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开启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模式
1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76-77,共2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项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科技厅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和加快建设绿色...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项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科技厅精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和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制度 输出地 农畜产品 工作机制创新 脱贫攻坚战 乡村产业 科技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援青 激发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第6期36-39,共4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海的发展和稳定,为进一步加快青海发展,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对青海等四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建立了发达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的帮扶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海的发展和稳定,为进一步加快青海发展,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对青海等四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建立了发达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的帮扶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青海的发展进步。科技援青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青海等涉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国家机关 帮扶机制 总体战略部署 对口支援 发展新动能 发展和稳定 青海发展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 构建服务基层长效机制 全力助推精准脱贫
3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第11期86-87,共2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创举。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2年开展试点以来,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创举。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2年开展试点以来,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全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探索人才、技术及资金等资源面向贫困地区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 科技特派员制度 长效机制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 服务基层 农业和农村经济 科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被引量:52
4
作者 周华坤 赵新全 +3 位作者 张超远 邢小方 朱宝文 杜发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5-188,共4页
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政策研究和文献总结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三江源以及生态移民研究现状,分析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认为移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生产、生活方式... 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政策研究和文献总结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三江源以及生态移民研究现状,分析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认为移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落后,后续产业培育效果不明显,生态移民技能培训滞后,迁入地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移民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撑是三江源移民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认为只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强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后续产业,实现生态移民的顺利转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构建一套适合于三江源区的特殊生态移民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建立新的生态移民管理机制,实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移民 可持续发展 生态畜牧业 后续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湟水流域径流模拟与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亚军 周陈超 +2 位作者 贾绍凤 燕华云 李润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8-432,共5页
以青海省湟水流域民和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进行了湟水流域天然径流的产流模拟,通过选用湟水流域1980~1997年相应的水文气象资料作为SWAT模型的输入数据... 以青海省湟水流域民和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进行了湟水流域天然径流的产流模拟,通过选用湟水流域1980~1997年相应的水文气象资料作为SWAT模型的输入数据,选用1980~1987年湟水流域出口民和站的年、月平均天然流量进行模型的参数率定,1989~1997年民和站的年、月平均天然流量进行模型的验证,采用了相对误差(RE)、相关系数(R2)以及Nash-Suttclife模拟系数(Ens)作为模型适用性的评价系数,结果表明SWAT模型对湟水流域长期天然径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良好,较好地反映了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变化过程,为研究湟水流域的水资源提供了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湟水流域 水资源 参数率定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联合基金实施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坚 傅杰 +1 位作者 赵长建 张国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88-3193,共6页
本文总结和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4-2020年资助情况。以2017年资助集成项目为例,介绍了联合基金的典型成果。最后展望了盐湖联合基金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资助工作的建议,为科研... 本文总结和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4-2020年资助情况。以2017年资助集成项目为例,介绍了联合基金的典型成果。最后展望了盐湖联合基金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资助工作的建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联合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申请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朊蛋白基因(Prnp)两个位点多态性与疯牛病抗性关系研究
7
作者 王荔华 席冬梅 +1 位作者 李国治 胡建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探索牦牛Prnp基因多态对疯牛病抗性的影响,收集288头牦牛肝脏DNA样品,利用PCR、酶切和电泳方法鉴定牦牛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23bp和第一内含子区域12bp插入/缺失(+/-)多态。结果表明,牦牛23bp插入-插入、插入-缺失和缺失-缺失基因型的... 为探索牦牛Prnp基因多态对疯牛病抗性的影响,收集288头牦牛肝脏DNA样品,利用PCR、酶切和电泳方法鉴定牦牛Prnp基因启动子区域23bp和第一内含子区域12bp插入/缺失(+/-)多态。结果表明,牦牛23bp插入-插入、插入-缺失和缺失-缺失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027、0.113和0.860,其插入和缺失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133和0.867;12bp插入-插入、插入-缺失和缺失-缺失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627、0.355和0.018,其插入和缺失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04和0.196。试验表明,牦牛12bp多态位点具有较高的插入频率,而23bp多态位点具有极低的插入频率;牦牛单倍体以23-12+D23I12为主,频率为0.692;Prnp基因23bp和12bp多态显著影响Prnp基因的表达量(P<0.05),而性别、年龄和毛色对Prn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本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筛选抗疯牛病牦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朊蛋白基因 多态性 疯牛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蛇绿岩和古洋壳恢复重建研究中的问题讨论
8
作者 高延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04-1709,共6页
蛇绿岩成带出现于青藏高原各板块单元边界,其中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和北祁连山蛇绿岩带规模最大、最为典型,分别代表了秦祁昆和特提斯古大洋的洋壳物质。根据南北2个典型蛇绿岩带的研究实践,讨论了构造背景与岩石地层相结合、结构构造特... 蛇绿岩成带出现于青藏高原各板块单元边界,其中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和北祁连山蛇绿岩带规模最大、最为典型,分别代表了秦祁昆和特提斯古大洋的洋壳物质。根据南北2个典型蛇绿岩带的研究实践,讨论了构造背景与岩石地层相结合、结构构造特征与矿物岩石分析相结合、物理化学成因与区域地质工作相结合、岩石类型年代学与地层年代学研究相结合的蛇绿岩研究方法。综合恢复重建古洋壳的古地磁资料分析、扩张速度分析、俯冲速率分析和古生物地球环境分析4种新技术,便可结合蛇绿岩研究比较容易地重建已经消亡了的古大洋岩石圈,这对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的演化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蛇绿岩 古大洋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