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1
作者 闫晓婧 王宇津 +8 位作者 王隽 荆玮 李雪莲 程洁 杨国立 王玉清 初乃惠 聂文娟 矫晓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和纳米孔测序。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测效能。结果:10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肺结核70例(65.42%),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5例(14.02%),非结核病22例(20.56%)。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纳米孔测序技术、MGIT 960培养和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29%(59/70)、37.14%(26/70)和41.43%(29/70),特异度分别为86.49%(32/37)、75.68%(28/37)和97.30%(36/37),约登指数分别为0.71、0.13和0.39。纳米孔测序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4(95%CI:0.773~0.935),Xpert检测的AUC值为0.694(95%CI:0.596~0.792),MGIT 960培养的AUC值为0.564(95%CI:0.451~0.677)。结论: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涂阴肺结核方面具有较Xpert和MGIT 960培养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纳米技术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R1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肺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秋丽 曹雪平 +6 位作者 王玉清 闫晓平 王兆芬 李咏雪 王玲 李斌 刘旷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探讨CYP2R1基因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某医院174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20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rs10741657、rs10766... 目的探讨CYP2R1基因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海省某医院174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20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rs10741657、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并测定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维生素D浓度。结果rs1074165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χ^(2)=6.884,P=0.032),未发现rs10766197、rs1993116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结核病患者中,rs1074165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于AA基因型(P=0.033)和AG基因型(P=0.034),未发现rs10766197、rs1993116位点基因型与维生素D水平相关。结论rs10741657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水平和结核病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YP2R1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易感性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生素治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2
3
作者 莫东军 卓玛 +2 位作者 马英莲 刘明 王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3-91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抗生素治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疗效。方法:MDR-TB患者1500例进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按抗生素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莫西沙星组(n=872.和左氧氟沙星组(n=628),对比两组疗效及痰菌阴转情况、空洞变化及不良...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抗生素治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疗效。方法:MDR-TB患者1500例进行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按抗生素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莫西沙星组(n=872.和左氧氟沙星组(n=628),对比两组疗效及痰菌阴转情况、空洞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莫西沙星组总有效率为87.73%,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1.21%(P<0.001);治疗3、6、9、12个月时莫西沙星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莫西沙星组空洞闭合、缩小患者比例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01)。结论:氟奎诺酮类药物辅助治疗MDR-TB时,应用莫西沙星或可取得更佳抗结核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治疗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 痰菌阴转 空洞变化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