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系)用于油炸薯条加工的适宜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青青 邝吉卫 +1 位作者 党斌 杨希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为分析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油炸薯条品质上的差异,筛选出适宜用于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通过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系)作为原料,进行油炸薯条加工,对其基础营养指标和品质特性进行评估,结合主成分分析、相... 为分析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油炸薯条品质上的差异,筛选出适宜用于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通过选取21个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系)作为原料,进行油炸薯条加工,对其基础营养指标和品质特性进行评估,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迭代聚类对油炸薯条进行加工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在营养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获得了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43%。通过迭代聚类的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宜加工油炸薯条的马铃薯品种(系)分别为青薯15号、青薯14号和青11-2-9。对其食用品质进行分析发现,油炸薯条口感外酥里嫩(感官评分为62~73分),咀嚼性良好(52~53分),色泽明亮(a^(*)值为4.0~6.5),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现状相符。有助于青海省马铃薯加工的高效利用,满足消费需求,为马铃薯品质改良和专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马铃薯条 适宜性研究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迭代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耀耀 刘哲 +3 位作者 李珊 王金美 叶英 曹效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4,共6页
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探究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及作用机制,利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评价抑菌活性,通过测定膜蛋白荧光光谱、碱性磷酸酶、Na^(+)K^(+)-ATP酶、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等探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提... 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探究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及作用机制,利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评价抑菌活性,通过测定膜蛋白荧光光谱、碱性磷酸酶、Na^(+)K^(+)-ATP酶、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等探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3.13和6.25 mg/mL;狭果茶藨子提取物诱导了蜡样芽孢杆菌核酸、蛋白质及碱性磷酸酶泄露,破坏了细胞壁膜的完整性,并且改变了细胞膜膜蛋白构象,Na^(+)K^(+)-ATP酶、Ca^(2+)Mg^(2+)-ATP酶和T-ATP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物激活了膜结合离子通道,改变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以抵抗不利环境的影响;此外提取物抑制呼吸链脱氢酶活性,影响了呼吸作用和能量代谢,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提取物导致蜡样芽孢杆菌细胞严重变形,表面有异常凸起和凹陷,说明狭果茶藨子可以有效抑制蜡样芽孢杆菌生长繁殖,具有成为天然食品保鲜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 蜡样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甜菜红色素制备工艺优化及 不同条件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庭秀 叶英 +4 位作者 赵永珍 刘耀耀 刘哲 乔杨波 王睿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2-58,共7页
以青藏高原种植的甜菜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甜菜红色素的制备工艺;以红色素得率为指标,通过热稳定性、光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及护色试验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浓度为5... 以青藏高原种植的甜菜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甜菜红色素的制备工艺;以红色素得率为指标,通过热稳定性、光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及护色试验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浓度为50%,超声温度为40℃,料液比为1∶50,超声提取34 min时,甜菜红色素提取得率最高,为0.251%;稳定性试验表明,甜菜红色素对光、酸及氧化剂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对热、碱、还原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其最佳使用pH范围为4~7,且适当浓度抗坏血酸对红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红色素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 工艺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籽油成分分析及原油三脱工艺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庭秀 叶英 +2 位作者 乔杨波 刘哲 王进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12-222,共11页
以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为研究对象,对其不皂化物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籽油水化脱胶、吸附脱色、吸附脱酸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籽油精炼前后理化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成分及较优的精... 以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为研究对象,对其不皂化物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籽油水化脱胶、吸附脱色、吸附脱酸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籽油精炼前后理化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成分及较优的精炼工艺,扩大青海地区狭果茶藨子籽油的开发应用。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籽油中含有植醇、谷甾醇、新植二烯等不皂化物,其中植醇占8.78%;共检测出脂肪酸8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8.89%,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37.09%和50.80%。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脱胶工艺条件为水化时间:16 min,磷酸添加量:0.3%,加水量:3.0%,脱胶温度:50℃;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20 min,脱色剂添加量:7.0%,脱色温度:51℃;最佳脱酸工艺条件为脱酸时间:87 min,微晶纤维素添加量:2.0%,脱酸温度:40℃;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籽油脱胶率、脱色率、脱酸率分别为80.48%、66.48%、71.30%。精炼后,狭果茶藨子籽油的酸价和光密度下降较大,碘值和皂化值也有轻微下降,过氧化值轻微上升,精炼前后所有指标测定值均在国标范围内浮动,说明此精炼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产生一定影响,但能提升狭果茶藨子籽油的感官品质,有利于油脂贮藏,可用于狭果茶藨子籽油的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 油脂精炼 响应面试验 不皂化物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产地青稞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5
作者 徐禄尧 李君 党斌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1-8,90,共9页
为比较不同产地青稞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了7个不同产地青稞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滋味活性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青稞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 为比较不同产地青稞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了7个不同产地青稞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滋味活性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青稞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游离氨基酸总量在8.984~12.575 g/100g,均值为10.750 g/100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必需氨基酸。青稞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门源地区青稞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相对适宜,贵德地区青稞蛋白的营养价值最高。青稞中游离氨基酸的呈味特性表现为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Glu、His、Val、Arg和Cys对青稞的滋味均有贡献,其中Glu是青稞中最主要的呈味氨基酸,滋味活性值为9.82。系统聚类将72份青稞的游离氨基酸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含15种氨基酸,并确定选用Asp、Ser、Ala、His、Cys作为综合评价青稞中氨基酸品质优劣的关键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氨基酸组成 滋味活性值 营养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蚕豆品质评价及油炸蚕豆加工适宜性研究
6
作者 马玉婷 张杰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本研究为明确蚕豆籽粒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与油炸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以青海省29种蚕豆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油炸蚕豆加工适宜性的关键指标,构建油炸蚕豆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适宜评价油炸蚕豆的... 本研究为明确蚕豆籽粒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与油炸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以青海省29种蚕豆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油炸蚕豆加工适宜性的关键指标,构建油炸蚕豆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适宜评价油炸蚕豆的核心指标6项:蚕豆原料的粒长、总黄酮、直链淀粉、铁含量、豆粉L值、回生值。层次分析确定核心指标权重依次为:15%、12%、20%、19%、20%、14%。西宁(青蚕27号、青蚕19号、LF12、LF18、LF17)、湟中(青蚕28号、青蚕21号、青蚕27号)、共和(青蚕25号)、互助(青蚕30号)等10个蚕豆品种的籽粒适宜加工成油炸制品,并且10个油炸蚕豆制品的感官得分均高于平均分。本研究为蚕豆原料品种选择、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油炸蚕豆 品质评价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品质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翠芳 邹鹏仁 +1 位作者 梁欣悦 刘荟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5,共6页
以青海省六种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全粉,通过对其理化、功能性质和微观结构的测定与分析,明确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的品质和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六种马铃薯全粉灰分含量范围为3.33%~5.12%,闽薯灰分含量较高,青薯9号和乐薯的脂肪和蛋白... 以青海省六种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全粉,通过对其理化、功能性质和微观结构的测定与分析,明确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的品质和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六种马铃薯全粉灰分含量范围为3.33%~5.12%,闽薯灰分含量较高,青薯9号和乐薯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青薯2号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34%±0.29%;青薯9号的持油能力(1.69±0.12) mL/g和黏度(1440±10) cps高于其他品种,脱毒175的吸水指数较高,闽薯的溶解度最高,为14.9%±0.7%;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所含官能团并无差异,整体均呈现不规则形状,可见范围内基本无完整颗粒存在,衍射峰形相似,青薯2号全粉颗粒的衍射强度较高,结晶区较大。不同马铃薯在品质和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实际加工需要选取较适合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品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3个区域种植青稞的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君 党斌 +2 位作者 张杰 迟明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第4期7-12,91,共7页
为明确青海省3个不同区域青稞的品质优势,本研究以青海省门源、德令哈、海晏3个地区种植的青稞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其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晏地区青稞的总淀粉、抗性淀粉、β-葡聚糖、粗脂肪含量均为最高,门源地区青稞蛋... 为明确青海省3个不同区域青稞的品质优势,本研究以青海省门源、德令哈、海晏3个地区种植的青稞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其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晏地区青稞的总淀粉、抗性淀粉、β-葡聚糖、粗脂肪含量均为最高,门源地区青稞蛋白质含量高、矿质元素丰富,德令哈种植青稞的酚类物质总量最高。比较不同品种在各地区的品质可知,1021、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青稞适宜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种植,1216青稞适宜在青海海北州海晏县和门源县种植。采用聚类分析可将参试青稞分为4大类。本研究结果为优品质青稞资源和种植区域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营养品质 矿物质 多酚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黄蘑菇色素提取及相关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孟迪 党斌 +2 位作者 杨希娟 解晓霞 尕松成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 为明确黄蘑菇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黄蘑菇色素提取工艺,研究了色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蘑菇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61 min,料液比1∶113 g·mL^(-1),提取率为90.93%。黄蘑菇色素粗提物对光比较敏感,避光条件下更稳定,耐高温和耐还原性较差,但其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和耐氧化性;Zn^(2+)的添加增大了黄蘑菇色素的吸光度,Al^(3+)浓度超过0.25%时,色素吸光度下降;葡萄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苯甲酸钠和蔗糖的浓度超过1%时,色素吸光度增加,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色素粗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率含量(IC_(50))分别为2.30、0.01和1.00 mg·mL^(-1),对Fe^(3+)有一定还原能力。DPPH IC_(50)值和ABTS 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正相关,羟自由基IC_(50)值与粗多糖和氮含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黄蘑菇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菇 色素 响应面 稳定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青稞面粉品质评价及面条加工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娇 党斌 +3 位作者 张杰 李君 马萍 杨静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为明确青稞面粉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与面条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以青海省21种青稞面粉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的关键指标,构建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参试青稞面粉的淀粉含量变幅为... 为明确青稞面粉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与面条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以青海省21种青稞面粉为原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的关键指标,构建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参试青稞面粉的淀粉含量变幅为69.95%~83.36%,脂肪含量变幅为0.87%~2.38%,纤维含量变幅为1.13%~3.69%,蛋白质含量变幅为6.88%~11.64%。北青8号(门源)峰值粘度(2378.50 mPa·s)最高,昆仑15号(都兰)回生值(756.00 mPa·s)最高。昆仑16号(贵南)的持水性最好(4.32 g/g),柴青1号(都兰)的持油性最高(0.94 g/g)。昆仑18号(门源)的透明度最大(28.40%),冻融稳定性最大(77.16%)。青稞面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与面条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面粉含水量,总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面粉L*值和峰值粘度是评价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的关键指标,通过构建加工适宜性评价体系,确定了青稞面条加工适宜性评价等级,筛选出北青9号(西宁),昆仑14号(西宁),昆仑17号(门源),柴青1号(贵南),昆仑14号(贵南),昆仑15号(贵南)等6个青稞面粉,适宜加工成青稞面条。本研究结果可为青稞面条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面粉 面条 品质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对青稞麸皮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桐 王雪青 +5 位作者 田亚凝 杨京京 党斌 沈小刚 王凤忠 王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粒径变化对青稞麸皮的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不同强度的气流冲击磨(Airflow impact milling,AFIM)对粗青稞麸皮(Coarse highland barley bran,CHB)进行碾磨。获得了平均粒径为69.04μm的中青稞麸皮(Medium high... 为研究粒径变化对青稞麸皮的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不同强度的气流冲击磨(Airflow impact milling,AFIM)对粗青稞麸皮(Coarse highland barley bran,CHB)进行碾磨。获得了平均粒径为69.04μm的中青稞麸皮(Medium highland barley bran,MHB)、58.85μm的细青稞麸皮(Fine highland barley bran,FHB)和32.04μm的超微青稞麸皮(Ultrafine highland barley bran,UHB)。从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理化组成、孔隙特征以及功能特性等方面对这四种样品进行了多重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青稞麸皮的粒径减小,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导致SDF在总膳食纤维中的比例由7.18%(CHB)增加到8.50%(UHB)。显微结果与孔隙特征研究显示,随着粒径减小,青稞麸皮的堆积状态变得更加紧密,50 nm~10μm微孔在青稞麸皮孔隙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CHB组的31%提高至UHB组的69%。麸皮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影响了其持水力、持油力等水合特性,相较于CHB,UHB的这两个指标分别降低了21%与7.64%。体外葡萄糖吸附实验表明,随着粒径减小,青稞麸皮对高浓度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和抑制扩散的能力增强。综上所述,气流冲击磨通过物理改性有效降低了青稞麸皮的粒径分布,同时显著改变了麸皮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孔隙结构和颗粒间堆积状态,进而影响了其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粒径 孔隙特征 水合特性 体外降血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黑青稞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杰 党斌 +1 位作者 张文刚 杨希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8-86,共9页
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黑青稞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蒸煮、炒制、挤压膨化、气流膨化、发酵方式处理黑青稞,并测定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其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未消化样... 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黑青稞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蒸煮、炒制、挤压膨化、气流膨化、发酵方式处理黑青稞,并测定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其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未消化样品相比,5种加工黑青稞经胃肠消化后多酚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为未消化样品的1.99~2.44倍。除气流膨化外,其他4种加工黑青稞经胃肠消化后总黄酮含量均较未消化样品显著降低(P<0.05),为未消化样品的34%~70%。经体外模拟消化后,5种加工黑青稞中根皮素、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是主要酚酸类物质,儿茶素是主要的黄酮类物质;与未消化样品相比,5种加工黑青稞主要酚酸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黄酮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分析结果显示,5种加工黑青稞的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挤压膨化黑青稞(89.61%)>发酵黑青稞(88.16%)>蒸煮黑青稞(77.67%)>气流膨化黑青稞(76.86%)>炒制黑青稞(75.13%)。综上,气流膨化处理黑青稞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而挤压膨化处理黑青稞抗氧化活性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需求青稞产品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 加工方式 体外胃肠消化 酚类物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培燊 吴长静 叶英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65-70,共6页
以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参数。对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总膳食纤维(TDF)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α-淀粉... 以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参数。对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和总膳食纤维(TDF)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α-淀粉酶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9.4 (g∶m L),复合酶质量分数3.2 mg/g,超声时间30.49 min,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最高为50.2%。理化性质测定发现SDF的持水力与吸水膨胀力均显著高于TDF、IDF,而IDF的持油力最高。膳食纤维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与膳食纤维质量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果茶藨子 膳食纤维 工艺研究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分级粉的营养及活性成分比较
14
作者 李崇瑜 党斌 +1 位作者 张发林 杨希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5-343,共9页
为明确青稞磨制面粉中产生的3种粉体的化学组成差异及加工用途,本文对其营养、功能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稞3种分级粉的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稞粗麸粉蛋白质(11.24%)、总膳食纤维(39.72%)、... 为明确青稞磨制面粉中产生的3种粉体的化学组成差异及加工用途,本文对其营养、功能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稞3种分级粉的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稞粗麸粉蛋白质(11.24%)、总膳食纤维(39.72%)、阿拉伯木聚糖(16.95%)、总氨基酸(14.62%)含量相对最高,同时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及酚类物质;青稞细麸粉脂肪(3.68%)和β-葡聚糖(4.92%)含量相对最高;青稞面粉总淀粉(80.40%)含量最高。谷氨酸为3种分级粉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粗麸粉和面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而细麸粉为苏氨酸。3种粉体共检出13种酚酸和8种黄酮,其中青稞粗麸粉和细麸粉多酚以结合态的邻香豆酸和橙皮苷为主,面粉多酚则以结合态没食子酸和芦丁为主。综上所述,3种青稞分级粉具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构成,这将影响它们潜在的应用途径。青稞粗麸可用于开发富含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及多酚类物质食品,细麸可作为β-葡聚糖提取原料,研究可为青稞分级粉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分级粉 营养成分 功能性成分 多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原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杰 杨希娟 +3 位作者 党斌 张文刚 杨艳红 赵青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67-72,共6页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得到马铃薯熟粉、冷冻干燥马铃薯原粉、未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及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研究不同类别的马铃薯原粉在外观品质、理化特性、功能特性及复水特性等方面的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得到马铃薯熟粉、冷冻干燥马铃薯原粉、未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及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研究不同类别的马铃薯原粉在外观品质、理化特性、功能特性及复水特性等方面的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原粉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外观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色泽(L~*值为80.78)最佳,为淡黄色粉末,具有高淀粉、高纤维及低脂肪的特点,有利于用作减肥及降血脂健康食品的原料;功能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熟粉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3.03±0.01 g/g)、乳化性(21.58%±1.37%)及乳化稳定性(15.98%±0.73%);冷冻干燥马铃薯原粉具有较高的持油能力(3.42±0.08 g/g)和溶解性(16.49%±1.07%);经烫漂的热风干燥马铃薯原粉具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16.67%±0.76%)、复水性(复水比为6.43)和复水稳定性(95.76%±0.85%)。同时,结合考察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原粉的加工效率与能耗,结果发现,经烫漂的热风干燥原粉具有较高的加工品质且加工能耗低,可作为熟粉的替代品。本研究可为马铃薯不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并为马铃薯原粉的研制及代替熟粉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原粉 不同加工方式 理化特性 功能特性 复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藜麦皂苷超声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亚东 党斌 +3 位作者 杨希娟 刘洋 姚有华 迟德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5-51,62,共8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青海藜麦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青海不同藜麦皂苷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5(g/m L),提取时间20 mi...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青海藜麦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青海不同藜麦皂苷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5(g/m L),提取时间20 min、功率400 W、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藜麦皂苷含量达到115.74 mg/100 g。119份藜麦平均皂苷含量为(93.66±18.34)mg/100 g,不同藜麦间皂苷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不同粒色比较,红色藜麦的皂苷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白色藜麦的皂苷含量最低且抗氧化能力最差。以DPPH·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Ward联接(平方欧式距离)法将119份藜麦分为三大类。第Ⅰ类包括69种藜麦,皂苷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均较高;第Ⅱ类包括33种藜麦,皂苷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中等;第Ⅲ类包括17种藜麦,皂苷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均较低;三大类之间皂苷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皂苷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党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0-37,共8页
为了明确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筛选出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高的藜麦资源,采用化学法分析了90份藜麦资源中游离酚类、结合酚类含量,通过DPPH·、ABTS^+·清除力及FRAP铁还原力指标评价各组分的体外抗... 为了明确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筛选出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高的藜麦资源,采用化学法分析了90份藜麦资源中游离酚类、结合酚类含量,通过DPPH·、ABTS^+·清除力及FRAP铁还原力指标评价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藜麦酚类物质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且结合酚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游离酚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小,游离酚类和结合酚类物质在清除DPPH·、ABTS^+·、FRAP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结合酚类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ABTS^+·能力,分别达4732.56、3371.97μmol Trolox Eq/100 g DW;游离酚类的FRAP还原能力相对较强,达1408.64μmol Trolox Eq/100 g DW。白色、黄色藜麦的结合酚类物质清除DPPH·、ABTS^+·能力显著高于红色藜麦,分别达4657.41、5065.66μmol Trolox Eq/100 g DW,3532.37、3350.72μmol Trolox Eq/100 g DW;红色藜麦的酚类物质FRAP铁还原力最强(3264.42μmol Trolox Eq/100 g DW)。聚类分析表明,参试的大部分青海藜麦资源结合酚类物质含量较低,DPPH·、ABTS^+·清除力较弱,但FRAP铁还原力较强,其中有6个藜麦资源的结合酚类物质含量最高,5个藜麦资源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此结果为功能性藜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蚕豆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种(系)酚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希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7-243,共7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青海蚕豆多酚的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青海蚕豆不同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15(g:m L),超声波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3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青海蚕豆多酚的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青海蚕豆不同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15(g:m L),超声波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35℃提取20 min,蚕豆总酚含量达到47.78 mg/100 g;10种不同蚕豆品种(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VF11品种总酚含量最高,2005-00品种总酚含量最低,Y3品种总黄酮含量最高,青蚕15号品种总黄酮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系)蚕豆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力和还原能力,但·OH、O-2·清除率较弱,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青海13号、青蚕14号、2005-00、E26对DPPH·清除率较高,达到60%以上,Y3的·OH、O-2·清除率及还原能力均高于其他品种,说明蚕豆中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各个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有一定的选择性,且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蚕豆发挥清除羟自由基、氧自由基及还原能力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酒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19
作者 代合欢 黎丹丹 叶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6-94,共9页
以青海省格尔木藜麦为原料,选取甜酒曲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制备藜麦酒和酒糟。在7 d发酵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藜麦酒酒液的乙醇体积分数,藜麦酒酒液和酒糟的总酸、总酚、总黄酮、总皂苷、γ-氨基丁酸等成分的含量,并与加糖发酵藜麦酒对比分... 以青海省格尔木藜麦为原料,选取甜酒曲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制备藜麦酒和酒糟。在7 d发酵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藜麦酒酒液的乙醇体积分数,藜麦酒酒液和酒糟的总酸、总酚、总黄酮、总皂苷、γ-氨基丁酸等成分的含量,并与加糖发酵藜麦酒对比分析其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 d固态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酒液中的乙醇体积分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发酵5 d时,加糖10%(以藜麦质量为基准)酒液比不加糖酒液具有更高的乙醇体积分数;相较于不加糖酒糟,加糖10%酒糟总酸含量变化波动较小,发酵后期总酸含量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固态发酵过程中,10%的糖添加量使酒糟中多酚类物质的释放和积累更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使蛋白质含量增加更稳定;在半固态发酵过程中,不同糖添加量对藜麦酒酒液和酒糟中γ-氨基丁酸含量、酒液中总黄酮和总糖含量的影响较大,对藜麦酒酒液和酒糟中的总皂苷和蛋白质含量,以及酒液中总酚含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酒 发酵 营养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协同发酵产青稞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李赵远 张文刚 +1 位作者 党斌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酶解青稞的基础上利用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制备多糖,筛选出适宜酶解青稞的酶的种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酶解及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后青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协同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的酶为纤维... 在酶解青稞的基础上利用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制备多糖,筛选出适宜酶解青稞的酶的种类,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酶解及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后青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协同黄伞菌固态发酵青稞的酶为纤维素酶,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46 min,酶添加量0.20%,酶解pH值4.40。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15 d,接种量28%。在此条件下青稞总多糖含量为40.08%,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2.12 mg/mL、7.76 mg/mL、2.47 mg/mL,对α-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IC_(50)值分别为0.15 mg/mL、0.13 mg/mL。可见,酶菌协同发酵可提高青稞多糖含量,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黄伞菌 固态发酵 青稞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