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碱性土壤区天然富硒大蒜硒积累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峰 姚振 +5 位作者 马强 沈骁 王帅 贺连珍 代璐 韩伟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通过监测青藏高原东部大蒜主产区大蒜、蒜薹、蒜苗及根系土壤中Se、Sr、Mg、Cu、Zn、Pb、Cr、Hg、Ni等指标的含量,研究大蒜不同部位对硒的积累特征,以揭示天然富硒大蒜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基于富硒大蒜行业标准判定,研究区大蒜富硒率... 通过监测青藏高原东部大蒜主产区大蒜、蒜薹、蒜苗及根系土壤中Se、Sr、Mg、Cu、Zn、Pb、Cr、Hg、Ni等指标的含量,研究大蒜不同部位对硒的积累特征,以揭示天然富硒大蒜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基于富硒大蒜行业标准判定,研究区大蒜富硒率为97%,蒜薹富硒率为19%,蒜苗富硒率为13%;大蒜Se含量与根系土壤Se含量显著正相关,地上部位(蒜薹、蒜苗)与根系土壤Se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弱于地下部位(大蒜)与根系土壤Se含量的相关性;大蒜Se的富集系数为13%,蒜薹Se的富集系数为6.7%,蒜苗Se的富集系数为5.7%。大蒜的富硒能力强于蒜薹和蒜苗,且研究区强于国内其他区域,印证了碱性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高的特征。大蒜根部Se向蒜薹的转运能力高于向蒜苗的转运能力,蒜薹较蒜苗具有较高积累Se的能力。大蒜Se与Cu、Zn和Cr元素呈显著正相关,能发生协同吸收效应。基于无机态Cu、Zn、Cr经土壤转化吸收进入农产品多以有机态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铬(Ⅵ)处于低值;同时研究区土壤和农产品Cu、Zn、Cr总量均不超标,故研究区产出的富硒大蒜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土壤 天然富硒大蒜 硒积累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马铃薯-土壤系统中营养元素特征研究
2
作者 代璐 张亚峰 +2 位作者 贺连珍 董永雯 秦永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目的】研究马铃薯-土壤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筛选高原地区马铃薯特色产品,优化马铃薯品质。【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地区马铃薯及其根系土中Se、Cu、Zn、Fe、Mg、Sr、Mn、I和Cr等营养元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利用特征参数、富集系数、... 【目的】研究马铃薯-土壤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筛选高原地区马铃薯特色产品,优化马铃薯品质。【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地区马铃薯及其根系土中Se、Cu、Zn、Fe、Mg、Sr、Mn、I和Cr等营养元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利用特征参数、富集系数、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马铃薯及其土壤环境中的营养元素水平和吸收规律进行评价。【结果】青海省东部土壤Se含量平均值为421.3μg/kg、Cu为27 mg/kg、Zn为78 mg/kg、Fe为45900 mg/kg、Mg为28.41 g/kg、Mn为651 mg/kg、I为2.6 mg/kg、Sr为280 mg/kg、Cr为81 mg/kg。Se、Sr、Mg、Cr显著富集,判定研究区属富硒-高锶-高镁-适铬型土壤;产出的马铃薯中Se含量平均值为10.6μg/kg、Cu为1.3 mg/kg、Zn为2.8 mg/kg、Fe为7.65 mg/kg、Mg为0.24 g/kg、Mn为1.1 mg/kg、I为0.03 mg/kg、Sr为1.0 mg/kg、Cr为0.05 mg/kg。马铃薯富硒率为18.8%。根据马铃薯对各营养元素的富集系数强弱可判定其存在喜Cu和Zn、厌Cr和Fe的特性。根据“土壤-马铃薯”系统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评价推断,马铃薯在元素吸收机理中可能存在Mg-Mn-Zn和Se-I的协同序列。【结论】青海东部具有天然特色资源优势,属富硒-高锶-高镁-适铬型土壤,可根据马铃薯的吸收机理建立富硒高镁的特色马铃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 富硒土壤 马铃薯 富集系数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