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独立型岩金矿选冶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明平田 蒋光山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622-628,共7页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近10年来,金矿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东昆仑等区域发现青海省的"金腰带",促进了青海省黄金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青海省金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对青海省黄金行业矿产资源信息和...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近10年来,金矿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在东昆仑等区域发现青海省的"金腰带",促进了青海省黄金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青海省金矿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对青海省黄金行业矿产资源信息和各黄金生产企业状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青海省岩金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金资源量、已开发的岩金矿石类型、选冶工艺、生产指标和研发平台等有了系统了解。重点介绍了青海省难处理金矿浮选、浮选尾矿环保提金、金精矿生物预氧化和中温中压预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青海省岩金矿开发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厂流程考察诊断和绿色矿山建设,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节约利用以及矿业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资源 选冶工艺 浮选 环保提金 中温中压预氧化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难选半氧化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明平田 陈自强 +1 位作者 任琪 熊召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为了提高青海某难选半氧化金矿的选矿回收率,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原矿浸出、浮选和浮选尾矿CIL浸出试验,并进行了环保提金剂和Na CN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含量)为91.81%条件下,分别采用1#、2#... 为了提高青海某难选半氧化金矿的选矿回收率,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原矿浸出、浮选和浮选尾矿CIL浸出试验,并进行了环保提金剂和Na CN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含量)为91.81%条件下,分别采用1#、2#环保提金剂和Na CN堤金,金的浸出率分别为80.07%、79.71%和80.80%;在磨矿细度(-74μm含量)为83.64%条件下,采用浮选和浮选尾矿CIL浸出,获得浮选金精矿品位为125.94×10-6,浮选回收率为73.72%,浮选尾矿采用1#、2#环保提金剂和Na CN,选矿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2.67%、93.62%和9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半氧化金矿 浮选 滚瓶机 CIL浸出 环保提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五龙沟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卓宏 梁冬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青海五龙沟金矿石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品位为2.43 g/t,伴生低品位银,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浸染型含碳、砷的极难选冶金矿石。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X荧光分析法、化学分析、矿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MLA矿物自动... 青海五龙沟金矿石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品位为2.43 g/t,伴生低品位银,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浸染型含碳、砷的极难选冶金矿石。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X荧光分析法、化学分析、矿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MLA矿物自动定量系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有价元素为金、银,有害杂质砷、碳含量较高,含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及方锑金矿、黑铋金矿、碲金银矿等;(2)金粒大多数呈显微、超显微分散状态包含于毒砂及斜方砷铁矿中,其次包含于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中,少数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连生或包裹,显微镜中可见金不多,粒度大多小于1μm;(3)金嵌布粒度以微细粒为主,98.45%金粒粒度小于0.04 mm;黄铁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均处于浮选的适宜范围;(4)金的选矿回收与硫砷化物的回收密切相关,尤其是要重视毒砂的回收。研究结果可以为该金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赋存状态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金矿选矿厂扩能改造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邢晴晴 杨长平 任琪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4期52-56,共5页
针对青海省某金矿选矿厂存在的部分工艺设备陈旧、设备能耗大以及处理能力低难以匹配采矿能力的问题,对选矿厂进行改扩建。其中,浮选工艺由一粗二精三扫改为二系列作业,流程改为一粗二精二扫,新增溢流型球磨机(MQY3660)作为一段磨矿设备... 针对青海省某金矿选矿厂存在的部分工艺设备陈旧、设备能耗大以及处理能力低难以匹配采矿能力的问题,对选矿厂进行改扩建。其中,浮选工艺由一粗二精三扫改为二系列作业,流程改为一粗二精二扫,新增溢流型球磨机(MQY3660)作为一段磨矿设备,使用水力旋流器FX500替换原有的螺旋分级机,新增压滤机XMZGFS200/1250-U以满足金精矿压滤要求,新增部分渣浆泵、柱塞泵等辅助设备。改造后选矿厂处理量达到1 500 t/d,年增处理量16余万吨,选矿回收率提高1.54%,年增产金金属量330 kg,年新增利润1 00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选矿 扩能 设备改造 工艺流程改造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地区某金矿闪速浮选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飞 陈自强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5期80-84,共5页
青海高原地区某金矿的原矿属于微细粒蚀变岩型金矿,浮选回收率低,调整浮选工艺参数后浮选效果也未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考察磨矿分级工艺并分析旋流器底流粒级筛析发现,旋流器的分级效率为43%~60%,且底流存在金的"反富集"现象,... 青海高原地区某金矿的原矿属于微细粒蚀变岩型金矿,浮选回收率低,调整浮选工艺参数后浮选效果也未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考察磨矿分级工艺并分析旋流器底流粒级筛析发现,旋流器的分级效率为43%~60%,且底流存在金的"反富集"现象,部分粒级金品位达到20×10^(-6)以上,这部分已单体解离的有用矿物循环累积于闭路作业中易产生过磨和矿泥二次包裹,从而限制了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使得回收率难以有效提升。通过在实验室模拟选厂工艺流程,在一段旋流器底流增加闪速浮选作业进行连续闭路试验,闪速浮选精矿产率达到4.07%,精矿品位达到38.31×10^(-6)。旋流器底流中已单体解离的有用矿物通过闪速浮选能达到"早收快收"的效果,减少了这些有用矿物过磨及矿泥二次包裹的几率。旋流器溢流再磨至选矿厂要求的浮选细度进行常规浮选闭路试验,综合回收率由常规浮选工艺下的80.90%提高至8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分级 过磨 单体解离 闪速浮选 高原地区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金矿半自磨机分级设备改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忠山 周学其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半自磨机排料分级是提高选矿厂磨矿效率的重要环节。青海某金矿半自磨机排料采用直线振动筛分级,由于直线振动筛故障率高,选厂设备运转率低,严重影响生产稳定运行。通过将直线振动筛改为圆筒筛分级后,设备运转率提高1%,选矿成本每年节... 半自磨机排料分级是提高选矿厂磨矿效率的重要环节。青海某金矿半自磨机排料采用直线振动筛分级,由于直线振动筛故障率高,选厂设备运转率低,严重影响生产稳定运行。通过将直线振动筛改为圆筒筛分级后,设备运转率提高1%,选矿成本每年节约10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在半自磨机分级设备中,圆筒筛能达到与直线振动筛同样的分级效果;与直线振动筛相比,圆筒筛具有低能耗、低成本、结构简单及维修方便等优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设备检修时间,提高了选矿厂设备运转率。本次改造对整个选矿厂工艺指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磨 直线振动筛 圆筒筛 排料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金矿浮选药剂加药点及用量优化实践
7
作者 任琪 张国存 王广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青海某金矿选矿厂选矿系统中存在的药剂用量大、作业时间不合理及浮选指标低等问题,在原浮选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浮选药剂加药点及用量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Na_2CO_3、CuSO_4调整剂和丁铵黑药捕收剂加药点进行优化,将Na_... 为了解决青海某金矿选矿厂选矿系统中存在的药剂用量大、作业时间不合理及浮选指标低等问题,在原浮选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浮选药剂加药点及用量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Na_2CO_3、CuSO_4调整剂和丁铵黑药捕收剂加药点进行优化,将Na_2CO_3加药点由分级泵池移至调浆槽,CuSO_4及丁铵黑药加药点由调浆槽移至分级泵池,矿浆的矿化程度逐渐转好,泡沫结实且泡沫层稳定;通过对浮选药剂用量进行优化,Na_2CO_3、CuSO_4及丁铵黑药用量分别减少了1.0,0.05,0.035 kg/t;经优化后,浮选指标有所改善,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31%和3.53%。与原浮选药剂加药点及用量相比,浮选药剂加药点及用量优化后的浮选指标得到较大提升,药剂消耗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浮选 加药点 药剂用量 工艺优化 降耗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及可选冶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邱显扬 梁冬云 +2 位作者 洪秋阳 明平田 肖飞燕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4,共9页
以东昆仑某难处理金矿石为研究对象,用先进的矿物分析系统(MLA)与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查明该矿石的物质组成以及金的矿物种类、金的粒度特征及嵌布状态、主要载金矿物的嵌布粒度、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等;在此基础上,采用MLA... 以东昆仑某难处理金矿石为研究对象,用先进的矿物分析系统(MLA)与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查明该矿石的物质组成以及金的矿物种类、金的粒度特征及嵌布状态、主要载金矿物的嵌布粒度、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等;在此基础上,采用MLA诊断分析各选冶流程中影响该金矿石选冶的工艺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中具有高砷低硫,易泥化的特点;金矿物种类多,可浮性差别大;金矿物的嵌布粒度微细;载金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细,属于极难选冶金矿石。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适合矿石性质的脱泥-细磨浮选-水冶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难处理金矿石 微细粒金 金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金矿半工业性浮选柱探索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召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118,共5页
针对青海某高含泥微细粒浸染型含砷、碳低品位金矿粗选回收率低、流程冗杂、尾矿细粒级金损失严重的问题,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工艺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半工业性浮选柱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柱粗选,常规浮选机1精1扫浮选联... 针对青海某高含泥微细粒浸染型含砷、碳低品位金矿粗选回收率低、流程冗杂、尾矿细粒级金损失严重的问题,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工艺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半工业性浮选柱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柱粗选,常规浮选机1精1扫浮选联合工艺,可获得最终精矿金品位27.31 g/t、综合回收率80.32%的试验指标。该生产工艺对国内同类型矿山精简流程、强化细粒级回收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石 工艺矿物学 旋流-微泡浮选柱 细粒级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切井扇形中深孔爆破拉槽法在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吕志云 曾云煜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4期72-74,共3页
切割拉槽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重要的采矿工艺之一,拉槽质量严重影响着后续矿房间柱爆破回采效果。对于矿岩破碎松软的采场,采用常规的有切井拉槽方法存在施工切井、平台搭设及爆破顺序交替等重大安全隐患。无切井扇形中深孔爆破拉槽法能... 切割拉槽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重要的采矿工艺之一,拉槽质量严重影响着后续矿房间柱爆破回采效果。对于矿岩破碎松软的采场,采用常规的有切井拉槽方法存在施工切井、平台搭设及爆破顺序交替等重大安全隐患。无切井扇形中深孔爆破拉槽法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施工工艺简单,拉槽质量高,节省了切割天井的施工,并从根本上保证了人员作业的安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切井拉槽 中深孔爆破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极难选蚀变岩型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梦忠 熊召华 +4 位作者 铁颖 丁超 马生萍 马全明 洪秋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6,共7页
为有效利用某极难选蚀变岩型金矿石,对原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试验,重点研究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粒度组成、结构构造、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金粒特征等。结果表明:①原矿中主要可利用元素为金,有害杂质As含量较高,并含有一定的碳;金... 为有效利用某极难选蚀变岩型金矿石,对原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试验,重点研究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粒度组成、结构构造、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金粒特征等。结果表明:①原矿中主要可利用元素为金,有害杂质As含量较高,并含有一定的碳;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的形式存在,其次为裸露金。②原矿中自然金痕量,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含量分别为3.829%、0.111%;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占45.176%,此外还含有0.779%的毒砂。③原矿中-0.01 mm粒级含量及Au分布率均小于10%,各粒级Au的品位变化不大,仅有0.043~0.02 mm粒级水析沉砂中富集已解离金粒。④矿石主要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晶粒状、他形晶粒状、他形碎裂化及乳滴状,主要构造包括稀疏浸染状、条带状、角砾状、细脉状。⑤金主要包含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其次包含于石英、绢云母等脉石矿物中,90%的金粒度小于8μm,以微细和超微细粒金为主。⑥主要载金矿物嵌布粒度由粗到细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毒砂嵌布粒度微细,浮选要注意细粒毒砂的回收。⑦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62.57%时,黄铁矿、毒砂和硫砷矿物的解离度分别为90.04%、81.95%和90.04%。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采用浮选回收游离金和硫化矿物,理论回收率89%左右。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难选蚀变岩 工艺矿物学 嵌布粒度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