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素悦
罗春芝
张冰清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5期67-69,共3页
针对普通无固相完井液粘度、切力小 ,携砂悬砂能力差 ,热稳定性差等问题 ,研究出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该完井液 pH值为 8~ 9,表观粘度在 30~ 45mPa·s之间 ,屈服值在 8~ 1 2Pa之间 ,API失水可控制在 1 0mL以下 ,岩心渗透率...
针对普通无固相完井液粘度、切力小 ,携砂悬砂能力差 ,热稳定性差等问题 ,研究出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该完井液 pH值为 8~ 9,表观粘度在 30~ 45mPa·s之间 ,屈服值在 8~ 1 2Pa之间 ,API失水可控制在 1 0mL以下 ,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 80 %。热滚 90℃ ,8h前后性能基本无变化 ;热滚 80℃ ,1 6h ,钻屑回收率为 84 3%。该完井液抗NaCl侵为 3% ;抗海水侵为 1 0 % ;抗劣土侵为 5% ,研究表明改性魔芋粉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完井液
魔芋粉
改性剂
流变性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被引量:
68
2
作者
夏文臣
张宁
+3 位作者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3-180,共8页
在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中,鉴别出了两种指示前陆盆地动力过程的构造层序:一种是响应于造山带逆冲加载过程的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另一种是响应于基底塑性回沉过程的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共出现了8个构造层序...
在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中,鉴别出了两种指示前陆盆地动力过程的构造层序:一种是响应于造山带逆冲加载过程的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另一种是响应于基底塑性回沉过程的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共出现了8个构造层序:下侏罗统普林斯巴阶至中侏罗统巴柔阶4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巴通阶至卡洛阶下部2个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卡洛阶上部和上侏罗统2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这种充填序列表明侏罗纪的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多旋回弹塑性转换沉降、总体塑性回沉和再次弹塑性转换沉降3个演化阶段。此演化过程与同期造山带的隆升和向前陆带的逆冲加载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侏罗系
构造层序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素悦
罗春芝
张冰清
机构
武汉科技学院
江汉
石油
学院化工系
青海石油局研究院
实验中心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5期67-69,共3页
文摘
针对普通无固相完井液粘度、切力小 ,携砂悬砂能力差 ,热稳定性差等问题 ,研究出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该完井液 pH值为 8~ 9,表观粘度在 30~ 45mPa·s之间 ,屈服值在 8~ 1 2Pa之间 ,API失水可控制在 1 0mL以下 ,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 80 %。热滚 90℃ ,8h前后性能基本无变化 ;热滚 80℃ ,1 6h ,钻屑回收率为 84 3%。该完井液抗NaCl侵为 3% ;抗海水侵为 1 0 % ;抗劣土侵为 5% ,研究表明改性魔芋粉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固相完井液
魔芋粉
改性剂
流变性
渗透率
Keywords
solid free completion fluids,modifier,rheology,permeability,formul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
分类号
TE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被引量:
68
2
作者
夏文臣
张宁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
青海石油局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3-180,共8页
文摘
在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中,鉴别出了两种指示前陆盆地动力过程的构造层序:一种是响应于造山带逆冲加载过程的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另一种是响应于基底塑性回沉过程的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共出现了8个构造层序:下侏罗统普林斯巴阶至中侏罗统巴柔阶4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巴通阶至卡洛阶下部2个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卡洛阶上部和上侏罗统2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这种充填序列表明侏罗纪的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多旋回弹塑性转换沉降、总体塑性回沉和再次弹塑性转换沉降3个演化阶段。此演化过程与同期造山带的隆升和向前陆带的逆冲加载过程密切相关。
关键词
盆地
侏罗系
构造层序
前陆盆地
油气勘探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性魔芋粉无固相完井液的室内研究
李素悦
罗春芝
张冰清
《钻采工艺》
CAS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夏文臣
张宁
袁晓萍
孟科
张兵山
彭晓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