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多度等级物种对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马晓丽 牛玉丽 +4 位作者 陈哲 关晋宏 杜岩功 郭小伟 王世雄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0-2077,共8页
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依赖于群落构建过程和物种组成。其中,不同多度等级物种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颇具争议。本研究根据多度等级将物种排序,形成稀有-常见种和常见-稀有种两条序列,逐一添加物种并分析物种多样性变化,采用“Levins”方法... 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依赖于群落构建过程和物种组成。其中,不同多度等级物种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颇具争议。本研究根据多度等级将物种排序,形成稀有-常见种和常见-稀有种两条序列,逐一添加物种并分析物种多样性变化,采用“Levins”方法计算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旨在分析稀有种和常见种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1)物种多度呈对数分布,频度呈“U”型分布。(2)常见种在两条序列中对α多样性贡献率为20.40%~59.20%,稀有种贡献率低于2.80%;稀有种对β多样性贡献率高于40.69%,常见种贡献率为1.06%~5.40%;这种主导效应是物种累积的结果,单个物种贡献差异不大。(3)常见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较稀有种大。研究结果强调在物种多样性保护中,特别是考虑物种多样性的不同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物种的生态角色和贡献,以确保生态保护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物种多度 稀有种 常见种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2
作者 孙成林 刘玉萍 +7 位作者 苏旭 李小莉 张朋辉 曲荣举 靳佳瑞 杨倩 余明君 宋昌春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18,共9页
为了明确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和适宜生境,本研究利用水母雪兔子的分布记录和气候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水母雪兔子潜... 为了明确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和适宜生境,本研究利用水母雪兔子的分布记录和气候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水母雪兔子潜在分布区预测可信度高,AUC值均高于0.95;海拔、最暖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其潜在分布区的主要环境因子;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中期水母雪兔子高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等地;当前和未来(2050年和2070年),高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北部等地,分布区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向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等低纬度地区扩张。据此,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南北部应是水母雪兔子的高适生区,需要建立就地保护以对国家二级珍稀野生保护植物水母雪兔子实施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兔子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 环境变量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特有种—黄缨菊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3
作者 靳佳瑞 刘玉萍 +6 位作者 苏旭 刘涛 曲荣举 张朋辉 余明君 杨倩 胡夏宇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本研究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6个不同自然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黄缨菊6个自然居群的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9,不存在额外染色... 本研究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6个不同自然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黄缨菊6个自然居群的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9,不存在额外染色体。(2)着丝粒类型仅有m型,核型公式均为2n=2X=18=18m;染色体类型除居群P002和P004无S型外,其余四个居群均具有L,M_(1),M_(2)和S四种类型。(3)核型类型仅有1A型,平均臂比处于1.13~1.39,长度比介于1.61~1.78,核不对称系数居于54.76%~55.69%,其中居群P004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大,进化程度较高。(4)遗传距离为4时,居群P001和P002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1时,居群P003与P004及居群P006与PH52分别聚为两支,各分支内居群间亲缘较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黄缨菊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以及居群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可为黄缨菊属乃至菊科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也可为黄缨菊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关键代谢途径基因的挖掘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缨菊 居群 染色体核型 进化趋势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龙胆科重要药用植物在青藏高原的生境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窦全慧 陈程浩 +6 位作者 曾太乙亥 龙主多杰 苗琪 孙芳慧 才让拉毛 陈曦 索南吉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24-3033,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746个龙胆科药用植物分布点和15个环境变量,利用优化的MaxEnt模型(参数设置:正则化系数1.6,特征组合LQPT,AUC=0.84)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关键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年降水量(bio12)、海拔(bio20)、年平均气温(bi... 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746个龙胆科药用植物分布点和15个环境变量,利用优化的MaxEnt模型(参数设置:正则化系数1.6,特征组合LQPT,AUC=0.84)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关键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年降水量(bio12)、海拔(bio20)、年平均气温(bio1)、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的平均气温(bio11)和最暖季降水(bio18)等6个因子累计贡献89.2%,其中降水主导分布格局。当代高适生区(38.62×10^(4)km^(2))集中于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总适生区达128.59×10^(4)km^(2)。未来气候情景(SSP126/SSP585,2040s-2100s)下适生区呈现高海拔扩张趋势,质心向西北迁移,潜在分布带延伸至高原西部高海拔区域。模型预测显示川藏高山峡谷与横断山区将成为核心扩张区,但该区域人类活动密集且现有保护区覆盖率不足。建议扩张区域优先构建龙胆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以协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龙胆科 药用植物 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种唐古特红景天的地理分布格局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小莉 苏旭 +3 位作者 王东 刘玉萍 陈金元 孙成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期1970—2000年与SSP245情景模式下未来4个时期(2030s、2050s、2070s和2090s)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Alt)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是影响唐古特红景天地理分布格局的最主要生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89.3%和4.9%。(2)当前气候背景下,唐古特红景天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为195.21×10^(4)km^(2),主要位于青海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中部等。(3)与当前时期相比,未来4个时期唐古特红景天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变化不太明显,但高适宜区面积却有所增加,呈现出向青藏高原中部集中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红景天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预测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不同植物功能群与土壤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业迪 王迎新 +2 位作者 陈哲 田琳琳 孙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65-4875,共11页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是全球范围内最典型的高寒地区之一,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和土壤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特征及其控制要素,对深刻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集并测定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135个草地...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是全球范围内最典型的高寒地区之一,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和土壤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特征及其控制要素,对深刻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集并测定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135个草地样点中的植物和土壤碳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探讨了不同植物功能群和表层(0—10 cm)土壤δ^(13)C特征及其与气候、土壤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类草δ^(13)C显著低于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植物δ^(13)C(P<0.05)。表层土壤δ^(13)C与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植物δ^(13)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杂类草δ^(13)C无显著相关关系,且表层土壤δ^(13)C对三种植物功能群δ^(13)C的敏感性为禾本科>豆科>莎草科。(2)在影响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植物和表层土壤δ^(13)C的环境因子中,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率均大于土壤因子,气候因子中太阳辐射相对贡献率最大,杂类草δ^(13)C与气候和土壤因子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太阳辐射是决定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和表层土壤δ^(13)C的主要因子。研究可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和土壤δ^(13)C特征与有机碳动态循环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碳稳定同位素 植物功能群 表层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鸟类新纪录——灰翅鸫
7
作者 张乐 旦智措 +3 位作者 张相军 贺志芳 王贞英 陈振宁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07-108,共2页
2024年5月19日,在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天池神仙洞附近(35°48′25.2″N,102°40′31.8″E,海拔2272 m)观察并拍摄到1种雀形目鸟类,鉴定为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经查阅相关鸟类名录及图鉴等参考文献,确定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一... 2024年5月19日,在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天池神仙洞附近(35°48′25.2″N,102°40′31.8″E,海拔2272 m)观察并拍摄到1种雀形目鸟类,鉴定为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经查阅相关鸟类名录及图鉴等参考文献,确定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新纪录 灰翅鸫 分布 生态习性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沙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樱 王慧春 +5 位作者 李正科 贾慧萍 朋毛德吉 魏晶晶 周碧瑶 窦筱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2-2790,共9页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的演化特征,有助于为该区沙漠化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并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厘清该区潜在、轻度、中度...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的演化特征,有助于为该区沙漠化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并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厘清该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组成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沙化程度加剧,植物优势种从矮生嵩草、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演替为青海固沙草、驼绒藜和沙蒿,生活型从中生向旱生演替;植物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多度依次降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为先升后降,轻度沙化阶段最高,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沙化过程对多样性指数影响为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除Pielou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与植被特征相关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流域沙化防治及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植物群落 多样性 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氮沉降浓度差异的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润宏 谭梅 +1 位作者 朱锦福 刘泽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1,共7页
为了解氮沉降背景下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氮沉降的响应,以小泊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水平(0、2、5和10 g/m^(2))的模拟氮添加试验,基于高通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细菌的优势菌群为... 为了解氮沉降背景下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氮沉降的响应,以小泊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水平(0、2、5和10 g/m^(2))的模拟氮添加试验,基于高通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氮处理显著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NMDS分析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在氮处理下均发生极显著变化(P<0.01)。聚类分析表明,随着施氮浓度的上升,土壤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差距加大。随着施氮浓度的改变,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在0~15 cm土层中发生显著改变,15~30 cm土层变化不显著。细菌和真菌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不同,细菌的α多样性呈上升趋势,而真菌的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可见,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产生影响,对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氮沉降背景下的湿地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 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茫崖发现噪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相军 王小炯 +2 位作者 旦智措 王贞英 陈振宁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91-92,共2页
2023年9月23日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创业路道路西侧发现1只中型鸟类,经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可能属于噪鹃华南亚种(E.s.chinensis)。
关键词 青海省 鸟类 新纪录 噪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鸟类新纪录——棕头鸦雀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骏 旦智措 +3 位作者 王吉祥 张强元 尕玛成林求江 陈振宁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1期95-96,共2页
2023年12月8日,在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海湖湿地公园(36°65′36″N,101°69′72″E,2215 m)观测并记录到雀形目鸟类,通过参考文献鉴定为棕头鸦雀,通过参考文献确定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
关键词 青海 西宁 鸟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优势物种分布及生物量分配的环境驱动模式分析
12
作者 刘涛 刘玉萍 +4 位作者 岳广阳 苏旭 靳佳瑞 余明君 朱迪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68-81,共14页
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低,气候严酷导致植物在环境胁迫下表现出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性,这是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维持稳定的基础。然而,柴达木盆地土壤与植物生物量分配关系及其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过程仍不清晰。本研究通... 荒漠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低,气候严酷导致植物在环境胁迫下表现出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性,这是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维持稳定的基础。然而,柴达木盆地土壤与植物生物量分配关系及其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过程仍不清晰。本研究通过柴达木盆地内35个样地175个样方86种优势植物重排序、异速生长关系、方差分解及结构方程模型方式,分析研究区土壤粒径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沿干旱梯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养分与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35个样点物种丰富度具有明显的环境梯度特征,经过重排序分析呈多个物种集合。多年生优势物种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一年生植物(P<0.01),证明优势物种分布模式为集群分布,多年生灌木与半灌木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均不显著(P=0.885),而一年生优势物种地下生物量分配速率高于地上;(2)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影响优势物种分布的7个气候因子,它们对研究区多年生灌木、半灌木植物地上生物量影响程度(方差分解地上生物量R^(2)=0.318)高于对其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地下生物量R^(2)=0.01),而海拔对其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结构方程模型证明海拔间接影响优势物种地上、地下生物量,表明柴达木盆地海拔变化引起水热协同变化,极端气候(如等温性、最冷季降雨与最湿月、最湿季降雨)对其存在显著正、负影响,土壤粒径对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异速生长率 土壤粒径 方差分解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晓杰 李锦涛 +9 位作者 麻绍群 孔嘉宜 聂玲萍 罗紫嫣 余梅 陈群 陈辉 沈宁东 周召荣 杜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246-251,282,共7页
基于食用菌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现状,结合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性和消费技术性分析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并从机械化、清洁生产、数字技术等方面对食用菌生产技术体系的层次和基础进行分析。针对青海食用菌生产链的技术发展存在的食用菌生... 基于食用菌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现状,结合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性和消费技术性分析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并从机械化、清洁生产、数字技术等方面对食用菌生产技术体系的层次和基础进行分析。针对青海食用菌生产链的技术发展存在的食用菌生产受设施设备环境控制技术、食用菌生态位与生态物质转化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区域食用菌生产资源数字化限制等问题,提出分析青海各区域间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层次,强化各技术层次发展所必需的应用性研究基础,丰富和完善与特色食用菌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建立相对应的农业环境控制、清洁与循环生产和数字智能化生产的“基础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模型”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食用菌 产业链 生产现代化 技术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互助北山林区主要野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樱 魏晶晶 +3 位作者 贾慧萍 王志鸽 张浩然 王慧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7-415,共9页
该研究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208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属32科66属.其中,乔木类占比17.79%,灌木类占比74.04%;科属分布集中在少种科(37.50%)、单种科(31.25%)以及... 该研究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208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属32科66属.其中,乔木类占比17.79%,灌木类占比74.04%;科属分布集中在少种科(37.50%)、单种科(31.25%)以及单种属(50.00%)、少种属(33.33%)中,说明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科属分布具有狭窄性;在属的区系分布中,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具北温带特性(50.00%).在用途分类中,观赏类占总种数比最高(35.10%),其次为药用类(31.25%)和食用类(12.98%).观赏类中灌木占比87.67%,乔木占比12.33%,观赏部位主要是株形;药用类资源中,叶入药(30.77%)、寒性(32.31%)、苦味(44.62%)、清热类药(18.46%)占优势;食用植物以果实类(77.78%)为主.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北山林区 野生 木本植物 资源现状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下黄缨菊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明君 苏丹丹 +6 位作者 苏旭 陈金元 刘玉萍 张雨 刘涛 杨倩 牛富英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2038,共11页
为了筛选基因分析中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冷、盐和干旱胁迫下黄缨菊的根、茎和叶为材料,依据三代转录组数据选取8个常用内参基因(18S rRNA,GAPDH,PAL,UBQ,TIP,RPS,SAND,TUA)作为候选基因,利用qRT... 为了筛选基因分析中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冷、盐和干旱胁迫下黄缨菊的根、茎和叶为材料,依据三代转录组数据选取8个常用内参基因(18S rRNA,GAPDH,PAL,UBQ,TIP,RPS,SAND,TUA)作为候选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并结合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综合评价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冷胁迫下黄缨菊根、茎、叶中最佳稳定性的内参基因分别为SAND,TIP和GAPDH;干旱胁迫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是SAND,TUA和UBQ;盐胁迫下稳定性最好的内参基因分别为RPS,RPS和SAND。此外,分别以干旱胁迫处理下黄缨菊根、茎、叶中2个稳定性最佳和1个稳定性最差的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衡量耐逆基因WRKY表达量的准确性,表明不同胁迫下筛选出的黄缨菊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均是可靠的。研究结果为今后黄缨菊耐逆基因的表达分析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缨菊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非生物胁迫 表达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霍雅娜 关晋宏 +3 位作者 刘学琴 赵万林 李生冲 邓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8-595,共8页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 为探究青海高寒区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明确细根发育过程中微生物的贡献,以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混交度对0~20、2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分析细根形态指标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在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均达到最大。在门水平上,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细菌Gp4与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真菌蜡壳菌属(Sebacina)、丝盖伞属(Inocybe)为土壤优势菌属。细根形态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显示,比根表面积、比根长与细菌ACE、Chao1、Shannon指数呈负相关。鞘氨醇单胞菌属(Spingomonas)与蜡壳菌属(Sebacina)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生物量密度的关键因子,Gaiella与Membranomyces是影响青海云杉细根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表面积、比根长的关键因子。混交度为0.4的青海云杉林可以促进建群种群落细根生长,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未来该地区天然林经营应充分考虑混交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外界活动对表层土壤及细根生长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区 青海云杉 混交度 细根 土壤微生物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鼠兔对极端低氧环境的生理、行为和分子生物学适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丽红 邹登朗 +3 位作者 祁得胜 刘忠浩 马建滨 都玉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5-250,共6页
从生理学、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低氧适应机制进行阐述,发现高原鼠兔血液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释放氧的能力较高,这对低氧时体内氧的传递是有利的;肺小动脉壁变薄,这有利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气体交换... 从生理学、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低氧适应机制进行阐述,发现高原鼠兔血液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释放氧的能力较高,这对低氧时体内氧的传递是有利的;肺小动脉壁变薄,这有利于在低氧条件下进行气体交换,使更多的氧进入肺部,同时高原鼠兔的右心室重量低于常氧环境中的大鼠。这就最大限度防止了高原鼠兔在低氧环境中出现右心室衰竭。行为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繁殖行为方面,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血管生成、能量代谢和携氧蛋白的携氧能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低氧适应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木本植物调查研究
18
作者 胡樱 贾慧萍 王慧春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1期48-49,5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走访调查法,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乐都区木本植物共有25科44属93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被子植物21科36属81种。该区栽培木本植物科属分布集中在单种科(60.00%)和单种属(6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走访调查法,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乐都区木本植物共有25科44属93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被子植物21科36属81种。该区栽培木本植物科属分布集中在单种科(60.00%)和单种属(63.64%)中,具狭窄性,同时,栽培种中乔木与小乔木占有优势(69.89%)。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栽培木本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海东市 乐都区 栽培植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蓼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樱 杨敏婷 +2 位作者 费翔林 贾慧萍 王慧春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技术具安全无二次污染、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对水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其推广与应用价值巨大。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是锰超富集植物,对镉、锶、铅等重金属均具富集作用。文章综述近年... 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技术具安全无二次污染、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对水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其推广与应用价值巨大。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是锰超富集植物,对镉、锶、铅等重金属均具富集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水蓼重金属富集能力、生理响应等研究,并提出未来该方向重点研究内容:(1)加大水蓼重金属胁迫筛选,掌握有效富集重金属种类。(2)深入水蓼分子解毒机制研究,为改良水蓼及其生物富集重金属应用提供思路。(3)挖掘水蓼遗传学调控特点,选育具期望的水蓼生物材料。(4)探索水蓼重金属回收技术,解决投入应用的后顾之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重金属 生物材料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改革
20
作者 周连玉 乔枫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肠菌群数量作为水体质量的指标,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对本科微生物学试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肠菌群数量作为水体质量的指标,是生物类本科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对本科微生物学试验“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建立一个应用性水环境微生物检测实验项目,促使学生掌握景观水体采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数据分析与等级评价等实验方法,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 指示微生物 教学内容改革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