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5-HT、S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1
作者
马克强
李万禹
冯学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1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1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柴枳平肝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随访3月,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脘腹胀满、胁痛、脘痛、喜太息、食少纳呆、恶心、嗳气、呕吐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69.2%(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5-HT含量均显著上升、S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的5-HT、降低血清中的S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枳平肝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5-羟色胺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海燕
付明月
+1 位作者
孙海珍
曾玉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BV模型组,IFN-α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尾静...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BV模型组,IFN-α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大鼠模型。IFN-α组大鼠高压尾静脉注射10μg pKCMvint.IFN-α,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汉黄芩素10 mg/kg、20 mg/kg、4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d),持续2周。2周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HBV模型组比较,汉黄芩素中、高剂量组大鼠饮食和排泄基本正常,腹腔积液消失,肝组织损伤缓解,肝纤维化减少,血清HBeAg、HBsAg、GOT、GPT水平和肝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汉黄芩素可保护HBV大鼠肝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乙型肝炎病毒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肝功能
大鼠模型
病理损伤
纤维化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玉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8-2120,共3页
目的:探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1)。治疗组采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两组疗程...
目的:探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1)。治疗组采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上脘疼痛、食欲下降、呕血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上脘疼痛、食欲下降、呕血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92%)显著低于对照组(31.37%),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活血汤
法莫替丁
气滞血瘀型
急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5-HT、S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25
1
作者
马克强
李万禹
冯学祯
机构
青海
红十字
医院
肝胆胰外科
青海红十字医院消化内科
青海
红十字
医院
中医科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8-531,共4页
基金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9632013Y0006)
文摘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1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柴枳平肝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随访3月,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脘腹胀满、胁痛、脘痛、喜太息、食少纳呆、恶心、嗳气、呕吐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69.2%(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5-HT含量均显著上升、S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的5-HT、降低血清中的SS水平有关。
关键词
柴枳平肝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不和证
5-羟色胺
生长抑素
Keywords
Chaizhi Pinggan Decoction
functional dyspepsia
liver-stomach disharmony
5-HT
SS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海燕
付明月
孙海珍
曾玉英
机构
青海
红十字
医院
感染科
青海红十字医院消化内科
西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医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2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92)。
文摘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大鼠肝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BV模型组,IFN-α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大鼠模型。IFN-α组大鼠高压尾静脉注射10μg pKCMvint.IFN-α,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汉黄芩素10 mg/kg、20 mg/kg、4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d),持续2周。2周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HBV模型组比较,汉黄芩素中、高剂量组大鼠饮食和排泄基本正常,腹腔积液消失,肝组织损伤缓解,肝纤维化减少,血清HBeAg、HBsAg、GOT、GPT水平和肝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汉黄芩素可保护HBV大鼠肝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关键词
汉黄芩素
乙型肝炎病毒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肝功能
大鼠模型
病理损伤
纤维化
感染
Keywords
Wogonin
Hepatitis B virus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signaling pathway
Liver function
Rat model
Pathological injury
Fibrosis
Infec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玉芬
机构
青海红十字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8-2120,共3页
基金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328)
文摘
目的:探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1)。治疗组采用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上脘疼痛、食欲下降、呕血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上脘疼痛、食欲下降、呕血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92%)显著低于对照组(31.37%),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清胃活血汤
法莫替丁
气滞血瘀型
急性胃炎
Keywords
Qingwei Huoxue Decoction
famotidine
blood stasis type
acute gastritis
分类号
R573.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5-HT、SS含量的影响
马克强
李万禹
冯学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黄芩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刘海燕
付明月
孙海珍
曾玉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胃活血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
王玉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