建AI知识共生体系的三大支柱性路径:以语义重构为核心的数据筑基、以开放演化为特征的算法强擎以及以智能体协同为机制的人机共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I知识共生如何赋能具有本土主体性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特别是在打破外部话语垄断、提升国际学术叙事能力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人工智能 研究范式 知识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测度:指数编制与态势分析
5
作者 沙勇忠 何路 张珂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近10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陆续推出各自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区域数字化发展呈现出竞合共生、分化演进的多重态势。为全面洞察和定量刻画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状况,依据数字中国“2522”框架,构建中国及周边国家数... 近10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陆续推出各自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区域数字化发展呈现出竞合共生、分化演进的多重态势。为全面洞察和定量刻画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状况,依据数字中国“2522”框架,构建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指数,运用“机器学习+大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数以亿计的多源异构数据,对2012-2024年中国及19个周边邻国的数字化发展进行系统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测度期内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呈现出领跑、跟进和滞后三大梯队格局;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存在综合驱动型、基础驱动型、环境—基础—应用驱动型与能力—基础—应用驱动型四种驱动模式;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显现“中国内地—边疆—周边国家”涟漪结构。该测度研究立足中国观照周边,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意义,也为推进中国周边数字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时空标尺和政策依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周边国家 数字化指数 态势分析 数字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增减分化对兰西城市群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与作用路径
6
作者 王逸菲 孔德臻 +2 位作者 罗宇煊 毛锦凰 王梅梅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1030,共11页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兰西城市群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本竞争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兰西城市群的城市经济韧性。选取兰西城市群中6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线性...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兰西城市群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本竞争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兰西城市群的城市经济韧性。选取兰西城市群中6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2010、2015、2020年人口增减分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兰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城市经济韧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形成了以兰州市和西宁市为核心,其余城市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结构。(2)人口增减分化会直接影响到兰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城市经济韧性,人口流入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正外部性。(3)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会改变人口变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强度,对于兰西城市群中的人口流失型城市,初期的人口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4)人口变动会影响地方信息化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经济韧性,人口数量增加有利于城市信息化程度提高,进而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基于研究结论,应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视人口政策与信息化建设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升兰西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城市经济韧性 影响路径 兰西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素养、服务质量与公众参与——基于WSR方法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柴国荣 李佳音 付文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172,共14页
公众参与是影响应急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励公众的积极参与已成为创新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问题。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应急管理的“应急素养—服务质量—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影响应急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励公众的积极参与已成为创新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问题。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应急管理的“应急素养—服务质量—公众参与”概念模型。通过收集遭受“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公众的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了应急素养对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应急服务质量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素养中的应急意识对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应急服务质量在不同路径中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应急服务质量在“应急意识”与“公众参与应急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应急能力”与“公众参与应急管理”之间则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充分证实了提高公众的应急素养水平能够有效改善相关部门的应急服务质量,进而激励公众有序、积极地参与应急管理。这一发现对优化应急管理政策、构建更加高效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启示,也对提升社会整体的灾害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公众参与 应急素养 WSR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边富民行动对老年人参保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证据
8
作者 柴国荣 付文昊 李佳音 《人口与发展》 2025年第4期32-42,共11页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基于CHARLS 2011—2020年5期微观数据,使用趋势面分析描述陆地边境市老年人参保的时空演化,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似无相关检验探究兴...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基于CHARLS 2011—2020年5期微观数据,使用趋势面分析描述陆地边境市老年人参保的时空演化,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似无相关检验探究兴边富民行动对老年人参保的政策效果及其区域异质性,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兴边富民行动作用于老年人参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兴边富民行动对老年人参保的促进效果显著。(2)兴边富民行动对西南边疆、西北边疆、北部边疆、东北边疆的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对城乡的政策效果不存在差异。(3)兴边富民行动能够通过宽带接入和互联网使用有力推动老年人参保。研究结果意从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的角度为边疆地区社会保障专项政策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边富民行动 居民参保 数字基础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