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浅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仁青东主 斗周才让 +4 位作者 多杰措 周加太 华青措 尕藏多吉 张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97-2299,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藏医学中属于"培根胃病"范畴,在防治CAG的医疗实践中,藏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近几年来,藏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因CAG病机较为复杂,病因病机的认识尚存在异议,...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藏医学中属于"培根胃病"范畴,在防治CAG的医疗实践中,藏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近几年来,藏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因CAG病机较为复杂,病因病机的认识尚存在异议,临床辨病分型至今尚未完全统一,为本病的辨因施治带来诸多不利。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藏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研究,结合藏医理论,分析了藏医药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规律,为今后该病藏医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藏医宏观信息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医证型分类的研究思路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更藏加 尕藏措 +2 位作者 吉先才让 万玛太 张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01-1805,共5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慢性高原病,藏医称为"查培病"。该病严重影响到高原居住人群的健康。在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57)研究的基础上,证实藏医临床防治HAPC确有疗效,发现H...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慢性高原病,藏医称为"查培病"。该病严重影响到高原居住人群的健康。在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57)研究的基础上,证实藏医临床防治HAPC确有疗效,发现HAPC藏医治疗前后代谢谱有差异,但HAPC不同藏医证型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明确,文章提出"依据藏医诊断-生化检测-生物标志等多维信息的相关性分析,能揭示HAPC藏医隆型、血型的生物学基础"的假说,拟结合HAPC国际诊断标准,用藏医三诊(望、触、问)方法,收集100例青藏高原地区HAPC有效病例的头痛、头晕等临床体征,全自动生化分析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LC-MS等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血、尿样本,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数学处理方法,发现HAPC藏医证型相关的特征性生物标志,以探索HAPC藏医隆型、血型的证型生物学的科学内涵,为其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信息 HAPC 证型分类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的藏医证型与用药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娘毛才 李先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64-2168,共5页
目的考察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的藏医证型与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相关医案196例,应用中医药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不同证型症状、方剂、组方频次、关联规则等。结果2种证型的高危型... 目的考察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的藏医证型与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相关医案196例,应用中医药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不同证型症状、方剂、组方频次、关联规则等。结果2种证型的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无显著差异。藏药方剂频次中,四味藏木香汤散(169次)、三十五味沉香丸(159次)、十味豆蔻丸(103次)最高。设定支持度为60%时,三十五味沉香丸、四味藏木香汤散的关联最高;支持度为20%时,血热型以白带恶臭、下腹灼痛等热性症状的关联最高,风寒型以下腹胀痛、白带清稀等寒性症状的关联最高。在通用方剂基础上,与血热型关联最高的方剂为五味麝香丸、八味小檗皮散等具有清热解毒和抑制HPV病毒载量类方剂,而与风寒型关联最高的方剂为日轮散卡茨尖、十味豆蔻丸等具有暖宫养肾和改善免疫防御功能类方剂。结论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在藏医诊疗中可分为血热型、风寒型,总体用药规律为平隆补益、清热解毒、排泄病邪,体现了藏医“聚⁃清⁃排”及“温者治寒、凉者治热”的治疗原则。其中,治疗血热型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风寒型以暖宫养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 高危型HPV感染 藏医证型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流石滩斑花黄堇的生长和生物碱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伪玛张 曾太乙亥 +2 位作者 确生 斯确多吉 索南吉 《高原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该研究调查了青海省境内14个县的高山流石滩区斑花黄堇的生长情况(植株数、高度、盖度、单株干重)和生物碱含量,分析了环境因素(海拔、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对斑花黄堇生长和生物... 该研究调查了青海省境内14个县的高山流石滩区斑花黄堇的生长情况(植株数、高度、盖度、单株干重)和生物碱含量,分析了环境因素(海拔、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对斑花黄堇生长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生长情况和生物碱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海省流石滩斑花黄堇的平均植株数为13株/m^(2),平均高度为13.85cm,平均盖度为2.68%,平均单株干重为1.06 g,平均生物碱含量为0.07 mg/g。(2)斑花黄堇的高度和盖度随海拔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斑花黄堇的盖度受日照时数和风速的显著影响,而植株数受风速与土壤全钾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人为因素对斑花黄堇的单株干重具有显著影响。(3)斑花黄堇生物碱含量主要受海拔和生物因素(植株数、高度和单株干重)的影响,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P<0.01),也随其植株数、高度、单株干重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综上,文章揭示了高山流石滩植物群落中斑花黄堇的生长情况和生物碱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对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青藏高原重要药用植物斑花黄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花黄堇 高山流石滩 生长特性 生物碱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的化学成分、汞配位结构及微观形貌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岑 占堆 +10 位作者 楞本才让 桑老 索郎 多杰拉旦 多吉 杜玉枝 李林帅 张明 杨红霞 毕宏涛 魏立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2-1078,共7页
佐太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藏药,由水银、硫磺、八金、八矿等原辅料炮制而成,主要用来配制多种珍宝类藏药制剂。佐太作为含重金属藏药的典型代表,安全性与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而探明佐太的精确理化表征,则是科学阐释该疑问的重要切入点。该... 佐太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藏药,由水银、硫磺、八金、八矿等原辅料炮制而成,主要用来配制多种珍宝类藏药制剂。佐太作为含重金属藏药的典型代表,安全性与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而探明佐太的精确理化表征,则是科学阐释该疑问的重要切入点。该研究采用X射线能谱(EDX)、X射线荧光谱(XRF)、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佐太的元素组成、汞的化学价态与配位结构、物相成分与空间结构、微观形貌进行系统分析。EDX和XRF结果发现,佐太中主要元素为Hg和S,另外还有少量的O,Fe,Al,Cu,K,Ag,Ca,Mg等元素。XAFS分析发现,佐太中Hg是以正二价形式存在,配位数为4,配位原子为S。XRD结果发现,佐太中存在立方晶系β-HgS(空间群为F-43m216)、斜方晶系单质硫S8(空间群为Fddd 70),以及少量的六方晶系C(空间群为P63/mmc 194)、六方晶系Fe1.05S0.95(空间群为P63/mmc1 94)、六方晶系Cu6S6(空间群为P63/mmc 194)、立方晶系Cu1.8S(空间群为F-43m216)等;另还发现,佐太的结晶度约为59%,无定型态物质约占41%。SEM和AFM分析发现,佐太应为古代微纳米药物,其微粒多在100~600nm,并有不少低于100nm,这些微粒常堆聚成1~20μm松散的无定型态颗粒。本研究探明了佐太的元素组成、汞的配位信息、物相成分和微观尺寸特征等,对科学解读神秘藏药——佐太的生物效应具有重要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佐太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70味珍珠丸对大鼠缺血性脑梗塞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秋红 海平 +3 位作者 都渝 周生祥 尚鸿 艾措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7-188,共2页
使用手术暴露大鼠的大脑中动脉 ,局部用三氯化铁损伤血管的方法 ,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 ,以观察血栓形成后不同时间 70味珍珠丸对局部脑缺血引起的行为障碍和脑梗塞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 :70味珍珠丸 0 .5g/kg和 1g/kg组 ,均有明... 使用手术暴露大鼠的大脑中动脉 ,局部用三氯化铁损伤血管的方法 ,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 ,以观察血栓形成后不同时间 70味珍珠丸对局部脑缺血引起的行为障碍和脑梗塞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 :70味珍珠丸 0 .5g/kg和 1g/kg组 ,均有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梗塞引起的行为障碍 ;减少梗塞面积 ;使缺血性脑组织病理变化减轻 ,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及阿斯匹林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味珍珠丸 脑缺血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藏药佐太中的4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向阳 朱俊博 +2 位作者 尼玛才让 程会云 格日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2-1473,共2页
关键词 藏药 佐太 金属元素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辅助传承系统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藏药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仁青东主 仁增多杰 +5 位作者 洛桑东智 斗周才让 华青措 尕藏多吉 多杰措 周加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藏医药治疗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青海省藏医院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治疗的115名患者(原方剂频数达690首...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藏医药治疗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青海省藏医院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治疗的115名患者(原方剂频数达690首,剔除重复后70首)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藏药频次、关联规则、核心组合、新方分析。结果:对数据库慢性萎缩性胃炎70条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以培根增盛引起的"三火"功能失衡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药频数较高,主要的关联规则为六味木香散和六味寒水石散,设置相关度4,惩罚度为4,发现核心药物组合8个,挖掘出新处方共4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胃的血气畅通、调节胃"三火"失衡、健胃生火、抗炎消炎为主,为进一步规范藏医治疗萎缩性胃炎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其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数据挖掘 藏药方剂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机理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仁青东主 华青措 +4 位作者 斗周才让 尕藏多吉 多杰措 周加太 张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77-257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藏药用药规律、疗效机理、有效率等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藏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通过CNKI、VIP、Wanfang Med Online等国内权威学术数据库相关文章的搜索,对藏药复方的主客观疗效指标...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藏药用药规律、疗效机理、有效率等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藏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通过CNKI、VIP、Wanfang Med Online等国内权威学术数据库相关文章的搜索,对藏药复方的主客观疗效指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施用16种藏药复方治疗6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现最佳胃镜有效率达86%,最佳病理活检有效率达86.6%,最佳症状有效率97.1%,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十五味黑药散、十味黑冰片散两种复方。结论:藏药复方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复方 疗效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青鹏胶囊的免疫调节及体外抑菌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小梅 杨全余 +2 位作者 陈秋红 多杰拉旦 马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21-1822,共2页
关键词 藏药 青鹏胶囊 免疫调节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维海 李琴 +2 位作者 王福祖 陶文学 关却才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66-1470,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阳补肾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评分和DAS28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3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和2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HAQ评分、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补肾法治疗高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同时能明显增加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补肾法 高原 类风湿关节炎 骨痹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25羟维生素D3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研究藏药六味木香丸治疗胃癌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仁青东主 冯学梅 +7 位作者 洛桑东智 华青措 英措 刘军莉 桑杰卓玛 格日多杰 索南才旦多杰 三智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9-319,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藏药六味木香丸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采用文献检索与TCMSP数据库收集藏药六味木香丸组成药材木香、豆蔻、余甘子、荜茇、巴夏嘎、余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eCards...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藏药六味木香丸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采用文献检索与TCMSP数据库收集藏药六味木香丸组成药材木香、豆蔻、余甘子、荜茇、巴夏嘎、余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五大疾病数据库共查找胃癌对应的靶点,将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构建韦恩图。并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这些获得的交集靶点。在软件Cytoscape中构建“药物-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Cytoscape插件-CytoNCA筛选藏药六味木香丸治疗胃癌的核心化合物和核心靶点并绘制其关系网络。依据AutoDock Vina软件和Perl脚本对核心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TCMSP数据库和文献查阅显示六味木香丸共有42个活性化合物映射301个靶点。从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共获得胃癌相关疾病靶点8953个,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共获得271个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氧化胁迫响应、营养水平响应、细胞膜、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涉及PI3K/Akt、MAPK、AGE/RAGE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发现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MAPK1、JUN,山奈酚、β-谷甾醇与JUN,(-)-儿茶素-3-没食子酸与MAPK1、MAPK3、JUN、STAT3都有很好的结合能力。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六味木香丸能够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并显著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六味木香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调节的特点,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了六味木香丸治疗胃癌的可能机制,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藏药 六味木香丸 胃癌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冥想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仁青东主 华青措 仁增多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9,共3页
近年来,冥想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形成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采用行为量表、生理观测工具、生物标记检测身心变化机制。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较广泛,反映个体特定时刻的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冥想与藏医有着密切关系,属于... 近年来,冥想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形成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采用行为量表、生理观测工具、生物标记检测身心变化机制。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较广泛,反映个体特定时刻的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冥想与藏医有着密切关系,属于藏医身心行为疗法,通过"心练"来调控人体的三大因素,即隆、赤巴、培根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科学 行为量表 心理调节 神经影像 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化学成分研究藏药六味木香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仁青东主 冯学梅 +2 位作者 洛桑东智 华青措 三智加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3年第3期58-70,共13页
目的:以小鼠实验入血化学成分研究六味木香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采用Thermo TSQ-MS检测六味木香丸8种入血成分的含量;网络药理学方法(Swiss Target Prediction、Herb、GeneCards、OMIM、Cytoscape、STRING)筛... 目的:以小鼠实验入血化学成分研究六味木香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采用Thermo TSQ-MS检测六味木香丸8种入血成分的含量;网络药理学方法(Swiss Target Prediction、Herb、GeneCards、OMIM、Cytoscape、STRING)筛选入血成分及疾病靶点,绘制交集靶点维恩图,构建“入血成分-靶点”及PPI关系网络;生物信息学方法(GO、KEGG)分析生物过程、信号通路,挖掘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与动物实验差异表达蛋白(干预1、2个月)交集靶点,并使用Mestro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Western Blot(WB)实验在动物组织验证共同交集靶点。结果:MRM靶向检测8个入血成分质谱响应良好,线性方程的R2接近于1,满足物质靶向检测与定量要求;六味木香丸8种入血成分映射416个靶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1250个,入血成分和疾病共同交集靶点157个。GO结果显示,入血成分的靶蛋白主要富集到基因表达的正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功能蛋白质与酶以及ATP结合,KEGG结果显示涉及有PI3K-Akt、MAPK、IL-17、TNF等信号通路;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与小鼠模型蛋白库比较显示,共同交集靶点有TFAM、PARP1、COL3A1、NQO1、IDO1、CTSL、HMGCR等。分子对接结果发现,8个入血成分与3个核心蛋白受体对接分数均低于-5.0 kJ/mol。WB结果显示,3个靶蛋白在模型组、对照组中具有高表达,干预组的低、中、高剂量中均具有下调作用。结论:六味木香丸入血成分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具有潜在的抗炎、抗炎癌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化学成分 藏药六味木香丸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藏成药九味青鹏散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国庆 冯学梅 华青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91-1393,共3页
关键词 HPLC 九味青鹏散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16
作者 更藏加 尕藏措 +6 位作者 张鹰 郭伟晨 德洛 泽翁拥忠 张丹 聂佳 刚焕晨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揭示藏医药治疗该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通过整理《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的相关治疗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藏医治疗HAPC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新方分析和证型分布。结果:收集了治疗HAPC的210首方剂,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味药分别是诃子、木香、红花、余甘子、肉豆蔻、豆蔻、丁香、土木香、天竺黄、毛诃子,累计用药频率达33.19%。发现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共演化得出新处方11首。结论:用药频率较高藏药的药性均以针对血型HAPC治疗为主,依次是隆型、赤巴型、培根型、木布病等5种分型,体现了该病在不同分型下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组方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辨证论治和进一步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意义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HAPC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剂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尼玛应用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17
作者 彭毛东主 仁增加 李先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52-4059,共8页
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 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共纳入82首方剂,频次≥37的有5首方剂,以清热止痛、干黄水、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类方剂为主;频次≥8的高频藏药34味,以活血、消肿、止痛类药物为主。方剂药性中以苦、甘、辛等药味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为主;药味的药性值中凉、钝、重为最高,分别对应治疗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等特性。择时用药规律中十三味鹏鸟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八味党参丸、三十五味沉香丸是4个时段常用组合方剂。方剂关联组合均以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十八味党参丸等三种方剂为轴心进行加减方剂配伍;药物关联规则以清热凉血、干黄水、调和气血的药物为主。药物聚类分析较有别于关联规则的结果,反应了生胃火、解毒的用药规律。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反应了清热消肿、祛瘟解毒的治法特点。结论国医大师尼玛治疗"真布"病以干黄水类药为主、清热止痛类药为辅、并注重隆的调节为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尼玛 真布 黄水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18
作者 格知加 桑杰本 +4 位作者 赛悟杰 周本加 中格才让 扎西卓玛 尼玛次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75-3179,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1990年至2020年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文献,总结选穴情况,逐一输入Excel2013软件建...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1990年至2020年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文献,总结选穴情况,逐一输入Excel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献中筛选出治疗高血压14个单穴进行分析,高频放血穴有9穴,穴位主治病症是缓解头额胀痛,清热降火。放血穴主要集中在头部,挖掘出11种二项关联和3种三项关联,穴位聚类分析后聚为4种。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临床治疗高血压选取的放血穴有功能配伍,也有部位配伍,还有功能功能部位配伍。这些选穴、配穴规律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藏医放血疗法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四诊表现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仁青东主 桑吉卓玛 +5 位作者 斗周才让 多杰措 周加太 尕藏多吉 华青措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80-1987,共8页
目的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四诊临床表现与胃粘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特征,为其临床证型分类提供客观量化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征与症状、脉象、舌诊、尿诊信息等四诊资料,采集胃粘膜病理变化信息,建立胃粘膜病... 目的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四诊临床表现与胃粘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特征,为其临床证型分类提供客观量化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征与症状、脉象、舌诊、尿诊信息等四诊资料,采集胃粘膜病理变化信息,建立胃粘膜病理变化信息数据库,Logistic回归分析其宏观表象与微观表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值均小于0.05):①症状:与Hp阳性程度相关的症状有心烦、食欲不振;与增生程度相关的症状有消瘦、抑郁、疼痛;与萎缩程度相关的症状有反酸;与肠化生程度相关的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消瘦、乏力、嗳气、手脚心烧;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的症状有乏力、嘈杂。②脉诊:与Hp阳性程度相关的脉象有衰脉、左恰、右恰;与增生程度相关的脉诊有沉脉、右根;与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的脉诊有实脉、弱脉、右恰;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的脉诊有弱脉、右根。③尿诊:与Hp阳性程度相关的尿诊有酥油样、白色;与萎缩程度相关的尿诊有酥油样、嗅味大、嗅味小;与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的尿诊有色红、蒸汽大、蒸汽小、嗅味大、嗅味小。④舌诊:与Hp阳性程度相关的舌诊有舌色红;与增生程度相关的舌诊有舌色红、舌苔厚、舌苔薄;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相关的舌诊有褐色。结论依据胃黏膜病理变化与藏医四诊表现,可把CAG证型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混合型、培根赤巴型、隆赤巴型、培根隆型等七种,该分型特征符合藏医学临床疾病分型规律,为其诊疗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诊表现 病理变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著名藏医藏曼·益西桑布医学活动述略
20
作者 端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96,共4页
17、18世纪是藏医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藏医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696年在拉萨创建的著名藏医学府迦布日医学利众院不仅为卫藏地区,而且为安多和蒙古各部培养了众多的优秀藏医人才。藏曼·益西桑布(gtsang smanyeshes bzan... 17、18世纪是藏医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藏医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696年在拉萨创建的著名藏医学府迦布日医学利众院不仅为卫藏地区,而且为安多和蒙古各部培养了众多的优秀藏医人才。藏曼·益西桑布(gtsang smanyeshes bzang po)就是18世纪初学成于迦布日医学利众院,后又到安多地区传播藏医学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藏曼·益西桑布在安多地区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培养学生,撰写医著,对藏医学在安多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是安多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创建之时的首批教师之一,亲自制定了曼巴扎仓包括采药认药在内的医学教习制度。严格的医学教育制度使得拉卜楞寺曼巴扎仓成为卫藏之外最重要的藏医学传播中心之一,并在之后的岁月对藏医在安多和蒙古的传播持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藏医 藏曼·益西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