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TMT结合质谱技术筛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婧 苏占海 +2 位作者 刘永年 汪晓洲 杨应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4-950,共7页
目的: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MT)结合质谱技术比较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HAPC患者血浆4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血浆5例,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多重免疫亲和层析柱去除14种高丰度蛋白,TMT... 目的: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MT)结合质谱技术比较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HAPC患者血浆4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血浆5例,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多重免疫亲和层析柱去除14种高丰度蛋白,TMT试剂标记后样本进行液相色谱分离,采用HPLC-MS/MS质谱鉴定及相对定量;获取HAPC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各20例,ELISA方法验证部分筛选的差异蛋白。结果:共鉴定和定量了1 094种蛋白,差异表达的蛋白有249种,其中HAPC组较健康对照组表达量≥1.5倍的上调蛋白质有162种,表达量≤67%的下调蛋白质有87种;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HAPC组中较健康对照组表达量均上调(P<0.05)。结论:筛选出多种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HAPC发生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串联质谱标签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一高原肺水肿家系易感基因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应忠 王亚平 +1 位作者 胥瑾 格日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本研究对一个HAPE相关的家系展开遗传学调查,然后利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了包括先证者在内的6名HAPE病史成员以及先证者的母亲共7个成... 高原肺水肿(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本研究对一个HAPE相关的家系展开遗传学调查,然后利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了包括先证者在内的6名HAPE病史成员以及先证者的母亲共7个成员的遗传变异,结果发现18个HAPE相关的潜在遗传变异(9个SNVs和9个Indels)。利用SIFT,Poly Phen-2和PROVEAN等3种软件对这些遗传变异进行蛋白功能危害性分析,结果发现定位于CFHR4基因的SNV(p.L85F)以及定位于OXER1基因的SNV(p.R176C)具有高危害性,且OXER1的功能与HAPE低氧诱导通路存在高度关联,它们可作为该家系中HAPE相关的候选病理性变异。此外,还有部分SNVs(NMB p.S150P、APOB p.I4194T和EIF4ENIF1 p.Q763P)以及Indels(KCNJ12 p.EE333-334E、ANKRD31p.LMN251-253LN和OR2A14 p.HFFC175-178HFC),其遗传变异同样具有一定危害,可作为潜在的HAPE相关遗传变异。本研究首次通过外显子组测序直接筛选与一中国HAPE家系相关的遗传变异,为后续揭示HAPE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家系 全外显子组测序 CFHR4 OX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
3
作者 陈嘉瑀 戴瑶 +7 位作者 王顺娟 肖杨 闫鑫宗 刘通 袁智浩 史凯丽 李润乐 汤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aminopeptidase,LAP)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并与化学发色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确立荧光底物体外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抑制率、精密度对比荧光底物L-亮氨...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aminopeptidase,LAP)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并与化学发色底物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确立荧光底物体外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抑制率、精密度对比荧光底物L-亮氨酸-7-氨基-4-甲基香豆素盐酸盐(Leu-AMC)与化学发色底物L-亮氨酸-4-硝基苯氨(Leu-pNA)之间的差异。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荧光底物Leu-AMC与蛋白的亲和力大于化学发色底物Leu-pNA。通过观察改变反应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确立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在反应温度为37℃、反应pH为9.0、蛋白浓度为800 nmol/L、反应时长60 min的情况下该检测方法反应效果明显。Leu-AMC在5μmol/L的底物浓度和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下有明显的反应效果和反应差异,通过加入不同抑制剂,荧光底物检测方法相较于化学发色底物检测方法存在组间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以Leu-AMC为底物的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体外荧光酶活性检测方法,与化学发色底物相比该方法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LAP Leu-AMC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稳态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耿玉梅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26-333,共8页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机体暴露高原极端环境时发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综合征,也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右心衰竭甚至过早死亡,因此是危害高原居民及急进高原者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包括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内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用于干预、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各类型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普遍存在铁缺乏现象,且铁一方面通过调控低氧诱导因子的活性,影响其靶基因表达;另一方面参与线粒体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活性氧生成,从而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进展。更有趣的是,铁和低氧之间存在重要的分子对话机制。因此,铁稳态(iron homeostasis)可能参与和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同时调控铁代谢也有可能成为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靶点。故本文就铁稳态、铁代谢紊乱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以及干预铁代谢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予以简要综述,以期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娜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种进行性、致命性疾病,肺动脉内皮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PAECs)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PAECs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在维持肺血管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PH发生的早期,PAECs出现损伤及凋亡的现象,而在PH发展的晚期,PAECs则呈现抗凋亡的特征。缺氧、炎症因子诱导的PAECs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也参与了PH的发病过程。PAECs的癌样代谢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和炎症,是导致PH患者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新的靶向PAECs功能障碍的治疗措施,有望在未来治疗PH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细胞 功能障碍 表型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程中低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颜然然 沈利娟 +2 位作者 林凯歌 格日力 白振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病的慢性非传染性肝脏疾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肝脏组织缺氧程度进一步加重,呈现出高原地区NAFL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目前NAFLD发病机制观点不一,而且高原低氧促进NAFLD进展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高原低氧对肝实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影响角度入手,整合、梳理相关研究报道,并探索高原低氧在NAFLD慢性病进展中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NAFLD的预防、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低氧 脂肪变性 炎症 纤维化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转分化在肾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燕 陶涛 罗朋立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肾纤维化是所有进展性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肾移植术后发生肾纤维化会严重影响移植肾功能。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肾损伤过程中,受局部微环境刺激被募集、激活和极化,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肾组织损伤、... 肾纤维化是所有进展性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肾移植术后发生肾纤维化会严重影响移植肾功能。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肾损伤过程中,受局部微环境刺激被募集、激活和极化,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肾组织损伤、修复和纤维化的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以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直接参与肾纤维化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就巨噬细胞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特点及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巨噬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肾移植 慢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球绦虫和其它寄生性绦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为潜在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川川 樊海宁 +1 位作者 马兰 格日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2-1129,共8页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牧区人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治疗主要依赖于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由于ABZ较低的肠道吸收率及肝脏对药物的转化作用,使得该药的生...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牧区人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病治疗主要依赖于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由于ABZ较低的肠道吸收率及肝脏对药物的转化作用,使得该药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以往的研究表明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在寄生虫的神经系统和离子通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都是目前新一代驱虫药物的靶点。为提高对棘球蚴胆碱能系统功能的认识,本文回顾了以往关于棘球蚴和其他寄生虫AChE和nAChR的研究,并讨论了它们作为棘球蚴病疫苗开发和药物设计的合适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酯酶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川川 马兰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3-427,共5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多种慢性病高原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严重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其主要特点是低氧刺激下诱发过度的肺血管收缩反应和异常的肺血管结构重塑,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多种慢性病高原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严重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其主要特点是低氧刺激下诱发过度的肺血管收缩反应和异常的肺血管结构重塑,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被认为是低氧环境下感受氧变化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可调控多种低氧相关靶基因表达,影响肺血管重塑过程。本文就低氧下HIF-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IF-1 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优势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蕾 魏威 +4 位作者 周培 刘海生 杨宝良 李润乐 汤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2-300,共9页
目的根据预测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抗原表位的结果,进一步鉴定其优势的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zn1-LAP后进行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将纯化的LAP蛋白进行动物免疫后,利用脾脏淋巴细胞... 目的根据预测多房棘球蚴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抗原表位的结果,进一步鉴定其优势的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Czn1-LAP后进行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将纯化的LAP蛋白进行动物免疫后,利用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ELISA pot、ELISA等方法鉴定优势抗原表位。最后,利用SWISS-MODEL软件对LAP蛋白3D结构建模,PyMOL软件对鉴定的LAP优势抗原表位分布进行准确定位。结果pCzn1-LAP菌株诱导表达的蛋白约为57 kDa,蛋白经过复性后成功纯化。流式细胞术鉴定的Th1型优势抗原表位为LAP 79-63、LAP 396-410和LAP 106-120;Th2型优势抗原表位为LAP 13-28、LAP 495-510和LAP 396-410。ELISA pot鉴定的Th1型优势抗原表位为LAP 396-410、LAP 504-518和LAP 106-120;Th2型优势抗原表位为LAP 504-518、LAP 313-328和LAP 396-410。BALB/c小鼠血清的抗原表位特异性ELISA筛选出的优势B表位结果为LAP 464-479、LAP 495-510和LAP 313-328。LAP蛋白3D结构建模成功,LAP优势抗原表位分布于表面居多。结论多房棘球蚴LAP蛋白优势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鉴定成功,使得研制抗多房棘球蚴感染的多价表位疫苗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亮氨酸氨基肽酶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在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兰 刘川川 +1 位作者 杨全余 马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31,共7页
【目的】观察miR-34a在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并给予3%低氧处理后,用Real-timePCR法检测miR-34a和Notch1 mRNA在大鼠PASMC中的表达;低氧... 【目的】观察miR-34a在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和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并给予3%低氧处理后,用Real-timePCR法检测miR-34a和Notch1 mRNA在大鼠PASMC中的表达;低氧条件下用细胞转染法过表达和抑制miR-34a、沉默Notch1基因的表达后用E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分离和培养大鼠PASMC并给予3%低氧处理后,大鼠PASMC中miR-34a表达明显降低,且低氧48h降低较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otch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48h增高较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过表达miR-34a和沉默Notch1后会显著抑制低氧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miR-34a的表达后则会促进细胞增殖,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氧诱导的PASMC细胞增殖过程中miR-34a参与了PASMC的增殖过程,且可能是通过上调Notch1引起了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在骨质疏松与骨稳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晓霞 姚勇利 +1 位作者 蔡春梅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骨骼对于支持肌肉和保护重要器官至关重要,也是钙和磷的储存池。骨骼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其不断更新以适应健康所需。为了维持正常的骨骼相关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足够的氧气,因为有证据表明缺氧可能影响骨骼健康。低氧与骨质疏... 骨骼对于支持肌肉和保护重要器官至关重要,也是钙和磷的储存池。骨骼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组织之一,其不断更新以适应健康所需。为了维持正常的骨骼相关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足够的氧气,因为有证据表明缺氧可能影响骨骼健康。低氧与骨质疏松形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年热点研究话题。低氧在骨组织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保持稳定等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深度参与骨重塑过程。本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报告基础上,对低氧与骨稳态、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调控能量代谢及线粒体稳态 被引量:29
13
作者 宋康 白振忠 格日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7-451,共5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的感受器和代谢稳态的调节器。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真核生物通过AMPK复合体感受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调节能量代谢。AMPK通过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的感受器和代谢稳态的调节器。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真核生物通过AMPK复合体感受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调节能量代谢。AMPK通过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来调节线粒体稳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线粒体网络稳态至关重要。本文针对AMPK对合成、分解代谢的调控,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动态变化、线粒体自噬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能量代谢 线粒体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低氧应激大鼠心脏舒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巧荣 张昱 +4 位作者 刘杰 曹成珠 周振 袁周阳 张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在急性低氧应激中对大鼠左、右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7):对照组(control group)、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组(proprano... 目的:探讨不同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在急性低氧应激中对大鼠左、右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7):对照组(control group)、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组(propranolol group)、选择性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组(atenolol group)和选择性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组(ICI 118,551 group),各组大鼠分别在常氧(西宁,海拔2 260 m,20.9% O_2,79.1% N_2)和急性低氧(15.0% O_2,85.0% N_2)通气的状态下进行实验,监测各组大鼠心率(heart rate,HR)、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及左、右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_(max))等心功能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低氧通气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常氧下,propranolol组、atenolol组与ICI 118,551组LVSP和左心室±dp/dt_(max)较给药前降低,同时propranolol组与atenolol组RVSP和右心室±dp/dt_(max)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低氧通气5 min后,各组大鼠与常氧组相比动脉血氧分压(PaO_2)、LVSP和左心室±dp/dt_(max)均降低(P<0.05);但右心室±dp/dt_(max)明显升高(P<0.05);且低氧条件下control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程度均比propranolol组和atenolol组明显。结论:低氧应激时心脏β_1-AR的激活可能是心脏发挥代偿调节的重要方式,但右心室通过紧张源性扩张代偿表现出的右心舒缩功能增强对低氧下机体循环血流量的维持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低氧 应激 心脏舒缩功能 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连紫宛 李占强 +3 位作者 张海燕 刘瑞欣 陈辛玲 王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2-578,共7页
为分离纯化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多糖,并对纯化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分分析及免疫活性评价。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雪灵芝粗多糖(Arenaria kansuensis crude polysaccharide, AKCP);以DEAE-52纤维素柱对AKCP进行分离纯化... 为分离纯化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多糖,并对纯化组分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分分析及免疫活性评价。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雪灵芝粗多糖(Arenaria kansuensis crude polysaccharide, AKCP);以DEAE-52纤维素柱对AKCP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雪灵芝多糖组分AKP-1~AKP-5,进一步采用葡聚糖凝胶G-75柱对AKP-2进行分离纯化获得AKP-2a多糖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定AKCP、AKP-2及AKP-2a的总糖含量分别为52%、70%和79%;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GPC-MALS)法检测AKP-2a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7×10~5Da、数均分子量Mn为9.838×10~4Da;HPLC法检测AKP-2a是由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10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25∶0.01∶0.20∶0.11∶0.25∶0.61∶0.07∶0.21∶0.12;以MTT法检测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AKCP、AKP-2及AKP-2a各浓度组S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NO释放实验及IFN-γELISA检测,AKP-2a各浓度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二者的水平,较对照组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1)。综上结果,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了总糖含量较高的雪灵芝多糖AKP-2a组分,初步确定其分子量范围及单糖组成,并证实其具有激活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巨噬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灵芝 多糖 纯化 免疫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在血管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冶怡 格日力 乌仁塔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6-1532,共7页
血小板是止、凝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而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二者胞膜或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极为丰富,通过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释放易于对各种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近年来,在... 血小板是止、凝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而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二者胞膜或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极为丰富,通过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释放易于对各种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近年来,在多种血管病变中观察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同时激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免疫性血栓形成,以及肺动脉高压,二者共同作用驱动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及免疫反应,继而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通过配/受体的相互激活在上述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冶怡 乌仁塔娜 +1 位作者 吴金春 格日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2018年第六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orld Symposium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WSPH)将PH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更新为:海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中性粒细胞 血管重塑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压低氧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吉维忠 张亚清 格日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低压低氧环境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神经元形态学和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不同海拔自然环境随机分为高海拔组(青海省玛多县4300 m)、中海拔组(青海省西宁市2260 m)、平原组(陕西省西安市... 目的研究慢性低压低氧环境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神经元形态学和凋亡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根据不同海拔自然环境随机分为高海拔组(青海省玛多县4300 m)、中海拔组(青海省西宁市2260 m)、平原组(陕西省西安市450 m),每组20只。连续饲养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3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制作脑切片,行苏木精-尹红染色、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特征;TUNEL染色观察凋亡神经元;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抗体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高海拔组开始训练第3、4天平均逃避潜伏期较中海拔组和平原组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穿越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比较中海拔组和平原组明显减少[(0.53±0.21)次vs(0.95±0.50)次、(1.00±0.63)次,(29.12±10.58)%vs(35.18±12.45)%、(37.74±9.13)%,P<0.05]。与中海拔组和平原组比较,高海拔组尼氏小体明显减少(P<0.05,P<0.01)。与平原组比较,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海马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高海拔组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0.01);与中海拔组比较,高海拔组海马和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染可见,与平原组比较,高海拔组海马和皮质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海马Neun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海拔慢性低压低氧环境暴露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低氧 记忆 神经元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挥发油对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可 南星梅 +3 位作者 苏姗姗 张得钧 李占强 芦殿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542,共8页
目的对肉豆蔻挥发油(VOMF)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在细胞水平评价其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VOMF化学成分,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 目的对肉豆蔻挥发油(VOMF)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在细胞水平评价其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VOMF化学成分,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法(FRAP)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SD大鼠PASMC细胞分为2组:常氧组(5%CO_2+95%O_2)和低氧组(3%O_2+5%CO_2+92%N_2),每组设置VOMF 1.0,1.5,2.0,2.5,3.0,3.5和4.0 g·L^(-1)处理,37℃作用12 h,利用MTS染色法检测PASMC增殖,计算IC_(50)的值。随后设VOMF 0.8,1.6和3.2 g·L^(-1)组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VOMF中含有大量的单萜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能显著抑制低氧条件下PASMC增殖,作用于细胞12 h,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66 g·L^(-1);当浓度为3.2 g·L^(-1)时,与常氧下PASMC相比,低氧刺激下细胞SOD活性增加(P<0.05),MDA含量减少(P<0.05),GSH含量升高(P<0.05)。结论 VOMF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对低氧诱导PASMC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可能用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 挥发油 肌细胞 肺动脉平滑肌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晴晴 格日力 马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8-852,共5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以进行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的疾病。目前治疗PH的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以进行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右心室肥厚为特征,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的疾病。目前治疗PH的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有关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PH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相继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重视,成为PH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MSC的旁分泌机制被认为起到一个重要的治疗作用。从MSC中分离出的外泌体(exosomes,EXO)具有抑制肺血管重构的潜力,被认为是治疗PH的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就MSC外泌体在PH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做一综述,从而为MSC的EXO治疗PH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