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东昆仑岩浆镍钴矿床成矿差异性分析:以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矿床为例
1
作者 艾启兴 张照伟 +4 位作者 谭文娟 王亚磊 邵继 申大利 张晨博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5,共15页
镍钴属于国民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对镍钴资源的需求持续飙升,超过92%的镍原材料和98%的钴原材料依赖进口,给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镍钴矿成矿规律... 镍钴属于国民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对镍钴资源的需求持续飙升,超过92%的镍原材料和98%的钴原材料依赖进口,给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镍钴矿成矿规律认识、寻找新的资源接续区已迫在眉睫。中国镍钴资源的有限来源与世界存在显著不同,93%的镍资源和45%的钴资源来自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可见,岩浆镍钴矿床是中国找矿勘查实现增储的最重要矿床类型。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发育大量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拥有较好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展示了巨大的找矿前景。但同属同一成矿背景及相似成矿特征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矿床,在矿石质量、矿体规模等方面存在截然不同,一个超大型且品位较高(118万tNi@0.68%),另一个大型且品位较低(12万tNi@0.44%)。这极大地制约了镍钴资源的找矿勘查和新突破。笔者立足两个矿床的成矿特征、控矿条件、成矿过程、找矿潜力的系统梳理,发现同化混染作用是导致硫化物熔离进而形成镍钴矿床的关键方式。同化混染程度不同及围岩条件S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两个矿床成矿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进一步指出,围岩条件是古老片麻岩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是实现镍钴找矿新发现的关键方向和空间。可支撑服务找矿工作,提升镍钴矿资源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 镍钴硫化物 成矿特征 差异分析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