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门源县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包守泰 《养殖与饲料》 2015年第10期71-72,共2页
应用布鲁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实验,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的120只牧羊犬血清样品进行抽样监测,结果检出牧羊犬阳性血型1份,阳性率为0.83%,说明该地区的牧羊犬群中存在着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 门源县 牧羊犬 布鲁氏杆菌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门源县山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新 马存寿 +2 位作者 冯生青 米兴亮 包守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1期17-17,共1页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青海省门源县山羊进行了衣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共检测山羊血清303份,检出阳性48份,阳性率为15.84%。
关键词 衣原体病 改良绒山羊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门源县藏獒蠕形螨病的调查
3
作者 乔扎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4期51-51,共1页
藏獒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在皮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本病传播常为接触感染,免疫功能降低也可诱发本病[1]。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播,患病母犬后代80%-100%发生蠕形螨病,仔犬一般出生2月后出现典... 藏獒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在皮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寄生虫性皮炎。本病传播常为接触感染,免疫功能降低也可诱发本病[1]。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播,患病母犬后代80%-100%发生蠕形螨病,仔犬一般出生2月后出现典型性症状[2]。发病率可高达7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病 毛囊虫病 母犬 门源县 寄生虫性 接触感染 仔犬 痂皮 免疫功能 可利用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门源县白牦牛养殖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4
作者 乔扎西 马占财 祁晓霞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3期30-31,共2页
从分析门源县白牦牛养殖生产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白牦牛资源条件,阐述了白牦牛产业开发在增加农牧业收入有极大的潜力与优势以及养殖白牦牛的必要性,并为今后开展白牦牛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白牦牛... 从分析门源县白牦牛养殖生产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白牦牛资源条件,阐述了白牦牛产业开发在增加农牧业收入有极大的潜力与优势以及养殖白牦牛的必要性,并为今后开展白牦牛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白牦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县 白牦牛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生产布局
5
作者 马存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对门源县畜牧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县第一产业结构构成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这两个主业共同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其产值关联度分别达到0.9331和0.9245。畜牧业目前主要仍然以养羊业的为主... 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对门源县畜牧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县第一产业结构构成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这两个主业共同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其产值关联度分别达到0.9331和0.9245。畜牧业目前主要仍然以养羊业的为主,但大家畜和养猪业不发达,其关联度分别为0.7286、0.6847、0.7763。从总体来看门源县畜牧业中养羊、养牛和养猪没有一个产业对畜牧业产生特别重要的主导作用。而对门源县畜牧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动态矩阵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目前门源县畜牧业产业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其总体特征表现为:养牛业发展速度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在产业结构调整时需要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畜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郭俊梅 宋维彪 +1 位作者 马成缓 张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发病情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与本地黄牛生长发育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柴顺仓 马存寿 +5 位作者 冯生青 周玉青 米兴亮 王援军 张建新 高建梅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杂种牛 生长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玉青 马存寿 +1 位作者 米兴亮 柴顺仓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6-18,45,共4页
[目的]为了掌握杂种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规律。[方法]测定101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奶牛育成牛体斜长、体高、胸围分析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与根据中国荷斯坦后备母牛各阶段体尺标准进行对照,加以... [目的]为了掌握杂种荷斯坦后备牛生长发育规律。[方法]测定101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奶牛育成牛体斜长、体高、胸围分析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与根据中国荷斯坦后备母牛各阶段体尺标准进行对照,加以分析、研究。[结果]在总体生长水平上,后备牛生长发育出现严重不足,尤其以胸围受阻情况最为严重,其中初生至六月龄阶段生长强度不足更为明显,导致育成母牛因生长发育不良而推迟发情,不能及时投产,造成育成牛比例过大,牛群结构不合理。[结论]需要严格执行后备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制定合理的营养水平,建立和强化后备牛的选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牛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肉(奶)牛改良现状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德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6期70-70,共1页
近年来,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牛改制度,建设标准化牛改点,培训牛改员,淘汰劣质种公牛,推广免费冷配,定任务指标,定奖惩办法等措施,加快了畜种改良步伐,牧区形成了藏羊、牦牛自繁区,农区形成了肉(奶)牛改良区,... 近年来,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牛改制度,建设标准化牛改点,培训牛改员,淘汰劣质种公牛,推广免费冷配,定任务指标,定奖惩办法等措施,加快了畜种改良步伐,牧区形成了藏羊、牦牛自繁区,农区形成了肉(奶)牛改良区,并把西门塔尔牛作为主推品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和区域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促进肉牛产业集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 畜种改良 种公牛 门源县 畜牧兽医站 西门塔尔牛 规模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门源县发展牧旅融合新模式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芳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2期68-69,共2页
门源县通过发展休闲观光牧业,将牧业从单纯的生产性功能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进行拓展与渗透,突出牧旅特点,打造高原品牌,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三赢"。
关键词 门源县 牧旅融合模式 打造经济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玉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门源县 牧业发展 耕地面积 年平均气温 海拔高度 年降水量 天然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奶牛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莎燕 马文瑞 褚明德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奶牛养殖业 发展对策 门源县 产品价格 牛奶加工 农区畜牧业 种植地区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发展循环生态农牧业的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芳正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9期15-15,共1页
1门源县生态农牧业发展现状 全县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农牧业人口13.12万人;土地承包耕地面积43.7万亩,草场承包面积276.3万亩,涉及农牧户10931户。2014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同比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754元,增长12%。... 1门源县生态农牧业发展现状 全县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农牧业人口13.12万人;土地承包耕地面积43.7万亩,草场承包面积276.3万亩,涉及农牧户10931户。2014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同比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754元,增长12%。开展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行政村覆盖面100%,牧户参与率60%以上,农户参与率45%以上,耕地、草场、牲畜等主要生产资料的集约率达5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县 生态畜牧业 农牧业人口 草场退化 农牧业发展 人均纯收入 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承包 承包面积 草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淑琴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于2019年对门源县5个乡镇的屠宰牛羊肝脏和肺脏进行棘球蚴检查。结果表明,调查的150只羊中有5只羊棘球蚴检测为阳性,整体感染率为3.33%,100头牛中有3头牛... 为了进一步了解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于2019年对门源县5个乡镇的屠宰牛羊肝脏和肺脏进行棘球蚴检查。结果表明,调查的150只羊中有5只羊棘球蚴检测为阳性,整体感染率为3.33%,100头牛中有3头牛棘球蚴检测为阳性,整体感染率为3.00%。从总体的感染情况来看,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相对较高,这与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传统养殖模式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认识棘球蚴病的危害性,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防范,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棘球蚴病 感染现状 调查 分析 门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门源县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5
作者 杨才让吉 刘文先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2期57-58,62,共3页
1门源县“十五”期间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青海省门源县的畜牧业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全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 1门源县“十五”期间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青海省门源县的畜牧业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全系统干部职工锐意进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农牧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 门源县 畜牧业 “十五”期间 西部大开发战略 农牧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 农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如何提高基层兽医站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晓平 戴源森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人员素质 基层兽医站 农牧民增收 畜牧业 改革开放 畜牧兽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源县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芳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38-39,共2页
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推进集约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强化生产基础和提高科技水平为手段,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化、集约化、产业化、良种化、特色化、科技化为方向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促进了畜牧业增效... 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推进集约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强化生产基础和提高科技水平为手段,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化、集约化、产业化、良种化、特色化、科技化为方向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草原生态保护三方和谐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高效生态畜牧业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青海省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18
作者 王学莲 妥生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7,共2页
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对于促进青海省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我县及附近几县的调查.从青海省东北部农区畜牧业的现状剖析出发.... 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对于促进青海省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我县及附近几县的调查.从青海省东北部农区畜牧业的现状剖析出发.探讨今后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结构调整 农牧民收入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门源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9
作者 杨才让吉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1调整产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着力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 1.1强化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 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要坚持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一要以青海海北羔羊美食节为契机,全力推进羔羊品牌战略,... 1调整产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着力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 1.1强化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 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要坚持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一要以青海海北羔羊美食节为契机,全力推进羔羊品牌战略,加快羔羊的专业化生产。到2010年,皇城乡与苏吉滩乡、珠固乡与仙米乡年出售羔羊分别达到当年繁活羔羊的72.25%和6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对策 门源县 内部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 专业化生产 增长方式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门源县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20
作者 戴源森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6期53-53,共1页
奶牛养殖业对于门源县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产业。一方面随着门源县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门源县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奶牛养殖在门源县也... 奶牛养殖业对于门源县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产业。一方面随着门源县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门源县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奶牛养殖在门源县也有便利条件.如:门源县是青海省的粮油生产基地,青稞、菜籽饼产量丰富:门源县城人口相对集中.而且乳制品加工厂的成立使牛奶销量大增。因此。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门源县的奶牛养殖业还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地方优势。帮助这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就门源县养殖业的现状及今后的打算作以分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业 门源县 产业结构调整 生活水平 农业地区 生产基地 农民增收 地方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